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游地坛 逛庙会
  1月30日,第十八届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幕,率先拉开京城羊年庙会的帷幕。融汇了百戏名曲、民间花会、杂技绝活、老北京民俗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地坛庙会每年接待游人百万人次,在京城庙会中规模最大。庙会刚一开幕,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购年货、品小吃,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附图片)
  图①庙会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图②可爱的“小白羊”让小朋友目不转睛。
图③在庙会鸽园里,小游客与鸽子共舞。
  本报记者 刘龙 张悦 徐烨 摄影报道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九州万象

  重庆落成可奏乐的雕塑
近日,一座以光线(激光束)代替传统琴弦的钟形雕塑——光弦琴在重庆三峡广场落成。这种光弦琴远看有弦,近弹无弦,手指轻抚该琴,琴体上8束绿色激光打在8个光电探测器上便可发出悦耳的琴声。图为一名小朋友在光弦琴上弹奏。
  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影报道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科学家第十九次南极考察进展顺利
首次南极冰架考察取得第一批冰芯样品
  本报北京1月30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由全国42家科研及后勤保障单位的146名队员组成的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2002年11月20日起航赴南极,经过近万海里的长途跋涉,“雪龙”船先后到达长城站和中山站,紧张的科考和后勤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首次南极冰架考察队已在埃默里冰架的中心区域成功取得了第一批宝贵的冰芯样品。他们将先后完成长城站、中山站和南大洋的考察工作,于2003年3月中旬回国。
  本次南极科学考察是历次执行“一船两站”任务中时间最短、现场科考任务最重的一次,共有27项现场实施计划。其中不少项目紧随国际南极科研主流,直接聚焦全球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就是我国新开辟的研究南极与全球变化的特殊项目,也是国际最前沿的科研课题。埃默里冰架是南极三大冰架之一,东南极冰盖近20%的冰量是通过埃默里冰架排泄入海的,它的变化直接关联着南极冰盖物质平衡过程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同时又是南极冰盖发生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我国首次南极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队已经在埃默里冰架的中心区域,成功地取得了第一批宝贵的冰芯样品。
  与此同时,由地质、遥感、冰盖等方面的科学家组成的格罗夫山综合队目前也取得丰硕成果,已回收陨石284块,其中最大的为800克,这是迄今我国在这一区域发现的最大一块陨石。新的大尺度格罗夫山地形图的测制正在紧张进行,测制范围将达到3000平方公里。
  十九次队南大洋的考察项目,来自国家“十五”社会公益项目,将对“十五”期间的八大优先领域做出贡献。考察队在西太平洋洋面,首次成功布放了一枚Ar-go浮标,目前此浮标运行良好,今后四五年内将每隔10天自动上浮水面一次,通过卫星发回大量的西太平洋海水资料,这是南大洋考察队一系列全球变化研究的项目之一。
  按照计划,十九次队已完成对长城、中山两站区进行科学规划。新一轮建设后,长城站和中山站不仅将成为支撑我国开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南极科学研究的新平台,而且将成为展示我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的新窗口。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小胡同里的市政府专题会
  本报记者 王建新
  1月28日上午,北京东城区北新桥小菊胡同的居民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他们一大早就听到了一个特别的消息:新一届市政府第一次专题会挪到他们胡同里开了,而且讨论的还是他们热切盼望的危旧房改造。
  刚到上班时间,在居民们惊喜的目光中,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副市长刘敬民等走进了弯弯曲曲的胡同,深入到危改区居民家中,征求他们对危改的意见。55岁的居民刘向红告诉市长,她打3岁起就住这儿,现在家里就一间卧室,住着她和老伴及女儿,儿子、儿媳妇只能另找地方安家,“我们数着日子盼危改,盼早日搬新居!”孟学农告诉她,政府一直惦记着危改区群众,这一片的危改开春就会有着落了。“现在先红红火火过好年!”市长的话让大家心里暖融融的。
  走访看望了几家居民后,孟学农一行来到由小菊社区老年活动室临时改成的会议室。会议室桌上摆着危改区模型,四周挂着危改设计方案。4位基层代表第一次应邀参加市政府专题会,特意换上了大红的唐装。小菊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全敏激动地说:“危改是让老百姓高兴的事,居委会一定配合政府做好工作,使居民都能顺顺畅畅搬迁,高高兴兴住新房。”
  据介绍,北京市1990年开始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2000年以来加快了危改步伐,3年共拆除危旧房409万平方米,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明显改善了危改区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活质量。今年,北京市将新启动危改项目31个,拆除房屋159.5万平方米,其中危房65万平方米……为落实全年危改任务,孟学农与城郊8个区的区长就今年各区的危改目标一一在责任书上现场签字。
