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爸爸的雄姿
  杨宁康
  一想起爸爸,我就有一种亲切感,我为自己有一位好爸爸而感到自豪。
  爸爸是名飞行员,而且还是一名歼击机飞行员。爸爸经常驾驶着战鹰在蓝天上翱翔,保卫祖国的领空。我还看过爸爸的飞行呢,爸爸穿着飞行服,戴着头盔精神抖擞地登上飞机,别提多神气了!爸爸的训练可紧张了,记得有一次爸爸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了特殊情况,飞机的发动机停车了,爸爸沉着勇敢地进行处理,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将飞机落在了跑道上,为此爸爸还立了功呢。
  爸爸的工作太忙了,一个星期也很难见到他一面,好在我手中有爸爸一张照片,看到照片上爸爸的雄姿,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附图片)
  (作者为杨利伟之子。本文是他今年5月在校刊上发表的一篇作文。上图为杨利伟和妻儿在一起。)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杨利伟与妻儿天地对话
  新华社记者 黄国柱 孙彦新 田兆运
  张玉梅:“感觉好吗?”“感觉非常好,放心吧。”
  “在太空看地球是不是很美呀?”
  “景色非常美!”
  “我们看到你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来了,我们期待你归来,明天我们去机场接你,迎接你凯旋。”
  杨宁康:“爸爸,你吃饭了没有?你吃的是什么?”“吃过了,我吃的是航天食品。”
  “你感觉航天食品怎么样?”“味道好极了!”
  “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张玉梅:“明天见。”杨宁康:“明天见。”杨利伟:“明天见!”(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杨利伟家人简介
  父亲杨德元是辽宁绥中县土产公司退休干部,母亲魏桂兰是县第三中学语文退休教师。妻子张玉梅是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实验师,儿子杨宁康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飞船升空前后24小时,记者与杨利伟的家人保持着电话联系——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我们在北京守望
  10月14日22:30
  杨利伟69岁的母亲魏桂兰说:“你是第一个和我联系的记者。”她的语调特别平静:“如果最后确定由利伟来承担重任,我们一家人都会很骄傲。利伟有将近21年的飞行经验,我们对他很有信心,对国家的科技事业更有信心。”“您真的一点也不担心儿子的安全?”老人干脆地回答,“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事,孩子受党和部队培养这么多年,为国家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
  魏桂兰和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在9月28日来到北京,也是在那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儿子成为三名候选航天员之一。老人感到很欣慰:“儿子从小就好学,能吃苦,而且比较好强,学什么东西就非得要学会。儿子的教练曾经开玩笑地对我说,他好像有点精力过剩。”
  老人最近一次见到儿子是在今年的国庆长假,10月1日到3日,杨利伟只在家里呆了三天,4日,他就和翟志刚、聂海胜住进航天城公寓,此后就不能见家人了。对此,老人表示理解。
10月15日11:30
  和昨晚不同的是,老人的声音里透着藏不住的兴奋:“我们一家刚从指挥中心回来,儿媳买饭去了,因为忙得来不及做饭。知道利伟平安升空后,辽宁老家的人、利伟的同学、战友、领导都纷纷打电话祝贺。”
13:30
全家在家里忙着接待客人。
15:55
张玉梅的声音里透着急促和兴奋,因为上级刚刚通知全家去收看从飞船上传回的电视图像。她表示“很高兴,一是放心,二是祝福。升空那一刻,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都在里面了!”
