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电力打破垄断 百姓受益多多
本报记者 冉永平
  备受关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终于在去年底尘埃落定。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四大辅业集团同时挂牌成立,电力行业终于实现了厂网分开,引入了竞争机制。
  电力和消费者关系最密。电力打破垄断以后,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首先是价格,电力改革后能不能少掏腰包,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是不是今天改革了明天电价就会降低?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恐怕不会这样立竿见影。
  电价有降也有升
  电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发电成本会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厂网不分时,电厂没有竞争压力,降低成本的动力不足,降低上网电价的动力更是不足。比如一个水电厂,在丰水期发电成本非常低,但是电厂不会自行调低上网电价。再比如一些小机组,虽然不环保,发电成本也高,但从小集团利益出发,他们也会动用一切力量保证自己多发电。而引入竞争,实现市场化后,大家竞争上网,谁的电便宜谁就有竞争力。发电企业有了“竞争上网”的压力自然就有了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改革以后,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都会逐步降低。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电价体制混乱,地区差异、不同用户差异很大,因此电价升降不可一概而论。今后的电价走势最大的可能性是有降也有升。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们现行的电价体系没有准确反映各类用户对整个系统造成的耗费。比如居民用电与一些高耗能的企业用户比,居民对系统的耗费要比企业大得多,但是在电价上二者却没有差别。再比如一些地方对娱乐业用电,价格定得很高,这也不是从对系统的耗费角度衡量的。这种定价是垄断行业定价的最显著特征,即不按照成本、耗费定价,而根据用户支付能力,定一个用户能够支付得起的上限价格。而这些非市场化的做法在电力体制改革后会调整,过去不合理的高电价会降下来,而一些过低的也会升上去。从地区看,东南沿海地区电价水平可能将有所降低,中部地区电价水平可能保持基本稳定,而西部一些过去电价较低地区,则有上升的可能性。
  定价趋于细化
  无论升降,竞争都会使价格更趋合理,而不是垄断时那样,不计成本地随意、粗放定价。因此,今后电价还会呈多样性的特点,如峰谷电价会逐步推开。
  电力是一种不能储蓄的能源,发多少用多少,或者是用多少发多少。因此电网有“峰”、“谷”之分。过去垄断时期我们很少考虑到区分时段定价,不管是“峰”还是“谷”,什么时候用电都是一个价。而竞争以后,价格会越来越细化,消费者可能会在不同时段用电付不同的钱。其实价格多样化在率先打破垄断的电信领域已经得到了印证。比如手机通话费,现在就有了“套餐”,资费越来越复杂,但越来越合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资费。
  破除垄断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价格以外的其他好处,比如服务、质量的改善甚至环境改善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保。
  发电和环保是一对矛盾,除了水电、风电,其他发电方式特别是火电对环境有很大负面影响。而我国火电企业在环保上普遍欠债较多。特别是一些小火电厂,没有任何环保设施,造成的粉尘、烟尘污染巨大。过去由于没有市场机制调节,很难彻底淘汰这些落后的发电设备。而“竞争上网”以后,水电、大型坑口电站发电成本低,自然会多发,而小火电的效率低,产品难有市场,自然会被淘汰。这样,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会逐步减小。尽快还我们一片蓝天碧水,也是电力破除垄断给百姓带来的间接好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现场目击

  中国货车“第一碰”
本报记者 王政
轿车安全碰撞试验的画面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可是,你见过货车的安全碰撞吗?2002年12月底,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C1020小型货车,完成了中国货车的“第一碰”。
  这辆小货车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冲向固定在轨道中央的碰撞壁。“砰”的一声巨响过后,试验人员立即对样车及试验数据进行了检查和分析。但见货车前部碰撞吸能区吸能良好;风窗玻璃仅出现少量裂纹,没有破裂、脱落;车门在碰撞过程中无开启、脱落现象,碰撞后也能顺利开启;燃油系统无泄漏现象;乘坐区座椅完好,安全气囊顺利打开;乘坐区有足够的乘员生存空间,试验假人可顺利移出……随后对假人头部HIC值、胸部合成加速度、胸部性能指标、大腿轴向压力的分析表明,测试数据均符合标准要求。
  “这是国内货车首次以满足国际、国内安全碰撞法规进行的成功试验,反映出国内汽车企业在加入WTO后人本意识和应对国外汽车厂商挑战意识的提高。”试验现场负责人、国内知名汽车专家朱西产博士看了碰撞结果后满意地说。“长安牌”SC1020货车既能载人,又能运货。此次碰撞试验是以国内货车的实际使用环境为依据进行的,以满足用户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70年代生态环境遭破坏 世纪之交阿佤山多姿彩
西盟农民向生态要收入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海拔约1500米处,70年代由于阿佤山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旱季对林木和农作物具有充分补水作用的大雾逐年减少。近年来,该县实行封山禁猎,新种杉木、竹子、茶树等林木16万多亩,阿佤山又恢复了往日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观。(附图片)
  左图:该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在龙潭原始森林保护区研究、观察大雾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上图: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佤族妇女在采摘云雾茶。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影报道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风景线

  未来,我们游什么
  新华社记者 张周来
  游够了名山古刹、园林遗迹,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了“上山下乡”。然而,随着景区景点层出不穷,人们的旅游半径进一步增大。那么,未来,我们游什么呢?
  专家建议,不妨将目光锁定在以下五个方面:
游空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呼吸新鲜空气由此可能成为旅游内容之一。
  1999年、2000年,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的广西北海连续坐上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头把交椅;2001年,排位也仅次于海口。据有关部门测定,北海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每毫升含量达2500—5000个,是全国其他环保重点城市平均浓度的一倍以上,因此前来北海享受空气的人越来越多。在2002年“十一”黄金周里,这个市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
  游阳光。长期躲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们的免疫力会大大降低,容易患上流感、抑郁症等疾病。医学研究证明,适度接受阳光照射,有益人体健康。在中国,拉萨和海南岛的阳光最有名。海拔3700米的高原城市拉萨以“日光城”闻名于世。阳光下,巍峨的雪山和壮阔的高原湖泊,成为西藏的标志性画面,旅游因此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岛就是一个“阳光岛”。位于岛南端的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滨海风光,阳光、沙滩、海浪、椰树、海风,使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游海洋。地球人口不断增长,陆地变得日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二领地”,旅游活动由此向大海扩展。号称“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喷发岛”的北海涠洲岛,正在加快建设火山口公园和珊瑚礁潜水旅游项目,而一些旅游爱好者已迫不及待地在这里加入了潜水行列;海南三亚的海底景观最为赏心悦目,许多情侣慕名来此举行浪漫的“爱比海深”潜水婚礼。
  游天空。
  在天空自由自在地滑翔和遨游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作为一种新兴项目,热气球运动悄然升温,青岛就曾举办过国际热气球节。我国《通用航空管制条例》出台后,乘坐热气球、滑翔伞旅游将成为可能。
  游极地。冰天雪地、超低温的极地环境,向来是探险家、科考队员的天下。一睹极地风采,感受荒野生存极限,是许多旅游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北极,加拿大不少旅行公司已开始推出极地探险和观光等旅游项目,同时每年大约有1万多人次游客到南极观光旅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