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普氏野马回家路漫漫
本报记者 赵永新
  9月的准噶尔盆地天高地阔,金风送爽。穿越戈壁荒滩,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赶到位于乌鲁木齐东北150公里处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野马中心),探访18年前从海外归来的普氏野马。随着目的地的接近,萦绕在脑海中的疑问越来越强烈:那些放归了两年的野马,现在境况如何?
  看着野马温顺地让人抚摩,一阵悲哀袭上心头:野马啊野马,你怎么变得温顺如家马了呢?!
  野马中心坐落在一片空旷的荒草滩上。走进大门二三十米,十几匹散养的野马进入大家的视野。我们一边慢慢向马群靠近,一边仔细观察:野马的个头比家马要小一些,栗色的马鬃,土黄色的脊背,马头比较硕大。可能是从没见过20多人的记者团,野马显得有些慌乱,相互躲闪着后退,最后跑进了圈马场。
  新疆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原洪,不紧不慢地向我们讲述着野马的海外回归史——
  1978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野马会议上,各国专家提出让野马重返原生地。由于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野马的原生地,遂被确定为野马的放养地;
  1985年野马中心成立后,陆续从英国、德国、美国引回18匹野马。经过野马中心工作人员和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野马先后顺利度过成活关、繁殖关(1988年)、子一代繁殖关(1992年)和子二代繁殖关(1995年)。
  截至今年9月18日,野马中心在册档案记录的野马已达17匹,其中野马中心存栏马匹119匹,包括以7匹公马为“家长”的7个基本繁殖群和一个后备公马群——该中心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马中心。
  也许是有了围栏的庇护,刚才还慌乱不已的野马群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开始向我们靠近。其中有两匹野马把身体靠在栏杆上,温顺地享受着人们的抚摩。看着这种情景,一阵悲哀袭上心头:野马啊野马,你怎么变得温顺如家马了呢?
  原洪告诉我们,经过100多年的人为栏圈饲养和近亲繁殖,野马原有的许多优良生物学特性(基因)正在不断退化或消失;同时,其繁殖能力也在退化,遗传性疾病增多——长此以往,野马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所幸,野马还没有完全丧失野性。从行为上看,它们还保留着野马的两大习性:一是小马驹能独立生活后,头马就会把它们驱逐出马群,让其自谋生路;二是马群中一旦有了新的头马,它就会“斩草除根“,把原头马的幼子踢咬致死。
  让野马首先在中国回归自然,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野马的回归之路却异常艰难……
  到1996年,野马中心3岁以上的母马已超过30匹;自2000年起,野马进入生殖高峰期,存栏数量突破百头——野马回归自然(学界称之为野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经过各方专家的缜密论证,野马野化方案于2001年夏天敲定,野化地点定在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北部的富蕴县境内,放归马群由准噶尔11号雄马充当头马,共有27匹野马。
  野马中心提供的资料,记录了一波三折的野马放归过程——
  2001年8月8日—27日,野马群在面积约4公顷的围栏中进行适应性训练,其采食、饮水及公马的圈群能力表现良好;
  8月28日,野马正式放归,大都在距离野化点约15公里的范围内活动。监测结果显示,野马保持良好的领地行为,常将野驴驱赶出取食范围。此间野马的腹部已明显较圈养状态下有所收缩,但膘情及毛皮尚好。
  正当人们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2月2日,随着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牧民开始赶着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匹和骆驼,由北向南陆续迁入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北部越冬。由于野马的活动范围恰好处在牲畜转场的通道上,刚刚适应新环境的野马不由自主地随着牲畜“迁移”,先后两次从监测范围内消失,不知去向。12月23日,当野马群被重新找到时,情势十分危急:准噶尔121号小母马已经奄奄一息,经过一天的抢救后死亡;1/3的野马体质瘦弱,毛长汗多,且部分野马已呈现虚脱现象……
  12月27日,自治区林业局紧急组织区内专家商讨对策。专家们认为,虽然野马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但仍属典型的濒危动物,应尽量减少无谓的牺牲。应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对野马进行“软野化”。31日,有关人员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把野马群圈回监测区大围栏,进行人工补饲。当时,又有一匹野马死亡,头马准噶尔11号已失去了圈护马群的能力……
  人为干扰是最大的障碍,如果野马的栖息地问题不解决,野化目标很难实现。
