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海南:“理论下乡”结硕果
本报记者 蔡小伟 刘毅
  9月的一天,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荔枝沟村会议室坐满了闻讯赶来的乡亲。三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天裕来到村里,就如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与农村税费改革、退耕还林等工作结合起来,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学习课。
  类似的“理论下乡”活动,在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荔枝沟村已经举办了多次。前几年,荔枝沟村的村民对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祖祖辈辈种稻田的习惯心里没底。在“理论下乡”活动中,村党支部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发展是硬道理”、“与时俱进”等理论知识,还编了一个《花卉下水田》的文艺节目,生动形象地反映这些理论。通过学习,村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开始积极支持村里开发花卉产业。现在,荔枝沟村和外地花卉商合作,建起了3个共120亩的花卉基地,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比开展“理论下乡”前的1999年翻了一番多。
  “理论下乡”还引导荔枝沟村干部群众改变了陈规陋习,使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现崭新气象。三亚市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引导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改变了以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的风气。村民还了解了什么是“先进文化”,不再相信鬼神、巫婆,并且自发拆掉了一座以前经常去烧香叩拜的土地庙。
  海南省的“理论下乡”开始于2000年,主要面向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以组派宣讲分队下乡辅导为主,进行普及性思想理论教育。据统计,海南省委共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13期,市县举办318期,乡镇举办1573期,全省共培训15.2万多人次。这些理论骨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大量理论宣讲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榆林:先进文化进农家
本报记者 孟西安 何伟
  “‘三个代表’指航向,我村才有新气象,生活富裕没烦恼,文化之家乐陶陶……”国庆节傍晚,记者一走进陕西榆林市岔河则乡排则湾村,就被村民自编自演的大联唱《唱一唱咱村排则湾》所吸引。
  在村文化活动大院,只见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阅览室灯火通明,院中央已摆好了乐器、扩音器和麦克风,观看的村民熙熙攘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而且要追求精神文化的富足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同行的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介绍说,“经济与文化互联互动作用很大,文化应是经济的灵魂和助推器。没有文化的经济,那将是枯燥乏味的,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经济。”
  由小学生们表演的反映农村奔小康的表演唱《爷爷脸上笑嘻嘻》、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反映改变就业和择婿观念的小品《三锤打工》以及单口快板《好人好事说不完》等,赢得了村民们的喝彩……
  谈起“先进文化进村入户”活动,村委会主任罗怀玉颇多感慨:“现在不缺吃,不愁穿,缺的是文化,愁的是精神。如果先进文化不进村入户,人的脑子空虚了,热衷于打牌、赌博、迷信活动,那也会走上歪路,坐吃山空的!”
  村民万元宝插话说:“俺现在经常在阅览室里看农业科技书,收益可大呢!去年我从书上知道施磷肥对洋芋生长有益,就花22元钱买了一袋磷肥上到地里,当年就增产1000来斤!玉米叶黄了,我又按书上说的及时施了锌肥,叶又绿了。”
  “先进文化进村入户”活动使榆林乡村发生深刻变化。在米脂县一农户家,女主人姬莲芝高兴地说,村里建了文化站,她学到了实用技术,建了沼气池,用沼气液浇地,地肥不生虫,真好!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忻州:十万师生别危房
本报记者 何勇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茶坊口村,依偎着大山,民房矮旧。只有茶坊口小学,银白色的墙体瓷砖,折射着太阳光。这是全村最好的房子。
  “去年这时,娃娃们还在对面那座快塌的破庙里上课,提心吊胆,现在终于放心了!”9月15日,面对这些承载着山区希望的孩子,在茶坊口小学教了28年书的张根银老师欣慰地说。记者和当地教育局的同志一连走了七八个学校,每个学校校舍都是当地最美观的建筑,每所学校的墙上都记载着当地政府的关怀和干部群众捐钱捐物建校舍的感人事迹。自2002年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忻州共有1338所中小学校的危房变新房,十多万师生告别了多年的危房,危改工程已于今年8月底全部竣工。
  忻州市共有中小学校5248所,其中1/4的校舍是不同程度的危房。2002年起,忻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危改工程作为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专门成立了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忻州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一年突击,二年扫尾,限期完成任务”。
  忻州市是一个贫困市,所辖14个县(市、区)有11个是省级以上贫困县。“再穷不能穷教育”。忻州广开财源,多方筹资,共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对危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同时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市级单位包县、包学校的危改工作目标责任制。市直96个单位分别帮扶92所有严重危房的学校,负责为其重新建房;各县也都采取结对子的办法,把危房推倒重新建设。
  今年9月开学后,忻州中小学师生彻底告别了危房。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靖远:平堡乡民发瓜财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周立耘
  记者近日在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采访。一路上,热情的司机叮嘱我们:“平堡乡的甜瓜远近闻名,你们可一定要尝尝。”
  平堡乡地处黄河上游,这里的农民过去一直以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1997年,乡党委、政府从提高农民收入着眼,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瓜果产业。短短几年,该乡便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大棚为主的蔬菜瓜果多元化种植结构,种植面积达5600多亩,成了西北地区有名的蔬菜瓜果之乡。
  没料想,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到2000年春节,一向抢手的平堡反季节瓜的价格由每公斤20元下跌到5至6元,农民们一筹莫展。乡党委、政府一面积极开拓当地市场,一面组织近100万元资金,走村串户,敞开收瓜。瓜农的利益暂时保住了,可乡政府却因此亏了40多万元。
  在当年的全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总结会上,乡党委书记苏国锦提出:要维护好村民的利益,就必须全力帮助他们开拓瓜果蔬菜销售市场,确保他们的种瓜积极性。乡政府派人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北京、广州等地设了8个销售窗口,扶持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添置车辆搞运销,组建了一支拥有车辆近百台的农民促销队,逐渐打开了市场销路。与此同时,平堡乡按照“土壤净化、品种优化、投入无公害化”的严格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走“优质产品绿证化、绿证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之路。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该乡生产的西瓜、甜瓜、茄子等瓜果蔬菜先后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远销十几个省市。
  目前,平堡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355座,占地3122亩。今年,全乡仅西瓜、甜瓜的种植面积就增加了500亩,蔬菜、瓜果全年产值将达1600多万元,人均创收760元以上。


