2003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回国创业正当时
——记一个三代留学之家的回国创业经历
本报记者 张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海外留学人员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130多年的留学历程中,一批批有志青年学成后回国建功立业,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今天本版推出一个三代留学之家回国创业经历的报道,是海外留学人才为国家强盛发奋学习、建功立业的一个缩影。
  ——编者
  19世纪末至今,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涉重洋,刻苦学习,并以各种方式热忱为国服务,让祖国与世界的距离愈来愈近,他们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夏晓东一家三代人的留学经历便是这段漫长岁月的一个缩影。
  外祖父赴英:为了救国
  夏晓东的外祖父白希清是他们家第一代留学人。夏晓东的母亲白洁讲起自己父亲的过去,虽时间久远,但依旧情深意切。
  1935年,年轻的白希清作为进步的爱国青年从沈阳盛京医科大学毕业后,怀着科技救国的信念,远渡重洋赴英国皇家医学院留学。在英留学期间,白希清发奋苦读,勤奋钻研,作为留学生就成功地在显微镜下完整地解剖出肾小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此项目的人。他的此项成果成为世界病理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至今,这个标本仍保存在英国皇家医学院的实验室里。
  1938年,白希清学成后回到北京协和医院从事教学和病理研究工作。白希清1945年出任沈阳市市长。沈阳解放后,他又任东北区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辽西地区鼠疫流行,白希清率队投身于流行病的防治;针对美国在朝鲜战争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他又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揭发美国使用细菌武器的滔天罪行。1952年他回到北京负责筹建中国卫生研究院(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后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白希清在人类病理学上作出了贡献,尤其对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创作出了积极贡献。白希清1997年去世,时年95岁。夏晓东的母亲说,父亲在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时格外安详,因为他将自己一生所学全部奉献给了自己深爱着的祖国。
  母亲留苏:为了建国
  夏晓东的母亲白洁,是他们家第二代留学人。她于1955年至1960年在莫斯科工程经济学院冶金系学习冶金企业管理专业,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她学的专业在国内尚属空白。她说,那时能出国留学是同龄人中最向往的事情,因为只有又红又专的青年能被祖国选派出国。出国后,“从头到脚”都由国家负责供给。
  白洁说,那时出国留学人选由组织决定,所学专业同样也由组织定。她们这批人学成后几乎全部回国,分布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不同岗位。她先分到原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1975年到国务院钢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1978年到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工作,后任重工业局局长。1992年调至原国家计委原材料司任司长。1997年退休。
  白洁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国家发展规划她都参与制订。尤其令她欣慰的是,宝钢当初从立项论证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她都直接参与其中。
  “60块钱的月工资挣了20年”,尽管条件艰苦,但她们这代人却没有任何怨言。她说,“为党工作,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早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中。”回顾过去,66岁的白洁难以掩饰自己心中那份特殊的欣慰和自豪。
  夏晓东赴美:为了兴国
  今年36岁的夏晓东是第三代留学人。1990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毕业,1992年8月到美国费城一家企业工作。他当时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国外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科技。
  1995年,他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读金融和企业管理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具体负责该公司在加拿大西部的投资事务。出色的业绩,让他的位置和薪水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也许受母亲和外祖父的影响,从出国那天起,他就一直想着要回来。2000年,他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母亲的身边。现在,他与曾在美国留学的妻子共同打造中国著名电子商务网站“800buy”。他选择此时回国的原因是,经过在国外8年的摸爬滚打,他感觉自己“羽翼正丰”,更重要的是,回国创业可以将自身价值与国家振兴发展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夏晓东说,与外祖父和母亲比,他对国家的贡献还微不足道。但是,他相信他的事业会成功,因为在国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机会和希望。
  在国内,他对自己要办的事情有时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比如,他回到北京注册公司,去工商局前后一共6次,原因就是对同一条款每次都有不同的工作人员给他不同的解释。还比如,他要把国际驾照换成国内驾照,那天他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跑了4个车管所,一天下来,还没找到具体负责的部门。他说,他们这批人从出国留学到回国创业,都处于一种自然状况,完全是市场行为,他非常希望得到一些组织的计划和关怀。
  他说,对目前这些暂时的困难,他一定会克服,会向外祖父和母亲学习,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坚信,充满活力的祖国会日益强大起来的。能参与其中,是他们回国创业的初衷。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回国创业大有可为
牧人
  夏晓东一家三代留学人,所处时代不同,出国求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选择了回国创业这条光明大道。这充分说明,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无论何时,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和祖国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和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大有作为。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更为海外学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是时代对广大留学人员发出的庄严召唤,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留学人员的殷切期望。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工作,新时期,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了党要管好人才。这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诚然,过去我们已经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类似夏晓东在回国创业时遇到的茫然和困惑,并不算个别现象。这也说明,海外留学人员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当前,有关部门在吸引人才时,不仅要重视引进了多少人才,更要在为所引进的人才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上下功夫;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时代和环境都在变化,引进人才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完善人才措施,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建新书推介

