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热血铸雄关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戍边纪实
  本报记者 王慧敏
  车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颠簸。7个小时过去了,满目除了山还是山!连绵起伏的山峰似乎永远没个尽头,山体也永远是那种单调的灰黄色。
  终于,在转过又一座山峰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块足球场大小的草地突兀横在眼前,草地左侧山体上几个白色大字耀眼夺目:“祖国在我心中”。草地尽头山的褶皱里一排房舍若隐若现。玉其塔什边防连到了。而再往前走呢,不到1公里,便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边境线了。
  玉其塔什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境内。克州素有“祖国西陲第一州”之称。这里地处“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90%以上。
  这是一块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土地:境内高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5座。山顶常年戴雪,积雪与冰川厚度达百米以上。这又是一块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圣土,全州边境线长达1170公里。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战略位置,使克州处在新疆反对民族分裂斗争和国际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几十年来,克州军民携手并肩,生死与共,在千里边境线上谱写着一曲曲卫国戍边的不朽乐章。
  “一脚踏下去,雪齐胸深。想再迈腿,必须先伏下身把前面的雪压平。走不了几步,就筋疲力尽。”
  8、9月间,山下还是30多摄氏度的酷暑,然而,车到玉其塔什边防连,一跨出车门,宛如跌进了冰窖。营房四周的山体上白雪皑皑,站岗的士兵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这里海拔3400多米。
  穿上军大衣,仍觉寒意刺骨。指导员段增福说:“在这里当兵,一年四季离不开大衣。冬天气温一般都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呐。到了严冬,常常连温度计的水银柱都冻裂了。每年的9月中旬这里就开始下大雪,一直要下到第二年的5月底。”
  段指导员指着外面陡峭的山峰说:“每年新兵入伍,连里给新兵上的第一课是辨识营房周围的标志物,譬如:电线杆在什么方位,峡谷口哪块岩石突出,路傍着哪座山峰走等。因为到了冬天,一切都被埋在了雪下面,不少沟壑被旋起的大雪填平,如果不熟悉地形,一脚踏进了深沟,那肯定是灭顶之灾。”
  厚厚的积雪给巡逻、值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冬天战士们从一个哨位巡逻到另一个哨位,1公里多的路,往往要走上几个小时。“严格地说,那不能称得上是走,实在是连滚带爬。”二排四班战士谭文涛诙谐地向记者形容。他说:“一脚踏下去,雪齐胸深。想再迈腿,必须先伏下身把前面的雪压平。走不了几步,就筋疲力尽。”
  一次,一位战士下岗归来,正碰上大雪。走到离营房不到1公里的地方,再也走不动了。焦急的战士们沿路寻找,发现他已如雕塑般凝固在茫茫雪原上——双腿呈弓步状伏在雪地里,臂弯里紧紧抱着枪,眼睛直视着前方。这位共和国的卫士和帕米尔高原永远融成一体了。
  大雪,给战士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困难,非身临其境是难以想象的。这里,一年有9个月大雪封山。如果在封山前把给养全运进来,容易霉变。而封山之后再运呢,难度可就大了:车辆不通,从粮食、蔬菜到油盐酱醋全靠马驮人扛。年年冬春全连都要为运给养和冰雪展开一次次较量。今年3月,副指导员李运敬带4个战士用马匹从团部往回拉给养。走到离连部10公里处的冰大坂时,面对硬邦邦滑溜溜的冰面,战马怎么也不肯过。他只好和战士们把给养从马背上卸下来,一箱一箱抱过去。在运最后一箱醋时,他脚下一滑人便朝悬崖下滚去。眼看就要跌下百丈悬崖,两个突起的冰柱子帮了大忙,把他卡在了中间。他虽然被撞得头昏眼花,那箱醋却仍被他牢牢抱在怀中。记者问他:“当时那么危急,你怎么不把醋扔了?”李运敬说:“这全是下意识的。你不知道,这里冬天解决吃的问题有多难……”
  几年前的冬天,连续下了40多天大雪,所有的交通都中断了。团部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给养送进来。先是没了蔬菜,战士们只好把原先扔在伙房外的烂萝卜和大白菜的菜根捡回来,洗洗切切当菜吃。后来连这些东西也没了,全连就剩下了一袋米和一瓶香油。没办法,连里一位参谋带着两个战士到雪地里套呱呱鸡来为大家改善生活。谁知遇上了雪崩,3个人全被埋在了几十米厚的雪堆里……
