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飞向宇宙的歌声
商泽军
  一
  怀揣着太空发来的邀请
  高举着通向宇宙的签证
  在五千年梦想的发射塔上
  中国的载人飞船傲然腾空
  二
  每个民族
  不论是什么样的肤色
  不论讲的是什么语言
  他们的内心
  都有一个梦
  从大地上腾飞
  去漫步遨游太空
  他们想和蓝色的星星对话
  他们想象
  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可以走亲戚
  他们想地球人的语言
  对方一定能听懂
  于是
  就有了各种各样的
  幻想
  于是就有了
  今天看来可笑的举动
  有人把鸟的翅膀
  绑在身上
  有的坐土火箭旅行
  有的在风中奔跑
  有的手中牵着层层的风筝
  要是世间没有了飞天遨游的梦
  你会觉得
  这个大地少了嫦娥
  月亮也会减去风情
  要是世间
  没有了飞天遨游的梦
  孩子的童年
  又怎会张大眼睛
  一个一个
  指点夜幕上的星星
  如果世间
  没有了飞翔的梦
  人类就会像蠢笨的动物
  匍匐在自然的巨掌下
  昏睡不醒
  如果世间
  没有了飞翔的梦
  春天会减去色彩
  河流没有了歌声
  三
  广漠的太空
  是寂寞的
  太空也盼望着
  柳绿花红
  太空也想有朋友的身影
  那寂寞的嫦娥
  把长长的舞袖已准备好
  她想听到
  来自故乡的和声
  那吴刚呢?
  他准备好
  把最新配制的桂花酒
  捧给遥远的宾朋
  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一切都是可以交流的
  人与神
  地球与星斗
  黑人和白人
  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
  不是山河
  也不是大地
  要突破的
  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
  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
  我们走向工业革命
  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
  我们穿越历史
  从诗经到唐诗
  从唐诗到宋词
  我们突破的
  是一切的桎梏
  我们的地平线在地球的外面
  我们地平线是运动的呼声
  实践把我们提高
  我们在实践中验证
  我们从匍匐到奔跑
  我们从暗夜到光明
  我们和星球是孪生的兄弟
  我们都从宇宙的母腹诞生
  到太空去
  我们去寻找新的生命
  在新的生命里
  我们知道了
  我们的生命
  经历了多少血与火
  经历了多少的坎坷
  我们造出了自己的飞船
  就像诺亚方舟
  那个船上满载的是希望
  我们的神舟飞船上
  也是希望的产床
  那是一个民族的梦
  开始诞生,开始有了生命
  也许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
  也许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痛
  当飞船上天的时候
  我以为
  还是在童话和传说中
  也许我的心
  没有被磨难打磨的千疮百孔
  当飞船上天的时候
  我的眼泪开始飞迸
  人们说喜极而泣
  我想这样的泪
  满含幸福、激动
  也有民族的委屈
  在我身上的留影
  一切都过去了
  我们的屈辱
  一切都过去了
  太空中
  昂立着中华民族的光荣
  我们是飞天的子孙
  我们才迈开了第一步
  我们还要到月球
  我们还要会见火星
  我们的脚印
  会布满整个太空
  ……
  四
  历史
  会铭记着这个日子
  一个
  有五千年飞天梦的民族
  在这一刻
  公元2003年的10月15日
  我们挣脱了
  大地的羁绊
  我们飞上了太空
  我们就像
  去一个风景地旅行
  正因为我们有了梦
  我们才有了民族的寻梦远行
  从屈原的问天
  到后羿的遗憾
  从敦煌的壁画
  到卫星的上天
  直到今天的神舟飞船
  我们证明了
  我们无愧飞天的梦
  我们能把梦境
  用实力证明
  飞天的梦给了我们智慧
  飞天的梦给了我们想象
  飞天的梦给了我们热情
  飞天的梦
  给了我们唱给宇宙的歌声
  让历史铭记这一刻吧
  铭记
  我们飞向宇宙的歌声!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新游记

  铜钹山的鸣唱
  陈世旭
  从小就听人说“泰山归来不朝岳,黄山归来不看山”,一直深信不疑。长大之后,去了泰山,又去了黄山,以及别的许多山,不觉对那句老话有了疑虑。
  “岳”当然指“五岳”,就是五座山,有限度的。因为有几个皇帝上去过,历朝历代又有无数趋炎附势的官僚以登泰山来祈求自己的发达,使泰山成为“五岳之尊”。“五岳”是人封的,更大的程度上是权势的象征。朝拜了顶级的那个,其他的当然可以偷懒。“泰山归来不朝岳”,似乎不足为怪。而“黄山归来不看山”就显然有些感情用事了。天下的山何其多,这话能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的疑问,但向来并没有人探究。盖因为黄山确实蔚为大观。上去过的人除了讨厌那个无线电塔台及其广告之外(这应该是近年的事情),决不会因为听信过那句话而失望。而且,人们也决不会真的信了那句话就再不去“看山”。
