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01-02

2003-01-02新闻联播 文字版

申纪兰的根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br/><br/>  申纪兰的根<br/>  段存章<br/>  人常说:“滴水穿石”。我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看到一景:“树根穿石”。拜谒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墓碑时,旁边有一劈开的巨石,石中间穿出一条粗粗的树根。我手攀弓形似的树根,拍摄下了珍贵的纪念。<br/>  拍摄完毕,申纪兰同志迎上前来,伸出一双粗壮的大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老段,西沟人欢迎你!”她领着我们攀登高高的台阶去参观西沟展览馆。这位七十三岁的老人,“咚咚”地迈着脚步,气不喘,话不停。我没来得及数清到底有几百个台阶,但老申每天要接待几批参观客人,上上下下要登多少台阶呀!台阶就是她的人生根基,步子稳,根基牢,她是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人生顶峰的。这时,我仿佛看到她1954年骑着小毛驴,踏着弯弯的山路,走进县城,换乘汽车,再换乘火车,初次进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此每年一次,每五年换届一次,她届届连任,一直当了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整整半个世纪,历经风霜雨雪,申纪兰的根深深扎在西沟泥土里。<br/>  老西沟是申纪兰起步的地方。这里生长着两株挺拔笔直的大杨树,人们说象征着“两杆大旗”(李顺达、申纪兰)。据说,树苗是李顺达当年从河南林县逃荒到西沟带来的。在李顺达住过的老窑洞门上至今留着“劳动起家”四个字,我注意观察在新西沟的办公大楼门上雕刻着亮丽的大字仍是:“劳动起家”。这大概是申纪兰一生永不忘记的座右铭。她十八岁出嫁到西沟,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成为全国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第一人。那时,妇女们不敢扛着镢头下地,她带头干,挖坑栽树,挑土担粪,甚至放羊、摇耧、犁地,与男社员一样流汗。纪兰在1973年曾调到省妇联当主任,一当就是十年。她的要求是“六不”: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拿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在省妇联机关工作的日子,她主动打扫庭院,洗刷碗筷,不用服务员。1983年,她卸任回到了日想夜盼的西沟。她说:“我不能丢下这里的群众不管。”近几年,西沟先后建起硅铁厂、磁钢厂、饮料厂,她外出跑业务,遇上装卸车的活,她不顾劳累来当帮手。她至今还耕种着自家的责任田,她总是说:“我是个农民,也劳动惯了,再说,劳模不劳动,还叫啥劳模。”<br/>  老申从衣兜里掏出钥匙,把我们领进她的老院小屋。院里没有花草,一株低矮的苹果树也不引人注目。屋内墙上挂着她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的合影照片,地下连个沙发也没摆,只有两条长长的木板凳。朱镕基、胡锦涛坐过她家的板凳。<br/>  老申与我们在西沟招待所共进午餐。她不吃肉,一盆素烩菜也吃得挺香,她边夹菜边说:“这是咱西沟种的黄豆磨的豆腐,这是咱西沟种的红薯加工的粉条,这黄瓜、白菜、山药蛋都是咱西沟种的,没污染!”她句句不离“咱西沟”,我觉得她与西沟的一粒粮、一叶菜、一片瓜都连着根。吃饭间,老申谈到自己喜欢过清淡的生活,还说到她的金钱观。她说:“金钱就像水一样,缺了它,会渴死;贪图它,会淹死。用来为集体、为乡亲办事,金钱如命根一般;放在自己手中,视为过眼云烟。”前年在北京一次大会上,李瑞环亲手授给她二万元母亲河奖。她一分没有花,支援西沟打了一眼六百米的深井,使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br/>  “妈妈做的事,起初我们不理解,也有过想不通,后来慢慢习惯了,就依着她。”申纪兰的儿子张江平与我聊天时这样说。妈妈闲时也给子女们讲些“陈年旧事”。“文革”天下大乱了,别人往省城走了,纪兰说:“你们出去闹革命,我在家抓生产吧!”她当时并不是政治头脑多么清醒,而是没有那个“闹”劲,劳动生产才是她的“根”。<br/>  每年春天进京开一次全国人代会,山西代表团登门看望薄一波。有一年,省主要领导人去了,薄老问:“纪兰为啥没来?”没等回答,薄老又说:“你们可以不来,纪兰不能不来,我想听她的真话!”我听申纪兰多次说过:“我是什么时候也不瞎说。”<br/>  西沟在太行山深处,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境内就有大小山头三百三十二个,深浅山沟二百三十多条。西沟人经过半个世纪的顽强奋斗,把二万五千亩光秃秃的荒山披上绿装,举世奇迹!申纪兰与我们坐车去看她们“藏在山沟里的政绩”。<br/>  西沟人要挣旅游业的钱。申纪兰和乡亲们想把公路扩宽通进深山沟,准备的铺路沙石已经堆满路旁。我们乘坐的车被进出的车堵住,只见申纪兰跳下车,一弯腰搬起路中间一块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咚”一声扔在沟里,排除了路障。我从老申的身上看到了劳动模范的本色,基层干部的本色,共产党员的本色。“有人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是一点也不后悔”,“我是党员,你要比别人好,就要比群众睡得迟,起得早”,“文化低,没水平,但是跟党有感情”……申纪兰许许多多的大实话常在我的耳边萦绕。至此,我理解了申纪兰常说的一句话:“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br/>  西沟是申纪兰的家。申纪兰的根在西沟。