  连领导告诉记者,战士们从当兵走进大山那天开始,一直到退伍,没有谁离开过大山一步。因为最近的居民点离这里也有200多公里。除了营房和哨位,终日面对的就是那无边无际的群山和茫茫雪原。
  长年累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战士们的心态如何?入夜,记者住进了2排4班战士宿舍。来了客人,战士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军大衣盖在记者身上,床上一下子多了5件军大衣。班长石磊来自陕西榆林,这位长得又高又壮的小伙子,在玉其塔什已经5个年头。他说:“我们村附近有一个煤田,这些年,村上不少人家靠搞运输过上了好日子。父母也想让我早点退伍回去搞运输,连拖拉机都买好了。我也不是没有动过回去的念头。可只要一站到界碑前,这个念头就无影无踪,只觉得热血沸腾。我们连长说过,‘选择了边防就是选择了奉献’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所有戍边战士的座右铭。只要祖国需要我,我会无怨无悔地干下去。”
  熄灯号响了,在战士们均匀的鼾声中,记者也进入了梦乡。睡梦中隐约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耳畔抓挠,记者下意识一挥手,只听“吱”地一声,一个东西撞在墙上——原来是只老鼠。快天亮时,觉得又有什么东西钻进了被子。记者紧张得赶紧抖被子,入侵者也紧张起来,上下乱窜——又是只老鼠。睡觉前,石班长说这里跳蚤多,建议记者将衣服脱了吊起来。这下可糟了,那只左冲右突跑不脱的老鼠毫不客气地在我的腿上、胸口抓了几道血印子。打开手电一照:地上有20多只老鼠在乱窜。早上,当记者心有余悸地和战士们说起当夜的遭遇时,战士们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石磊开玩笑:“来了客人,老鼠也想凑热闹呗!”他说:“冬天草原上没了吃的,那时,老鼠才多呢。”
  如果说玉其塔什边防连的官兵们该诅咒大雪的话,那么木吉边防连的官兵最该诅咒的恐怕是这里的海拔了
  海拔还不到4500米,记者已经感到头疼欲裂。这里是克州的木吉边防连。
  木吉边防连守防258公里,平均海拔4800米。战士们巡逻,人在山上走,云在山下游。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道路,靠攀岩而行,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巡逻一趟下来,要十几天。这里人迹罕至,官兵们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该连防区的9号点位,海拔超过了5000米,这里有三个梯形台阶,每个台阶200多米长。战士们巡逻到这里,每向上爬十几米就要头朝下脚朝上躺下休息一次。因严重缺氧,官兵都要用背包绳将头缠紧。600多米的距离,每次要爬上四五个小时,尽管是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冬,衣服也要被汗水浸个透。最要命的是这里的天说变就变,而且一时几变,风、雨、雪、冰雹随时会来。连领导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每次巡逻官兵都争着要去这个点。
  在这里,守边军人奉献出的不仅是青春年华,也在奉献他们的健康和亲情。克州所有的边防哨点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阳光的强烈紫外线穿过稀薄的空气,在银白的世界里交叉反射,极易将人的肌肤灼伤。在这里,不消几天,皮肤就由红变黑,层层掉皮。
  如果不是他亲口说,很难相信站在面前的这位“老年人”只有39岁。黧黑的面孔上,一道道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头发基本上全白了。他就是布伦口边防派出所所长阿里木。阿里木在布伦口边防派出所已经工作了18年,巡逻执勤的足迹绕地球一周有余。他很乐观:“现在城里不是流行染发嘛,这个钱,我就省了。”他说,在边防连队呆上几年,很多人的头发都会变细、变白。同时,许多人会轻重不同地得上心律不齐、心肺肿大、记忆力衰退等高原病。
  在木吉乡,记者听到了一个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真实故事。边防派出所艾力木江的妻子阿依努难产险些丢了命。妻子难产时,艾力木江正在哨卡值勤。儿子满月后,妻子带上儿子去看望丈夫,却又正赶上山洪,车子无法通行。阿依努对边防大队领导讲:“能隔河看上丈夫一眼,让他听一听孩子的声音,我就知足了。”于是,大队长通知艾力木江准备好对讲机等在对岸。妻子到时,夫妻对岸互望,竟无语凝噎。突然,怀里的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妻子激动地用对讲机喊道:“你听见了吗?这是咱们儿子的声音呀!”泪从艾力木江脸上流了下来,在场的官兵们无不动容。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条件再差再苦,也得有人守。我老了,还有儿子、孙子呢!”
