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点研究

转变科研主攻方向 改革科研管理体制
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思路的探索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
  社会科学研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立足广东、研究广东,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紧紧围绕广东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当好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己任,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向改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重新科学定位 明确研究方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长期按传统学科门类划分,设置文、史、哲、经等研究机构。在这种模式下,院内科研工作者尽管在关系广东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取得过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在学科设置上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设置雷同重叠,难以突出地方社会科学院的特色,在课题选择上偏重于纯理论研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时有脱节,使社会科学研究极易成为“象牙塔中的学问”、“圈子里的科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远离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不断被“边缘化”,省社会科学院一度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为了破解社会科学研究与广东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脱节的难题,在新形势下找到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支持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转向改制”。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明确提出:省社会科学院“要把研究重心放在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要贴近地方发展的主题,体现地方特色,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努力成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省社会科学院的发展方向:贴近时代,贴近实践,贴近决策,贴近生活。
  转向,就是转变科研的主攻方向;改制,就是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思想库”和“智囊团”所从事的不是纯理论研究,而是对策研究,是给领导出主意、当参谋。面向广东省现代化建设这一主战场,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应是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适应新的定位和目标,科研管理体制从学科布局、科研规划、科研生产到学术评估、成果转化以及人事、财务等,都要进行改革,以清除阻碍转向的体制性障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转向改制中,努力探索贴近广东省发展主题的科研新路,提出了“两为”、“三侧重”的科研思路和办院方针。“两为”是: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三侧重”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宏观决策,侧重具有前瞻性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强化服务功能,侧重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性研究;围绕现实发展的热点、难点,侧重已形成的本院优势学科和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前沿性理论研究。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内部活力
  建立开放的学科体系。对现有的优势学科和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学科予以加强;对研究力量分散、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与实践需要距离较远或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进行收缩、精简,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紧扣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
  建立科研全过程动态管理。以课题为中心,把全部科研活动从选题、立项到运作,统一纳入科研全过程动态管理系统。以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导向,对院、所、个人三级科研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课题分级分类管理。逐步建立成果发布机制,把研究成果以学术报告、科普活动等形式,或利用传播媒介为传输渠道,进行“一条龙”和“统一口子”的传播,使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围绕科研全过程动态管理,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学科带头人竞争上岗制度和科研人员“自由竞聘、双向选择”制度等,大胆发现和起用优秀科研人才,培育学科带头人,合理调动和组合院内外科研力量为课题研究服务,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
  逐步形成高效、高质和开放的科研新格局。“两为”、“三侧重”的科研思路已经成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几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积极完成省领导交办的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不断开阔研究视野,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走出“深院”,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为省内外数十个市、县、镇进行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此外,还积极配合宣传部门深入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省社会科学院为依托的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已成为全国“七大研究基地”之一。
  积极发挥作用 做到有为有位
  积极承担省委、省政府的科研“课题单”。1999年,省社会科学院承担了“深圳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研究”等课题。2003年,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广东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当好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要求,省委交给省社会科学院“广东与沿海地区发展比较研究”、“内源型和外源型发展研究”、“民生问题”等十大课题的研究任务。省社会科学院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直接转化为决策或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开展经常性的广东全省经济社会走势分析。省社会科学院积极组织力量对广东省现代化建设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报告,建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数据资料和分析服务;建立经济运行分析系统,开展对宏观经济形势、经济运行的重点、热点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通过经济形势发布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以及《广东现代化进程》(蓝皮书)等形式向政府、企业和公众公布;创办了《经济社会决策参考》,密切关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从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定位出发,逐渐形成面向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务实、前沿、创新的科研特色。务实,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广东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先导和智力支持。前沿,就是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密切关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总结社会实践的新成果,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形成和保持与国内外学术前沿对话的能力和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能力。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充分占有材料、总体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原创性,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新见解、新建议,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已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认可。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广东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是大有可为的。”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也讲道:“对于广东省经济社会下一步怎么发展,要发挥社会科学院的作用。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不管是总结过去,还是开拓未来,都需要加强研究。”
