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央和国家机关近八千职位将公开招考
 招考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垂直管理单位纳入统一招考;试题内容改革;报名及考试时间较往年提前
  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记者盛若蔚报道:为满足中央、国家机关补充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需要,根据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决定组织实施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工作。
  据悉,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112个部门的近8000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工作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招考对象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除2004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外,2002年、2003年毕业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未落实工作单位、户口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以及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人员也可报考;二是中央、国家机关所有垂直管理单位全部纳入中央、国家机关统一招考之中;三是招考人数是自考试录用制度实施以来最多的一年;四是进一步改革了试题内容,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科目中增加了言语听力理解的内容;五是调整了定时定期考试的时间,将报名和考试工作较往年适当提前。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制定的《招考实施方案》规定,本次招考全部实行网络报名,报名期限为2003年10月18日—28日。2003年11月29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举行公共科目的笔试。面试工作将于2004年2月底以前完成。整个招考工作于2004年4月15日前结束。报考A类职位的报考者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两科考试;报考B类职位的报考者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一科考试。
  有关部门强调,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公共科目考试范围以《中央、国家机关2004年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可通过人事部网站进行查询。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呼和浩特:牧民喜发奶牛财
本报记者 何勇
  9月的塞北,草原泛黄。往年“狂风吹起遍地沙”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如今却草场连绵,高标准的奶牛饲养小区点缀在横贯草原的公路两旁。
  59岁的刘桂芝是秃力亥小区的养殖户,家有大小11头奶牛。“4年前,靠种地和打工,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一头产奶牛至少赚3000多元,还能卖小牛,总共年收入4万多元。”刘桂芝激动地说:“当初,伊利集团给我贷了4万多元,政府提供了占地1亩多的设施完备的养殖小区。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家不可能致富呀!”
  刘桂芝是呼和浩特“奶业兴市”战略的众多收益者之一。1999年,呼和浩特在“发展什么才能富民”的大讨论中,依据自身条件,把“奶业兴市”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富民强市的战略措施来抓。4年多来,市政府通过奶牛品种改良、加强奶牛饲料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对牧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积极引导牧民养殖高产奶牛,加快了奶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存栏奶牛27万多头,有一半乡镇成为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今年上半年,全市产奶量达44.5万吨。据测算,每生产1吨奶,农民赢利700元,政府可得税收400元,而一头奶牛年均产奶4吨。
  目前,呼和浩特市有大大小小的奶牛养殖户6万多户,其中饲养5头奶牛以上的有2.8万户。奶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去年,全市农民纯收入2882元,其中有706元来自养奶牛收入。


第4版(要闻)
专栏:

玛纳斯:对口帮扶奔小康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周立耘
  9月22日,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园艺场葡萄园。秋日的阳光下,串串葡萄挂满枝头,采摘葡萄的村民在排排葡萄架下时隐时现,田间公路上运送葡萄的拖拉机往来穿梭,一派丰收时节的繁忙景象。
  “在这里摘葡萄还真合算”,在村民泽殿银家的葡萄园里,来自玛纳斯县旱卡子滩哈萨克乡旱卡子滩村的贺孜尔夫妇边摘葡萄边告诉记者,“住的是园艺场提供的房子,吃饭也不收钱,我们两口子一天就可净挣八九十元钱。”
  哈萨克族村民怎么会来到这里摘葡萄呢?在场的旱卡子滩哈萨克乡人大主席巴哈达提解释道,旱卡子滩位于40多公里外的牧区,是全县最穷的乡,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今年7月下旬,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突袭了旱卡子滩乡,许多村民房屋倒塌,西红柿、玉米等农作物也被洪水连根卷走了。水灾刚过,虫灾又接踵而至,将所剩无几的农作物吃了个精光,多数村民颗粒无收。正在这时,县园艺场党委成员在场党委书记李武的带领下,到乡里了解灾情,当场就送了1万元给村民们买粮食、种子,帮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临走时,他们还与乡里签订了调整种植结构、改良畜牧业品种、培养致富带头人等一系列长期对口帮扶协议。
  “聘用村民摘葡萄,是扶持措施之一。”随行的园艺场副场长张建祖告诉记者,这几年,园艺场的村民靠种葡萄迅速致富,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园艺场富起来后,场党委一班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扶那些相对落后的乡镇,走共同富裕之路。旱卡子滩哈萨克乡便是园艺场帮扶的对象之一。目前,有170多位哈萨克族村民在这里采摘葡萄。随着葡萄大面积成熟期的到来,采摘的村民最多时可达400多人。一个采摘期下来,每位村民可收入1000多元。


