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海峡连线

 事事众说纷纭
  ——台湾一周新闻述评
  本报记者 曹宏亮 孙立极
  曹宏亮(台北):这一周台湾发生的事情,自然是所谓的“公投立法”最引人注目。不仅整个台湾社会高度关切,祖国大陆密切注视,国际社会也十分关心。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法案已于11月27日通过。不过,由此带来的争论和争斗仍在持续,估计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不会结束。
  孙立极(北京):任何规定在相关机构通过之前或通过时,争来辩去理所当然,但如今通过已是既成事实,还争论不休,真是没完没了。
  曹宏亮:这个“立法”动议是民进党提出来的,美其名曰发展直接民主,也就是把所谓的代议制政治发展为由公众直接投票的政治,把关乎社会公众又意见不一的事情交由公众投票决定。国民党、亲民党先是反对,后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跟进,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草案。所以,“立法院”投票之前,主要争论是采用谁家提出的草案,是国民党、亲民党提交的版本,民进党主导的以“行政院”名义所提交的版本,还是一个民进党的“立法委员”蔡同荣以个人名义提交的版本。现在通过的主体是国亲两党所提的版本,“行政院”所提的版本只有一条通过,蔡同荣的版本则被抛弃。
  孙立极:这样看来,民进党由法案的始作俑者变成了法律的反对者,而国亲两党则反客为主,由最初的反对者变成法案的帮作俑者,进而成为法律的主作俑者。民进党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不仅自己头上的光环被别人抢了去,而且,自己所种的豆种,得到的却是别人的瓜。所以,法案甫一通过,不仅在场的“立法委员”就开炮批评法案是“鸟笼式公投法”,“行政院长”游锡堃闻讯也高分贝抨击这部法律是“葵花宝典式的”。前一轮战火未息,后一轮战火又起。
  曹宏亮:有抨击就有反抨击。民进党视其为怪胎,可国亲两党视其为心肝宝贝。就像一开始不想生孩子最终又当了产妇的妈妈,当其手抱婴儿看到处处都有自己基因的时候,当初的抵触情绪早忘到九霄云外了,自豪之情和呵护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对来自民进党的批评也就不遗余力地展开反击,甚至还给自己的宝贝设想出五大前景,最先就要办“族群和谐公投、债留子孙公投、教育改革公投、健康保险费用双涨公投和高雄贸易港直航公投”。
  孙立极:民进党则一方面声称要对“公投法”进行公投,改变刚通过的“公投法”,一方面也不甘人后,先是陈水扁提出明年与“总统选举”一起进行所谓的“防御性公投”,后又提出数个议题进行公投,计有“公投法”、扫除黑金、清查党产、“国会”改革、加入WHO、核四电站、投资未来、金融改革、健康保险的永续经营、驻外单位“正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像族群和谐、投资未来这样的题目,难道有谁会不赞成吗。难怪,有人批评说,事事“公投”,族群和谐、投资未来有什么好公投的,说穿了,都是政客们操弄竞选话题,蛊惑人心。
  曹宏亮:本来就事事都众说纷纭,民粹的盒子一打开,更是热闹非凡。围绕“公投”的话题要细数还有很多说法和意见,“公投”以下的话题也是如此,小到几张小小的光盘都能引发许多种不同看法和争论。早在11月初就被国亲人士指斥为“下流”的《非常报导》光盘,开始时如过街老鼠,没有人敢承认是自己制作的。不久,一些人出来打抱不平,认为其中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后来,民进党及其头面人物和追随者干脆称赞这些光盘是对“舆论霸权”的反抗,是“正义”之声,是“公道”之举。制作人自己现身,还声称准备出12集才罢休。
  孙立极:经济议题也不例外,10月份的经济指数进一步好转,经济界人士差不多都看好下一步的发展,当局雄心勃勃明年成长率要挑战5%。反对者却认为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只有他们才能救台湾。执政者提出五年投资5000亿元新台币搞新十大建设,反对者指责这是债留子孙,自己则提出4年投资2兆亿元新台币的一揽子计划。自称代表弱势利益群体的一些人又痛批这些都是选举口号,建设当然需要,问题是如何同时防止财政危机,不要举债无边。台北县没有按承诺解决向市民供应优质水,县政府与市政府为工程日期争论不休;“国营”企业民营化,员工认为是“财团化”,举行静坐抗议;一家民营企业投资40亿元新台币在台南建水泥圆仓,当地要保护历史风景区和谐,拒绝供地迫使商家解约等等。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祖国大陆商品将可到台做广告
  本报台北12月2日电 记者姚小敏、曹宏亮报道:经许可输入的祖国大陆商品、服务、劳务及其他事项将可入台湾广而告之,这是台湾有关部门日前通过的有关管理办法规定的。据介绍,这项管理办法规定,只要经过许可,台湾相关法令没有禁止的商品都可在台湾进行广告活动。从事广告活动须遵守台湾相关法规,也不得违反祖国大陆法规及公共秩序和社会风俗。目前明定不能做广告的有不动产开发及交易、婚姻介绍、招商引资等。这项管理办法将有其他措施配套,并交由“行政院”核准指定实行日期后施行。有关部门还将组成审议委员会,处理可能出现的争议。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港人对企业信任度回升
  本报讯 最新调查表明,香港市民对企业信任度正逐步回升。高诚国际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今年10月分别在新加坡、东京、香港和台北四城市进行一项“亚洲企业信任”调查,在各地分别访问了200人。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信任危机依然严重。在“企业信任危机与去年同样严重”的问题上,新加坡的赞成比例为83%,东京为53%,台北为81%,香港则只有39%。香港受访者对企业的信心也较去年上升。“高诚国际”分析认为,调查结果反映香港经济改善,企业丑闻相对减少,市民因而对企业的信任回升。(宗莉)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台湾一些企业在开拓主营业务之外,还利用手中资源做些相关业务。虽然看起来信手拈来,效益却十分可观。图为台盐实业公司的七股盐场把白色的盐山开发为观光景点,很少见到雪的岛内游客来此享受起踏雪的乐趣,而开发此业务后,七股盐场仅停车费一项每天就可收入20多万元新台币(相当于5万多人民币)。(本报记者 孙立极 唐维红摄影报道)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观沧海