  斯姆哈纳边防连连长杨福全带着两名新战士在大山里艰难地跋涉。离冬古喇嘛山口还有十几里地,可他们实在走不动了。离开连队已经11天了,按照原计划,他们该在4天前到达冬古喇嘛山口。一场不期而至的大暴雪阻断了他们的行程。两天前,带来的干粮、水已悉数告罄。更糟的是,一匹战马摔伤了腿,只能牵着它慢慢地挪动。
  如果冬古喇嘛山口的守边员已经不在那里,后果将十分可怕。因为离下一个打尖的地方还有5天路程。人如果7天不吃不喝,那意味着什么?
  不过,战士们心里明白,守边员在的可能性很小。按照约定,如果4天前巡逻的战士还不到,守边员就可以带着牛羊转场。
  冬古喇嘛山口的守边员是一位60多岁的柯尔克孜族老大娘。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确切名字,因为她长期守在冬古喇嘛山口,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冬古喇嘛老大娘”。
  抱着一线希望,大家慢慢朝冬古喇嘛山口挺进。随着夜幕的降临,气温更低了,大家身上残存的热量似乎已消耗殆尽,步伐也更加迟滞。而那群已经尾随了他们整整一天的狼,却越逼越近,绿莹莹的狼眼仿佛伸手可触。边境不能轻易开枪,大家把匕首攥在手里,背靠背朝前慢慢挪。
  “前面有火!”战士小王高兴地大叫起来。近了,近了,大家看清楚了:那位不停地往火堆里添柴的,正是冬古喇嘛老大娘。
  原来,面对突降的大雪,老大娘担心战士们巡逻时碰到意外,冒着牛羊被大雪冻毙的危险,毅然留了下来……
  柯尔克孜以“山父水母”民族自誉,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克州1000多公里的边境,有大小通外山口256处。为了守好这些山口,20世纪60年代初,州上决定选出优秀青壮年担当守山员。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没有路,没有电,烧牛粪,住地窝子,基本上是一种半原始的生活状态。但一代又一代的守山人甘愿忍受寂寞,忍受清贫,与边防战士一起用热血和青春在帕米尔高原铸起了一道道雄关。
  1962年,刚新婚不久的艾山主动要求到环境恶劣的冬古拉守边。艾山和妻子帕夏尔古丽自己动手制作,沿边境线埋下200余块刻有柯文“中国”字样的砖块和其它标志。1992年,组织上考虑到艾山老人年岁已大,动员他一家人搬到县城附近定居,并为他修建好包括住房在内的生活设施。但老人谢绝了,他说:“时代再发展,国家不能没边防。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条件再差再苦,也得有人守。我老了,还有儿子、孙子呢!”近年来,艾山两个儿子已承担起父亲的守山任务,每当部队官兵到冬古拉时,兄弟俩轮流协同官兵巡逻执勤,艾山则和老伴为官兵忙活后勤。
  库鲁木都山口守山老人莫依丁已年过70岁,在40年守山戍边中,老人曾6次救起冻伤、摔伤官兵23人。一年深秋,边防连长郭汉民带队巡防遇暴风雪,官兵被困两昼夜,郭汉民和3名战士的脚严重冻伤,跟官兵一起巡逻的莫依丁解开自己的上衣,将冻伤官兵的脚一个个轮流放在自己的胸口去暖。
  在克州千里边境线,像冬古喇嘛老大娘、艾山、莫依丁这样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义务守边的柯尔克孜牧民,比比皆是。祖国西陲第一村——斯姆哈纳村86岁的巴鲁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国家守好门户,是我们柯尔克孜人的责任,遭点罪,吃点苦,我们无怨无悔。”
  “军民关系就好比一个人,经济是人的两条腿,国防是人的脊梁。没有腿,人走不了路。而没有了脊梁,人就连站起来也困难。”
  克州驻军的前身是延安时期的老模范359旅,这支由王震将军领导过的军队,正是60年前双拥运动的发起者。60年的薪火相传,使“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思想,在克州各族群众的心中,深深扎根。
  克州的军民关系,是以卫国戍边的共同信念为基础的。克州历届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不重视边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关心边防的干部不是好干部,边防意识不强的公民不是合格的公民。
  为了边防事业,克州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宁苦自己也不苦部队。克州州委书记王新怀讲得掷地有声:“军民关系就好比一个人,经济是人的两条腿,国防是人的脊梁。没有腿,人走不了路。而没有了脊梁,人就连站起来也困难。”州长买买提艾山更是坦言:“只要部队有困难,州上哪怕不发工资也必须解决。”
  克州是个吃国家财政补贴的贫困州,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不到10%,发不上工资是常有的事。然而,近5年来,州、县(市)为驻州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千万元。乌恰县年财政收入只有四五百万元,然而,5年来,他们共投资260多万元为驻县部队建了办公楼、住宅楼、武器库、供排水设施。阿合奇县出资60多万元为4个边防连安装卫星电话,并规定:官兵打电话一律免费。
  为了让战士们安心守边,克州专门制定了《自治州军人抚恤优待办法》,明确提出:“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1996年以来,全州做到了5个100%,即征兵任务完成100%,义务兵奖励率100%,义务兵优待面100%,退伍兵安置率100%,优扶对象定补面100%。全州多年来没出现一例退兵。
  “再穷不穷军烈属,再难不难革命功臣。”全州每年发放优抚金超过百万元。近几年,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退伍军人的安置始终得到了保证。从1996年以来,全州共安置复员军人1080人,不仅本地子女当兵复转如期如数安置,并且为其他省区367名退伍留疆人员安排了工作。
  为了边防事业,克州广大群众视子弟兵如同自己的子女,备加关爱。大雪封山部队生计有困难时,驻地群众就是自己不吃也把最好的食物送到部队;部队缺草料,群众宁让自家的牲畜挨饿,也会把草料送给部队;官兵巡防到任何一个点,牧民都像迎接亲人一样招待他们,把最新的被褥让官兵铺盖,让官兵睡床而自己的家人却睡地铺;不少牧户成年累月舍不得杀只羊,但发现巡逻官兵脚冻了,会毫不犹豫地宰羊,用热羊血为战士洗脚,用热羊皮为战士焐脚……边防七连连长杨福全感慨地告诉记者:“驻军和地方群众早已成为一家人了,我们有事情就直言相告。群众家中遇到婚丧嫁娶,都会通知连队,开口就是‘家里有事办,回家来看看吧’。”
  “爱民情不钟,愧当子弟兵。”
  斯姆哈纳是一个位于中吉边境的小村。忆起往昔的岁月,村民委员会主任夏木沙紧锁眉头:“以前,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养畜。年年夏秋村里人都得赶着畜群不停地追撵水草。到了冬天,草料不够,哪一年都会有牲畜饿死。”