  思考和启示
  重新科学定位地方社会科学院。在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主要有国家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在这种格局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明确分工,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积极主动,把重点放在围绕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及对策研究,为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
  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实际,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指导实践,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使社会科学在研究实际、服务实践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繁荣发展。
  重视应用性、对策性研究。高水平的应用性研究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积累,但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服务于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不是降低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准,而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更高要求。应用性研究不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明确“怎么办”;不仅要有理论分析,还要拿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转向改制”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改革。学科建设和课题立项应以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重点;成果评估和奖励应以为决策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效果为依据;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应以适应现实需要为尺度;科辅和后勤工作应以为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标准;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提高科研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导向。
  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怀是省社会科学院“转向改制”力度大、速度快、效果好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不断完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高度,认识加强“思想库”和“智囊团”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地方社会科学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和支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执笔:梁桂全 田丰 韩安贵 范西斌)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从研究生答辩论文的评议谈起
王友三
  评论学术论著,是从事学术研究者的常事。在工作中,或口头评、或书面评,或评论别人的著作、或自己的著作被别人评。这类评论,听之较多者,是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会上;见之较多者,是答辩委员会写在答辩决议里的评语。近些年来,评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是诸如该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等套话。与之相应,则是几乎百分之百的通过率。这样一来,自然有助于研究生在数量上的大发展。有人做过统计,目前我国在读博士生已达12万人之多,居世界第三位;至2001年,我国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已达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位。对此,有人认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硕士乃至博士“帽”漫天飞舞,出现了一堆五彩的“学位泡沫”。于是有人质疑,如此数量的大发展,质量能有保证吗?
  这一质疑未必正确,但体现了一种危机感:在学术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某种危机(这里尚未涉及学术腐败)。危机之程度如何,值得学术界同行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学术良心给予关注。
  学术评论的套话、空话与不实之词,更多地见之于社科著作各类评奖的评语、职称晋升者个人著作的评审意见、申报研究生导师资格成果评价以及某些书评中。这种现象的存在,给产出成堆的学术垃圾提供了适宜的氛围,极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涉及评论者的文德、文道;二是评论者对被评论者研究的领域并不熟悉,或知之甚少,于是在评论中只能说些空话与套话;三是难以制订一个学术评价的量化标准和具体把握的尺度,标准与尺度只在评论者心中。
  不过,评价的相对标准与尺度,还是应该能够理出几条的。择其要者,包括:第一,考查著作者是否具有敏锐的思维、独立思考的精神、创新的意识、深厚的业务功底等基本素质。论著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著作者个人的学术素质。第二,考查论著是重复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作出新贡献。第三,考察论著的观点与资料是否统一。从论述中看其驾驭资料的能力,论点是否建立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言之有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否言之成理。依据上述标准来评议学术论著,就可以把那些毫无新见的重复之作,或新术语满篇但言之无物,或论述故作高远却言之无据,或拼凑抄袭等学术垃圾从真正的学术著作中清理出去。
  有一个建议,就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与论文的评审中,应适当控制增长过快的数量,严把质量关。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观点

浅谈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变化趋势
赵少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在21世纪头20年将会大大加快。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趋势,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社会结构变化逐渐加剧,职业分层日益明显。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加快发展,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兴办非公有制企业和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将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较低。要加大开发、促进发展,尽快提升经济实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随着西部各级政府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外来投资和本地投资兴办的非公有制企业在逐渐增加,一批下岗职工、农牧民等将成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各种自由职业者。另一方面,随着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各种中介服务行业将得到充分发展,大批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精算师和广告人等会应运而出,形成新的职业群体。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加剧,职业分层将会进一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由传统的农业、牧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社会结构变化中的冲突逐渐增多,社会矛盾协调的任务日益加重。社会结构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冲突和调适的过程,当变化加快的时候,冲突就难免增多和加剧。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和观念冲突。在利益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差距会因此逐步拉大,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矛盾难以避免。比如,高收入阶层的私营企业主与农村和城市的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从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分化出来的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后,在给城市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难免会因为占据了城市生活空间而与城市各阶层发生矛盾。在观念方面,迅速导入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文化和现代观念,将对计划经济和宗法文化长期影响下的传统观念带来冲击,并更多地表现为新兴社会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在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冲突。