  台商投资大陆会“掏空”台湾经济吗
  一直以来,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对两岸人民的交流和交往耿耿于怀,并且竭尽全力加以诬蔑和破坏。比如说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这件事吧,他们就一再横加阻拦,危言耸听,说什么台商的举动会“掏空台湾的经济”,说什么台商的选择是“钱进大陆,债留台湾”,更有甚者,声称要将台商“以重大经济犯罪之名通缉”云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用意当然很明显,为了搞分裂,不顾牺牲台湾人民的任何利益。
  台商投资大陆果真会“掏空”台湾经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请看事实:一、台商投资大陆10多年来,绝大多数站稳了脚跟,经过多年耕耘,目前普遍进入收获期。二、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达328亿美元,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4,而去年台湾在两岸贸易中的顺差也再创新高,达到250亿美元。而台湾“经济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台湾对大陆出口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两成,预计全年对大陆顺差将创历史新高。今年下半年,随着外部经济的强劲复苏,台湾的出口也呈两位数增长,不过以对大陆出口倍增为主,如今年1—10月对大陆以外地区的出口只增加0.1%,几乎呈停滞状态,尤其是对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日本,均呈负增长。显然,今年台湾出口几乎全靠台商在大陆投资,运用大陆资源及市场所增强的竞争力,才能维持台湾总出口的增加。至于今年台湾可能的经济增长,说是全靠对大陆出超的扩大,也不为过。由此看来,台商投资大陆,不仅没有“掏空”台湾,反而将两岸经贸紧密结合,促进了台湾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了台湾竞争力。
  那么,台商投资大陆是否就“债留台湾”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金融机构的“债”代表放款,本来就是其核心业务,像台湾的“台积电”赴美国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就是“债留美国”,“中信银”到英国发金融债券,也是“债留伦敦”。因此可以说,银行放款承受债权是天经地义的事。今天,如果说两岸之间存在着资金流通的不平衡状况,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责任也应该由台湾主事者来承担,因为,是他们对两岸的经济和金融的交流与合作设置了种种障碍。至今为止,台湾当局还是不允许大陆的金融机构进入台湾,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市场开放自我设限,又不去改善投资环境、激发岛内劳动市场活力,同时又不去帮助岛内金融机构随着融通台商资金,将业务触角延伸出去,结果可想而知。由此看来,“债留台湾”也是岛内分裂势力为其政治服务的欺人之谈。
  台湾分裂势力的政治权谋终究阻挡不了经济规律。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没有能“戒”掉两岸经贸交流,陈水扁的“有效管理”同样不能“管”住两岸的经贸交流。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台商到大陆投资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经贸紧密联系,提升了台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亚明)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群死群伤火灾呈上升趋势
  公安部要求切实抓好当前消防工作
  本报北京12月2日讯 截至12月1日,今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6起,死亡10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和七成多。
  公安部2日举行的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年终岁末我国防火形势相当严峻。
  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205496起,死亡1866人,受伤2601人,直接财产损失12.7亿元。分析今年以来全国火灾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特大火灾增多,群死群伤火灾有所反弹。二是非重点单位火灾多发。三是商住楼、出租楼火灾尤为突出。四是“六小”单位火灾所占比重较大。五是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仍很严重。从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国火灾四项数字比去年同期虽略有下降,但群死群伤火灾呈明显增多之势,火灾形势仍很严峻。
  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严格落实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和实战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上升的势头。(宋臻)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国残联呼吁
  给予残疾人教育更多关心和支持
