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情系群众挽狂澜
——陕西渭南抗击渭河特大洪水纪实
本报记者 孟西安 曹宏亮
  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千百年来,浇灌着八百里秦川肥沃的土地。
  然而,今年8月下旬以来,关中西部降雨偏多4至8倍,仅8天就下了常年一个月的雨。一向温顺的渭河发怒了,汹涌的河水咆哮着向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和大荔袭去。
  暴雨洪水给横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沿岸带来了巨大灾难,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102万亩农田成灾,19万间房屋倒塌,43万头(只)畜禽溺死。但是,也出现了少见的奇迹:渭河两岸500多万群众安然无恙,只有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和一位新闻记者在抗洪中英勇牺牲。
  人民安危重如山 洪水牵动中南海
  渭河特大洪水灾害,牵动着北京,牵动着中南海。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询问陕西灾情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紧急动员灾区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斗争,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陕西抗洪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国务院领导同志也作出重要批示,并派专人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并解决抢险救灾的急迫问题。国家有关部委还及时向陕西下拨抢险救灾资金1.98亿元。
  按照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陕西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组织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救灾斗争。省委书记李建国先后4次来到渭南抗洪第一线,参加并指挥战斗;正在京参加学习的贾治邦省长,请假赶赴灾区,连轴工作3天……
  国庆节这天,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一行冒雨看望守候迎战5号洪峰的5万多军民。温家宝总理动情地对干部群众说,今天是国庆节,我们就用这种方式过个国庆节吧!我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这些话,句句温暖着大家的心。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广大干部和军民再次发出这个誓言:“人在河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群众生命高于天 领导决策系万民
  “暴雨灾害,是对我们各级干部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次最好的检验,也是对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次严峻考验!”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说。渭南市的各级干部正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
  刘新文到任的当天就到基层检查防汛工作。在他的坚持下,渭南全市从去年8月起先后搞了5次撤退演练。“人老几辈也没见渭河水把村子淹了,刘书记小题大做,老喊‘狼来了’吓唬人!”当时有的干部群众这样埋怨。
  “没想到今年的河水涨到天上了!”“‘狼’真的来了!”人们在惊叹渭河暴涨的同时,也在感叹市委领导的正确预见,“不是去年的演练,今年全市一夜之间怎么会这么快地撤了30多万人!”
  渭河一号洪峰过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召集专业和科技人员研究防洪方案。当时副市长岳万民、市水务局局长郗怀亮等同志提出紧急撤离方案,权衡得失利弊,刘新文书记和曹莉莉市长断然决策:“群众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二号洪峰到来之前,必须从临渭、华县、华阴等区县市撤出群众30万人!”
  一时间,临河的各村镇被锣声、警笛声和汽车、拖拉机的轰鸣声所惊醒,在村、乡干部的动员劝导下,村民们半信半疑地揣起存折和现金,赶着牛羊,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不出所料,随着2号洪峰汹涌到来,9月1日2时38分,石堤河东堤决口,接着罗纹河、方山河先后有7处河堤决口,很快14个乡镇85个村庄被黄涛浊浪吞没,美丽家园成了一片汪洋。
  所幸,渭河沿岸区县共撤出群众37.76万人,及时避免了洪水可能造成的伤亡。省委书记李建国得知后赞扬说:决策正确,功不可没!
  洪水仍在肆虐,军民仍在抢险修坝,被迫撤离和无家可归的灾民需要妥善安置,市委、市政府领导按照省长贾治邦的要求,在听取了专家意见并研究灾情后断然拍板破堤泄洪。正在堵堤固坝的时候还要破堤,正在救人抗灾的时候,还要未雨绸缪着眼恢复生产。“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这个险我们要冒!”市领导大胆决策,省领导大力支持。
  北洛湾村的生产围堤被掘开了,洪水奔泻而下,被淹的大片大片的房屋和庄稼又重见了天日。短短几天,近3亿立方米的洪水被排泄入了渭河。抗洪还在继续,但已经为恢复生产打好了基础。
  浊浪之中见清风波涛之上写忠诚
  “看着干部们劝说,搀扶群众的动人场面,目睹大水淹没了村庄,耳闻房舍在洪水冲浸下闷雷似的倒塌声,我们的心都快被震碎了,”副市长岳万民谈起那个夜晚站在渭河大堤上所经历的悲壮一幕,至今泪水盈盈。
  华县县委书记王建站在大堤上,面对眼前滚滚的洪水和群众的损失,失声痛哭起来:群众挣来这些家产不容易呀!