  说起眼下的光景,夏木沙来了精神,他指着房前屋后的一畦畦农田说:“去年春天,驻军7连帮我们在定居点周围修了塘坝,引来了水,教会了我们种洋芋、青稞。今年春天,战士们又帮我们建了个小型畜产品加工厂。我们的日子和以前相比,真是两重天。”
  克州军分区司令员赵华业说:“无论什么时候,部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但是,军政军民关系也必须与时俱进。新时期,我们既是守边勇士,也是经济建设的勇士。”
  据悉,仅1985年以来,部队官兵参加地方重点建设48项,投入军力150多万人次,出动车辆机械8万多台次。1996年在南疆通信光缆建设中,驻军十一团承担了50公里挖沟铺缆任务,官兵每天苦干14个小时,仅用20天就铺设完毕。乌恰县武警中队十多年如一日致力于驻地的绿化,在乱石戈壁上植树10多万棵,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400佳”。去年,自治州启动万亩葡萄园基地建设,州军分区官兵出动6000多人次参战,司令员赵华业、政委魏秉贤等军分区领导身先士卒战风沙,斗寒暑,开荒4000余亩,种植葡萄2万多株。
  为扶贫帮困,驻军官兵情洒高原。从机关到边防连,层层抓扶贫工作,人人有扶贫任务,级级有扶贫对象,扶贫人口累计上万人,捐款捐物上百万元。魏秉贤说:“‘爱民情不钟,愧当子弟兵’已成为驻州部队官兵的行为准则。”
  为了人民利益,部队官兵危难之处显身手。哪里有险情,最早赶到的是部队。1996年至1998年,阿图什市发生5级以上地震23次,驻军部队出动官兵1.4万人次,出动车辆8000台次,抢救物资2.5万余件,价值6500万元。1999年8月2日,暴雨成灾,阿图什托卡依水库决口80多米,部队、武警官兵3500多人参加抢险,56名官兵组成“敢死队”跳进决口,最终让洪水低头保住了水库……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对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为克州千里边防线铸造了一道任何敌对势力都无法逾越的雄关;也正是这种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为克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这个新疆昔日的经济小州,如今正向经济大州迈进——连续5年,克州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疆前三位,全州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198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2.3倍、108.7倍。(附图片)
  边防七连的战士们在边境线上巡逻。(本报记者 王慧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与穆沙拉夫会谈
 就中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本报北京11月3日讯 记者李文云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胡锦涛高度评价中巴关系。他说,长期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双方始终以诚相待,建立和发展了以高度信任、相互支持和全面合作为特点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关系。我们赞赏和感谢巴基斯坦政府在涉及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中巴关系,愿与巴方一道,不断把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的水平。
  穆沙拉夫说,巴基斯坦人民珍视同伟大中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巴中友好深入人心,基础牢固,经历了时间和风云的考验。巴基斯坦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受到鼓舞,愿与中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巴中友好合作全面发展。
  胡锦涛就进一步发展中巴关系提出4点建议:一是继续保持两国高层经常交往,促进两国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流;二是加强两国经贸科技领域的互利合作,落实优惠贸易安排。鼓励和支持两国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合作;三是深化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共同打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和威胁地区和平安宁的“三股势力”;四是保持两国在国际及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
  胡锦涛表示,双方签署的两国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是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希望双方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共同开创新世纪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局面。
  穆沙拉夫说,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议对加强巴中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巴方完全赞同。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巴中都可进行磋商与合作。我们坚决反对恐怖主义,决不允许包括“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内的任何人利用巴领土从事任何反对中国的活动。巴中经贸合作富有成果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巴方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和矿产资源开发。