17:30
杨利伟家中电话一直占线。
20:03
记者在北京指挥中心遇到刚和杨利伟通话后的一家四口。除了小宁康外,其他三位在兴奋中透着些许疲惫,有人和张玉梅打趣,“刚才怎么也不说点亲热的话?”张玉梅笑了起来,“一紧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是儿子天真,问爸爸吃了什么。”
  20:30
提及刚才与丈夫的通话,张玉梅坦言:“他的镇定和平静感染了我们全家,所以我们心里真的很从容,也比较平静。”对于这次通话,她觉得“这种天地之间的通话很难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顿了一下,她又补充道,“当然,这种经历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22:30
离第一次通话整整24个小时。
  刚聊了两句,就听见张玉梅喊道,“宁康,快看你叔叔!”原来一家老小在电视上正好看到记者采访远在辽宁老家的杨利伟的弟弟。记者默默地等了一会儿,听筒那边传来张玉梅歉意的声音,“对不起,实在太忙了!昨天我们到夜里11点多才睡,今天一家人连饭都没时间做,两顿饭菜都是到食堂里打来的。”
  对于全家人一夜之间变成全国人民瞩目的新闻人物,张玉梅表示,“今后的生活,我想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提到明天还要到机场去迎接杨利伟归来,张玉梅略显激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祝他一切顺利,平安返回。”(附图片)
  1、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大学生庆祝“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张朋摄
  2、杨利伟的姐姐(右)、弟弟(中)鼓掌欢呼。
      本报记者 张贺摄
  3、福建省闽侯县辅翼村村民一片欢腾。    婀娜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登天实录
  10月15日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
  9时31分许,航天员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
  10时41分许,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航天员杨利伟由卧姿改为坐姿。
  11时过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12时过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太空飞行中的首次休息。
  17时26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天地对话。
  杨利伟解开身上的安全带,与地面通话:“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把后续任务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8时40分,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他从飞船上发出问候:“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19时58分,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他的父母妻儿进行了天地对话。他说:“感觉非常好”,“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飞天梦从这里起步
  本报记者 刘裕国
  金秋10月,成都空军某部机场在群山的怀抱中袒露宽阔的胸膛,一架架矫健的银鹰呼啸着从这里飞向云端。
  10月14日,在“神舟”五号整装待发的时刻,记者来到这里,寻觅“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成长足迹。
  从穿上飞行服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蓝天
  在这个部队,记者见到了当年杨利伟所在团的团长、大队长、带飞教员和他的一些战友,听他们津津乐道谈杨利伟的故事。
  杨利伟于1965年6月生于辽宁绥中县一个普通居民家庭。从儿时起,杨利伟就向往蓝天,向往飞行。1983年6月,他选择了参军的路,考上了飞行员,1987年毕业于原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后被分配在西北某空军部队服役。从穿上飞行服那天起,他就把满腔赤诚和全部的情感交给了蓝天,各项训练成绩一路领先。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利伟所在部队在“百万大裁军”的潮流中被撤销。这时,杨利伟面临着从业的再次选择,一些亲朋好友劝他:当飞行员既辛苦又危险,不如趁机换一份工作算了。与他同部队的战友们,很多在部队精简整编中改了行。然而,杨利伟向组织上递交的是一份申请继续飞行的决心书。1992年,杨利伟被调到成都空军某部。
  “作为一个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意志”
  新的单位地处山沟,爱人一时安排不了工作,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过去差,飞行气象条件比过去复杂,他将由飞强击机改飞歼击机,技术得重新开始学。更大的不幸是,几个月后,杨利伟两岁多的女儿不幸病逝。抚养孩子耗费的心血、孩子带给全家的欢乐,顷刻之间都化为泡影,杨利伟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倒下,没有放弃飞行。他强忍着悲痛,擦干妻子的眼泪,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改装新机的训练场。
  夏日的川东山区,像一座火炉,机场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飞行服安全带上的连接环被烈日晒得像在火中烤过一样,稍不注意,皮肤就会被烫起一个血泡。杨利伟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干就是两个月。到了冬季,这里又寒气彻骨,冻得人手脚发麻。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杨利伟却表现得轻松、乐观,他说:“作为一个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意志。”
  他今天飞向太空,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据当年杨利伟的带飞教员介绍,杨利伟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总爱把自己的工作标准定得比别人高。在训练歼击机垂直动作向上时,他比别人多花时间进行地面训练,模拟练习,反复找教员讨论动作要领,在同批学员中,他第一个熟练地掌握了难度较大的“顶点速度控制”。在一年多的新机改装训练中,杨利伟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成为一名优秀的“全天候”歼击机飞行员,还担任了团里的飞行领航室主任职务。
  川东地区气象条件复杂多变。一次,杨利伟驾机飞上高空,在返回机场时,突然云雾翻腾,能见度由常规的3公里以上降到了不足两公里,着陆十分危险。但由于杨利伟熟练地掌握了昼间、夜间的目视和仪表飞行技能,面对险情,他临危不惧,操作自如,终于化险为夷。
  与杨利伟住过同一寝室的孙培华说,杨利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不抽烟喝酒,也不吃辣椒;一年365天,不论严寒酷暑,无论阴晴雨雪,天天都坚持进行体能训练,长跑、短跑、单双杠训练成绩样样拔尖。
  1996年8月,全空军有1500名飞行员参加航天员的体检,经过两年多的严格筛选,杨利伟终于脱颖而出,跻身14名入选人之列。当年担任杨利伟所在飞行大队大队长的刘福才说,利伟是个全才,他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他今天能够飞向太空,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亲友眼里的太空人
  本报记者 张贺
  10月14日,记者赶赴杨利伟的家乡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采访了他的姐姐、弟弟、老师、同学等亲友,揭开了“中国飞天第一人”的成长历程。在亲友和家乡父老的心目中,杨利伟是他们的自豪与骄傲。
  从小就向往军营
  杨利伟的姐姐杨利君回忆说:“弟弟从小就向往军营,非常喜欢看打仗的电影,《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等百看不厌,还经常和院里的小伙伴玩打仗的游戏。”那时,绥中县有一个军用机场,每当飞机起飞时,杨利伟就会好奇地仰望。弟弟杨俊伟说:“我们那时都觉得飞行员、飞机可神秘了。没想到,他不但当了飞行员,还当上了航天员!”