  热土难离、家园难舍!有些上年纪的村民不肯撤离,说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窝里;还有的村民撤走后,心里老放心不下自己的房,惦念着自家将要下崽的猪、尚未喂饱食的羊,不少人又偷偷地跑回村里……县、乡、村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嗓子喊哑了,眼熬红了,但老百姓不撤完,自己绝不能走,绝不能淹死一个人!华阴市委书记吴春梅面对已经撤离又返回的村民,给乡亲们三鞠躬:“房倒了可以再盖,东西冲走了可以再置,可生命只有一回!”华阴市市长党德才冲锋在先,与吴春梅以及乡镇村党政干部一起,动员撤离了10万多群众,同时筑起了长300米、宽5米、高10多米的围堰,把2亿多立方米的洪水拦挡在围堰之外,阻止了渭河洪水向华阴县城的侵袭。
  就在这一晚上,临渭区区委书记赵润民、区长魏稳柱也在做群众的撤离工作,全村1700多人,当晚就撤离了1600多人。人刚撤离,洪水接踵而至,第二天清晨,又下村挨户搜寻,拉了20多车返村村民和猪、羊……仅在60公里长的临渭大坝上,就有1.6万名机关干部和军民在抢险!
  “看到汹涌而来的河水,俺们体会到什么是洪水猛兽;看到迎着洪水而上的共产党员和机关干部,俺们知道了什么是‘三个代表’!”一位被干部救出的灾民这样说。
  面对洪水,渭南市党政军领导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在迎战3、4号洪峰时,市里21位领导全部上了堤。9月9日晨,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等14人乘舟前往查看决口。不料船快到决口处,由于水过于湍急,螺旋桨意外折断使船失去控制,一个浪头打来,船颠覆在洪水中,船上14名同志全部掉在水中。刘新文一钻出水面,就指挥救其他人。曹莉莉被救出时还在呕吐,却关心着另一位干部。大堤上的群众目睹此情此景都哭了。最后,13人相继被救出,可36岁的渭南日报摄影记者王文却不幸牺牲,第五天在水下捞出他的遗体时,脖子上还挂着两架照相机……
  副市长姚炬、雷孟斌坚守在河堤上指挥战斗,洪水不退人不走。姚炬感冒发高烧,坚持在大堤上打吊针,拔了针头继续干。他说:“治病只是我一人,治水关系千万家。”被人们誉为“抗洪英雄”的市水务局局长郗怀亮的家就在离堤不远的柳枝街,他几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眼看着自家3间两层楼房被洪水淹没,没有离开自己的指挥岗位半步。
  军心连着民心暖流胜过洪流
  在抗击洪水的战斗中,军民筑起的连心坝,一次次经受住了洪水的冲击和考验。
  风雨中,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身穿桔红色的救生衣,双腿捆绑着塑料袋,扛着一包包土袋,搬运着一块块石块,向决堤处奔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这些最可爱的人。雨中淋,泥里滚,个个官兵都成了泥人。有的官兵几天几夜没合眼,没吃一顿饱饭,实在饿了,就啃口干馍,泡碗方便面;实在困了,就歪躺在雨地里打个盹。
  解放军驻陕某部前身是南泥湾359旅,官兵们虽然面临着部队压缩整编和转业复员,但他们在抗洪战斗中,个个奋不顾身,与武警战士和地方干部群众一起投放50万个土袋,1.2万立方米石头才堵住决口。战斗在堤坝上的韩西林团长说,“虽然我们面临着整编,但我们要为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回白水探亲的某部通信站有线连战士张喜成和阎红斌闻讯后,顾不上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料理家事,主动请缨到抗洪一线。驻陕某部“夜老虎团”英雄四连在打桩时,突然一段堤坝垮了下来,指导员喊:“这里危险,是共产党员的站过来!”这时,17名共产党员齐刷刷地站了出来,直奔最前沿,纷纷跳进激流中……
  临渭区公安巡警寇颜平,划着橡皮筏抢救群众,4次跳入水中,抢救出6名村民。
  据统计,在与5次渭河洪峰的搏斗中,渭南市共出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1.1万人、5.05万人次;出动公安干警4980人、2.14万人次。其中公安干警、武警战士和消防官兵23人组成的华县公安局抢险营救队,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782人。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战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洪救灾的铜墙铁壁。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听到方山河东堤决口的消息,附近8个乡镇在短短的几个钟头里,立即送来了40万个袋子,出动车辆4000多车次,在渭河大堤上排起了长龙式的车队。在短短的5个小时内,潼关县200名干部群众组成的抢险队伍就赶到华县渭河大堤。为了妥善安置灾民,许多村子、单位腾出了自家的房子和办公室,送来热腾腾的馒头和香喷喷的饭菜。华县莲花寺镇何巷村党支部书记魏红学、村委会主任何八红还通过县有线电视台发布信息:无论是否沾亲带故,沿河撤离的群众都可到本村居住,保证住好、吃饱。该村一位老党员的家中就接纳灾民5户共20人。
  16岁就走遍老山前线的拥军模范张娟娟,为大堤上的战士们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农历八月十五,地方政府和群众上堤为解放军战士们送来了月饼,据统计,截至10月10日,周边市区和全省干部群众共向渭南灾区捐助面粉107万公斤,衣物125万件,棉衣棉被38万件(套),省抗洪救灾电视文艺晚会当场募捐现金上千万元,而干部群众主动交到渭南灾区的捐款就达895万元。
  渭南全市投入抗洪军民共达26万多人,实现了“渭河大堤不决口,渭南城区不进水,淹没灾区不死人”的目标,同时已妥善安置了12.8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做到了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
  截至记者发稿时,关中又普降中雨,渭河水仍有上涨的可能。坚守在渭河大堤、正在准备迎接6号洪峰的数万渭南军民正严阵以待,争取最后的胜利。(附图片)
压题照片:驻渭南某部官兵正在抢堵华县石堤河决口。
李西成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处理好三个关系 呈现出三个好景
 天津老工业基地渐入佳境
  本报天津10月13日电 记者傲腾报道: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天津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正确处理新办开发区与老工业基地的关系,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使全市经济结构日趋科学,形成多元、多变、多选择的就业机制,为持续发展储备了后劲,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渐入佳境。
  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天津的机械、纺织工业、盐化工等都有百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工业总体规模始终居全国前列。如何使这一老工业基地与时俱进,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
  正确处理新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老工业基地的关系,即“该干的干,该歇的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就创办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各国家级开发区之首,其国民生产总值、出口创汇、利税在全市构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一些老企业实施工业东移,以地价之差筹集资金,使设备更新换代,具备了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对全市811个工业及传统产业项目,引进或投入1500多亿元实施嫁接改造调整,使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升级。
