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好书长留天地间
范传新
  因长期从事我军的出版工作,在传播我军天地为之动容的辉煌历史过程中,有幸与我军许多高级将领接触,亲耳聆听他们话说当年出生入死的故事。真是一人一部传奇。说者绘声绘色,如数家珍;听者血液沸腾,如临其境。所有这些故事,都是他们用赤诚、热血和豪情写就的,完全用不着后人去“创作”、去“润色”,只要如实记录,就绝对是一部好书,长留天地间。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儒将石一宸》,就是这样一部书。作者赵勇田用极其质朴的语言,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地记录了石一宸将军壮丽多彩的人生。
  历史是针对人而写的,读书就是读人。本书踩着石将军的足迹一步一步记录,我们亦循着石将军的足迹一步一步读下去。石将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师范毕业即投笔从戎,加入多由庄稼汉组成的人民军队,投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开始显示知识分子在革命战争中的特殊作用。因为有知识,他明了读书报国、教育报国在当时都是行不通的,要将国民从命运中解放出来,惟一的出路就是用革命的武装打垮反革命的武装;因为有知识,在战争中他最重视“知彼知己”,长于理性思考而少有感情冲动;因为有知识,他对出神入化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独有心得,运用之妙也非同一般。他尤其善打攻坚战,攻占泰安喋血孟良崮、猎取许昌、威震洛阳、强攻开封、勇夺济南、激战淮海、进军舟山,无一不充满了艰险,也无一不以赢得胜利而结束。当然他也有失败和挫折,但失败和挫折常常是赢得下一次胜利不可或缺的动因。
  儒将者,有文化的将军之谓也。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文化人实属凤毛麟角,他们是清醒的旧世界的破坏者;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是国家政权最自觉的柱石。为了人民江山的永固,石将军历时二十七年,踏破铁鞋,走遍福建前线,营造战备工程,实施兵力布置,展示了其战略眼光和组织才能。“十年浩劫”中,本色不改,出任福建省军管会副主任,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作坚决斗争,并由周恩来总理点将,代表中央顺利解决了江西问题。
  现在,石将军已届米寿,仍笔耕不辍,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被人们称为将军书法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撰写出版军事学术著作多达六部,并先后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当代中国·军事卷》的编审工作。叶飞上将说他是“武秀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赞其为“文武兼备,华野名将”,言之不虚。
  “童曲固然动听,但老者的歌声更富魅力。”读这样的书,除熟悉历史、认知先贤外,更重要的是长精神。在仰慕前辈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血液里便灌注了昂扬的因子。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心中装着百姓
  郭庆晨
  老百姓评判干部的标准,可以说有很多条,但首屈一指的还是干部对老百姓的态度问题。一个干部,他的水平可能有高有低,能力可能有强有弱,但是,只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就欢迎他。相反,你心里没有老百姓,就不会从百姓需要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也不会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做决定、办事情。所以,如果问老百姓评判一个干部好还是不好的标准,一定会将与百姓的感情是否深厚放在第一位。
  我们看到,每一个被老百姓记在心里念念不忘的干部,无一不是对老百姓充满了深厚真挚的感情。焦裕禄经常出入贫苦农民的家门,把自己当成农民的儿子;孔繁森关心贫苦牧民的生活,寒冬腊月里用自己的体温为藏族老妈妈焐脚……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群众。
  最近报道的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又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干部。他在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委书记的时候,在两年多时间里跑遍了全州二百一十八个乡镇,在三十多个乡镇住过。报道说:“除去在省里州里开会,办公需要的时间,在‘开门见山’的湘西,这是一个没有喘息之机的时间。”这个统计没有包括郑培民去村寨的数字,但报道中却有一段他上任州委书记后第一次下乡的情节。第一次下乡,他选的是湘西最贫困的村寨———叭仁村。这是一个需要一连步行四小时、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的苗族村寨。郑培民去了,他是想亲眼看看这个贫穷的村寨里的农民生活究竟是个什么样。贫困农民张来富家,郑培民书记曾经先后去过四次,又是送钱又是送母羊送蚊帐……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心中有百姓,说明他时时处处想着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干部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必然也会有干部。郑培民去世后,他在湘西的扶贫点凤凰县安坪村的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悼念他们的好书记;许多湘西的老百姓要自己掏路费到北京和长沙去送他们的好书记。不用说,这还是感情在起作用。
  应该承认,我们干部队伍中有那么一些人心中是没有老百姓的。他们有的是将“政绩”放在第一位,只要是能够干出数字,有利于自己高升就行,至于那“政绩”是“豆腐渣”还是重复建设,一概不管。他们有的是将“关系”放在第一位,什么傍大官、傍大款,谁有用傍谁,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他们有的是把小集团、小圈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谁为我卖力气我就格外关照谁,什么群众的利益,这点儿好处“哥们儿”、“姐们儿”们还分不过来呢,哪还顾得了他们!诸如此类的“第一位”还有不少,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百姓对立面去了。前两年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四川省安岳县农民刘福民因妻女被拐卖,去找派出所,竟遭毒打,上访“有关部门”十余年,居然无人搭理。更有意思的是,刘福民所在县的有关领导在他一个上访材料上做了这样的批示:“到银河系找外星人解决”、“到月球找秘书长处理”。这是什么话?这样的“公仆”对百姓还有什么感情可言?
