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关注

  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编者按 回顾人类对于湿地重要性的发现过程,可谓是“荒原草泽浑无用,而今始知‘肾’珍贵”。在2月2日第七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本期“人与自然”推出这块湿地专版,敬献给读者。
  愿“地球之肾”越来越健康!
  “‘没有湿地就没有水’——第七个‘世界湿地日’的这一主题定得非常好,是对湿地状况和作用的真实写照。”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直奔主题,“只有把我国的湿地保护好了,我国有限的淡水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康社会才能变成现实。”
  湿地越健康 淡水越有保障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对于湿地就更是这样。”周生贤局长告诉记者,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环境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有些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淡水资源匮乏,均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周生贤介绍说,目前全球11亿人不能获取安全的淡水,17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21亿多人的生活用水没有安全的处理设施。为此,联合国决定将2003年定为“国际淡水年”。
  周生贤指出,湿地是淡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是解决淡水危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维持淡水湿地的健康意味着保护淡水及其水源地。只有维护好淡水湿地,保持其自然面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蓄水库的功能,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认真履约 湿地大国迅速行动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政府认真履行了国际义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国家林业局等17个部委共同颁布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2001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明确了湿地保护的优先领域和建设重点。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由国家林业局牵头,与国务院10个有关部门一起正在编制全国湿地保护规划,表明了中国政府以工程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决心。目前,为期6年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已经结束,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提供了系统的决策依据。
  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共保护了1600万公顷的天然湿地,我国政府已确定的33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禽在这些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我国大力开展了国际合作,目前我国已有21块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总面积达303万公顷,湿地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有序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湿地和水禽保护宣传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这些工作使中国湿地保护事业逐渐步入有序发展的阶段。为表彰中国国家林业局及周生贤本人为推进全球湿地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把“献给地球的礼物”奖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但是,周生贤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我们曾走过的弯路。在粮食短缺的年代,许多地方把围湖造田当作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江汉平原湖泊数量急剧减少,洞庭湖的面积50年来减少了近一半。
  “可喜的是,如今,我们终于认识到了湿地的重要性。到2005年,我们将基本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天然湿地萎缩的趋势;从2006年至2020年,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提高对国家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使我国的天然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迎难而上 让“地球之肾”更健康
  “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虽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资金缺乏等都严重影响了湿地保护工作。”周生贤指出,我们必须协调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实施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保证将湿地保护纳入地方和行业发展计划之中,全面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护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把保护区建设成为集湿地保护、环境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示范基地;继续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多渠道筹集资金,认真履行《湿地公约》。
  “中国人民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保护好本国的湿地及其自然资源,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积极履行《湿地公约》缔约国的义务的决心。”周生贤局长如是告诉,“我们希望继续与有关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全面提高我国的湿地保护水平,并为全球的湿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附图片)
  压题照片:大庆龙凤湿地。
  本报记者 汪波 摄
  相关链接——
  湿地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
  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带,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线等,均属于湿地范畴。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估计,全球湿地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
  湿地公约
其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是唯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
  的全球环境条约。该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获得通过,1975年生效,目前已拥有134个成员国。缔约方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批准决议、建议和技术准则,以推动《公约》的履行。
  (注:上述资料均由湿地国际—中国项目《湿地公约》协调局陈克林先生提供。)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守望湿地

  转变观念 拯救湿地
  北京 志钢
  湿地就像肾一样排毒养颜,保护大地母亲的健康。然而,目前许多湿地还处于“亚健康”状态,令人焦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排除自然因素,最大的“病毒”就是人类,尤其是当地政府官员的观念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湿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由此带来的恶果有二,一是打着“开发”的旗号将其消灭,二是不闻不问,麻木不仁,任其自生自灭。
  对大自然患“肾病”的痛苦缺乏亲身感受的人们,尤其是政府官员,请你们到医院去看看肾病患者们虚弱、浮肿的模样——这就是那些湿地被折磨的形象。如此,你们可能会改弦更张,对湿地的开发利用有新的认识与措施。
  由于本期话题临时调整,未能及时告知读者朋友,请予谅解。下期“绿手印论坛”的话题是“如何保护野生动物”,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编者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天地人