  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即“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缓”。天津财政十几年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着眼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思路,不搞“形象工程”,把钱花在刀刃上。近几年来,天津市财政的社会保障补助与优抚等支出每年以25%的幅度增加,去年达到近30亿元。领取补助的人员由前几年的近10万人达到最高峰时30万人,同时全市新建4965万平方米新住宅,解决了45万户、150多万以老工人为主的老百姓的安居问题。
  正确处理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即“该上的上,该让的让”。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天津制定了“六进四退”的调整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与高档金属制品,石油、海洋化工与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六大支柱产业,同时,根据实际果断让一部分产业向乡镇企业转移,让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高新技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
  目前,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显现出三个好景:一是经过调整,全市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日趋科学。二是全市几年来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下,形成多元、多变、多选择的“三多”就业机制。三是天津步入了全国发展较快地区行列。10年来,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5%。今年,财政收入可达420亿元以上,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评述
新华社记者 赵承 齐中熙 刘铮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按照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迈出新的步伐。“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更加生动活泼的面貌。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改革工作。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迈出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新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创造良好的环境。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在抓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实施的同时,要着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多项改革。
  于是,在确保实现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同时,党的十六大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基本确立。这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随着出资人到位,‘婆婆’加‘老板’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目前,试点省份已扩大到20个,试点地区的农业人口约6.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3/4以上。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步伐。在河南省,从下半年开始,全面取消城镇入户限制条件,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继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利率市场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多项金融改革试点取得突破。电力、民航等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11家电力新公司挂牌成立,电力企业厂网分开开始资产划转。继联合重组六大集团后,民航总局又决定在年底前撤销23个民航省(区、市)局,把93个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以及银监会挂牌,不但合并了交叉的职能,而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对各部门进行重新排序,使机构在制定平等游戏规则的同时,真正扮演一个权威而公正的裁判。目前,新设立、组建部门和单位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有序轨道。国务院决定第二批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另将82项行政审批项目作改变管理处理,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管理。
  改革赋予中国经济更多的活力,增加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创造了近几年的历史新高。二季度,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下滑到6.7%。三季度经济增长迅速恢复,预计仍将超过8%。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增长快、投资增长快、进出口增长快、吸引外资增长快的“四快”态势。
  改革让广大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截至7月末,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0.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697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一般都在30%左右。
  目前,新一轮改革大潮在中华大地涌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改革显示出新的特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更加强调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二是开放倒逼改革,改革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三是以利益的全面调整为重点,改革的难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总结改革的经验,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推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的阶段。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发布决定
