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用真诚探索理论真谛 让实践闪耀理论光芒”
——记广州军区空军桂林疗养院政委李若杰
新华社记者 孙茂庆 本报记者 曹宏亮
  他常年坚持理论学习,每年都记下数十万字笔记,撰写十几篇理论文章;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视官兵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立言立行,勇创佳绩,使疗养院为飞行员服务保障能力连年提高,院党委连续3年被广州军区空军评为先进党委和勤政廉洁先进党委。
  今年以来,他以“用真诚探索理论的真谛,让实践闪耀理论的光芒”为题,在全区部队作报告40余场,听众达4万人次,深受广大官兵赞誉。
  他,就是广州军区空军桂林疗养院政委李若杰。
  “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第一需求”
  “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第一需求,不重视学习就会在时代发展潮流中落伍。”李若杰常这样告诫自己和同事。
  1972年,李若杰从山西娄烦农村参军入伍来到珠江三角洲。30多年的部队生活,使他深深感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多年来,他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有计划地学习经济学、哲学、军事学、历史学、法学和高技术知识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李若杰及时组织全院党员、官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他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要求,深层次地学习、思考和分析,并深入军营、社区、驻地农村、学校、工厂调查研究。
  近几年,李若杰每年都要记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十几篇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担任疗养院政委三年里,工作任务繁重,他仍坚持抽时间学习,记下厚厚6本9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30多篇理论文章,其中《如何有效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委工作有效思路探索》等10余篇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
  1997年,李若杰被选送到空军最高学府——空军指挥学院学习深造。在院校学习期间,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深入社会和部队调研。通过调研,李若杰觉得当时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现象较普遍。为此,他撰写了一篇题为《运用激励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论文,获得学院学术成果一等奖。
  12篇发展建议感动了省长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部队、社会实际的关注,使李若杰能够在事关部队和社会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上建言献策。
  一次,李若杰回山西老家探亲,看到省委、省政府在报纸上征集发展经济的建议,觉得这是发展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好不容易休个假,但他觉得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利用假期走遍了全省39个贫困县、市,到政府、企业和当地农民家庭访问。回到部队后,他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结合自己在改革开放前沿工作生活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撰写了以“转变观念、发展经济、立足省情、面向全国、扩大开放、寻求对策、挖煤输电、带动各业”为主题的一组12篇《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建议书。
  一位副省长阅读了李若杰的建议书后给他写信,认为建议书颇有见地,对他给予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心表示感谢。时任山西省省长的王森浩看了他的建议书后深受感动,在建议书上作了长篇批示,要求省计委“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中予以考虑和采纳。”当年,李若杰获得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重大建议奖。
  后来,山西省领导又两次盛情邀请李若杰参加在太原和北京召开的研讨会,与专家教授一起商讨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计。
  官兵利益无小事
  1999年7月,李若杰任空军桂林疗养院政委。当时疗养院里的状况令他揪心:用水,水管老化,一天只能限时供水5个小时;用电,隔三差五晚上摸黑;通信,没有电话,与亲友联系只能靠写信……几年来,每年都有官兵找关系调走,人员缺编严重,技术力量青黄不接。
  李若杰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几天后,供水管线改造工程迅速上马了。李若杰与官兵一起参加施工。经过半个月的日夜奋战,管线改造工程圆满结束,实现了24小时供水。
  李若杰上任不到一年,困扰疗养院官兵多年的吃水难、用电难、洗澡难、打电话难等17个难题全部得到解决。
  李若杰常说:“作为领导就要关心部属,就要为兵办实事。”战士吕勇一位患病的亲戚在柳州的一家医院去世,他立即从桂林赶到柳州,帮助吕勇处理后事,还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掏给了吕勇。事后,他又建议部队给吕勇送去了2000元补助金。临时工小杨,一家五口靠夫妻俩每月600多元的收入生活。李若杰帮小杨把户口从老家迁过来,安排两个小孩上了学,每年还资助小杨1000多元。
  这几年李若杰每年资助特困官兵、职工和希望工程的钱都在5000元以上。
  在李若杰的带动和影响下,院党委“一班人”努力营造“凡事兵为先”的良好氛围。如今,疗养院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办公室整齐规范,疗养区宁静舒适,中心花园内有假山、喷泉、凉亭点缀,俱乐部、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3年来,疗养院共圆满完成4000余名飞行员、1200余名老干部的疗养任务,受到各级首长和机关的肯定和表扬。医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以疗养岗位为第一平台,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目标”,撰写科研学术论文750余篇,交流、发表40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


第4版(要闻)
专栏:

老百姓得实惠 志愿者长才干
 1万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奉献在西部基层
  本报成都12月6日电 记者丁伟报道:1万多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正奉献在西部基层,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百姓,自己也在实践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这是记者从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介绍,西部计划自今年6月初由团中央、教育部共同启动以来,在财政、人事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短短数月内顺利完成了宣传发动、招募选拔、培训派遣、岗位落实等工作,在高校学生中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目前,参加全国项目的6000名志愿者已在西部191个县开展服务3个月,参加贵州、宁夏、甘肃、重庆、北京、辽宁、河北、山东、广东等省区市地方项目的4090名志愿者也相继抵达168个贫困县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已承诺扎根西部,有的主动提出把1年服务期改为2年,一些志愿者已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项目办主任赵勇,四川省委副书记刘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4版(要闻)
专栏:

  12月6日,一对母女在北京海淀区志新社区的“安康亲子课堂”上绘画。当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进社区——安康益家”大型公益活动试点工作圆满结束。从2004年1月开始,旨在为少年儿童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社区环境的“安康益家”大型公益项目将在全国推广,计划3年内在全国捐建“安康益家”1万个。新华社记者 李石磊摄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成都近七万人实现再就业
  本报讯 今年1—9月,成都全市净增城镇就业岗位8.35万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2%,共有6.9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3%,城镇登记失业率3.6%,创3年来最低。
  让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是成都市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10月底,由白果林街道办出资100多万元修建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400个摊位和铺面的白果林综合市场开业,成为成都市第一个大型“下岗失业”综合市场。记者日前在崇州市桤泉镇下岗工人创业园看到,占地300多亩的创业园区景色宜人,蘑菇、红提、宝石梨等农作物丰收在即。当地政府还开辟了两种专门针对下岗工人创业的贷款——创业贷款和项目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
  成都市还注重保障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农民的权益。市里正在研究制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办法》等规定,政府将对失地农民人均支付500元左右的补贴,并采取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等方式,对失地农民每人至少提供一项初等职业资格培训,并介绍他们上岗。
  1998年以来,成都市已有近40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左右,这得益于一系列得力措施:首先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其次是把解决就业与加强城市绿化、卫生、治安、交通等事业结合起来,通过兴办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挖掘就业潜力;同时引导和扶持街道、社区创办各种类型的社区就业实体,更多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目前,成都市城区已经开发了“都市自行车立体存放”和“沙河乳业营养快餐”两个再就业援助项目,武侯区、都江堰等地的有关援助项目也正在积极开发当中。(陈尚轩)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太原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本报太原12月6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近日,太原市1307名下岗失业人员经过政府前期组织的招聘、审核和分期分批的岗前培训,持证走上了社区保洁、保绿、保安、交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再就业。
  太原市共有1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4050”人员有2.5万名。为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再就业问题,太原市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调整、充实了全市再就业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建立了市与10个县(市、区)25个部门的再就业目标责任体系,狠抓岗位信息开发,提供就业服务。今年,全市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大型专场交流洽谈会13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5万余个,参加洽谈的下岗失业人员共3万余人次。全市净增就业岗位7.86万个,3.8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达1.54万人。
  太原开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绿色通道,全市各公共职介机构都设有专门窗口,为就业困难人员实施职业指导服务;开通专用电话,接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政策咨询。一年来,共有7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绿色通道提供的再就业服务。
  太原市还积极筹措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制定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办法》。9月份,太原市劳动、财政、民政、公安、环卫、园林部门共同开发8500个社区公益性岗位,全部用于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工资补贴,对原属国企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养老、失业保险补贴。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一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大连举行
  新华社大连12月6日电 新一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5日和6日在大连举行。双方委员在会上畅所欲言,就如何发展新世纪中日关系坦诚交换了意见,取得不少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发展新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意义重大,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日关系正处在重要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双方充分认识到对和平与发展的责任,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就可成为相互信任、互利双赢的伙伴。
  双方强调,应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两国关系,克服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各种障碍,特别是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双方表示,新一届委员会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应不辜负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期待,身体力行,积极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建言献策,做出应有贡献。
  双方商定新一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年在日本举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青岛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
  本报青岛12月6日电 记者宋学春报道: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文化局和青岛市志愿者协会近日联合发起“艺润心田——文化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并组建起青岛第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将深入社区、学校和社会特殊群体中,做传播先进文化的使者。
  12月4日,文化志愿者通过与盲校、聋哑学校结对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艺术辅导和文化服务,并面向广大市民开展了“群众文化辅导团在社区”、“流动图书进校园”等系列文化志愿者活动。近期,志愿者还将开展“冬日送法,情系岛城打工者”、“绿色义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