  本报北京12月2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残疾人,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增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摆脱贫困。”中国残联有关方面负责人今天在北京举行的“关注残疾人教育研讨会”上呼吁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据中国残联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2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322个,在校生近57万;各级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1162个;特殊高等教育学院(系)近10个,上线残疾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率达90%。
  但目前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水平还远远滞后于普通教育,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据悉,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其中80%以上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中国残联有关人士表示,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残联将充分用好国家彩票公益金等各种项目资金,广泛开展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主的贫困残疾学生救助活动;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建设,努力满足残疾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灵宝市检察院积极维护农村稳定
  本报讯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农村推行“组账村管,村账乡(镇)审”模式,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灵宝市由于村组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干部挥霍、挪用甚至贪污集体资产,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灵宝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选民率领一班人深入调查发现,因农村财务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比较突出。他们积极探索,选择群体上访事件相对比较多的尹庄镇,积极开展以“组账村管、村账乡(镇)审”为核心的预防试点工作。他们向尹庄镇发出关于在全镇开展基层预防工作的检察建议书;成立全市第一个基层预防组织“尹庄镇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率先成立了“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全面推行“组账村管、村账乡(镇)审”财务管理制度。在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中,全镇未发生一起村组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未发生一起因财务问题而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
  2002年6月3日,在检察院的建议下,灵宝市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下发了规范性文件。市检察院先后深入全市17个乡镇开展法制教育培训20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达5000余人次。目前,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村组干部财务问题而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今年7月,该市被命名为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
(杨森 郭振涛 王宏杰)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二炮军需保障基本实现信息化
  本报讯 假如忘记了所穿服装号码,军需仓库的被装管理计算机软件会自动帮你查询
  ……第二炮兵在军需保障中充分发挥高科技部队的技术优势,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军需仓库、生活服务中心、官兵食堂、副食品生产基地的管理,促进部队军需保障基本实现信息化。(王开斌)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淮南大通区加大征兵监督力度
  本报讯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征集新兵工作中监督到位。他们对接兵干部一律请应征青年家长、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纪检部门填写《廉洁征兵意见卡》,并由人武部党委根据接兵干部廉洁自律的表现做出书面鉴定,寄至接兵干部所在团以上政治机关,确保对每个干部的管理不失控。(余静江 胡承业)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罗湖国税推行“阳光服务”
  本报讯 深圳罗湖区国家税务局推行“阳光服务”,积极构造纳税服务体系,为纳税人提供高水平服务。他们还实行了“五制”:办税公开制、首问责任制、纳税提醒制、
  办税服务承诺制、督办通报追究制;“五办”:当天的事情当天办、紧急的事情立即办、复杂的事情协调办、分外的事情协助办、法定的事情依法办。
  (何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