 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13日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
  决定指出,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国际通行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继续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决定同时指出,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出口退税机制不利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出口退税结构不能适应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不尽合理,出口退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得到保证,导致欠退税问题十分严重,而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外贸发展,给财政金融运行带来隐患。
  决定强调,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对历史上欠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负责偿还,确保改革后不再发生新欠,同时建立中央、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推动外贸体制深化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促进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是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
  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
  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
  四是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通过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等,加快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积极引导外贸出口代理制发展,降低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高出口整体效益。
  五是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截至2003年底累计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和按增值税分享体制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其中,对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等办法予以解决。
  决定最后说,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关系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革方案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密切跟踪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对违反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统一规定的行为,要追究相关地区和部门的责任。


第1版(要闻)
专栏:

森林采伐有新规
 9省区市列入改革试点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国家林业局做出决定,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湖南等9个省(区、市)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此次试点的基本原则:坚持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依法管理,坚持生态优先,保障生态安全,坚持林学规律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科学经营,提高森林总体效益;尊重所有者权益,保护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对国有林严格规范、集体林与非公有林放宽和强化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人工林适度放活。


第1版(要闻)
专栏:

年底前要实现
 广东高速公路联网收费
  据新华社广州电(记者林阳)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广东省交通厅宣布,广东全省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实现联网收费。
  广东省高速公路目前为1800多公里,到年底将达2300多公里。广东省的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复杂,包括省、市、县、外商、民营企业等各种资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路一公司,一家收一段”的管理体制。现在,通行者可望不再受分段收费排长队之苦。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涸半个世纪
 第二大沙漠重现湿地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3日电 在干涸了近半个世纪后,我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边缘的玛纳斯湖形成了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的湿地。
  玛纳斯湖边一度干枯的胡杨、红柳、梭梭等植物如今重现生机,多年不见的黄羊、野兔、狼等动物开始出没。在玛纳斯湖附近,七八个大小湖泊连成一片向沙漠腹地延伸,形成大面积的湿地。玛纳斯湖的复苏使石河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地的生态环境好转。


第1版(要闻)
专栏:

沿线严密防守
 淮河干流出现罕见秋汛
  据新华社合肥10月13日电(王春夏、葛如江)淮河干流近日出现今年第五次洪水过程,为多年罕见的秋汛。安徽省沿淮沿线严密防守,安徽省防指已派出三个专家组到重点地区督查堵口抢险和堤防防守工作。
  10日8时至12日8时,淮河上游和颍河流域普降中到大雨,王家坝以上地区平均降雨量为62毫米。王家坝闸水位13日14时上涨到27.14米,比常年同期高5米多。预计,王家坝站水位于14日14时将达27.6米左右,超警戒水位1.10米。


第1版(要闻)
专栏:

  航空百年知识展近日在湖北武汉市科技馆开展,接待参观者已超过五千多人。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日期临近,航天器展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图为小朋友们在家长陪同下参观展览。 胡伟鸣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自主发展谱新篇
——写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全面建成之际
本报记者 贾西平 廖文根
  “2003年11月12日”,是原定秦山三期工程二号机组投入运行的日子,而早在今年7月24日的杭州湾畔,螳螂山上,人们就燃放起了庆祝的鞭炮——二号机组提前实现商业运行,我国首座重水堆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安全清洁的核电源源不断地注入经济建设的洪流!