清音袅袅乡间来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清音袅袅乡间来<br/> 余清楚<br/> 秋天到了,当满山的红叶纷纷飘落的时候,当田间黄澄澄的稻谷收获进仓的时候,居住在鄱阳湖畔东南岸的农民们心里便痒痒起来,在辛勤劳作了大半年之后,便想起了祖祖辈辈传唱不已、绵绵不绝的天音,被江西老表称为省剧的“赣剧”。在余干、万年、乐平等县、市的村庄里转悠,不时可以听到从一个老人或是一个小孩的嘴里流畅出那种原汁原味的、高亢激越的、略带几许幽怨的赣剧名曲来。《秦香莲》、《玉堂春》、《下河东》等三十多个传统名剧是乡村艺人经久不衰的演唱节目。这种代代相传、自娱自乐的娱乐方式,也许不那么纯正,不那么规范,也许已被许多现代人遗忘,被许多流行歌曲所挤压,但在赣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永远是那么神圣,那么自由。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创作“临川四梦”时,或许当时的动机就是为老百姓而作,表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是写给群众演唱的剧本。当那些饱含浓厚乡土气息的清音穿过村村寨寨,越过溪流河谷,回响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空,那种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的魅力令人为之感动,为之心醉。<br/>  我以为,要领略赣剧的风采,要领略乡土文化的内涵,到乐平市的乡间去走一走,肯定会受益匪浅。那里可是文化之乡,是赣剧之乡,是古戏台之乡。<br/>  乐平人会演戏,会看戏,这首在民间流传的民谣“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道出了乐平农民对赣剧艺术的喜爱。在乐平农村,演戏的由头多得是。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或子弟升学,接风剪彩,新屋落成,婚丧嫁娶以及修谱开谱,接娘娘,建寺庙,祈福禳灾等等,都要请戏班演出。每逢开台演戏,村子里便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宰猪杀鸡,买菜置酒,炊烟不断,三乡五里的亲朋好友都要请来做客看戏。演出时间有时多达七八天,演出活动夜以继日。锣鼓一响,脚底发痒。村民为了看戏,十里八乡围拢过来,风雨无阻,台前场后,人头攒动,一人台上唱,万人台下泣,全场如痴如醉。以前长年活跃在乡间演出的班社有近百个,梨园子弟达千余人。为培养民间戏曲艺人,乡村自办的儿科班多至数十个,学员数千。就是在今天,全市还有十几个业余剧团活跃在乡间,业余演员达四百余人。<br/>  乘坐汽车在乐平的田野村庄里穿行,稍微留心一下,就会看到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映入眼帘。这便是乐平的古戏台。随着赣剧在乐平的形成和发展,乐平古戏台也相继出现和增多,逐渐成为赣剧血肉相连且并驾齐驱的独特建筑艺术。全市现有古戏台二百四十余座,占江西全省古戏台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不乏明清建筑,融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和文学于一体,像一颗颗艺术明珠镶嵌在村村落落,每一座古戏台,都在讲述着一个农民生生不息的故事,都在回味一段流光溢彩的岁月。这样大面积地完好保留各个时代的古戏台,海内外难得多见,无怪乎许多专家学者盛赞乐平是一座庞大的“中国古戏台博物馆”。<br/>  乐平有个赣剧团,成立于1954年。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剧团,长年走村串户,活跃在这些古戏台上,为基层群众一年演出三百多场,观众达上百万人次。就在一些县办剧团纷纷停办的时候,乐平赣剧团却越办越火,成为江西仅存的两个县级剧团之一。我们既感受到了剧团创业的艰辛,更感受到了剧团顽强的生命力。<br/>  我来到南岸村,见到了“土演员”鲍吉金,他是村里业余剧团的团长,四十出头,平时做建筑生意,演出忙时,便把村里的演员召集在一块。不过现在时代变了,新人新事多了,他们也与时俱进,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民改变观念奔小康的新剧本。比如《婆媳之间》、《彩礼》等反映农村新观念的剧目就很受老表的欢迎。我由衷地为这些不计报酬、不辞辛劳的“土演员”喝彩,显然他们没有动不动就要几百万元演一台戏的本事,也没有开口一次出场费就要十几万元的本事,但他们真正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他们的本事是真正让老百姓感到了快乐。这种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民间艺术肯定是具有无穷生命力的。