  谁心里没有百姓,百姓的心里自然也就没有他们的位置;而那些心里装着百姓的干部才是群众能指望得上的干部,也才是群众满意的好干部。他们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众星捧月
谢少波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东风一枝

  鸡鸣报“好”
柳萌
  我的故乡在天津市宁河县,过去隶属河北省,所以从地域上讲,应该是冀东平原。阔别了几十年,有机会回到故乡,我已是年近六旬的人了。对于故乡的许多事情,随着时光渐渐推移,大都已经记不清楚了,惟有故乡的景物和风光,尚能唤回童年时代的记忆。
  头次回到这片生养我的土地,见到平静流淌的蓟运河,闻到飘着米香蟹味的气息,我的心都被熏醉了、滋润了。看来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我们的心都属于故乡,都属于亲爱的祖国。
  故乡虽然在北方,但由于靠海,河又多,盛产紫蟹、银鱼、芦苇、稻米,真可谓是鱼米之乡。特别是临近北京、天津、唐山这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更给她带来了发展机遇。可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好的条件并未被利用,人们的生活自然也不富裕,因为单靠在有限的土地里刨食,无法养育日渐增多的人口。所以那时传来的关于故乡的消息,总是让我这个游子有些失望,更有着对乡亲们的深深惦念。
  大前年到了七里海才知道,这块不算小的湿地就在宁河,这里盛产的螃蟹个大肉嫩,一点也不逊色于江南大闸蟹,只是过去没有很好地开发宣传,让这块天然蟹场埋没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故乡人开了心窍,螃蟹大量投入市场,七里海才被更多人知道。跟我一起到故乡去的几位老作家,他们吃到七里海的螃蟹,吃到汉沽的玫瑰香葡萄,几乎人人都赞不绝口,让我的脸上着实有了光彩,也更加深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去年又有机会回到故乡,去了一个叫苗庄的地方。让我万万不曾想到的是,这里原来的一块盐碱地,经过乡亲们挖湖蓄水,竟然成了一个美丽的度假村。在这个度假村里住了一夜,晚上在湖畔散步赏景,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我的思绪如同湖上的涟漪,一圈圈地在脑海里不停地翻卷。想的最多的就是关于改革开放。就是这么一个关键性的决策,让亿万农工有了聪明才智,发家致富不再光靠几亩薄田了。
  想到这里忽然记起,过去乡亲们的起居,晨闻鸡鸣,昏观落霞,有钟表的人家寥寥无几。次日便起了个大早,想听听这宁静的乡村,可还有那报晓的雄鸡?结果让我的想法落空了。我把这事跟一位值夜的老人讲了讲,他笑笑说,你这都是哪辈子的事情了,这会儿谁家还听鸡叫起床啊,办养鸡场的人家倒是不少,靠养鸡养蟹发家致富的更多。我一想可不是。一来度假村不可能养鸡,二来这会儿谁会留意鸡鸣呢?