  在我国,重水堆核电站还是个新生事物。5年前的1998年6月8日,当一号反应堆主厂房底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时,外国合作者对中国人的经验和能力心存疑虑。5年的艰苦拼搏令外国专家惊喜:“秦山三期工程是中国人成功的故事,1%是加方的贡献,99%是中国人的成绩。”
  作为工程的负责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秦山三核董事长兼总经理康日新说:“秦山三期工程的成功是秦山一期、秦山二期自主精神与秦山三期工程管理国际接轨相结合的产物,是弘扬自主发展主旋律而谱写的核电建设新篇章,是中加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见证,也是两国在核能和平利用领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不能只做配角,应该牢牢掌握工程的主动权”
  秦山三期核电站采用加拿大坎杜6型重水堆核电技术,总装机容量为两座700兆瓦,设计寿命为40年。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最大的合作项目,与秦山一期和二期核电站毗邻的秦山三期核电站,从一起步就受到不同寻常的关注。秦山一期核电站,是中国民族核电起步的地方;秦山二期核电站,正将核电国产化道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作为中外合作项目的秦山三期核电站,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人自己究竟能扮演怎样的角色?”
  “角色”其实在被喻为工程“宪法”的主合同中已经有了明确分工: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作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承担着核岛工程设计、设备供货、核岛建造、调试指导和培训等责任;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三核)作为业主单位,全面负责该工程建造、运营和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在整个工程中,给中国人预定的角色并不是“主角”。原因似乎很简单:坎杜6型核电站是加拿大原子能公司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堆型,已经在多个国家建成投产,而我国在重水堆核电站的建造上还是空白。
  “中国人不能只做配角,应该牢牢掌握工程的主动权。”面对这么一项投资大、技术复杂的合建项目,面对国际一流的合作者,工程的决策者果断地对自己的“角色”作出了选择。而设计审查是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设计审查的重点是使对方的设计要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要求,性能不能低于国外参考电站水平。中国专家的表现令外国合作者惊讶:仅概念设计审查阶段,中方就向三家外方设计单位提出问题单919个,在合同谈判中确定了59项相对于参考电厂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改进;在设计审查中又确定了37项相对于合同技术描述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改进。在整个工程中总计进行了96项设计变更和技术改进,其中在国际坎杜6机组中第一次采用的技术改进有21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这些改进使得秦山三期成为目前国际上运行或在建坎杜核电站中最好的项目。
  “严把设备质量关,不让一件不合格设备用到工程上”
  工程关键设备都在国外生产,如何保证这些设备的质量?三核人提出:“关键设备制造商资格必须由中方认可,选择分包商必须经中方同意。”于是,一批有经验的设备监造人员被派到相关厂家监督和见证重要设备制造过程。参与设备监造的技术人员对记者说:“开始时,厂家对我们很戒备。但是,时间一长,他们就离不开我们了,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能提出很多问题,给出很多好的建议,促进了他们产品质量的提升。”装卸料机是重水堆核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中方技术人员在监查时发现,外方生产厂家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直接影响装卸料机质量。中方提出了科学的整改意见,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采用了中方的建议,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结果不仅保证了装卸料机的质量,而且使该厂取得ISO9001认证,质保体系得到升级。
  “在质量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余地”,监造队伍的“固执”也让外方对中国人的认真有了深刻的体会。一次,监造人员发现,工程2号机组蒸汽发生器预热器热板加工错误。
  “没关系,不影响安全。”外方人员解释道。
  “必须更换热板。”在进行详细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中方据理力争。
  “更换可以,但这将导致整个工期往后推很久,这笔损失可不小。”外方说。
  “进度一定要服从质量。”中方坚持自己的决定。在僵持不下时,作为业主的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果断地发出了工程开工以来的第一个“停工令”,迫使外方按照技术规格书要求报废原热板,重新制造新热板。
  国际合作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更是以科学为准绳的。“你们的介入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制造质量,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促进”,面对这个有时近乎“挑剔”的合作伙伴,加拿大原子能公司中国区副总裁白瑞德给予了积极评价,“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技术和很强的能力,凡是与中方人员合作的领域,不但合作得很好,工程质量也非常高。”
