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点到为止

就得动真格的
江夏
  让农民工流血汗、卖苦力,该付的工资却想方设法赖着不给,这种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的事情,过去在建筑等行业居然成了不成文的“行规”。一些企业以为违法者众,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处。
  日前,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湖北孝昌建筑工程公司被清出了北京建筑市场。据悉,十几家有类似行为的建筑企业也已被锁定,将核实一个,处理一个。这对所有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者发出警示:法律是严肃的。谁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就让谁的饭碗端不稳!如果各方面都能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恶意欠薪者还有立足之地吗?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

农村师生喜爱《新农村》
  我是苏北地区的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看到《新农村》周刊问世,我们这里的农村教师和中学生们相互传阅,拍手叫好。
  我们学校由于资金紧张,几千人的学校只订一份《人民日报》。校长黄家发为了能够让全校师生都能看到《新农村》,每期周刊一到就夹到学校读报栏上,吸引小读者们一拨来,一拨去,前三层,后三层。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关注《新农村》,最近我打算出篇作文题《新农村》读后感,让中学生们更加关注《新农村》。最后我有个小小建议,期望《新农村》今后能重视关注农村教育,多报道农村教育信息,反映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第3期周刊“乡情实话”栏目刊登的“城乡孩子应平等受教育”就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共鸣。 江苏省赣榆县沙河中学 孙振地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读者反馈

我把《新农村》当礼送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因老家在农村,逢年过节总要回去看看。今年眼看又快到年尾,正当我发愁今年回家送什么之时,忽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办的《新农村》周刊创办。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创刊号整整两大版,登了25篇农村、农民急需知道的信息。那些栏目真是新鲜实在,又及时又实用,所选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好学好记,很适合农民阅读。
  我想今年回家就送上这份礼物了。现在正是订阅2004年报纸杂志收订期,我决定从有限的生活费里挤出288元钱来,自费订阅一份《人民日报》,除了我学习外,有用信息我将及时寄送回农村,为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出一点微薄之力。
  从我看了《新农村》周刊三期后,我觉得在农村保护耕地、减轻农民负担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以后要多报道点,其次在农田建设、科学种田方面也要加强点宣传。
  敬祝周刊越办越好!湖北省襄樊市石油公司 王保恒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

链接一
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
 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千亿元
  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当前拖欠工资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建筑施工企业和餐饮服务等企业,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占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70%。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和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职工往往由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或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

链接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须按时足月发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按时足月发放工资,即一个月至少发一次工资,当月工资当月发,决不允许超过一个月。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时间,用人单位要交付25%的滞纳金,而且劳动监察部门还可以给予其1至5倍的罚款。法律对于工资按时足月发放的原则和处罚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

链接三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
 农民工工资拖欠官司要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12月2日向全国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对农民工工资拖欠官司要依法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件的审判,制裁职业中介机构欺诈行为和用工单位拖欠工资行为。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怎样当好村干部

干部的“分量”村民“称”得最准
吴文平
  前一阶段,我们收到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村干部寄来的稿子,大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今天的讨论专栏,我们选登一篇曾经参与扶贫的读者的来稿,他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了对“怎样当好村干部”的认识。
  干部当得怎么样,是不是真正为大家办实事,谋利益,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欢迎读者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参与讨论,也可对已发表的稿子中的一些观点展开争鸣。——编者
  下乡扶贫,曾碰到这么一件事情,一直让我忘不了:我们的扶贫点遭了雪灾,不少乡亲连过冬的寒衣都没有。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困难,我们扶贫队便回到各自的所在单位发动职工们捐衣服。
  当我们把捐来的衣物送到灾区时,由于大雪封山无法上山把衣物送到各家各户,只好把它们卸到了山下的一家招待所中。后来听说,村干部在有车下山时,只选了其中几件好一些的衣服留给自家用,其他的衣物就不管了。
  这件事如果让急需寒衣的贫困乡亲知道,能不寒心吗?
  说真的,现在农村中的一些人确实很想当村干部,有的人为了拉选票,还不惜在选举前做小动作,例如给选民送钱送物或者“许愿”。但这些人当村干部的动机,不是为了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在村民们身上“揩油”,捞不当村干部所捞不到的好处。所以呢,他们一当上村干部,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上任就带着“三把笊篱”——为自己捞好处,为亲戚捞好处,为家族捞好处,把广大村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一些村庄中,干群关系之所以紧张,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当一个好的、合格的、称职的和受村民们拥戴的村干部,关键在于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人心是秤,人眼是秤,村干部的“分量”,村民“称”得最准。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农民信箱

应改进农药包装说明
  编辑同志:
我在推广农业科技、经营农药及进行农村住户调查的过程中感觉到,我国许多农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不便于农民正确使用,建议农药厂家加以改进。
  一、农药的包装通常有瓶装和袋装两种,装药量几十克至几百克不等。农民在田间无法按说明标准分量使用,只能用瓶盖大概计量,而瓶盖的大小不规范、没有统一规格;或把粉剂药用一张纸分成几份,分次使用,这样既不安全又麻烦;有的就干脆用药瓶(袋)直接倒。由于没有分量计算的器具,农民不是多施就是少施农药。建议在农药包装瓶(袋)中配装标有农药使用剂量的量药器具,一瓶(袋)一具。
  二、多数农药标签上均说明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但一般农药上并未标明其是酸性、碱性或中性,农民根本不知道哪些农药能够混用、哪些不能混用。建议在标签上注明农药的酸碱性,让农民知道能否混合使用,减少施药的盲目性。
  三、农药的施用标准一般是在标签上标示稀释多少倍液(如500倍、200倍等),但由于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文化偏低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对此很难理解和计算。建议在标示稀释倍液的基础上,加注一栏直接标明每亩地或每标准喷药器具(如15公斤喷药器箱)兑加多少药量,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甘肃省永登县 葛建堂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增收有道