聆听岁月的足音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聆听岁月的足音<br/>  霍昱西<br/>  走进加疙瘩,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那首《相思》诗不自觉地呈现脑际,既而幻化出一段拧不干的日子。我迈动双足漫无目的地寻去——<br/> 举目,雾霭缭绕,山林迷蒙,森林叠着森林,高山摞着高山,我以为自己进入了一种幻境,几次揉眼再定睛望去,依然如故。<br/>  我不敢迈步前行,生怕碰坏这份景致,碰坏原始林独具的美丽。<br/>  樟子松与落叶松和平而亲切地混居在一起,青绿参差。红豆就坚强地生长在它们的脚下,一小片一小片的,铺成密实的网状,青绿的枝叶间长满了可人的小果实,它由青到红,由酸到甜,森林部队的战士们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如咀嚼每一个被打开的日子……<br/> 加疙瘩森林中队外站,这名称乍一闯进我的耳畔,我以为这里的树木都长满了病疙瘩,到这儿才得知,加疙瘩是鄂温克语——长满红豆的地方。<br/>  这个森林中队外站也缘此而得名而诞生而乐此不疲地扎下了根。<br/>  那得追溯到三十七年前的一个冬季。二十名战士接受了上级的命令,到加疙瘩河南岸建外站。<br/>  原始林遮天蔽日,没有路。开路,破坏森林不说,二十名战士不知要开到何年何月。唯一的路是河道,不足百米宽的额尔古纳河,早已被积雪覆盖得密不透风,瓷瓷实实。<br/>  第一次进驻是1965年元旦后的第二天,在河道上整整走了二十余天。为了来回运粮方便,他们铲除了近百个冰包。有好几个山东来的战士,没经过这样的冷天,几个冰包过后,手冻成了紫茄子色,北方人看了有些心酸,让他们在河道上来回跑步增热,一帮北方人坚持干,随着尖镐的起落,碎冰块四溅,好多人的脸上被刺了一道道血口,似乎没人感觉到疼痛,神经进入一种冰冷麻木状态,没有人叫苦,都默默地忍受着。<br/>  到了第五天,战士小刘发起了高烧,不停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走时只带了点去痛片和消炎类的药片,没有卫生员,哪想到会这样?大家七手八脚地忙乎起来,带的高度烧酒派上了用场,搓脚的搓脚、搓手的搓手,还有人把双手搓热,伸进小刘那厚实的棉袄里给他搓后背。那时的人不知咋的特“抗造”,经过大家一阵折腾,小刘渐渐退了烧。战士们用皮大衣把他包严实了,让他平躺在高大的爬犁上继续前行。片刻后,河道刮起了大风,积雪被卷得四处飞扬,像蒺藜击打脸颊般难耐。寒流一股一股地像锥子般快捷地穿透战士们的衣服,全身的肌肉渐渐向一起靠拢,坚强地封存着每一份热量。风柱包裹着雪花直蹿云霄,五个爬犁早已缩成五个黑点愈行愈慢。马有些不听使唤。为了抢时间,战士们轮流牵马行进。相互间唠嗑,只能看见张嘴听不到声音……<br/> 今天,我来到加疙瘩,见到了第一批进驻加疙瘩的战士之一老张。他说,在加疙瘩,没人做出过轰轰烈烈的壮举,没人留下显赫的威名,可这里的森林保住了,这里的风景是最美的,这里的战士也是最可爱的。<br/>  分队长老李是个个子不算高的山东汉子,来加疙瘩第二年冬季,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姑娘听说他是名干部,心里特别乐意。老李是个实在人,回信把部队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番。自从发走了信,每天老李的脸上都挂着笑容,那份高兴劲使得大家好一番妒嫉。到了又一年冬季,家里来了信,他捧着信好一阵激动。然后轻轻拆开逐字逐句地读,读着读着,泪水就啪嗒啪嗒地流了下来,原来给分队长介绍的对象早跟别人结了婚……<br/> 我沿着老警的足迹一直向密林深处走去,忽然觉得前方晃动着二十个老森林部队战士的影子,那影子很实。我由衷地举起了右手,那个军礼是我平生最认真的一个。