  雁鸣鹤舞鄱阳湖
  本报记者 廖文根
  风吹草低见白鹤,冬日的鄱阳湖在鹤鸣鸭浮中展现着美丽的画卷。“1982年我们第一次发现了300多只白鹤,今年在鄱阳湖过冬的白鹤已经有3000多只!”谈起鄱阳湖的候鸟,一直从事鄱阳湖湿地研究的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发展中心谭晦如研究员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打鱼捕鸟,是在鄱阳湖湿地生活的居民代代传袭的生活方式。当20世纪80年代初候鸟保护被提出来时,“先养人还是先保鸟?”成了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湖区人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最后结果是:人要养,鸟也要保护。如今,整个鄱阳湖已经形成了一个保护圈,沿湖各县都划出一块地方设立保护区,各级保护区都在为候鸟营造一个自由王国。除了禁止捕杀候鸟,鄱阳湖还是我国最早实施禁港休渔的湖区。这项制度已经坚持了10多年。而从去年开始,鄱阳湖春季禁渔的范围由过去的62万亩扩大到全湖。
  1998年长江、鄱阳湖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在鄱阳湖地区实施了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工程。饱受水患之苦的群众全部迁到安全地带,退出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田地中,目前已经有200多平方公里恢复到原来状态。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湖面面积已达到5100平方公里,基本上恢复了鄱阳湖1954年的原貌,超过了洞庭湖,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从开始的抵触,到现在的理解和拥护,鄱阳湖沿湖居民对湿地保护的认识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谭晦如介绍说,现在保护候鸟已经成了沿湖群众的自觉行动,围湖造田已经停止,草洲上的群众也不再用草来做饭了,而改用煤气和沼气。牛也越来越少,现在草洲上的草长得很好。“鄱阳湖最大的资源是水,我们希望鄱阳湖能为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做点贡献。”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云南北海何时不再哭泣
本报记者 张帆
云南省境内的腾冲北海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之一,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北12公里的打直双海村,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保护区范围10平方公里,由青海和北海两个天然湖泊组成。北海位于双海坝子东北角的最低处,露天水面有300亩,湿地面积4000多亩,实际有效面积1000多亩,大部分水面上覆盖着1米左右的草排(湖边水草向湖中生长成的漂浮草垫)。湖水缓缓南流,草排上生长着茂盛的各种野草,有低矮的地衣和多种水生草类,有成片分布的鸢尾兰,是水鸟们的天堂。
  2001年,腾冲县为发展旅游产业,将县城至北海的公路改造成为二级柏油路面。到北海的游人一下增加了数倍,这对发展旅游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对于本来就很脆弱的北海湿地生态链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由于在景区的规划上缺乏科学的依据,在运行中,由于管理者对保护区的概念理解不清,管理粗放,又形成了新的破坏。
  在对湿地的广告宣传上,总是告诉游客——可以到草排上去划草皮船,可以去采野花,甚至广告上还特地打上酷男靓女划船的镜头,误导游客。在漫长的冬季里,只有孤独的翠鸟在游客的欢笑声中飞来飞去,大队的候鸟已是一去不返。当地农民保护意识差,还把从湿地捉到的野鸟卖到烧烤店里,成为游客嘴里的美味。
  为保护北海湿地,腾冲县政府曾规划在湿地范围内退耕还湖4000亩,让湿地的面积扩大3到4倍,把旅游区与中心保护区隔开,用一条环湖的水沟过滤周围农田和旅游区的污水,使中心保护区的水源不受污染,野鸟不受惊扰。但这样的项目投资巨大,非一县财力所能及。
  专家们忧叹:如此下去,北海最终会成为一个臭水湖,而造孽者将因短期的利益而受到自然的长期惩罚,为了子孙后代,救救北海湿地吧!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城市故事

