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启动
  曾培炎作出批示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夏珺报道:我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日前启动,旨在掌握油气资源基本底数,预测前景,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出批示。
  曾培炎指出,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很及时,也很重要。要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这次评价工作,摸清我国油气资源的“家底”,为国家制定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提供坚实基础。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政府组织开展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油气资源评价由石油行业内部开展,90年代初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是在体制变化情况下,在陆上和海上分别进行。前两次油气资源评价计算的是资源总量,包括历史累计采出量、探明剩余储量和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量,未计算可采资源量,难以进行国际对比。目前使用的数据缺乏科学依据和严格的标准,不能直接客观地反映我国油气资源潜力。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说,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担负的此次评价工作,目标是建立国家油气资源评价体系,掌握油气资源状况,获得各级资源量数据,预测油气资源发现趋势,建立国家油气资源管理数据库和评价系统,为国家制定重大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他说,这次油气资源评价,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和科学技术得到新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评价的内容有所增加。以往重点是评价常规油气资源,对煤层气资源注意不够,没有对油砂和油页岩进行评价。这次评价将全面包括各类油气资源,既评价地质资源量,又评价可采资源量,并注意与国际评价标准相接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对象包括我国陆地和海域400多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涉及所有从事油气资源工作的公司和单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权威发布

  农业部宣布
  粮食种植面积下滑势头基本遏制
  冬小麦播种面积是近5年减少最少的一年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张毅从农业部获悉:全国秋冬种基本结束,各地已全面进入田间管理阶段。今年秋冬种工作初见成效,粮食和冬小麦面积都是近5年减少最少的一年,基本遏制了粮食和冬小麦面积连年大幅度下滑的势头,为明年夏粮丰收和全年粮食面积恢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播秋冬种农作物6.17亿亩,比上年同期增加810多万亩。其中,粮食3.37亿亩,同比减少120万亩,粮食作物中冬小麦2.93亿亩,同比减少150多万亩;油菜籽1.04亿亩,同比增加430多万亩;蔬菜1.15亿亩,同比增加230万亩;其他农作物5970多万亩,同比增加270万亩。今年的秋冬种工作是在前期气候异常、秋收作物成熟偏晚腾茬不及时、秋冬种作物播期普遍推迟的情况下展开的。各地对此高度重视,尤其是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以及农业部召开的部分地区秋冬种工作座谈会以后,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强化信息服务,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千方百计扩大秋冬种粮食面积。
  一些地方抓住后期天气有利条件,立足抗灾,抢时播种,促使秋冬种作物基本在适期内完成。各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大力推广弱冬性优质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努力扩大机播、种子包衣、稻麦套种面积,播种质量有所提高。多数主产省(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抓好秋冬种小麦为切入点,积极恢复粮食生产。有的省还针对今年秋季作物受灾严重,农民收入减少,生产投入不足的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外专家“盘点”天保工程
  德国20年提供无偿援助总协议金额1.78亿欧元
  本报讯 记者彭俊报道: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得怎样?下一步建设应侧重哪些方面?日前,在国家林业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天然林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据悉,截至今年9月,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第一阶段停伐减产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工程区共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2亿立方米。专家们认为,工程下一阶段将在实现天然林保护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重点转到建设和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与会专家还就下一阶段工程区天然林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新技术运用、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及其机制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又讯 记者彭俊报道:在近20年的时间内,中德双方共同执行林业技术合作及财政合作项目32个,德国政府共提供无偿援助总协议金额1.78亿欧元,使之成为中外林业双边合作的最大援助国。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德林业发展合作庆典表彰大会暨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的。据了解,中德两国政府在林业领域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双方已经在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实施生态造林、培训教育和可持续利用等诸多林业项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四川民营企业技改投入逾三百亿元
  今年一至十月同比增长七成多
  本报成都12月3日电 记者刘裕国报道:四川省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支持力度,去年以来全省共有323亿元资金投向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今年1至10月,投向民营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为185亿元,同比增长74.5%,占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的63%。
  四川采用财税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争取到了四川托普集团网络支撑平台开发及应用软件技改项目、成都华宇制药有限公司新药产业化项目等15个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家国债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获得1亿元国家国债贴息资金和8.23亿元银行贷款的支持,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民营企业技术改造。
  四川还利用省财政工业发展资金,直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引导银行及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术改造,近两年来,共安排5400多万元的省财政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直接引导了60多亿元银行资金和100多亿元民间资金投入民营企业技术改造。
  利用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四川吸引大量民间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先后为四川迈普数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及网络通信设备技改项目、四川科伦大药厂输液制剂技改项目等直接吸引了38亿元民间资金投入技术改造。