因此,制定适宜的社会政策,协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是西部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人员顺向流动,社会结构变化合理发展。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就业结构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比例太高,从事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太低;乡村人口比例太高,城镇人口比例太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比例将会逐步降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和城镇人口将大量增加。同时,随着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新的职业群体和新的社会阶层将不断发展壮大。以构建现代社会为目标,民族地区总的人员流动和社会结构变化将朝着顺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目前,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宫两陵”,即沈阳故宫和沈阳福陵、沈阳昭陵,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图为沈阳福陵的方城。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奚广庆撰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发展规律的视角,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等问题。
  该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从自己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
  该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创造出新理论;坚持宽广的世界视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依靠党和人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探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些基本经验的生动体现,也是坚持这些基本经验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前进道路。(吴雨浓)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历史是谁的朋友——全球化:定义、方法论和走向》
  马也撰著的《历史是谁的朋友——全球化:定义、方法论和走向》一书,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收集分析了各国研究者关于全球化的100种定义,指出,全球化问题有其复杂性。它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又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范畴;是一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都会涉及、领域广阔的问题,又是任何一个学科及多种学科交汇点的研究越深入才越能够把握它的基本方面的问题。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又总体现着一定国家、民族、地域、阶级及研究者个人的特色。
  该书认为,全球化研究是揭示世界历史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问题研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点,比如:全球化不是单一的而是矛盾对立的运动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到处呈现为由其内部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进的运动过程;全球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要努力揭示其客观过程及其内部联系,而不是演绎概念和排列僵死的事实;等等。
  该书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全球化研究中的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着的、全球范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或者说社会关系体系。在这里,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而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居于归根结底的决定性地位,个人只有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全面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子麒)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郝立忠撰著的《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书,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因此要关注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普通大众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该书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在方法上,而且是一种在目的、性质、功能、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全新哲学形态。
  该书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作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主要和最新的表现形式,把对这种关系的不同处理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划分标准。该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经院哲学”,并探讨了比“理论的形而上学”、“认识的形而上学”更为“形而上学”的“实践的形而上学”,从而把坚持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视为防止这种“实践的形而上学”的根本途径,凸显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大众取向。(刘森林)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建设好选人用人、政策形成和基层民主机制
  王武岭、苏献启在《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机制》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当前,尤其要抓好机制建设: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为标准,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为标准,创新和完善政策形成机制;以“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机制。
  (摘自《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9期)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哲学思维要关注人及人的价值
  孙伟平在《价值论如何“改变”哲学》一文中认为,关注人及人的价值维度的新哲学思维方式,要求“像人的生活、实践那样思维”,即人的思维、逻辑并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的概念游戏,不是纯粹心智的“自由构造”,而是主体生活和实践的形态、结构、方式、方法、原则等的提炼与反映。在思维倾向上,它强调要在由人的生活和实践所创造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全面联系、动态发展中去反映、变革对象。(摘自《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21世纪科技馆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提出——
提高科学素养是科普基地的重要任务
  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21世纪科技馆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香港博物馆和日本科学未来馆、韩国国立中央科学馆、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等的中外专家60多人出席了该论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紧扣时代脉搏,在内容、形式和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出特色,科技馆事业才大有可为。有代表强调: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培养公众的创新能力,造就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是21世纪科技发展对科技馆和科学中心等科普教育基础设施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有效补充,科技馆以探索和发现为特点的科学中心式科技教育,对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培养人们科学探索、实践和创新能力,尤为有益。(欧阳成)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净土宗文化研讨会”研讨——
净土宗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和山西省佛教协会等联合主办的“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和来自全国各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佛教界人士出席了会议。会议研讨了佛教净土宗的有关思想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与会者提出,要深入发掘佛教教义中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因素,努力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温金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