  正当我们为野马的命运深感忧虑时,脸色黑红的野马中心主任曹杰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去年5月,休整了几个月后的野马再次放归进展比较顺利。今年5月初,两匹在野放状态下的母马产下的两匹公马驹正茁壮成长。“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表明野化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刚刚从野马放归地考察回来的北京林业大学生命学院的两位专家———胡德夫教授和李凯副教授认为,野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经过两年多的野外放养,它们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学会了觅食和寻找水源地。“当然,野马毕竟属于大型高等动物,生活行为复杂,其放归自然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大熊猫等。何况,现在的野马是在国外生活了上百年的‘华侨’的后裔,要想完全恢复祖先们的野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两位专家指出,野马有较强的自卫能力,狼对它们威胁不是太大。目前野化工作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人为干扰。每年冬天,到野马放归地越冬的家畜多达20多万头(只),与野马争夺草料和水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家马中的公马常常争夺野马中的母马,与野马中的头马进行激烈争斗。由于家马的数量远远超过野马,野马中的头马招架不住,最后被迫带领野马群逃到条件更为恶劣的沙漠——这是野马群常常失踪的主要原因。此外,石油开采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虽然20世纪70年代野马在准噶尔盆地绝迹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为活动破坏侵占了野马的栖息地,加速了它的消亡。如今,野马的后代们又同样面临无家可归的难题。“如果野马的栖息地得不到保障,要实现其自由繁殖种群的目的基本不可能”。胡德夫和李凯认为,要使野马真正回归自然,必须为野马群划出足够大的生存范围,使之不受牧民转场等人为活动的干扰。而目前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堆满了草料的野马中心并不是野马真正的家——它们的家是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自然。我们在心里默默祝愿:野马野马早日回家!
  小资料:普氏野马是世界濒临灭绝的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Ⅰ物种。野马原属森林动物,分布在喜马拉雅山、阿尔金山的密林中,由于地质和自然生境变迁的原因,野马逐渐演变为草原荒漠、半荒漠动物,栖息于平原、丘陵、戈壁和沙漠中水草丰茂的地区。19世纪鞑靼(TArpan)野马灭绝,普氏野马成了唯一的野马。到20世纪70年代,野马原生地的准噶尔盆地,因种种原因,野马绝迹。
  1876年,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在新疆奇台—巴里坤戈壁上猎捕到野马标本,并由俄国学者鲍利亚科夫定名为普氏野马。1890年,德国探险家格里格尔从准噶尔盆地捕捉到52匹野马幼驹,经过长途跋涉运到汉堡后仅存活28匹,其中13匹成功繁殖了后代。(附图片)
  压题照片:野马在放归地吃草。
  下图:野马中心的母马和小马。(李凯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漫笔

野性的呼唤
卢新宁
  看了普氏野马回家的漫漫历程,让人有一种感动,也有一种悲哀。
  漂泊异乡的普氏野马重归故里,0G悍健硕的野马奔驰在自己美丽的故乡,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景。然而,谁能想到,在一望无际的准噶尔盆地寻找失落的野性竟会如此艰难。
  新疆的野马,有过那么多辉煌的记忆:自古宝马产西域,只因西域马高大健硕、速度惊人、耐力持久,汉武帝曾将伊犁的“乌孙马”命名为“天马”,历朝历代也都把新疆视为宝马良驹的产地。今天的普氏野马,也该有天马行空、一日千里的洒脱,该让壮士击节、诗人扼腕,令人敬慕,使人惊佩。可到如今,这些地球上惟一活着的野生马,这些“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野生动物,竟这般让人同情,使人慨叹。
  100年的人工圈养,在生物进化长长的时间隧道里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然而,却能产生这样的“效用”,这是人类的“杰作”,是征服者种下的“苦果”。人们并未意识到,对于野生动物而言,野性一旦丧失,也就丧失了自己。而生物链上任何一环的退化或消亡,都会给整个地球带来灾难。
  无论如何,野马还是幸运的。作为濒危动物,野马是惟一保留着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对人类寻求生物进化规律、发展生物基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正因为此,被驯化的野马踏着人类反思的足迹,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地,重新发掘自己的野性,重新寻找自己的过去。
  更多的野生动物还没有这样的幸运。它们在一些人形形色色的“爱心”下,离开了自己的栖息地,逐渐地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消磨掉自己的本性。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动物园遭遇到一个共同的难题: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饭来张口、生活无忧,野性逐步遁去,野外生存能力差,影响了其疾病防御能力、遗传性能与观赏价值。
  因此,有动物园别出心裁地决定创办全国第一所“动物电视大学”,通过彩电、DVD向动物园里的动物进行“教育”,播放各种野生动物野外生活节目,希望能帮助这些长期与人类为伍的野生动物找回原始野性。
  他们没有意识到,让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去欣赏广阔的蓝天,去观赏自由奔跑的同类,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而困在囚笼里的野生动物即使“学习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恢复野性的力量。
  “没有了阳光,鲜花就没有了芬芳;没有了草原,心灵就失去了故乡。”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真正的乐园是它们能够自由地生活在它们的天然栖息地中,没有人的干预,没有人的喧嚣,自然生息,自由繁衍。不要因为我们自私的“爱”摧毁了它们的野性,伤害了它们的生命。而对那些陷落城市围城、与我们共同生活的野生动物,当我们走近它们时,更要学会尊重,学会感激。