  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的技术改造,大幅提升了四川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两年多来,四川在重点组织实施的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159项重点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实施了具有世界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项目9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40项。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安徽大型法律援助公益活动启动
  本报合肥12月3日电 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由安徽省司法厅、省文明办、省综治办、省总工会、团省委、安徽电视台联合组织开展的“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安徽”大型公益活动今天正式全面启动。活动现场共募集社会捐款20余万元。
  据了解,安徽省1996年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多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资金匮乏问题。2002年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219件,共需要办案经费410余万元,而同年全省财政拨付的法律援助专项业务经费共计只有59万元。因此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动员全社会支持法律援助事业,促进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詹新惠 李景芳)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银监会发出通报要求
  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田俊荣报道: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三项检查”中,中国银监会发现了大量票据案件。日前,银监会已向各省、区、市银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报了近期发生的这些商业银行票据诈骗案例,要求各银行应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通报指出,这些票据案件暴露了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管理中存在着业务审查流于形式,制度执行不严格,票据安全防范能力薄弱等问题。
  通报要求各银行要按照贷款“三查”制度规定,认真办理商业汇票承兑业务;进一步明确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各岗位职责,坚持定期轮换重点岗位人员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加强对票据业务的内部审计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票据防伪的科技含量。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牢牢抓住农村这个大市场不放松
  林州供销社实现快速发展
  据新华社郑州12月3日电(记者李钧德)河南省林州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牢牢抓住农村这个大市场不放松,牢牢抓住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不放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最终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和支持,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实现了快速发展。
  原康镇供销社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年各类商品销售额由原来的几百万元,提高到去年的2430万元。不仅企业迅速扭亏增盈,全社固定资产也由原来的59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万元。供销社不仅经营日用工业品,建材、农资、家电,甚至药品,供销社也都涉足;在广大城乡市场,供销社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购购销销,不仅开起了超市,办起了连锁店,而且成为很多名牌产品的总代理。在合涧镇豆村综合服务社,记者看到,小小的一个村级服务社,经营品种竟达2500多种。不仅有日杂、日常用品,而且有蔬菜、建材、冷饮,甚至还提供轧面条、换面服务。
  近几年来,林州市除了花大力气改造基层服务网点、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以外,还着重在降低经营成本上下功夫。以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的营销网络,实行连锁配送是林州市供销社降低经营成本的主要办法。由于供销社网络覆盖面大,销售量大,很多商家都愿意和供销社打交道,供销社的进货价格也最低。在当地的农资经营竞争中,林州市供销社始终处于上风,每年销售化肥达5.2万吨,农药220吨,农膜250吨,占全市总需求量的90%。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不仅保证了供销社能够享有最低的进货价,而且让广大农民也得到了实惠。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京华时报》两记者正常采访被围殴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京华时报》两名记者1日在北京市左家庄前街进行正常采访时,遭到3名醉酒当事人的围殴,事后查明他们分别是左家庄社区的治保人员和居委会委员。围殴中,一名记者被满街追打,另一名记者被打得血流满面,左腿肌肉严重挫伤,目前正在医院治疗。
  《京华时报》3日发表署名评论指出,市场化传媒中的记者,比计划经济时代的记者有更多的动力去呈现社会真实。而丑恶现象在真实的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当记者试图将这些“负面”的新闻发掘出来时,必然会引起当事人的不快,以至于在采访过程中遭遇种种阻挠。记者之所以成为一个高风险职业,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记者被打之所以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打事件本身带有更大的公共性。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公权,它与普通民众之私权不同,因为记者是在行使一种公共职能,其采访行为本身是在满足公众对新闻的认知,使公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媒体天然具有的使命。从报道看,此次《京华时报》记者是因采访一起公共事件而被打,打人者侵害的实际上是双重权利,一者为一个自然人的健康权或生命权,这属于私权范畴;一者为记者的采访权,亦即更多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这属于公权范畴。
  从目前看,我国对采访权的法律保护尚存一定缺陷,这样很容易导致记者在一些公共事件面前失语;同时,因为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惩治规定,侵犯记者采访权者将更加有恃无恐。在一个进入更加法治化的国度,这显然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明年春运铁路票价上浮不超过两成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王政报道:铁道部近日发出通知,确定明年春运期间部分旅客列车票价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上浮幅度为硬座15%,其他席别20%。
  节前上浮的日期为1月14日至20日(腊月二十九),共7天。节后上浮的时间为1月24日(正月初三)以后,节前票价已上浮的列车上浮时间不超过13天,未上浮票价的列车上浮时间不超过15天。凡节后票价上浮的列车,1月21日(农历除夕)至23日(正月初二)实行票价下浮,下浮幅度为10%。学生票、革命伤残军人票价不上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12月3日,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四川省金堂县云绣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咨询服务活动。在2003年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首批到基层志愿服务的大学毕业生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发挥专业所长,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新华社记者 袁满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