第4版(要闻)
专栏:

大型电视理论专题片《创新》开机
  本报讯 记者贾立政报道:大型电视理论专题片《创新》10月9日在京开机。
  该片以150多年来世界和中国的变革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着眼点,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用电视艺术手段再现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光辉画卷,诠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一步走向深入。
  该片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全片共分5集,拟于明年播出。


第4版(要闻)
专栏:

神农架:“木头经济”转向“旅游经济”
  本报武汉10月11日电 记者龚达发报道:随着非典过后湖北旅游市场的重新启动,神农架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经济综合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到9月底,4个月接待游客32万人次,综合收入5600多万元。这个只有8万人口、过去长期靠伐木过日子的原始林区,如今转向了以旅游为主业,去年旅游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接近1/3。
  神农架林区地处鄂西北,拥有林地25万多公顷。过去,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靠砍伐加工林木为生,是典型的“木头经济”。从2000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林区及时关闭了几十家木材加工、运输销售企业,撤销了40余个林业队、基建队,建成了36个管理所、102个护林站。在岗职工总数从1999年的4405人骤减到目前的1107人。他们将退耕还林和实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把居住分散的农民搬迁到城镇或公路沿线,以旅游农庄和生态城镇建设为载体,让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减少人为破坏森林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这片神奇珍异的原始自然生态森林中,列入国家保护的树种达39种,数百种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种。开发旅游产业后,神农架十分重视加强景点建设,重点建设了木鱼、松柏、红坪三个旅游接待镇,开发神农顶、香溪源、燕天垭、玉泉河等四大旅游景区,集科研科考、探险猎奇、攀登漂流、度假休闲、避暑疗养、观光娱乐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体系。


第4版(要闻)
专栏: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嘎洒镇曼弄枫村10月10日举行第二次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在弄枫小学院内,村选举委员会主任宣布选举办法,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后,村民们投票选出了新的村委会成员。
本报记者 宣宇才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固始:绿色产品助推生态经济
  本报讯 河南省固始县近年来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了生态经济富民强县。
  固始位于豫南淮河岸畔,水美地肥,140多万亩无污染良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场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明确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通过产业拉动和政策扶持,目前该县的生态经济已初具规模。作为“全国柳编之乡”,该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柳编出口创汇基地县之一,沿淮10乡镇近20万农户从事柳编生产,产品远销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在龙头企业三高集团的开发带动下,“固始鸡”远销28个省市,该县半数以上农户通过养鸡走上致富路。另外,该县的“双低”油菜生产已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种植面积98万亩,年实现农民增收近亿元。“九华山”毛尖、“嫩头青”萝卜、“固始笨蛋”……一系列绿色产品不但丰富了市民的餐桌,更鼓了老区人民的口袋。
  (曹本国)