第4版(要闻)
专栏:

  截至10月14日,浙江省湖州市作为全国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试点城市,已完成了6000名以上公民的人口信息采集。2004年1月1日起将制作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IC芯片和密码技术,具有信息安全性强、证件防伪性好、方便计算机核查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图为工作人员在对录入的人口信息资料进行核对。 汪丽娟摄
(新华社发)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追思谷文昌
陈小红
  一个已经去世20多年的领导干部,至今为什么还受到那么多人的怀念和追思,为什么老百姓会自发捐款为他修墓竖碑,为什么每逢春节、清明为他扫墓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在当地已相沿成习?读罢刚刚出版的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的集子,掩卷沉思,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追思谷文昌,是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谷文昌曾在福建省东山县担任过区委书记、县长和县委书记15年。1950年一踏上东山这块土地,他就把全部心血倾注于为东山人民造福。他以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带领群众在枪林弹雨中保卫东山,在风沙弥漫中植树造林,在惊涛骇浪中填海筑堤,把一个荒漠化的海岛建成了海上绿洲。应该说,在那样一个困难的年代,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就是像谷文昌同志那样,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对照谷文昌同志的事迹,我们明白了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境界。
  追思谷文昌,是因为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老乡家中,嘘寒问暖。谷文昌没有官架子,经常穿一双黑布鞋、一套灰中山装,到困难村蹲点,住在农民的柴草间里,一日三餐与群众吃在一起,白天和群众劳动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东山县四五百个生产队长,他大都能叫出名字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领导干部心中,民意如天,民心至上,这一点不能变。我们要像谷文昌同志那样,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多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多与贫困地区的农民交朋友,多与城市下岗职工交朋友,多与经济拮据的知识分子交朋友;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帮他们所需,解他们所难,真正地让老百姓从领导干部身上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追思谷文昌,是因为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面对权力地位、金钱人情,谷文昌同志腰板挺直,不屑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曾一度被“高职低配”,却坦然对待。他在“文革”中曾遭受迫害,却忍辱负重,对党依然一片忠诚。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二女儿结婚想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辞拒绝。他的儿媳妇师范毕业想叫公公出面找个好单位,被告知“听从组织分配”。他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却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我们应该懂得,共产党人“朗如日月,清如水镜”,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我们才赢得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尊敬。“留得清气满乾坤”,我们要十分珍惜党在长期艰苦奋斗中赢得的这份爱戴和尊敬,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勤政无贪欲,身正抑邪念,播扬好名声。
  “活着就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等就是被人民永远记住的人。我们为在党的队伍中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他们的追思,应该化作亲民之情、爱民之心、为民之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谱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篇章。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将派团出席伊重建捐助国会议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4日在此间宣布: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于10月23日至2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
  这位发言人说,中方对参加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一贯持积极态度,支持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伊拉克人民尽快重建家园,并走上稳定与发展的道路。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特使将出访中东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大使将于10月18日起访问叙利亚、埃及、沙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与有关各方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缓解当前中东紧张局势做出建设性努力。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和乌克兰将加强经贸合作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吴黎明)出席中国和乌克兰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的中国和乌克兰官员14日表示,中乌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中乌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深入发展。
  委员会中方主席、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会上表示,中乌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前8个月,贸易额达13.26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全年可望实现20亿美元。他说,本次会议签署的4个合作文件将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框架文件。
  委员会乌方主席、乌克兰副总理德米特里·塔巴奇尼克表示,乌克兰愿意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互惠互利的长期战略性经贸合作。
  会议结束后,双方签署了《中国和乌克兰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备忘录》、《中国商务部和乌克兰国家出口监管局关于出口管制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4个合作文件。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闭幕
  据新华社澳门10月14日电(记者王红玉、白冰)“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14日上午闭幕,与会各国代表在闭幕会上积极评价论坛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积极落实已签署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在作总结发言时指出,为落实本次论坛所达成的共识,与会各国需要在5个方面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发展投资合作;拓宽多领域合作;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本次论坛的后续机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