  人在表达激情的时候,都喜欢走极端的。爱一个人就说“爱得要死”、“你是我的唯一”;爱一处风景就说“甲天下”、“人间天堂”之类。如果仅止于一种表达,而不是一种结论,那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有时候很容易被遮蔽。我自己就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到了张家界,就认定天下再无比这更好的山;到了九寨沟,就认定天下再无比这更好的水。而且这念头非常顽固,以为天下风光,尽收眼底,天下之大,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最近的一次旅行,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
  事情的发生很偶然。省作协组织了一个小说笔会,开会的地方说是在一个正在开发的山区,叫“铜钹山”。这地名我没有听过,对所谓的“开发”也不抱希望。这年头,有一片林子就说是“森林公园”、有几块像猫像狗的石头就说是“世界奇观”的“旅游开发”听得太多了,因其言过其实而常使人不免索然。
  进入铜钹山的当天住在一个水库中央的岛上,是原木和茅草搭的简易的房子。是夜,千顷无波,环山俨然,月明中天。万籁俱寂中听乡干部讲一步一个山头的大脚山神(有人见过脚印),讲数百年前的官兵剿匪,讲乡民中间的种种灵异故事,不觉森然。尽管这样,铜钹山给我的印象仍不过是一处普通的山村罢了。三天后我才知道,这不过是刚刚踏上铜钹山的一个小小的门槛。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热心的乡党委书记毛小东带着我们一干人翻山越岭。我们起初颇不以为然,等到了深处,才发现一步一重天,步步都让人叹为观止。所有人都筋疲力尽,所有人又都心甘情愿。
  这至少可以说是我在国内见到过的最好的风景区之一。无边的云海,漫山的古松,高悬的飞瀑,神奇的巨峰,宏阔的石林,以及由深谷中的数百里长河连接起来的一个又一个高峡湖和数万亩有着成片成林的活化石红豆杉的原始森林,集黄山的壮伟,张家界的奇特,阳朔的妩媚于一方水土。我们走过的还只是叫作“九仙山”的很小的一部分。整个铜钹山区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类似的绝胜处不计其数。
  铜钹山的乡址离其所属的江西上饶市广丰县不过二十公里,但多年来铜钹山的惊世之美却鲜为人知。此间的一切几乎都处在原始状态:高隘口的古道边关,绝壁上绿林营寨,岩洞中的寺庙道观,走几十里才能见到的寥落村舍,几缕炊烟,榨油和酿酒保持着千年以前的方式。究其缘故,乃是因为此地为赣浙闽三省的交点,不便管理,故从唐朝开始便成为封禁地。虽然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影响,却也免受了许多的蹂躏和污染。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块难得的处女地。
  铜钹山的处女面纱一旦被世人撩开,其名声必然大哗于天下。唯愿这对于铜钹山只有福没有祸。相信人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智和聪明。
  铜钹山给我的教训是:永远也不要说自己看到了最好的风景。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世上正不知有多少铜钹山这样的处女在不为人知的大地深处随日月的起落和春秋的代序径自无声地鸣唱呢。
  不过最早认定“黄山归来不看山”的那位先生还是可爱的。非要等到爬完了所有的山再来说出这一类的话,那么世上的好山好水依然在,而名言名句就会少多了。对世界来说,那也会是一种遗憾。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直上青云天外天
  卞毓方
  凌晨三点,起床观看电视新闻。字幕显示,按照规定程序,杨利伟正在静谧的太空小憩。在我这个小家内,我不是最积极的,因为聚集在客厅的三位老乡,压根儿就未合过眼。他们是从苏北老家来,昨晚十一点找到我,临时安排在书房和客厅休息,谁知他们睡兴全无,一边玩牌,一边密切注意新闻转播。
  四点半,儿子、媳妇起床,加入焦急等待的行列。五点二十,夫人起床,大家都悬着一颗咚咚跳的心。
  六点三十五分,解说员宣布杨利伟胜利归来。我仿佛听到全中国都在迸发出一声热烈的欢呼。此时,窗帘上已是阳光晃晃,而从画面看,内蒙古草原还刚蒙蒙亮。由于信号不良,画面时断时续。这时,由我提议,三位老乡与我一起,驱车到位于北郊的北京航天城一游。明知那儿戒备森严,进不去,大伙还是兴致勃勃地在周围兜了两圈,要的就是这份心情,这份快乐。
  八点回家,接外地一个朋友来电。原来,昨夜无心入睡的并不只我们一家。朋友说,人哪有不想飞?杨利伟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他连夜在写一首诗,一首有生以来最长的诗。
  朋友来电启发我,于是,我主动拨通几位作家的电话。毛志成先生的回答言简意赅,他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一场特殊的战天斗地。它不是以天为敌,不是对天的破坏和压迫,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一步。林非先生的思考侧面略有不同,他说,作为国人,当然希望自己国家的科技能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国力的凝聚,也是科技的昌明,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就是一个确证。当然啰,此事事关重大,代价也因而变得很大,包括生命,包括资金,因此希望后续加强科学管理,并把它普及到所有领域,同时希望借飞天的东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九十三岁的季羡林老先生正在住院。为配合治疗,院方实行消息封锁,以避免老人过于激动。但季老自从从报纸上得知“神舟”五号将发射,就一直予以关注。今天早上,他从时间推算出,应该是返航了;又从护理人员的喜色上,判断出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于是提出看电视,不让看不行!护理人员经请示,为他打开病房电视,这时,正值航天英雄胜利返京,人们聚集在西郊机场欢呼迎接。季老边看边揩拭泪花,他说:今天是中国人民的喜日,这是中华民族久盼的骄傲。