第4版(要闻)
专栏:

天峨:“责任河”带来鱼虾成群
  本报讯 记者近日来到广西天峨县布柳河畔采访,只见清澈的河水中,不时有成群的野生河鱼、河虾游动。天峨县水产部门调查的资料表明:布柳河目前野生河鱼繁殖带已由10年前的5公里拓展到120公里,种类发展到20多种。两岸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类也由原来的3种发展到12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当地农民实行了“责任河”。这里一度滥捕乱捞,灭绝性的电、农药、炸药等捕杀手段,使许多野生鱼类濒临灭绝。后来,当地从土地承包责任制中得到启发,采取“责任河”到户的办法,将100多公里河段分段承包给沿河300多户村民,河流有了管护的主人。同时,配之以严格的村规民约,包括严禁在沿河两岸农田使用农药和倒放垃圾;严禁非承包者入河捕鱼;禁止捕杀小鱼等。承包者有权每年定期张网捕捞一到两次。
  实行了“责任河”,布柳河重现鱼跃虾跳景象。
(罗昌爱 黄元松)


第4版(要闻)
专栏:

改革,向纵深地带挺进
新华社记者 贺劲松 齐中熙 杜宇
  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处在新的起点上——
经过25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进行讨论研究。人们相信,这次会议必将有力地推动新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要求,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积极应对新挑战
  我们有理由为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倍加自豪,但我们更应该为改革面临的挑战而冷静观察,积极应对。
  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已进入实施“三步走”第三步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适应国际竞争形势。从现行经济体制看,改革不完善,进展不平衡。
  国企改革多年来被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尽管改革不断深化,但国有大企业机制不合理、社会负担重、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最繁重的任务。
  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往往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局部投资过热。
  政府职能转变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透明度、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
  再有,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迫在眉睫。
  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不会一蹴而就。从国企改革到投融资体制改革,从市场秩序到城乡分割,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在改革中浮出水面,为我们“对症下药”、根除体制障碍提供了目标和突破口。
  挺进深层次攻坚阶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这种新体制的基本框架。10年来,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目前,我国浅层次的、相对容易完成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集中暴露的经济发展阶段,因而加大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巨大的体制障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速度和效率。
  就利益格局来讲,历经10年改革,改革初期各方面普遍受益的局面已转变为大部分受益、小部分受损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改革必然削弱一些行业及部门的利益和权力;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加。10年来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使大多数人受益,这必须成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还要看到,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也消减了改革的动力和成效。比如,出于利益的考虑,一些政府部门的改革避重就轻、避实就虚。10年来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这些方面的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务必尽快取得实效。
  10年来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还必须加大调整原有利益格局、冲击旧体制旧观念的力度,健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机制,使改革方案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效益。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改革实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经验,发现了问题,提供了新的起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事业,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实践中寻求改革新突破
  新一轮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因为,我们有着取得改革新成绩的诸多有利条件。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2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在世界历史上少有。今年以来,我国遇到非典疫情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冲击,但经济增长速度仍超过8%。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解决改革进程中的矛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5年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物质技术基础逐步雄厚。目前我国水泥、经济林、钢铁、原煤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一切,为改革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全国上下对深化改革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今年以来,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项项重大举措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突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在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一定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强大的动力,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肇星与伊万诺夫通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11日晚应约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通电话,就两国关系、朝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交换了意见。
  李肇星和伊万诺夫表示,双方将共同努力,认真准备,确保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即将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李肇星说,关于朝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是有益的,是向对话和平解决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中方将派王毅副外长于12日赴俄,就此与俄方交换意见。伊万诺夫高度评价北京六方会谈,表示支持这一对话进程继续下去。
  关于伊拉克问题,伊万诺夫强调,联合国应在伊问题上发挥核心作用,尽早恢复伊拉克的主权。李肇星表示,中方愿与俄方保持接触和协调,推动安理会就伊问题达成共识,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李肇星说,中方将派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出席在马德里举行的伊拉克重建问题国际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发展中日关系须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会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郑重表示,发展中日关系,必须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必须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的原则。
  有记者问,中方对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会晤有何评论?会晤是否涉及首脑互访事?
  章启月说,温家宝明确要求日方正确对待历史,当务之急是妥善解决齐齐哈尔日本遗弃毒剂伤人事件,同时加快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武。她说,这次会见并未涉及两国首脑互访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