陈集村民剪纸忙
丁龙辉 摄影报道
  早已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陈集村民间剪纸工艺,在崔庙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支持下,迅速从家庭步入了国内外市场。精美的作品经过现代化的包装,运销到北京、上海、福建等大中城市,并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全村年增收百万多元,户均万多元。
  1、村民陈芸在精心剪纸,她们的作品有凤凰牡丹、丹凤朝阳、梅开富贵、飞仙、八仙过海等1000多种。
  2、“莲”年有余(陈芸作)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希望的田野

温暖困难群众
  1、日前,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来自香港的同胞们,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40名特困母亲发放了援助款,并赠送了大米、食油、棉被等物品。
  李剑彬摄
  2、11月26日,拿着市里扶贫工作组送来的救济金,站在镇里为自家盖的瓦房前,安徽省灾区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60多岁的贫困户马德亭老汉笑了。
  张延林摄
  3、11月28日,浙江省嘉兴市洪合镇部分学生欢快地挥舞着刚领到的“爱心助学卡”。当地政府设立的爱心助学基金使150多名乡村贫困生受益。
  邵全海摄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聚焦

每到年关,能否顺利拿回自己的工钱,成了农民工最揪心的事——
还我血汗钱!
本报记者 赵永平
  拖欠工资何时还?
  12月2日晚8点,寒夜中的北京南站已挤满了三五成群、带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随着北京许多工地陆续停工,他们也将回家团聚。但来自河北邯郸南东坊村的七八个民工却高兴不起来。
  “干了两个月活,却一直拿不到工资,我们怎么回家过年!”他们争着讲述自己的辛酸经历。
  “我们是刚被他们轰出来的,只发了点路费打发我们,这不是坑人吗?”一直呆坐在地上的一位民工无奈地说。今年地里收成不好,全靠出来打工挣点钱,没想到遇上这事。
  57岁的王挺霞是这群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他戴着口罩斜躺在包裹上不住地咳嗽,靠在旁边的几个民工瑟瑟发抖。“感冒了药都没舍得吃,今天一天饭也没吃,就指望着多带点钱回去,可现在……”刚开口说话,他声音已有些哽咽了。
  交谈中记者得知,今年9月21日他们经人介绍承接了北京石景山区热力公司的热气管道铺设工程,当时口头协定,包吃包住每人每天30元,还可报销路费。他们来京后,却发现跟原先承诺不一样,伙食费和路费都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每人每天7元伙食费,路费刚来时发了130元,12月1日又发了100元后,就匆匆让他们回家了。至于工资何时能结算,他们不清楚,能否顺利结清,他们心里更是没谱。
  事实上,拖欠工资是最让农民工焦虑的事。在朝阳区康城工地,一位来自湖北的民工说,他打工十多年了,有一笔工资他催要了四年,每次老板老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至今还没要回来。现在又快到结工资的日子了,能不能结回血汗钱心里还直打鼓。
  任意克扣谁来管?
  “我们只想讨回自己应得的血汗钱!我们只想赶快回家!”
  12月2日中午12点,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观赏鱼交易中心的民工宿舍前,数十名农民工或站或蹲,在寒风中期盼着。走进宿舍,一排排砖搭成的简易床上铺满了稻草,床上的褥子破烂不堪,被子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窗子外挡风的塑料布也大多被风刮破,没有暖气,屋里显得格外阴冷。
  班长杜卫海介绍,他们这批民工大都来自河北临漳县的农村,有100多人。今年年初,他们从承包商廊建公司承接了观赏鱼交易中心的建筑工程,12月1日承包商提出留一部分民工做扫尾工作,其他人员当天可结算工资,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承包商突然提出每人要扣10个工,非典期间回家的民工第一季度工资不予结算。
  “这都是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挣的血汗钱,凭什么随意克扣?”郜庄村沈双军是被留守的民工,看到同乡工资被克扣很气愤。
  “每天吃馍,就水煮白菜,晚上睡稻草,住四处透风的屋子,怎么还忍心扣我们工资!”20岁的王红亮是跟着父亲和哥哥一起来打工的,异常憔悴的他在极力地镇定自己的情绪。“家里有妈妈,还有两个上学的弟弟,日常花销全靠我们在外打工。”说话间他的眼里已充满泪水。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过态,谁欠工人工资就把谁清除出北京市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工资“缩水”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解决还需抓源头
  “东躲西藏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呀!大家都埋怨我们拖欠工资,大公司不给钱,我们拿什么发工资?”一位包工头诉说自己的苦衷。据他说,用工单位几乎没有不拖欠工资的,讲信誉的企业拖欠三五个月也是常事。“按照《劳动法》规定,应该由我们向工人按月发工资,但上头不给钱,我拿什么给?一般工程到我手里之前往往被扒了好几层皮!我心里也有气,可向谁说呢?”
  解决欠薪问题无疑非常棘手。民工是城市劳动者中的困难群体,建筑业层层发包,层层克扣,中间的链条很多,任何一个链条出问题,受害的往往都是农民工。
  农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举报电话,如工资被拖欠,就马上举报。这是专家为那些备受工资拖欠问题困扰的农民工支的“招儿”。
  有关专家还建议,应该加强政府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同时借鉴国外的做法,加快劳动保护立法,用法律手段制裁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尤其是工资拖欠行为。(附图片)
  在黑庄户乡观赏鱼交易中心的工地,来自河北临漳县的民工们还在焦急等待着,他们希望尽快结清工资,早点回家过年。本报记者 赵永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