  “整个工程进口设备达15亿美元,仅单件50吨以上的大型设备就达140多件,没有一件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上。”工程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跟你们一起工作,才知道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根据合同,电站调试和运行由中方承担,加方负责调试技术指导。但是,调试工作刚开始,加方的一封传真就传到三核负责人的办公室:“中方调试队伍不仅数量不够,素质也远远达不到要求,进度至少要推迟半年。”并提出建议:“要保证工程正常进行,调试队伍必须从国外聘请。”三核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将整个调试转交外方,所需的费用将是1.2亿美元!得到这个消息的三核职工坐不住了。他们在全公司认真搜罗了一遍,真正懂得重水堆核电站调试的人凤毛麟角。
  “我们要承认差距,要在不断学习中缩短这种差距,”三核负责人对员工说,“改变命运关键是靠自己”。于是一场近乎残酷的培训开始了。三核负责调试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说:“承担调试任务的232个同志,在2—5个月的培训中,视力平均下降0.2,体重平均下降5—10公斤。有的人在培训中虚脱;整个培训下来,一些年轻人的头发都白了。”难关终于被攻克,目前活跃在调试第一线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而工程的造价也因此降低了8000万美元。
  “真是不可理解。那么多年轻人,没有一点经验,居然能如此快地胜任这么高要求的工作。”几个月下来,外方人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让外国人惊奇的还有建造和调试过程中的一些奇迹:一号机组在55个月合同工期的基础上,比计划进度提前43天投入商业运行,二号机组比计划进度提前112天投入商业运行,创造了国际重水堆核电站建设工期最短的纪录。与此同时,整个工程的造价比国家批准的概算节约约10%。
  在奋战三核的日子里,工作人员谁也记不清自己加了多少个班,牺牲了多少个周末。常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反应堆物理专家康斯坦丁·伯尼卡深有感触地说:“跟你们一起工作,我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这么好地完成工作,也才知道了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秦山三期,使我国核电建设能力全面提升”
  核电工程管理始终是我国核电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抓住这次与国际一流厂商合作的机遇,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技术真正学到手?从工程一开始,三核人就开始朝这个目标努力。
  “我这个总经理当得非常轻松”,康日新对记者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康总所说的这套管理模式被三核称为“三维一体”管理模式:垂直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协作,横向约束,程序化和信息化运作。其核心是建立责权分明的垂直指挥系统,建立横向协作、监督和制约的机制,建立一套程序化、信息化的运作体系。“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均处于相关程序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的作用,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克服了习惯上的‘灵活有余、规范不足’,”康日新介绍说,“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责权不清、奖罚不明,以行政干预为主的管理模式,成功实现了向规范化管理的过渡。”
  “上班先开电脑,信息成为工作的第一需要,遇事不是先找领导而是首先核对程序;这里所有工作都必须有记录,”三核负责人风趣地说,“核电站几百个系统的移交状况少一个螺丝钉都能反映出来。”目前,公司已发布管理程序220个、生产程序160个、技术程序2500个,所有项目文件的产生、交换和存档都实现了电子化,成为重水堆建造历史上第一个“无纸化”项目。
  与此同时,从工程一开始,秦山三核领导层就着力把先进的文化理念与国际管理接轨,构筑起三核独特风格的企业管理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秦山三核倡导并推行人性化管理与程序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训团队协作精神和遵守程序的意识,分层次开展管理理念、技能、知识的系统培训,实行全员培训授权上岗,建立学习型企业,使全公司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相互协作,横向约束,每个员工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秦山三期的建设,使我国核电建设能力全面提升,不仅建立了合同谈判、工程建造、调试、运行以及核燃料管理一套完整的体系,使我国核电项目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能驾驭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个以30—45岁中青年骨干为主的核电人才梯队,很多已经成长为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三核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国核电事业正逐步扭转主要依靠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的状况,出现了核电事业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