  近些年曾几次到过江南,每次看见那里乡村楼房,就会心生羡慕和祈盼,希望家乡农村早日盖起楼房,让乡亲们也能享受城市人的生活。从这两次返乡的情况看,眼下似乎还不大可能,不过住简陋草房的人家,几乎已经没有了,大都住的是砖瓦房,而且里边的陈设不错,这说明乡亲们的日子正在一步一步攀高。农村人口在我国占大多数,只要农村人生活越来越好,像城里一样完全步入小康水平,那时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美好。
  寻鸡鸣未能如愿,记忆中的故乡习俗,却仍然深印在心中。养鸡的人家再少,我想总还会有的,即使不再听鸡鸣起居,那鸡照样还会打鸣,就让明亮的鸡鸣,为我们的生活,永远不停地唱“好”吧。过去贫穷的农村,如今正在变富变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不容易呵。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花溪
  马力
  这处花溪,不是贵阳的那一个,名胜谱里也不见它的名字。它只算得平凡的山水,而无论四季,风景皆能以明秀动人。
  从横店往东,进了大盘山。浙中山地不枯瘦,虽则临了深秋,到处也还是秀润的。这样的地方,物产的丰足自不待言。磐安的香菇远近有名。说到元胡、川贝这些药材,入山是可以采得来的。“浙八味中有其五”这话,毫不夸张。一路迎送着岭上的绿意,旋折中,目光又常被耸峭的岩嶂遮断。山那边,就是仙居了。
  花溪隐在峡谷中。溪口一间板房,题着“幽篁居”三字。住在里面的,应当是一位妙人。泉边,几株美人蕉、木芙蓉和枫香树,花叶摇红,正好来配这般清雅的名字。两崖如扉,进去,真是桃花源!竹丛、田垄、村野,额题“济阳”的廊桥、名为“丁氏祠堂”的老屋,直似画里的静物。恰逢着微雨的天气,柔雾半掩着苍绿的峰峦,闲望去,山里的这些便仿佛淡墨飞散,洇成片片纸上的湿影。把江南的山水看得多了,好像也弱化了我骨子里那份北方人的豪性。随意闲走,一路所见的光景,都笼在软软的雨丝里,而此时的北国已感着残秋的清旷了。
  峡之水从大盘山上的火山湖流下。
  连日落雨,水涨了。前面是一个潭,直立的两道崖壁也还奇峭。溪水川流,束为一匹白练,带着啸声跌落潭中。潭深,一斤长丝放下去,探不到底。岩刻“斤丝潭”大字,传为唐伯虎笔也。这里有一个典故。他专把“丝”字左手反写,溪边人猜透了他的心,说,取其谐音,意在“反思”。这未免以今人之心揆度古人之意了。唐寅其人,我只略知绘画吟诗的一面,对这位“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另存的深心,实难说得出。伯虎嗜游,他很可能是到过花溪的。
  潭之南便是那条长带般的山溪了。清浅的水下,偃卧的火山岩纵横着波痕似的纹脉,在徐漾的漪澜中泛出隐隐的微光。长年的流水轻抚着平滑的岩体,仿佛延续着久远的传说。我旧有“彩痕舞作石上花”之句,放在这里,似乎也是相宜的。此花溪而非彼花溪,这就是其所不同了。这样的长溪,这样的花岩,一直伸向山里,漫坡的雾气、连天的细雨,模糊了视野,望不透峰岭深处的美丽。不要紧,有遐思飘飞,这莹澈的流水也会生香,何愁诗意不到呢?
  涉溪亭修筑在对岸。亭后的田里,稻子刚刚割过。近处,一片萝卜的肥叶极鲜绿。秋的萧瑟气在这里是一点不见了。迈过半浸在水里的石阶,坐入亭子,正好看尽花溪的大略。粼粼的水波宛如柔软缎带上精致的图纹,轻风拂来时,闪闪的光影又幻出炫目的斑斓。白亮的瀑布顺着崖隙曲折下注,如细坠的悬丝,正同飘飘的斜雨连成一片。这叫人想到朱自清写过的白水漈。
  岸生的大叶冬青,可汲花溪水沏饮。
  我在农家喝了几杯,味近苦丁茶。凭窗望去,平砥清流恰似梦中见过的一幅画。
  阳光出来了,一山的云雾淡下去,人的精神也格外明爽起来。
  出深峡,转了磐安城,真是小而静谧。
  花溪的水光把它给映绿了。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征文

  晚霞漫天灿烂
王先文 钟惠林
  “……是共产党救了我全家,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我曾在心里发过誓:一辈子跟着党走!”已经七十八岁高龄的杨衍琦每当说起这句话,眼里总噙满激动的泪花。那泪花,是真情在心灵深处荡起的美丽涟漪。
  杨衍琦是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离退休党员党支部书记,他出生在瑞金沙洲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九岁那年,亲眼看到毛主席为解决当地群众吃水难、带领红军指战员挖掘“红井”的动人情景。伟人的身影在他心灵里铭刻下永不磨灭的影像,共产党人一心为民谋利益的感人事迹,坚定着他的人生信念和追求。1949年春天,杨衍琦胸怀对党的无限热爱,带着沐浴党恩的沙洲坝乡亲的殷切期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杨衍琦跟随部队到广西十万大山剿土匪、追穷寇,经历过大小上百场战斗。战斗中,杨衍琦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身上留下数十处伤疤,因战功卓著,他从一个普通士兵不断成长为排长、连长、作战参谋等,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命运,总在考验着人。正当年轻力壮的杨衍琦想为党干一番事业时,却被检查出患有多种恶性疾病,无奈,他只好含着泪水离开部队,回到故乡沙洲坝治病。