《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出版
铁文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近日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该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文件精神为目标,阐述了干部考核的意义和原则;重点论述了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及做法,即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目的,以扩大民主为切入点,以突出工作实绩兼顾德才素质为基本考核内容,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考核评价主体体系——由谁来考核;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考核什么;考核评价的方法体系——怎么考核;考核结果运用体系——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同时,书中还总结介绍了中组部确定的全国干部考核制度改革试点市包头市的干部考核工作的成功经验。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中铁四局集团党委在青藏线上先后创建了“党员先锋工程”、“党员红旗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做到施工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在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为优质高效建设青藏铁路提供了组织保障。
  1、一批优秀职工在党旗下宣誓入党。
  2、党员职工在恶劣环境中顶风冒雪施工。许国 舒郁仁摄影报道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执政为民 不辱使命
中共山东省冠县县委书记 宋文明
  宋文明,1958年3月出生,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大学文化。1992年4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8月任中共聊城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2000年11月任中共冠县县委书记。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怎样才能做到执政为民,不辱使命?我的体会是:
  其一,执政为民要深谋为民之策。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工作思路。我们立足冠县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社会就业”三大任务,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方略:瞄准一个目标(苦干五年跨入全市中等行列)、壮大两个骨干(冠洲、冠星集团)、实现四个突破(第三产业、外经外贸、劳务输出、科教兴冠)、突出五个重点(工业带动、高效农业、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下决心走出一条具有冠县特色、适应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其二,执政为民要多办利民之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冠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全县群众人心所向。近年来,我们从群众关心、盼望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群众吃水、城乡道路修建等问题入手,想方设法,尽其所能,办成了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的关爱。
  其三,执政为民要常怀爱民之心。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执政为民,关键在于对群众是否有真感情。有真感情,就会经常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就会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自2001年以来,我们根据群众的反映,有计划地在农村打了一批深水井,结束了44个村、4.5万人吃苦水、咸水的历史。今年7月份,我们彻底清理了清水镇姚行村一个战时遗留下来的弹药坑,成功引爆炮弹、手雷等800多枚,解除了长期威胁群众安全的一大隐患,广大群众拍手称快。(附图片)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议论风生

严己“三境界”
耿显榜
  当前,在全国组织系统探讨组工干部如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问题时,都不免要涉及到“严己”二字。因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只有对己清正,才能对人公正;只有对内严格,才能对外平等。“严己”既是“宽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持公秉正的先决条件。然而,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要真正做到“严己”,并非仅仅是“三省吾身”所能济事,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进入“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要做到“以细行律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要注意小节问题。我们组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倘若不注意小节问题,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检点自己,等到问题积累了,变故发生了,必然弄到不可收拾甚至无可补救的地步。只有切实管住小节,才能防微杜渐,筑牢心底上的道德防线。
  第二种境界:要做到“以公律心”。所谓“以公律心”,就是要以公克私,努力做到“治官事则不营私家”。诚然,组工干部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私事或家事要处理,在不违背党的政策和纪律的情况下,办些个人的家事或私事也是合乎情理的。问题在于,由于部门和职业的特殊性,同样的事情,别人办了往往不以为怪,而组工干部办了则会引起震动,乃至非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组工干部做到“以公律心”,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
  第三种境界:要做到“以理律己,以情恕人。”所谓“以理律己”,就是要理性地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上升到利党、利国、利民的高度来认识,来对待,切实做到闻过则改,有错必纠。所谓“以情恕人”,就是要善意地对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既要敢于责人,不讲情面,又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治病救人”的方法,以达到团结和帮助同志的目的。“以理律己”是“以情恕人”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缺乏自警、自省、不能严于责己的人是不可能顾全大局、讲正气,硬起腰杆子去责人的。