  国外一位著名的环保专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解放动物》。今天,一向被视为人类工具的动物,正在向人类发出有史以来最为强烈的、要求“解放”的呼吁。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动物野性的呼唤,实际上是对人类人性的呼唤。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名家特递(25)

以人为本 众生共存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理性思考
沈茂成
  ●野生动物一旦遭受种群灭绝,必然引起维系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缺失、断裂,如不及时修复,整个生态大厦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届时一切物种皆难逃厄运。
  ●如果与人类伴生的野生动物消失了,不仅科学文化的发展要蒙受重大损失,人类还将过着孤独、死寂和毫无情趣的生活——那将是令人悲哀的日子。
  ●人类要靠野生动物维持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野生动物的生存繁殖则需要人类的多方关爱和保护。
  作者简历:沈茂成,男,1934年生。历任农林部、国家林业总局政策研究室副处长、林业部林政司副司长、林政保护司司长、林业部副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发表过《保护湿地刻不容缓》、《发展生态旅游重在保护生态环境》、《关于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几点思考》等20多篇文章。主编《中国林业在改革开放中前进》、《中国树木奇观》、《林业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等。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理念,是指导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护生画集》中有一个观点——“众生为本”,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道理。
  但是,我们不是纯自然保护主义者,不能只讲“众生为本”,把人和野生动物完全等同看待,还要考虑利用野生动物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就人类来讲,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因此,“以人为本、众生共存”,应该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思想理念。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是自然界的一员,约有500万年的历史。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要靠良好的生态系统维持生存发展,传宗接代。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野生动物同植物、微生物一样,是构造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柱,为生物链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承担着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保障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创造和维护适宜于生物自身生存发展环境的重任。人类是与野生动植物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野生动物一旦遭受损害,种群灭绝,必然引起维系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缺失、断裂,如不及时修复,整个生态大厦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届时一切物种皆难逃厄运,身为物种的人类又岂能幸免!国外有的专家把物种形象地比喻为连结地球这艘“方舟”的铆钉,物种的灭绝,犹如铆钉的脱落。当相当多的物种灭绝的时候,地球之舟将因失去众多铆钉的连结而破碎覆没,人类也必然随之遭殃。
  如今地球上的物种,由于人类之过,正以惊人的速度衰败灭绝。自然界万事万物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如果我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利用,不按自然规律办事,随心所欲,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调紊乱,引发生态灾难。
  人是地球之子,与野生动物共存于地球之舟,必须同舟共济,和谐相处,才会兴旺发达。
  野生动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栖息在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中,每一个物种都是利用群落环境中的资源而生存。人类也不例外。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科学高度发达,转基因、克隆等生物技术相继问世,可以说人类维持生命的物质空前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食物是不是就可以离开野生动物呢?并不尽然。如今人类所吃的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不下千种,野生动物仍然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实人类今天食用的家畜、家禽、家鱼等,也都来自前人驯化繁殖的野生动物。今后驯化新的家养食用动物、培育新优品种,其种源还要依赖野生动物。如果可供食用的野生动物灭绝了,不仅驯化培育新种断了来源,现有家养动物还有可能因为品种退化、疫病袭击,又无新种替代接续而丧失。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是人类文明的光彩夺目的瑰宝,数千年来维护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安全。在自然界中,有不少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药材。