  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来看,许多人认为身患恶疾的杨衍琦只能等死,他的家人甚至悄悄地把棺材都准备好了。然而,杨衍琦以一个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与病魔和死神搏斗了二十年,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奇迹,他居然康复了!二十年过去,杨衍琦已从如牛的壮汉变成头发花白的老人。躺在病榻上几乎不能动弹的七千多个日子,令深爱着党的事业的杨衍琦感到一种难以诉说的痛苦。刚能从病榻上爬起,他便拄起拐杖,拖着瘦弱的身子,脚步踉跄地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杨衍琦邀来胡长星、郭富南等六名离退休党员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订阅党报党刊,制定学习制度,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学习小组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学习与交流场所,这群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便在夏天的树荫下、冬日的墙根边,以苦为乐,白首丹心,追随着他们毕生的理想。
  在1982年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里,沙洲坝离退休党员党支部正式成立,杨衍琦当选为支部书记,老杨再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人们总能见到他在山乡村寨忙碌奔走的身影,或为离退休党员上党课,或带领老党员、老同志组成的宣讲队、普法队、义务劳动队、科普队,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科技知识,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为此,二十余年来,杨衍琦跑了万余公里山路,蹬坏了七辆自行车。
  沙洲坝镇金龙村、杉山村的离退休党员们对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5年10月25日,杨衍琦骑着自行车,身穿军用雨衣前往金龙村党小组组织学习,行至半路突起狂风暴雨,他没有退缩,推车冒雨前行,一不小心,滑倒在地,滚进路边又深又窄的水沟里,摔坏了腰,挣扎了老半天才从沟里爬上来……当金龙村的离退休党员们学习结束、准备散去时,满身泥水的杨衍琦几乎爬行般出现在众人面前。老人们围上去,发现杨衍琦的腰已直不起来了。年已古稀的杨衍琦有伤在身,本该好好在家休养,然而他却闲不住,四天后,许多人又看到他由二儿子用自行车推着到五公里外的杉山村离退休党小组上党课。他坐不直腰,便半躺在藤椅上,为小组党员们讲了一堂题为“老共产党员要守晚节”的党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衍琦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像一头老牛,不知疲倦地奔走着,为党和政府分忧,帮黎民百姓解难,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誓言。二十多年来,杨衍琦和离退休支部的党员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沙洲坝的村村寨寨,谱写出一曲感人肺腑的夕阳赞歌。199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杨衍琦所在的沙洲坝离退休党员党支部为“全国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如今,七十八岁的杨衍琦依然闲不住,瞧,他又蹬着旧自行车前往老党员们创办起来的助学果园去了,车轮缓缓滚动,老杨那苍老而不屈的身影,渐渐融入漫天灿烂的晚霞之中……
(作者单位:江西瑞金市委宣传部)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名家新作

  遗忘
  吴冠中
