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度度 新成效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执政实践中
  张高丽
  主要观点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胡锦涛同志指出:“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不断加深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不断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要防止执掌政权后“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人民立场、群众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与党的根本宗旨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无不体现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根本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地位、所处环境和历史使命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体现在如何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用来为人民服务上。这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能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决定着执政党的地位和命运。我们党之所以生机勃勃,就在于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就在于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适应我们党历史地位和执政条件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在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基础上提出来的。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以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定位、执政功能和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等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认真履行执政职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作为地方党委,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好这“三个落实”,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从根本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和对学习贯彻成效的最好检验。山东省委、省政府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任务,提出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对包括济南城市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繁荣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等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在全省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充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通过广泛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动员群众,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善于从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既在总体上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又充分兼顾和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通过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条件,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为人民群众创造公平公正的条件,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在选拔干部、升学、就业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上,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引导人们凭德才、凭工作、凭贡献获得社会承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依法执政,办事公道,主持正义,使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怨有处诉,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公正解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肃公正执法,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防止司法腐败。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制度建设,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制度保证。既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又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一是决策目标体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决策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调查研究,科学决策。二是执行责任体系。将工作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分解为若干专题,逐项落实到人,建立起主体清晰、责任明确、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体系。三是考核监督体系。制定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工作的意见和实施办法,重点考察其思想政治素质、完成工作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处置重大事件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班子自身建设等情况,在干中考察、识别、使用干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坚持反腐倡廉,切实取信于民。实行关口前移,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规范公务员、基层管理人员以及乡村、街道社区基层干部的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认真解决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从具体问题入手,竭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要求的那样,“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刻理解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今年,山东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生产生活问题,动员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广泛实施了五项“民心工程”。
  扩大就业工程。山东是人口大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为了解决好就业问题,山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把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现代制造业、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上,拓宽就业渠道。二是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鼓励国有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就业管理体制,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帮助下岗职工特别是“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三是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搞好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扶贫济困工程。在城市,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双下岗”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争取今年社会化管理率达到85%以上。在农村,加强对优抚对象和受灾群众的救济。针对今年黄河滩区受灾情况,努力实现“五个确保、两个不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大堤安全,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灾区群众身体健康,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做到抗洪救灾、群众安全和生活不误,生产自救和经济发展不误。同时,探索建立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对口帮扶责任制,开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协作和对口支援活动。
  平安山东工程。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在全省实行了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落实责任的工作方针,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城乡一体,整体推进,把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每个基层单位。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层层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把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建设“平安县”、“平安乡”、“平安社区”。
  阳光政务工程。围绕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一是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重点完善重大决策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二是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通过设立公开栏、专线咨询电话,建立政务公开日,实行集中敞开式办公等形式,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三是通过市场手段完善政府管理调控机制。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
  勤政爱民工程。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做“官”先做人
  王平权
  做人与做“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领导干部的榜样郑培民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做官先做人”与“万事民为先”,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郑培民以自己的行动说明,领导干部要做到“万事民为先”,必须正确处理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既做好“官”,又做好人。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接受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要有序发展、不断进步,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个人都应当重视如何做人的问题,不断提高道德水准,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应该对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官”有多大、位有多高,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仍是普通的一分子,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面前没有任何特权。这个要求,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就谈不上做好人和做好“官”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尽管在地位、权力等方面有别于普通群众,但如果忽视了做人,仅仅依靠权力和地位去推动工作,那是远远不够的。古语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是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坚持“做官先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官先做人”,并不等于说“好人”就等于好“官”。做人与做“官”,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但也有差异,有些时候甚至会产生一定矛盾。社会是一架极其复杂的大机器,每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面对的环境不同,因而也就有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但做好事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领导干部担负的任务更重、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因而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更多。这就是说,领导干部要做好人,但又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人,而必须把做人和做“官”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做“官”先做人,以做好人促进做好“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做人与做“官”的问题也因之而变得愈加具有现实针对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学识修养和领导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正确运用权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称道的优秀领导者;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人、长远与眼前等方面的关系,舍小利,取大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甘于舍弃和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乃至生命,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李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思想解放,靠更新观念谋求发展。一是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观念。要大胆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的观念,谋划新思路,致力大发展。二是树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的观念。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的发展,应立足全国看本地,面向世界看本地,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在区域经济中找准位置,努力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三是树立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观念。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
  坚持“三化”并进,靠优化结构促进发展。首先,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牢固确立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把发展工业摆到县域经济重中之重的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次,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以培育产业为基础,依靠工业聚集效应促进城镇化建设;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用市场手段解决土地、资金、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问题,推动城镇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高度重视抓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加工流通、特色品牌,走科技、规模、效益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参与农业开发,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
  强化招商引资,靠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因素制约,必须借外力促发展。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传统的招商方式主要是“请进来”,“以情引商”、“以商引商”,已不能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应积极探索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网上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新路子,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内资并举、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重、引进资金和引进现代管理方式同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二是引导资金向大项目倾斜。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投资软环境的竞争,一个地区如果没有“高招”,是难以引进大项目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要落实对大项目的倾斜政策,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善于算大账、算综合账,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辟为大中型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必要时实行“一企一策”,确保项目“引得进、建设快、发展好”。
  加强队伍建设,靠优良作风保证发展。一要团结干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增强党性原则,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二要拼搏干事。强化发展的意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要干净干事。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与时俱进、不骄不奢的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者为中共广东省惠东县委书记)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综述
  顾钰民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着重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就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农”、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制度条件与体制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与会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国内的改革和发展要考虑国际环境。
  与会者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其实质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思路,通盘考虑,选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城镇化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节点”。我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状最终要通过城镇化才能得到改变,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制度条件与体制保障,与会者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财产权利,营造使劳动活力迸发的环境,使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继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为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提供制度安排。三是坚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四是以产权制度的合理化安排为切入点,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社会的财富创造提供基础。五是塑造信用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有学者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任务是艰巨的,但我们具有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三大优势,即科学理论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华民族精神的优势。善于发挥这些优势,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基本保证。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学习也是一种政治责任
  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想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应付之中,单凭旧知识、老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分析新矛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增长才干的途径。(刘克勤/湖南)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新的学习理念。在学习态度上,从过去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将学习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在学习时间上,从过去的仅仅在学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将一生都看作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主体上,从过去的少数人学习,转变为人人学习,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只有树立这样的学习理念,才能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生动景象,真正建成学习型社会。(池向军/内蒙古)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提高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
  学习能力,就是一个人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活动获得信息、摄取知识、认识世界、探求未知的能力。它意味着不仅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的,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能力是人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在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一个人要做到观念不老、思想不僵、能力不减,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殷正云/山西)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既要博 更要专
  当今世界,新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一个人要想掌握所有知识,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既要博,更要专。所谓博,就是要对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所谓专,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始终瞄准前沿,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叶立棉/浙江)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理论学习应多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种辩证关系,要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多思乃学习之窍。思考的过程,不仅是熟悉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理论深化认识的过程。理论学习,只有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才能逐步弄懂弄通基本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用所学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贾东发 崔晓红/山西)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越勤奋,学习能力越强,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就提高得越快,工作也就越有成效。因此,要克服简单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能力的提高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学习与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学习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凌琦
 李云超/河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