  正如前边朋友所说,飞天,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自打我从初中课本上朦胧接触到地球、太阳系、河外星系等知识,一个问题就长期困扰着我:人类究竟是从哪儿来,结局又将往何处去?人类遨游太空,只是探索宇宙的起始。那将完全是另一个时空。在茫茫的星海深处,珍藏着自然法则的密码。人类只有了解宇宙,才能确切了解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我的飞船梦
  王振
  那是一个难以从记忆中抹去的日子,1969年7月21日晚,我刚跨进同学小钟的家门,他便一把抓住我,兴奋而神秘地说:“告诉你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
  号登月成功,人类跨上月球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类登月,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才有的奇景,居然变成了现实!我忙问小钟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他说,除了我们中国和欧洲的那盏明灯,全世界都报道了这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我追问道:“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小钟嗫嚅道:“我听的短波。”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脱口骂道:“你小子狗胆包天哪!”我赶紧叫他闭上臭嘴,千万不要再给美国佬涂脂抹粉了,免得惹火烧身。
  其时,我和小钟都是同一学校的高中毕业生。
  在“全国山河一片红”了之后,同学们有的下乡,有的支疆,有的待业,有的不知所终。成千上万知识青年正为祖国的命运、个人的前途惶惑不安时,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所带来的震惊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当晚,我回到家里,脑海里思绪翻腾:为什么美国人能率先登月?中国的飞船什么时候能遨游太空呢?敦煌“飞天”,嫦娥奔月的神话不是绵亘了几千年吗?难道中华民族的科技文明会永远落在西方后面而望尘莫及……正冥思苦想间,忽闻母亲一声断喝:“喂,发什么呆呢?快去排队买两斤排骨,要肥一点的,你小舅明天要回。”边说边递给我一张肉票,两块钱。那年月,买排骨要凭票,还得通宵站队。我小舅是长航局的高级工程师,年轻有为,会修轮船,可怜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修地球。为图表现,挑泥巴压得吐了血,写信说明天回家养病。母亲催我去买排骨,就是准备煨汤给小舅喝。
  我拎了一个破竹篮,乘着暮色匆匆朝菜场走去。路过某座大楼的时候,从楼顶凌空而下的两条标语,猩红色的大字赫然入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坚决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看得我眼热心跳,激情满腔。到了菜场,我一边站队买排骨,一边构思,后来吟就了一首顺口溜,抒发了一个中国青年的万丈豪情:
  崛世意气满华中,偏与霸王争英雄;今天堪笑阿波罗,指日看我飞舟龙!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抄给小钟。不料他看后摇头一笑,很不以为然,说我是痴人说梦,纯粹书生意气。弄得我久久不能释怀。
  一晃十年过去了。1979年7月,当我从报纸上读到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十周年的文章,才知道美国宇宙飞船已经连续七次登月,最后一次宇航员在月球上考察了二十几个小时。一日,整理旧物翻出了当年那首小诗,我看着不由得一阵发愣。那时,祖国大地正吹拂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东风,万物复苏,春意萌动,到处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我从心底升起一股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日前校友聚会,当年的小钟同学已成为老钟教授。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他扶着我的肩膀,朗声笑道:“‘神舟’四号,成功返回;‘神舟’五号,载人升空。航天伟业,好戏连台呀!”我频频点头,心想:“是啊,盛世嘉年,国运兴隆。中国人‘飞舟龙’泛银河的那一天终于指日可待了!”