  当前,某些领导干部“台上讲腐败,台下搞腐败”;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说的与做的完全是两码子事。正因为他们自身不干净,心里有鬼有愧,就没有勇气去自责,更没有胆量去责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们组工干部惟有像鲁迅先生那样,“责人先责己”、“正人先正自身”,才能渐入严己“三境界”,才能够理直气壮地管好班子,管好人才,管好党员和干部,进而树立起组织部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和威信。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党员民主评议:由封闭走向透明
陈明 赵春雷
 内蒙古林西县过去评议党员只是召开党员会议,党员评党员,党组织评党员,往往是你好、我好、他也好,流于形式。而如今——
  10月11日下午,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党委正在举办2003年第三期党员培训班,镇机关和各村的党员6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很别致,大家面对党旗,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更出人意料的是,先后有4名党员在培训班上作了检讨。
  在二段村的董玉海说:“面对党旗我都打憷,看人家别的党员,会战干得好,过日子都比咱强,去年年末给我评了个基本合格,是给我
  面子,今年我争取弄个优秀,最次也弄个合格。”
  原来,这是林西县改革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的结果。过去,评议党员只是召开党员会议,党员评党员,党组织评党员,往往是你好、我好、他也好,流于形式。
  针对这种情况,县委组织部先行在官地镇试点,实行了一种“双票制”和“警示制”的办法,党员民主评议让群众参与进来,群众给党员打票,对评为基本合格的党员实行警示制,该县的党员民主评议由封闭走向开放透明。
  县委组织部长王秉忠说,群众参与评议党员包括这样几方面的人:一是村民代表,二是村民组长,三是入党积极分子。打票的档次也由过去党员打票的三个档次,即优秀、合格、不合格,变为现在党员和群众共同打票的四个档次,即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及不合格。为什么加上一个基本合格,现在有些农民党员你说他表现突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谈不上,但你又挑不出他什么大毛病,他们中有的邻里关系搞得不太好,有的不太孝敬父母。你说他是合格党员,高了点,你说他不合格,还有点重了。通过划定四个档次,把这部分人归到基本合格的档次里,进行重点管理,实行“警示制度”。
  对列入基本合格的党员,林西县委组织部门先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重温入党誓词,在组织生活会上谈体会,念自己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且以一年为期限进行整改。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基本合格,就列为不合格党员,劝其退党。
  对每一个党员的民主评议,都是群众投一部分票,党员投一部分票。两类测评票中,其中有一类基本合格过了半数,就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为了防止打票过程中的偏差,党委还要进行考核,查找原因,最后确认。
  龙头山村有3名党员,他们的得票是群众评议合格,党员评议为基本合格,经过党委把关,分别找不同的人谈话考核,最后列为合格党员。过了半年,党委又去了解这3名党员的情况,支部书记说,这3人表现很积极,年末还有可能评优呢。党委又找3名党员谈话,他们大致都是这番话:被列为重点管理的滋味真不好受,以前党员干好干坏没人较真,现在有了新办法,我们无论怎样都得好好干了。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政干部论坛

凡事想着群众 工作依靠群众
高克勤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联系岳阳的实际,我感到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工作抓在点子上,就一定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于领导干部,首先要在爱民之心上抓牢落脚点。我们要多做察民心、知民心、暖民心的工作,把爱民之心落实到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中去。岳阳市委、市政府规定:市县乡三级干部都必须进村入户,联系群众,开展民情调查。对驻村干部要求更严,每年必须住农户30晚,参加支部会或村民代表会8次以上,与村干部一起,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4次户主大会。并狠抓督查考核、奖惩兑现,促进广大干部形成了“驻乡镇、住农户、骑单车、吃便饭、办实事”的良好风气,出现了各级干部田间地头看瓜菜、庭前院后议增收、夜宿农家话桑麻、干群鱼水情谊深的动人情景。
  其次是要在为民之责上抓住兴奋点。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党员负责干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是必须始终牢记的宗旨。我们针对掌权、用权上出现的一些可能滋生腐败、损害群众利益的苗头,着眼于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做了两件全市上下高度关注、为之一振的事情。
  一件是市委书记带头,全市所有处级以上干部开展公开承诺活动,主要承诺三条,不为任何工程、任何项目包括购买任何物资打招呼、写条子;不接受因职位影响带来的红包礼金;不违反规定为自己的亲属朋友介绍安排工作。另一件是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发出一封信,希望和要求广大乡镇干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继续转变作风,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多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化解各种矛盾;严格遵守涉及群众的工作纪律。“一个承诺”和“一封信”通过文件和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向全市公开,把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人们奔走相告,赞誉有加。
  三是在富民之策上抓准结合点。要加快发展、富裕百姓,就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适应,在决策时,力求把国家的宏观富民政策与特有的市情有机结合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水患频仍。对此,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大堤、大桥、大路等防洪保安工程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等“三化”进程,发展内源性经济,突出抓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是在利民之事上抓闪光点。“说一万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当前,需要办理的利民之事很多,如果点太多、面太广,干部精力不济,财力也不允许,将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每年都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反复比较、筛选,市委、市政府确定一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事,由市级干部领办、市直部门单位承办,年初公布,逐月考核,年底验收,把每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直接的一些重大问题逐步得以解决,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希望。县、乡也层层效仿,在各自辖区内办好实事,赢得人心。比如,岳阳市区长期饮用洞庭湖水,为改善饮用水质,造福全体市民,我们广辟渠道,多方筹资,总投入4亿多元,实施“铁山饮水工程”,从50公里之外穿山越岭,修建水渠,城区78万市民全都喝上了优质的铁山水库清泉水。(作者系湖南岳阳市委副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