  守护“拉萨之肺”
  新华社记者 尕玛多吉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在动物园或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一睹黑颈鹤、黄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风采。然而,在“世界屋脊”名城拉萨,当这些野生珍禽翩然飞临城北拉鲁天然湿地悠闲觅食、嬉戏时,市民们丝毫不感到意外。这是大自然赐予高原人的一道天然美景。面积6.2平方公里的拉鲁湿地,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
  每天早晨10时,当冬日的阳光刚刚驱走丝丝寒意,拉鲁湿地管理站职工白曲就拎着一大桶麦子来到湿地草坪上,为在这里栖息的鸟群送上一顿美美的早餐。白曲熟练地将麦子均匀地撒在几米远的草地上,口中一边发出亲昵的召唤,一边提醒前来观赏的人不要靠近鸟群。
  拉鲁湿地管理站负责人曲扎告诉记者,拉鲁湿地不仅是鸟类的天堂,还有涵养水源、保持城市地下水位、净化污水、提供氧气的作用,特别是在海拔3700多米、高寒缺氧的拉萨城,湿地的制氧功能就更显得重要。因此,拉鲁湿地被许多环保专家称为“拉萨之肺”。
  但“拉萨之肺”的“健康”也曾遭受严重的损害。几年前,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湿地保护力度不够,沿山采石、挖草、掘沙、捕兽等现象频繁发生,非法建房屡禁不止,城市不断向湿地扩展,拉鲁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级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5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批准建立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拉萨市环保局成立了拉鲁湿地管理站,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经过几年的保护,拉鲁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恢复,来此栖息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拉鲁湿地管理站专门为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安排了每日40公斤麦子的“口粮”。
  拉鲁湿地正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心。作为环保志愿者,次仁旺堆和女儿每天利用晨练的时间,义务清理遗留在湿地的垃圾。他说:“湿地是拉萨所有市民的‘肺’,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仅靠一两个人是不够的。”(附图片)
拉鲁湿地成群的野鸭。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走进若尔盖
  四川省林业厅 顾海军
  在美丽的川西北高原上,有一片举世闻名的高原沼泽,这就是若尔盖高原沼泽地。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的草地指的就是这里。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行政上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和若尔盖县。海拔高度3400—39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高原湿地,不但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之一。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动物218种,其中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动物88种,鱼类15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3种,鸟类85种,兽类24种,植物197种。保护区内的沼泽分布广泛,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迂回婉转,像一块巨大的天然储水库,调节着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水流,为维持两大河流流域生态平衡、经济建设、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好这片湿地,四川省在该地区先后建立了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原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湿地自然保护区。1999年,若尔盖湿地被选入“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总投资为34578324美元,是迄今中国湿地保护领域的一个最大国际合作项目。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守望湿地

  湿地蕴藏着巨大财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
  湿地是地球上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一起,被并列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国际上对湿地的研究及其评估工作十分重视。根据最近国际上的研究,全球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环境服务功能约为33.3万亿美元,约等于全球GNP的1.8倍。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环境服务功能相当于4.9万亿美元,约占全部生态系统的14.7%。我国天然湿地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且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高。科学、全面地评价各类湿地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对提高我国湿地研究、监测与保护利用水平,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补偿政策的制定,确保湿地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守望湿地

  急功近利 得不偿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孚允
  在湿地的诸多生态系统中,尤以其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最高著称于世。仅以鸟类为例,在我国的1244种鸟类中,在湿地中生存和迁徙的已知种类数就在300种以上。
  众多的鸟类不仅让人们从野鸟观光等活动中带来亿万元财富,而且像雁鸭类资源鸟类的科学合理利用所带来的收入更是惊人。这只涉及到湿地中一类物种,湿地中其他生存的成千上万的物种,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远不止如此。
  但是,只要湿地消失,鸟和湿地的千万物种就随着消失了。预期可持续获得的巨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就一并烟消云散。即使能重新恢复湿地,原有物种的多样化丰富度也不可能再现。因此,珍惜和保护现有湿地才是当务之急,急功近利是绝对得不偿失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守望湿地

  以退为进 偿还生态欠债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胡勘平
  在中华民族创造非凡历史文明奇迹的漫长过程中,向自然进军的号角始终在响亮地回荡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把拓荒的旗子插向山林之侧、湖海之滨,他们筚路蓝缕的拓荒开垦,既为这个伟大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又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精神财富。
  但是,把这一切放在一个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我们又必须承认,正是长期以来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拓基垦殖,使得中国人对自然的欠债已经到了非还不可的程度。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其损失之惨重,教训之深刻,都值得我们世代铭记。
  今天我们在湿地保护上采取的退田还湖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一样,都可以理解为一种以退为进,一种在崭新文明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实践着的另一种开拓和进取。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圣天湖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芮城县境内,湿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面面积5000余亩,2001年4月被列为省级湿地保护区。目前,这里已有各种鸟类238种,来这里越冬栖息的白天鹅达上万只。图为两只白天鹅在圣天湖上正欲振翅高飞。
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