  野生动物具有独特的科学文化价值
  大自然造就了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功能奇特的野生动物世界,这是十分难得的天然科学文化宝库。许多野生动物以其久远的自然历史及独有的特性和功能,成为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史学、医学乃至仿生学的重要研究本体,对相关科学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许多野生动物,以其优美奇异的体态、优雅动听的叫声、奇特有趣的行为、传奇感人的身世以及珍贵罕见等等,把自然界装扮点缀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给人类以无限的欢愉和美的享受。不少野生动物还是美术家、文学家、诗人和音乐、舞蹈家艺术创作的源泉。古往今来有关以动物为题材的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童话、寓言、诗歌等文化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享誉世界的精品名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不难想象,如果与人类伴生的野生动物消失了,不仅科学文化的发展要蒙受重大损失,人类还将过着孤独、死寂和毫无情趣的生活。
  在自然历史演进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野生动物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人类要靠野生动物维持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野生动物的生存繁殖则需要人类的多方关爱和保护。人与野生动物生命同源,命运相连,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众生共存”,人类将难以独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众生共存”的思想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野生动物,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价值与作用,是人类图存发展之道。(附图片)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莫“好了伤疤忘了疼”
  非典过后,一些部门相继解除“食用野生动物禁令”,数十种野生动物重新获准养殖和用于商业性经营,曾经被当作非典元凶的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又堂而皇之地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利益和欲望又使某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难道我们付出的代价还不够惨重吗?(江苏省徐州市 章峰)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官员应带头拒食“野味”
  据媒体报道,在食用野生动物者当中不乏政府官员,社会影响很坏。同保护环境一样,不吃野生动物也是树立文明新风和讲求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常言说“上行下效”,政府官员应当做表率,带头不吃“野味”。
  (安徽省明光市委 黄箭)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应善待每一个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是经过许多年的物竞天择而生存下来的,一只麻雀、一条蛇都是生物链的重要一环,都是一个生命。而现在,一些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永久性消失。为了大自然的均衡,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让野生动物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
  (江苏省宝应县 贾留成)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野生动物不吃为宜
  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数量锐减,有的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不加以保护,极易造成生物链条的缺失,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禁食野生动物,不仅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也有助于营造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而且,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多种病毒和有害细菌,一旦通过食物链传给人类,就有可能引发流行性疾病,导致灾难性后果。
  (山东省博兴县交通局 梁绍章)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我国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大的消费市场的存在。目前惩罚的重点是销售运输者和加工经营者,而对食客几乎没有采取措施予以惩罚。而许多野生动物多是由食客以昂贵的价钱“点杀”的。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制度,对吃野生动物的人予以惩罚。没有人吃了,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的源头也就堵住了。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申国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