美从中来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美从中来<br/>  张炜<br/>  读郭春燕的散文集《简单的寂寞》(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让人稍感意外的是,这些篇章中的所有文字都是温暖的、怀念的、向往的,情真而意切。这是一些通常所说的美好的文字。在今天,一个身居闹市的青年写作者已经很难做到这一点了。文中追忆了想念中的燕子、茶和书,还有扇子,读来真是乡情可期,古韵缭绕;其中写了那么多的昔日街巷、林荒草木,流露出对大自然的一片依恋。作者的柔情和善良时时从字里行间溢出。<br/>  现在的时尚文字可不是这样。触目所见,更多的是欲望中的痛苦挣扎,是惟恐不尖惟恐不利。那样的阅读简直是一种折磨。时过境迁,文风流转,刚健不再,嗲气噎人。还有在西风的悲苦绝望中留下的文字,在商业狂潮的飘荡中洒下的泪滴;伪装的伤感,梦中的富贵,花花色色不一而足。许多矜持自重的读者已不再期望从所谓的“散文”中寻觅什么了,因为他们害怕一打开纸页就听到无力的呻吟,看到可有可无的连缀,触及渺小而虚假的情怀。是的,正是这些最平庸最无聊的东西充填了一些印刷品,堆成字的垃圾。这甚至从中滋生了一些可以相互传染的病菌,从职业写作到初弄文事者,竟然极少有人能够幸免。<br/>  人们现在希望看到的是清新自然的记录,对心情,对乡土,对朋友,一律使用不加沾染的文字来简单地加以记录。这里需要真与善,也需要美。现在一谈到美与善有人就会转脸,好像在他们那儿这一切已经变成了多余。其实正是那些没完没了的所谓现代主义的“审丑”,把我们的阅读世界给弄脏了。这一类比脏逐臭的文字相互模仿,交替唱和,从来没有羞耻。<br/>  生活与艺术一起变丑的这一天,不是真正令人恐惧吗?所以说阅读仅仅是一次次心灵的取舍,人们首先验看的将是作者的心地,而后再论其它。心地不洁,满篇花言巧语也要扔到一边;反过来,如果是清洁美善之书,虽然纯稚也要精心收起。<br/>  时尚可以是丑陋不堪的。在任何一个时期,那些与之对立的勇气需要呼唤出来。因此,我们面对朴素真实的文字时,不仅有一种喜悦,而且还会感到欣慰。这部小书就是美从中来。实际上,古往今来的好文章也许不必发出惊人之语,它完全也可以平实无欺。深刻的思想可以直接打动读者,安静的忆想也并非流于庸常。好好写下每一个字,每一份情,每一个故事,每一段经历,这才是运用文字的首要意旨。如果舍弃了这些转而追求虚妄,那非但不会事半功倍,而且只能是劳而无功,是自我轻薄。<br/>  此书的作者深谙此味,勤勉为文,直取正道。我们从这些娟秀安静的文字中时常感受的,是一份认真探求和学习的审慎,是不能也不愿潦草的谦恭态度。是的,一个写作者在现代的怪异和痛苦、急躁和怨嫉之前,也许最佳的选择就是走上一条最踏实的真挚恳切之路。这才是一条好路。<br/>  因此,这样一本书可以交到少男少女手中,也可以拿与饱经沧桑的老人。它会帮助人的忆想,提示人的精神,与读者一起微笑和感怀。

诗二首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诗二首<br/>  樊忠慰<br/>  家园<br/>  乡情醉了溪水和田园<br/> 蛙鸣叫颤茅屋的星天<br/> 当阳光点燃大地<br/> 石头和游子也温暖<br/> 耕牛的汗珠湿了梯田<br/> 农人的脊梁金灿灿<br/> 谁的一生让勤劳丰满<br/> 饿不着肚子,披不完布衫<br/> 几捆干柴,半筐猪草,一把弯镰<br/> 割痛少年的夏天<br/> 没有人娶走流水<br/> 没有人嫁给青山<br/> 千年了,放牛娃竹笛横吹<br/> 暖了村姑和夜晚<br/> 大风刮过多情的山岗<br/> 狗吠瘦了红豆的家园<br/> 金片的阳光,洒下潺潺的流淌<br/> 洁白的月色,穿上树林的夜晚<br/> 我是个路人<br/> 沉睡在你颤抖的鸡鸣和花香<br/>  温馨童话<br/>  把霞彩逼到皮肤上<br/> 少女的脸颊像羞涩的花园<br/> 埋下春天和花香<br/> 身体淌清泉<br/> 眼底飘阳光<br/> 抬起素手,白银变金黄<br/> 大地放飞彩蝶<br/> 心灵呼吸月色<br/> 海的丝绸缀满星光<br/> 摘一朵野花,打开爱情<br/> 住进永不凋谢的家<br/> 蘑菇房是蚂蚁温馨的童话

