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罗干会见缅甸和发会秘书长钦纽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吴黎明)国务委员罗干8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亲切会见了陪同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来访的和发会秘书长钦纽。
  罗干对有机会与钦纽再次会面感到高兴。他赞赏钦纽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中缅友好事业,为中缅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干说,中缅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的。2001年底江泽民主席访问缅甸,此次丹瑞主席访华,两国元首就进一步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成为推动中缅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新动力。我们愿与缅方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多做实事,把中缅传统友好不断推向新水平。
  钦纽说,丹瑞主席此次访华,与江泽民主席和其他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成功的会谈和会见,必将对今后缅中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缅甸政府高度重视缅中关系,愿缅中“胞波”情谊世代相传。
  钦纽说,缅中两国有着漫长的边界,
  1997年两国签署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以
  来,双方进行了良好的合作,维护了边境稳定,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贸往来。缅甸政府十分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同时制定了铲除毒品的行动计划。缅方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毗邻缅甸的中国云南省以及其它省区的互利合作。
  罗干说,中缅边界始终是一条友谊的纽带。近年来,双方认真执行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往来和互利合作,希望两国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沟通与协调,加强边境规范化管理,使中缅边界继续成为友好的纽带和合作的桥梁。罗干说,中方重视并愿进一步加强与缅方在禁毒等领域内的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社论

  全面奔小康 重点在农村
  辞旧迎新的钟声刚刚响过,党中央、国务院就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这次会议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对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政策措施十分具体,现在需要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真正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我国人民从缺吃少穿到温饱有余,实现总体小康,农产品供给的全面增长、农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绝不能削弱。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尚未摆脱贫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势。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农村的小康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很大。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党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按照这样的战略思路,就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切实在建设和投入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实惠。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继续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途径,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要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来。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眼前的困难,谋求长远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竞争力,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把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放到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科教支农、文化支农和卫生支农,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只要全党同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把党的十六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全国侨办主任会议代表时强调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推进侨务工作
本报北京1月8日讯 记者曹宏亮报道: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8日上午会见全国侨办主任会议代表时强调,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侨务工作的方向,侨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总结各地近年来开展侨务工作的经验,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侨务工作。
  钱其琛说,近年来,全国侨办系统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积极开展为三大任务服务和为侨服务工作,在密切与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联系,开展华文教育,促进祖国统一,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维护华侨华人在华投资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钱其琛指出,海外中华儿女为祖国建设、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交往日益密切,我国的侨务工作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各涉侨单位要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配合,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凝聚侨心,使更多的海外乡亲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他希望广大侨务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共同努力,使侨务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董建华发表2003年施政报告
善用香港优势 共同振兴经济
  本报香港1月8日电记者刘光金、王尧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今天下午在立法会宣读了他连任特首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针对香港当前的经济、民生、政府财政赤字等问题,董建华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在这份题为《善用香港优势,共同振兴经济》的报告中,董建华集中阐述了2003年特区政府的施政主题———发展经济、解决失业,并把推动粤港融合提到新的高度。董建华指出,实现粤港融合是香港经济走出困境的最大出路。
  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指出,在成功落实“一国两制”,经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峻考验后,带领香港经济走出困境,恢复市民对前景的信心,是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和最大挑战。
  董建华在详细分析了香港的优势和不足后指出,强化与内地的经济关系、注重人才投资、加快服务业的提升是振兴香港经济的主要内容。香港要善用既有优势,强化四大支柱产业,配合推动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多元发展,加快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促进香港经济转型,增加香港市民的就业机会。
  董建华指出,应利用内地蓬勃的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发挥香港的比较优势,使香港的工商服务、物流、旅游、金融业有新的发展,同时结合两地的有利条件,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外国企业到香港设立总部、增加投资。
  针对日益加重的财政赤字问题,董建华说,2002—2003年度的财政赤字可能高达700亿港元,财政赤字问题现时已恶化至严峻程度,如果不及时解决,会成为香港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障碍。报告提出从促进经济增长、大力节省公共开支和适当增加收入三方面着手消灭财政赤字。为了体现政府官员与市民共度时艰的决心,董建华宣布,他将与14位问责官员、特首办主任和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一起从今年4月1日开始减薪10%。


第4版(要闻)
专栏:

  山高有知音
——四川省文化下乡艺术团赴川西高原演出纪行
本报记者 郑德刚
灯光一亮,帷幕一展,容光焕发、风采照人的罗蓉走上舞台,一曲《珠穆朗玛》唱罢赢来满场掌声。可谁能想到,这位女演员正在与强烈的高原反应作着抗争。此前,强烈的反应几乎使她整日里难以咽下食物。这是四川省下乡艺术团在海拔3500多米的红原县城演出时的动人一幕。
  2002年11月,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2部门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的部署精神,由100多名演职员组成的四川省“文化列车”艺术团,带着精心编排的节目,从成都出发,一路翻山越岭,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川西高原上,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羌等各民族同胞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五年以“文化列车”艺术团下乡演出的形式,向老少边穷地区派去文艺使者。
  尽管行前已做了充分准备,但一进入阿坝地区,强烈的高原反应仍使艺术团的演员们难以忍受。在翻越海拔近4000米的雪宝顶时,不少演职员开始出现头疼、呕吐等症状。前往红原县途中,严重的高原反应和低温使一批演员病倒。但所有这些都没能压倒演员们,只要他们一走上舞台,依旧坚持着将自己最精彩的演出奉献给观众。女舞蹈演员们换上薄如蝉翼的舞衣,站在后台直打颤,可一上台,翩翩而舞的她们,犹如藏族神话传说中的“圣女”般轻盈。
  11月9日,艺术团历时近10个小时抵达在阿坝的首场演出地松潘黄龙时,望眼欲穿的各族群众已在寒风中等候了几个小时。团员们深受感动,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投入演出。舞台上,何刚的《情满酒歌》、蔡红的《祖国你好》,以及小品《野味餐馆》、谐剧《中江表妹》等节目,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10日下午,松潘县川主寺红军纪念碑园中人山人海,演出尚未开始,前来助兴的2万多藏族、羌族群众便将象征吉祥的各色彩纸大把抛向天空,整个川主寺里像过节一样热闹。
  在海拔3000多米的黑水县麻窝乡,得知艺术团要来,大家奔走相告。很多住在几十里地外的群众还特地穿上节日盛装,带上干粮,星夜赶来,演出场地里一下子挤进了1800多人。一些藏族群众没等演出开始,便情不自禁地先为演员们唱起他们心爱的《吉祥如意》。一位藏族妇女说,她家住在30多里外的山上,一大早就赶来,“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演出了”。乡长苏拉彭错激动地说:“看到今天的麻窝乡这么热闹、喜庆,心里真高兴啊!”麻窝乡扎古村的藏族老人阿格背着小孙子,边看演出边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她说,他们家那里山很高,但现在政府给修了公路,所以她可以坐车来看演出,“明天,还要跟着艺术团走,想再看一场呢!”
  在艺术团所到的理县杂谷脑河畔的桃坪羌族寨子里,当地羌族小伙子敲起了羊皮鼓,姑娘们唱起了古老的歌谣,与艺术团的演员们手拉手地跳起羌族锅庄“莎朗”舞。舞圈越跳越大,参加进来的当地群众越来越多,一曲终了一曲又起,最后,羌族群众把演员们高高抛起,用最古老的隆重礼仪“筛糠”来表达他们对演职员们的欢迎和感谢,很多演员当场感动得落泪。当艺术团来到红原县时,演员们走到哪里,洁白的哈达就飘向哪里,潮水般的人流就汇集到哪里。曾两次荣获全国曲艺“牡丹奖”、5次参加“文化列车”艺术团演出活动的“巴蜀笑星”涂太中说:“艺术团所到之处,当地群众几乎是倾城而出。这种热闹场面,令演员非常感动。这说明,边远地区的群众对文化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播撒文明种子 共育小康之花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综述
  本报记者 刘毅
  最近,名家荟萃的北京燕山情艺术团“三下乡”活动在京郊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农村群众激动地说:“这对我们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场宣传十六大精神、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的“及时雨”,正滋润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广袤的农村大地。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战鼓,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年打造成“名牌”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科技部、农业部、文化部等12部委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诞生于1996年,“三下乡”活动开展7年来,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工作一年比一年实,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原因就在于这是一项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
  乡村文化节、星火科技下千县、光明
  行动、关爱西部健康行动……如今,各地各部门“三下乡”活动的好形式丰富多彩,“三下乡”已经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一个“名牌”。仅在2001年底至2002年底的这一年时间里,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三下乡”活动,就为农民办了大量好事实事。据不完全统计,共送图书下乡7500万册,送戏下乡43万多场,电影下乡186万多场;下乡科技人员218万多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52万场次,近9000万农民参加了培训;下乡医疗队近4万多支,培训乡村医务人员235万多人次,给近2500万农民看了病。“三下乡”成效显著,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三下乡”活动诞生以来,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一直是各地各部门的指导思想。7年来,“三下乡”活动满腔热情地以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切实解决了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实际困难,让最需要帮助的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在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各地各有关部门为配合这一战略,把“三下乡”的工作重点放在西部地区,人多往西部地区去,东西多往西部地区送,设施多在西部地区建,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三下乡”活动中,重点突出了宣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部门共同发起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广大学生在农村地区以实际行动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之后,各地在“三下乡”活动中突出宣传十六大精神的有关内容。四川省的“文化列车”跋山涉水开到偏远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地领导动情地说,艺术团发扬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我们也要用这种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藏羌各族同胞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为了使“三下乡”活动收到实效,各地各部门从满足农民的需求出发,把“三下乡”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任务。江苏省提出“农民点菜,政府送餐”,要求各地各部门在“三下乡”之前,先了解农民的迫切需求。他们通过调查得知,睢宁、铜山县农业结构调整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急需无公害蔬菜、早熟西瓜等栽培技术和山羊、奶牛等畜禽养殖技术,于是有针对性地邀请20余位专家,组成了适合农民“口味”的下乡服务队伍。三下乡常下乡常在乡农民欢迎“三下乡”,更需要常下乡、
  常在乡,让先进的文化、科技、卫生在农村扎下根来。7年来,各地各部门探索出了不少有利于常下乡、常在乡的好办法。“送”与“建”结合,帮助农村建设报刊图书阅览室、文化场馆、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去年拨出6000万元,市、县、乡镇配套投入6682万元,新建了46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他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区乡镇宣传文化站基本达标。“送”与“教”结合,为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三下乡”队伍。浙江、贵州等省在“三下乡”活动中,把培养当地科技人才、文化能人、卫生骨干作为根本措施来抓,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自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南省采取对培训人员考试发证的办法,达到办一次培训班,掌握一门技术,学会一个课题的目的,确保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使“科技下乡”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去冬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政府聘请林果、畜牧等涉农专家利用农村大集联合下乡,农民们赶一次集就能获得他们所急需的各类科技知识,群众戏称这是“科技批发”。图为该镇“科技联合下乡”现场一角。刘明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