  除了“文革”期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几乎天天作油画,每天必将当天用过的油画笔洗得干干净净,用肥皂洗,用手指甲使劲捏笔毛根部的残余颜料,务必洗得像新笔一样,保持笔毛的柔软与弹性,工欲善其事,第二天用的是利器。每次洗大大小小一把脏笔,至少要花三四十分钟以上,我的手指永远是那么粗糙,且从不擦任何润肤剂,保留了老树根的本色。画得精疲力竭了,还必须干这种苦事,如果哪天因故不洗笔,便感到分外的轻松。人家介绍用煤油等等溶剂代替肥皂,但我这个手工艺人还是保守着手工方法,只是将洗衣粉先粗粗洗一遍,最后还得用肥皂和手指甲擦捏。七十年代中期后,兼作水墨,作油画的光阴被分去一半,不再天天洗笔了,而将用过的油画笔泡在小水桶里,保持不干,以便随时取用,泡坏了的就扔掉,换新的,似乎我阔气了。
  有时几个月断了油画,那一桶笔被遗忘了,发硬变形了,泡的水虽也换,亦发臭了。拣能用的使劲清洗,不行的便只好淘汰,故再作油画时,有重操旧业之感。过一时期,当我又回头作水墨,墨汁和颜料有的亦干涸了,尘封的工具、宣纸等需打扫清理一番,其间不少有关材料找不见,遗忘了。
  没有画意时,也偶然写些文章,吐露情思。有些发表了,有些不满意的,搁置一边,当我又投入绘画时,这些文稿就被遗忘了。数十年来积累的画作不少,油画、墨彩、速写,较佳的拍了反转片,大堆反转片无人整理,往往为找几件反转片翻遍书柜书架,而在无意中却发现一些难得的照片、信件及文稿,“遗忘”成了我生活中的障碍和内容。这大概也是衰老的迹象了。
  数十年江湖生涯,不采珠宝,我也取过一些喜爱的什物,如西藏的牦牛角、高山溪流中纹样别致的石头、印尼的民间木雕、鱼化石、鹰的标本、树根……这些从远地带回的被宠之物早都遗忘在角角落落,屋里无余地,它们便被遗弃在阳台上。其实阳台也不是它们的归宿,书籍、画册都往阳台挤,一些盆花也只是过客,阳台的正业不变:晾晒衣裳。
  是食物,是垃圾,很分明,但有时也不分明,有些宝贝往往被遗弃在垃圾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用之物与无用的垃圾还往往相互转化,许多事物该遗忘,但遗忘中也偏偏遗忘了不该遗忘的重大事物。十七世纪荷兰画家弗尔美(1632—1675)只留下三十余件作品,而且尺幅均甚小,属今日世界珍品,但他曾被长期遗忘,今被誉为被遗忘而被重新发现的画家。
  奔忙、欢乐、苦难、遗憾、恩怨……随着生命的发展发生一轮又一轮新的转变,往事日渐被遗忘。年轻时精力旺,欲望盛,什么都想抓,现在进入老年,像爬上遗忘之岭,回顾来路,是一片茫茫的远景,不辨哪里遗留着油彩、墨汁、文稿……曾为遗忘而苦,而遗忘其实倒是一种解脱。缘此,我作了一幅抽象水墨“遗忘之河”,是依据传说,认为人死后必经一道河,口渴,喝一口水,于是生前之事统统忘光,此即遗忘之河。我的画面表现无形状无阴晴无方向的河,近乎忘却的境界了,却又洒落几个彩点,终于还是留下了忘却的记忆。
  日月如梭,新陈代谢,岁月如像人一样会老,她将遗忘的事真是浩如烟海,但不会的,她永远年轻,她铭记着古往今来一切的一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随着科学的发展,历史老人将返老还童。
  方生方死,看来庄子是不怕死,不怕被遗忘的。但该被遗忘的却不肯被遗忘。曾经自己为自己建造纪念碑的为数当不少,毕竟大都还是被推倒了,被遗忘了。而倒掉了的雷峰塔却并未被遗忘,因那个美丽的故事反映了人间真情,雷峰塔今日又被重建于山色湖光间。推倒的贞节牌坊决不会重建,即使不被完全遗忘,但将永远被诅咒。儿女为父母竖墓碑,缘于家庭孝心,但儿女的儿女的儿女的墓碑都竖起来时,将是什么景象呢?该遗忘的遗忘掉吧,因有永不会被遗忘的:屈原、居里夫人、孙中山、鲁迅……谁必被遗忘,谁决不会被遗忘,其实都毋须自己操心。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献给马蒂
李瑛
我不能只把诗写在纸上
该把它放在手心捧给你
连同中国长城边采来的菊花
一起献给你,英雄马蒂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历史
祖国被锁进沉沉牢狱
不敢抚摸那样的年代
怕摸到废墟上又粘又冷的血
为要把祖国扛向黎明肩头
为使人民获得呼吸的权利
你把自己打成一把尖刀
深深刺向夜的背脊
你的头高过图基诺峰的山顶
怀里紧抱着江河、大地
你要搀扶人民站起来
让他们认识尊严和真理
一次次放逐,一次次战斗
你每次脉搏的跳动都震动历史
望着你,我想起钢铁的马塞奥的剑
佩拉列霍战役的血和胜利
我看见你用仇恨磨亮刀枪
又看见你用锤子锻打诗句
对于你,诗歌和刺刀同样锋利
铁砧上每个字都是生命的种子
一个赋予时代重量的人
使我们认识人的美丽
你站在诗的高度俯望人生
在爱中燃烧,在歌中死去
你把精神中的盐和铁交给人类
不屈的意志是光辉的旗
让我把这束花和这首诗捧在手心
到古巴来献给你,英雄马蒂
(为纪念古巴英雄马蒂一百五十周年诞辰而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