“善良教育”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善良教育”<br/> 袁良骏<br/> 在中国古代的第一教育大家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善良教育”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论语》第一章《学而》中有这样一段话:<br/>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成白话就是:你们这些后生子,在家自然要孝顺父母,外出自然要敬爱兄长,少说大话而诚实可信,博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事做好了,就可以学习文献知识了。这里显然把“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而“仁德教育”也就是“善良教育”。孔夫子还倡导“吾日三省吾身”、“温良恭俭让”、“和为贵”、“贫而乐,富而好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安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种种美德,反对“巧言令色”、“人而不仁”、“小人儒”、“不义而富且贵”等种种恶习。孔夫子的这一整套“善良教育”思想,成了儒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儒家的仕进道路,正是从“修身”迈开第一步的。即使在儒家的启蒙教育中,也安排、突出了“善良教育”的内容。比如,启蒙读物之一的《三字经》,一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尽管这些旧的“善良教育”染上了浓重的封建色彩,必须加以澄清和扬弃,但以“修身”、“仁厚”为立身之道的“善良教育”本身,还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中,努力吸收了这些“善良教育”的内容,力图把它们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也是卓有成效的。<br/>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不仅对以孔夫子为代表的“善良教育”思想以沉重打击,也严重冲击了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教育,造成了人性转恶,信仰危机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大中小学的“善良教育”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以致发生了大学高材生以硫酸泼熊、中学生网吧纵火之类的恶性事件,足以让人警醒。<br/>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人民素质、民族素质,而孔夫子的“善良教育”思想正是我们古为今用的良好借鉴。

剪纸(图片)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剪纸<br/> 张标

花朵低垂的向日葵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花朵低垂的向日葵<br/>  徐鲁<br/>  在众多的生命中我最景仰你,你平凡而又高贵。旷野上忠诚的守望者。太阳的永远的爱人。燃烧的心。希望的爱恋,使你的生涯充满苦难的光辉。<br/>  在寒冷的世界上,你传递着来自大地与天空双重的温情与甘美。你不属于庸俗的城市,你是艰辛而质朴的耕耘者和收获者的兄弟姐妹。你是点燃在北方的旷野和高原上的金色的火炬,导引着一代代大地之子走向你,受苦受累却无怨无悔。<br/>  恩索尔在一个画展的开幕式上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色彩啊!色彩,活着的和死了的生命,绘画的魔力!我们梦境的色彩,我们爱人的色彩……画家们从神圣的礼炮发射出来的,不是死亡,而是光和生命。”是的,我看见的就是这样的光和生命!<br/>  看吧,在大路的尽头,一切成熟的花朵都低垂着。那是沉重的传统,是古老的家园,是祖先们的灵魂在为我们引路,引领着我们沿着黄昏的村路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br/>  在寻求幸福和欢乐的旅途上,多少颗心儿已经疲惫。穿过外省道路上的层层风沙,我背着生命最初的行囊向你走来,远远地看见昔日的乡土、晴空和村庄,看见大地和高原上你低垂的花朵、无声的身影,我的激情也在燃烧。我的眼里无声地滚动着大颗的热泪。

老枝新花(图片)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老枝新花<br/> 王玉斋

灵山印象(图片)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灵山印象(中国画)<br/> 山林

碱滩上的阳光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碱滩上的阳光<br/> 李光星<br/> 想起盐碱滩上 那一缕初春的阳光<br/> 想起就感觉到浑身上下暖洋洋<br/> 阳光,初春的明媚的阳光<br/> 照亮我人生轨迹的阳光<br/> 养我生命育我青春的<br/> 阳——光——啊<br/> 我知道这大地上一草一木都很多情<br/> 我知道这人世间一山一水都很美好<br/> 既然我来这美好的人间走一趟<br/> 就该像所有幸运的人们一样<br/> 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br/> 温暖的阳光,明媚的阳光,幸福的阳光<br/> 紧紧捧在手上<br/> 那时,我躺在松软的碱滩上<br/> 任海风温柔地抚摸心房<br/> 那时,我临居在人类灵魂的高处<br/> 抱定此生信念——<br/> 每桩事都要付出努力<br/> 一辈子总要有所追求<br/> 愿幸福,在春天里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