踏雪访灾区
本报记者 王明浩
  “天气越来越冷,又下了雪,我不放心灾区群众,他们穿得暖和吗?会不会饿肚子?孩子上学有没有问题?”12月5
  日清晨,大雪初歇,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一行轻车简从,奔赴兰考灾区了解灾情,访寒问暖,帮助群众解决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
  李克强进入灾情最严重的蔡集村。村民张新娥家原来的房子被洪水冲塌了,新房盖成还没几天。屋里除了一张床、两条板凳和放粮食的器物外,再没啥值钱的东西了。李克强带来了救济金、面粉和被子。他安慰张新娥: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加上你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渡过难关。
  “老乡,这房子还能住吗?家里粮食够吃吗?”李克强又来到60多岁的李科家。李老汉家房子的地基被洪水泡软了,东西偏房坍塌下陷。看到眼前的情况,李克强对开封市市长刘长春说:要加紧帮助群众加固房屋,决不能让群众有任何危险!李老汉紧紧握住李克强的双手,连声说:“书记对俺真关心啊,感谢党和政府呀!”
  蔡集村村委会主任闫国健把村里的危房情况统计表、救济款发放登记簿拿了出来。李克强仔细地看了以后,对当地负责人说,要挨家挨户做好排查工作,把危房情况统计清楚,不能住的危房要坚决封掉。当了解到还有个别群众住在帐篷里时,他急切地说:“这么冷的天,群众住在帐篷里面怎么行?必须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晚上要安排好住的地方,同时要加快建房速度。”
  “李书记到咱村来了!”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把李克强围在中间。李克强很激动,他提高了嗓音说:“请乡亲们放心,党和政府会想办法给大家安排好生活,搞好灾后重建,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孩子不失学。”
  下午2时20分,李克强一行赶到兰考县城,和省民政厅、开封市、兰考县的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兰考救灾的有关问题。李克强严肃地说:要进一步组织干部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特别是挨家挨户搞好危房排查,该加固的加固,该重建的重建,保证灾区每户人家有过冬住房;同时组织好机械、种子、化肥等物资,抓紧时间搞好冬种,做好明年春耕生产,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今冬明春要开仓放粮,确保每一户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第4版(要闻)
专栏:

程砚秋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演出开幕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记者刘玉琴报道:程砚秋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演出今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沈阳京剧院、大连京剧院、天津青年京剧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团的百余名老中青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演员参加了纪念演出,展示了程派艺术后继有人、继往开来的喜人景象。
  程砚秋先生是中国京剧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他所创造的幽咽委婉的“程派”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程砚秋先生性格刚正,其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为人景仰。他一生致力于京剧理论研究和表演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传承中华文化,振兴京剧做出了突出贡献。
  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12月6日至20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举行。李世济、李维康、于魁智、孟广禄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程派演员将同台献艺,演出程派经典名剧《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红鬃烈马》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遭遇今冬最冷天气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孙晓胜)听了一夜呼啸的北风,北京人真切地感觉到彻骨的寒冷。6日北京最高气温降至零下1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8摄氏度。气象部门称,这是北京今年入冬以来出现的最冷天气,最高气温首次低于0摄氏度。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周晓平说,6日气温降幅达6—8摄氏度。同时,出现持续大风天气,6日最高风力达6级。
  专家介绍,这次降温是受从蒙古地区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预计会持续两到三天,7日最低气温将达零下10摄氏度。冷空气过后,气温将有所回升,最高气温再度回到0摄氏度以上。未来一周大多是晴好天气,不会出现降水。
  周晓平说,目前气温与往年同期基本相当,从当前天气状况,尚不能判断今冬是“暖冬”还是“冷冬”。
  专家提醒,天气寒冷,不太适宜过多进行户外活动。需要外出的市民应多穿一些,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更应注意保暖,以免风吹受寒感冒。


第4版(要闻)
专栏:

《郑和与航海》知识讲座在京举办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记者武卫政报道:今天,北京寒风凛冽,来自西城区5所中学的300余名师生一大早就赶到北京市八中,聆听了两位航海专家做的《郑和与航海》知识讲座。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经中央批准,交通部、中宣部等15家部委单位将共同主办系列纪念活动。12月4日,交通部、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航海学会共同在大连举办了面向大学生的《郑和与航海》专题报告会,拉开了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今天的讲座上,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秘书长、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教授时平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航程与功绩”,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大连海事大学校长、航海学教授吴兆麟讲述了“航海科学的历史与今天”。


第4版(要闻)
专栏:

许在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许在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许在廉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贺国强、李鹏、华建敏、王忠禹和迟浩田等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了慰问。
  许在廉1919年生于上海市崇明县。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财政处科长、山东鲁中区行署财政处科长、胶东西海专署财粮科科长兼工商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山东省政府财政厅科长、通化财经办事处副主任、通化矿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市委委员。1951年,赴苏联库兹巴斯矿区实习,1953年回国后,历任阜新矿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阜新市委书记处书记、煤炭工业部计划司司长、燃料化学工业部综合计划组副组长。1975年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77年任煤炭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任煤炭工业部顾问,1988年离职休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