  “今年全市危改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孟学农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危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盼望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危改问题,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危改与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优异成绩回答市民对我们的希望与重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峰高不显 流大无滞 乘降有序 安全正点
铁路节前发送旅客四千八百万人次
  本报北京1月30日讯 由于运力安排得当,客流组织有序,节前春运,全国铁路客流峰高不显,流大无滞,旅客乘降有序,列车安全正点。节前15天,全国铁路预计运送旅客4800万人次,日均达到3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6%,其中发送直通旅客1469.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7%,旅客发送总量和直通发送量均为近年之最。
  今年节前春运与往年不同,由于学生、民工两股客流叠加,形成第一个客流高峰,春运前2天全路客流保持在300万人次以上的高位状态。小幅回落4天之后,随着探亲客流的增加,全路日发送量迅速达到300万人次以上,节前15天,有14天客流在300万人次以上,29日达到340.5万人次的最高峰。
  面对节前春运高峰,铁路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削峰平谷。一是在重点地区和重点线路大量增开临客。二是及时调整运力,支援重点地区。春运前15天,全路共开行临客4610列,同比增加1032列。三是全路各主要车站采取大量增加售票窗口、实行24小时连续售票、延长预售期、滚动售票等多种方式强化售票服务。
  (王政 陈谊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铁路节后春运工作准备就绪
预计节后客流从二月四日开始回升
本报北京1月30日讯 记者王政报道:在顺利度过节前春运高峰之后,铁路部门不敢有半点松懈,立即投入到节后春运的组织工作中。据铁道部春运办介绍,为应对节后客流高峰,铁道部共安排直通临客185对,同比增加31对,节后直通快车总数为526对,同比增加35对,使全路直通能力总计达到144.5万人次,同比增加8.2万人次。节后春运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据了解,节后铁路运输的重点地区是成渝、武汉、南昌及合阜地区,其中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南昌、九江、阜阳等车站压力较大。预计节后客流将从2月4日开始回升,客流高峰将在2月7日至9日出现,高峰日发送旅客将达420万人次左右;第二个客流高峰将在2月17日至19日出现,高峰日发送旅客将达400万人次左右。
  节后春运,全路共调配车底138组,其中借用120组、屯兵18组,车辆调配总量为历年之最。调配车底将按照节后方案需求提前到位。
  为适应三峡截流后翻坝运输的新情况,铁道部还将岳阳地区开往广东的部分临客延长至武汉地区开行,并增加宜昌和武汉地区的直通运能,将长江上游客流有意识地引至宜昌和武汉地区,确保三峡翻坝客流不出现积压。
  目前,节后车票已开始发售。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尽可能避开客流高峰时段出行,同时希望地方政府协调公路部门,通过票价调节,最大限度地吸引短途客流,缓解铁路的运输压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走得了”还要“走得好”
  本报记者 王明浩
  1月29日11时20分,记者赶到郑州火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寒地冻不算啥,火车送您早回家”的标语,让人觉得暖融融的。作为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郑州站每天接发旅客列车128对,今年春运预计日均发送旅客9万人次。广场上人来人往,但并没有旅客大量滞留的现象。站内显眼的地方还设有咨询台,服务员边热情解答、边免费分发《春运列车时刻表》。售票大厅外,20多名公安干警来回巡查,火车站基本上看不到票贩子。
  11时30分,记者来到“总服务台”,这里担架、残疾人用车、常备药品、针线等一应俱全,旅客使用这些东西一律免费。在二层南侧,特设母婴候车厅,厅内还备有婴儿床。
  “帮帮我吧,我下车买吃的,回来后发现车开走了,我的行李在车上,里面还有钱……”11时40分,在客运值班室,错过2079次郑州至成都火车的四川女孩徐文玉正讲述着自己的不幸遭遇。“别担心,我们正与洛阳站联系,保证把你的东西留下来。”值班书记焦李英的话让小徐踏实了许多,“117次北京至攀枝花的火车票还有,下午就能坐上车了!”小徐终于笑了。
  12时20分,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吴江县农民沈定良腿部摔伤,行动不便,想提前进站。凭着车站“温馨服务接力卡”,一会儿工夫,候车、检票、进站、上车全部完成。值班站长王凤兰告诉记者,“接力卡”主要面向需要帮助的特殊旅客,只要他们求助,一填卡片,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
  13时25分,记者在售票大厅看到,48个窗口都在售票,最长的购票队伍也不过10多个人。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百姓身边事

  耗精力 费时间 难决策
买一套房子要跑多少趟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石庆伟)买一套房子需要跑多少趟腿?记者在北京随机采访了30位购房者,得出的平均数是12次。这不算买完房办手续要跑的腿儿。
  许多购房者反映,买房牵扯精力,耗费时间,决策又难,感觉很累。今年39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家人3年内看了20多个楼盘,大约跑了四五十趟腿后才最终相中了一套房子。记者一位朋友已为看房跑了10趟,仍然没有定下来。
  买房为何跑断腿?根据记者调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楼市虚假信息太多,必须反复实地调查,否则就要落入陷阱。一些广告把位置、社区、设计都吹得天花乱坠,实地一看,大相径庭,如果不小心,很可能就被迷惑。
  二、住宅产品可选择性小,市场定位又大多偏离百姓需求。楼市普遍为毛坯房,装修房过少,即使有一些装修房,其风格和质量也令许多置业者不满。户型设计中有许多问题,不是面积大而不当,造成浪费,就是格局不科学,影响功能的发挥。
  三、大宗消费需要全家集体决策,反复权衡,以降低风险。置业者对住宅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着眼于面积,质量、社区、环境等都要综合评价考察。