  飞行员是令人羡慕和钦佩的职业,但飞行员的家属所要承受的压力非外人所能想象。不过,在母亲一位同事的介绍下,杨利伟很幸运地找到了知心伴侣。1990年,杨利伟与同县姑娘张玉梅喜结良缘。
  杨家人最早并不是从杨利伟的口中知道他将成为航天员的消息的。据他姐夫说,当时上级派来好几个人到县里调查杨利伟的家庭情况,他意识到杨利伟要“调动工作”了。
  杨利伟在北京接受航天员训练期间,每四年才能有一次十几天的探亲假。不过,杨的父母每年都会去北京看望他,共享天伦之乐。杨利伟最近一次回绥中老家是在2001年。由于回家的机会很少,杨利伟和家人合拍的照片不多。
  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勇敢、简朴
  虽然一心扑在事业上,但性格开朗的杨利伟也有着丰富的业余爱好。他擅长唱歌、弹吉他、吹口琴,在部队的时候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杨利伟也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滑冰和游泳。姐姐说,杨利伟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勇敢和简朴。杨利伟小的时候,一家五口人挤在5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天的时候,他就坐在火炉旁读书。高中时期,杨利伟成绩很好,尤其是理科强。他遇到考试从不紧张,成绩始终很稳定。
  杨利伟的小学同学陈绥新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在去酒泉发射基地的前一天,杨利伟还和他通过电话。陈绥新说,杨利伟从小做事就特别沉着、勇敢。有一次,陈绥新不慎落入两米多深的水中,不会游泳的他吓得在水里乱扑腾,岸上的几个小伙伴也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杨利伟跑到路边,找来一根木棍,一边对陈绥新说“别怕、别怕”,一边趴在岸边把木棍伸给他。就这样,杨利伟把陈绥新救了上来。“现在有时想起来还后怕呢,要不是利伟冷静、勇敢,把我拉上岸,就没我啦,”陈绥新说。
  姐姐说,杨利伟从小就很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杨利伟去父亲的单位玩,母亲给了他一毛钱,要他在路上买两根冰棍吃。当时的冰棍是5分钱一根,但杨利伟只买了一根。回家后,他把手中攥得出汗水的5分钱又还给了母亲。
  大伙儿都爱听他的
  杨利伟比弟弟大7岁,是家中的长子。在弟弟的眼中,他是一个聪明、执著但有时也很严肃的人。对于小时候兄弟俩相处的记忆,弟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哥给我做了一个带刹车的小推车,足足做了两个星期才做好。当时,我说,哥,做不出来,就别做了。但是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硬是给做了出来。”
  身为长子,杨利伟从小就非常懂事,十分孝敬父母。姐姐说:“他刚能提动半桶水的时候,就开始给家里干活了。提水、买粮、买菜都是他的活儿。”参军以后,由于不能经常回家,杨利伟几乎每两三天就会给父母打电话,还经常寄钱寄物,以表孝心。每次回家的时候,他总是尽可能与父母多在一起。父亲杨德元喜欢下象棋,只要杨利伟一回家,爷俩总会杀上几个回合。弟弟说:“有一次,他回家的时候,发现我爸喜欢上了钓鱼,就立刻去秦皇岛给他买了500多块钱的渔具。”
  杨利伟的母校绥中第二高级中学的老师杨玉华曾参与他当年的选飞。在她的印象里,“当时学校搞的不少活动都由杨利伟组织。他人缘好,大伙儿都爱听他的。”杨利伟和同学们当时都很爱玩,几乎天天混在一起。但是被选为航天员后,按照有关纪律,杨利伟避免与外界接触,与同学和朋友联系不多了。但当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的消息传出后,这些昔日的伙伴们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附图片)
  钟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