  今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我们的飞船梦想成了现实,真让人欢欣鼓舞!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作品

  大漠之魂(摄影)    佟兴安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天尽头”外还有天
  缪俊杰
  “天尽头”的说法,来源于秦始皇。秦皇横扫六合,成就霸业之后,五次出巡,两到齐鲁。他来到山东威海一个叫“成山头”的地方,站在一块大崖石上,面对着一片汪洋大海,飘渺无垠,以为这就是“天尽头”了。他志得意满而来,但没有等到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的徐福归来,便在回长安途中暴死沙丘(今河北广宗境内),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估计他当时并不知道,“天尽头”的外面还有一片“精彩的世界”。
  到“天尽头”之前,我曾多次到过山东,也去过山东所属的一些岛屿,深深地为山东之博大和富饶所折服。但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十五万平方公里沃土。鲁中的巍巍泰山,沂蒙起伏的丘陵,黄河故道的沙地,鲁西的微山平湖,以及菏泽的牡丹,烟台的苹果,潍坊的风筝,孔孟之乡的文化景观,历历在目。这次重访山东,沿海千里之行,对“海上山东”有所感悟,应该感谢我新认识的“老朋友”宋修武同志。
  宋修武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身材魁梧,性格坦诚,一见如故。他说他生长在山东长山岛的一个渔村。我说:“我1960年参加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夏令营去过长山岛。”他风趣地回应道:“那时我曾打着小旗去欢迎你,我们应该是老朋友了。”我问:“这话怎么讲?”他告诉我,那时他在家乡当生产队长,凡有迎宾任务,都要打着小旗出阵。什么首长领导,什么记者演员,他都见过,不在话下。在交谈中我才得知,宋修武一生都没有离开大海。从渔业生产队长、乡镇长、公社书记、县长、地委书记,一路上来,直到管全省海洋与渔业的厅长,一直与海洋、渔业打交道,对于山东的海洋与渔业,讲述起来,如数家珍。
  这次山东沿海之行,宋修武一直是我们的头号“导游”,从山川风物,人文掌故,到“五讲四美”,“三个代表”,他都能说出个道道,娓娓动听,而且有问必答。使我们这次旅行增长知识,心情愉悦。“海上山东”是正在崛起的山东新兴产业,特别是海洋渔业的新理念。山东濒临黄海与渤海,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毗邻海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这是一个过去未充分认识和深入开发的新领域。是21世纪山东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山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我们下威海,上烟台,走日照,进青岛,行程千里,仆仆风尘。我们迎着清新的海风和渔民的情谊,走进威海的渔业集团、荣成的食品加工城、黄海造船公司、荣成寻山水产集团网箱及筏式养殖场、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俚岛海带食品加工城、海阳海产养殖场、日照新港、日照的大学科技园和日照万平口海洋风景开发区工程,走马观花,看得眼花缭乱,但却在我脑海里获得了“海上山东”的新感觉,看到了山东沿海那种令人欣喜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的石岛港,有一个名为邱家集团的民营企业。这个企业的拓荒者叫唐厚运,是宋修武的老朋友。老宋要我们去看看邱家集团的“好当家工业园区”。我们赶到邱家村,本想会一会这位民营大企业家,公司的领导说:“老爷子上北京去了。”“老爷子”指的就是唐厚运。他原来是这里的党支书,改革开放以后,带领群众走改革致富之路,把事业做好做大了。他成了这个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担任过七、八、九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虽然年过七十,仍忙乎着呢!看不到唐厚运,使我们有点遗憾。现任副董事长给我们介绍了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变成了以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海洋捕捞、远洋运输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为支柱的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借用一句戏词:真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啦。刹那间,仿佛听到了中国农民的欢笑,以及民营企业前进的脚步声,走得那么迅猛,那么矫健!
  在“海上山东”采风结束的回京路上,我又想到了秦始皇。他两次走到“天尽头”,只不过是标榜自己的武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至多只看见初始的“黄土文明”。他并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天尽头”之外还有天,那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海洋疆域,那里蕴藏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海洋蓝色文明。只有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才会将海洋蓝色文明推向一个新境界!
  啊!“海上山东”,这是山东人民开发海洋蓝色文明的美好图景和吉祥征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