  目前房地产开发商虽然在销售中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服务措施,但“作秀”、“炒作”的成分居多,总体上来说,仍然没有为置业者提供一个真正轻松的消费环境。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福州铁路营造“温馨春运”
本报福州1月30日电 1月26日以来,福州、厦门火车站平均每天发送旅客在3万人次左右。
  记者日前在福州火车站看到,尽管春运期间福州火车站正在改建,但是秩序井然。进站口,两个临时候车棚里拉起了五颜六色的彩带,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身披红绶带的志愿者们在候车室里穿梭走动,随时为旅客解决各种疑难。在距候车棚不远的铁路文化宫里,1300多名民工正在临时设立的候车区观看免费电影。贵州籍民工朱启洪说,铁路部门安排我们免费看电影,使难熬的候车时间变得轻松愉快了。
  福州铁路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运,福建铁路将发送旅客221万人次,其中节前100万人次,节后121万人次,直通旅客152万人次。其间,福建铁路将开行14.5对临时客车输送旅客返乡。为了让来闽打工的广大民工走得了、走得好,福州铁路部门提出了“温馨春运”的口号,从售票组织、候车环境、解决困难等方面为旅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他们在回家过年的途中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在福建泉州从事工艺品制作的湖北籍民工刘玉棠对记者说:“在福建打工4年,感到铁路服务越来越周到!” (江宝章 周金福)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山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四大成效
  本报太原1月30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经过三年苦战,山西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高速前行,目前已取得四大成效。
  电力建设长足发展。作为我国煤电资源输出大省,山西去年新开工电力项目11个,总装机容量达1080万千瓦,连同电网、配套煤矿等,总投资达520亿元人民币。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最近三年,山西用于公路建设的总投资达285亿元,是山西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的时期。山西省高速公路达到1000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突破1万公里。
  水利建设工程步入快车道。山西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已全线实现试通水,其他多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三年中,山西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23亿元,这也是山西历史上水利投资最多的时期。
  退耕还林工程进展加快。截至目前,山西省完成退耕还林工程670万亩,位居全国第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九州万象

  山东发现丰富地热资源
本报济南1月30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日前,山东省地矿部门和胜利油田经勘探确认,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济南商河等地发现丰富的地热资源。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热资源极为丰富,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每天可采资源量达205万立方米,潜在经济价值每年60亿元。地热资源覆盖东营市和滨州部分地区,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据悉,去年12月30日,由东营市政府投资的首眼地热开发示范工程地热井顺利竣工。该井深1631米,井口温度65摄氏度,涌水量每天达2200立方米,是一口高产地热井。
  胜利油田地矿专家不久前在商河进行石油作业时意外地发现,商河县玉皇庙、贾庄、胡集等乡镇地下1400米左右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地热资源。据初步估算,商河县的地热热水层在地下1400米左右,厚度约70米,水温可达58摄氏度以上,可开采资源量约为19亿立方米。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绿皮车”变样儿了
  本报记者 蒋升阳
  正值春运高峰,黑龙江天寒地冻。1月29日8时50分,记者登上一列“绿皮车”——哈尔滨开往大庆让胡路的587次列车,对哈尔滨铁路局推行的“暖车工程”进行了一番探访。
  “绿皮车”因车辆外表喷涂绿漆而得名,指的是非优质优价、非空调的普通列车,主要为短途慢车。当日哈尔滨的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记者一踏上列车,直奔车厢内的气温表:21摄氏度。车厢内窗明几净,旅客们大多脱了外衣,惬意地散坐着。车开了,记者与一位名叫张明亮的男乘客聊起来。坐了十几年“绿皮车”的张明亮颇有感慨地说:“‘绿皮车’大变样了。前些年,‘绿皮车’里灯不亮,窗没帘,座无套,卫生差。最遭罪的是挨冻,带的水都冻成了冰坨子。可如今一上车,感受到的是温暖,看到的是笑脸,心里热乎乎的。”
  在哈铁局运行的110对客运列车中,83对是“绿皮车”。2001年9月,哈铁局开始大力推行“暖车工程”,重点整治“绿皮车”,公开向社会承诺:车厢温度保持在16摄氏度以上;热水满足供应;冷水保证不断;饭菜质价相符。
  在高寒地区的“绿皮车”上推行“暖车工程”绝非易事。哈铁局加大投入,改造老旧车辆,提高了燃煤等级;对乘务员重新上岗培训;乘务员收入与车厢温度等挂钩。推行“暖车工程”以来,哈铁局再也没有收到一份关于“绿皮车”温度问题的投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春运第一周,搭乘沪港直通列车的香港旅客就达到1529人。春运期间,上海海关积极主动地为旅客进出境服务。图为海关关员将出境物品清单关封交给列车长。 王兴建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