巴方愿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巴中友谊更加深入人心,为巴中全面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方还就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胡锦涛表示,中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巴印和解,继续为推动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胡锦涛对穆沙拉夫提出的“温和文明论”表示赞赏,并指出,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各个民族、各种文明应该和谐共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开展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并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引渡条约》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会谈前,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穆沙拉夫总统访华举行欢迎仪式。胡锦涛主席夫人刘永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宋金升、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等出席欢迎仪式。(附图片)
  11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三十六届年会开幕
 李长春等会见与会代表
  本报北京11月3日讯 记者崔士鑫报道: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三十六届年会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年会开幕前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
  李长春在会见中说,欢迎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到北京举行年会,希望世界中文报业能够架起两座桥:一是在祖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之间架起一座“亲情桥”。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苦难,海外游子对此体会更深。现在欣逢中华盛世,祖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通过世界中文报业架起“亲情桥”,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二是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友谊合作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报业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希望世界中文报业能更多地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让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架起一座了解、友谊、合作之桥。
  刘云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举国上下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开放、更加繁荣、对世界更有吸引力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呈现蓬勃生机与活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大陆报业愿意借鉴和吸收海外中文报业的有益经验,加强与海外中文报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中文报业的发展,在世界传媒格局中发挥中文报业更大的影响力。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于1968年在香港成立,以联系全球中文报业从业人员、维护和促进中文报业发展为宗旨,迄今已有会员90余家。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文报业的发展”,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的120多位报业高层人士将共同探讨新世纪中文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执委会主席李祖泽主持开幕式,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长张晓卿致开幕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等出席了开幕式,此次年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协办。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演绎“蓝天芭蕾”纪念人类航空百年
 罗干等观看表演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曹智、孙茂庆)云海踏浪来,彩练当空舞。3日上午,位于北京南郊的南苑机场碧空如洗,人民空军在这里举行飞行和跳伞表演,庆贺人类翱翔蓝天百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观看表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一同观看表演。
  10时整,蓝天上滚过阵阵惊雷,6架蓝白相间的歼击机呈顺风队形,以间隔和距离只有5米、高度差仅1米的柔曼动作轻盈地掠过观礼区。俯冲、跃升、斤斗,歼击机在空中不停地变换着队形。刚才还潇洒豪放的宝塔式队形,转瞬间变成了箭队。这时,天空中6机编队酷似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镶嵌在蔚蓝的天空。6机编队的队形刚从眼帘闪过,又俯冲过来散开成6个方向,像一朵美丽的金钟花,将6条彩练悬挂在广袤苍穹,勾勒出一道优美的空中弧线。4机向上开花、5机水平开花、“双机相对”等21个优美的动作,组成了一场华美壮丽的“空中芭蕾”。
  彩烟尚未散尽,从850米高空,3名跳伞运动员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人民空军军旗飘然而下,似带露的春蕾迎风怒放,如散花的仙女翩翩起舞。伞花漫天飞舞,烟花碧空四射。瞬间,身穿美丽霓裳的7名“空中天使”云海踏浪而来,“开路先驱”“欢庆百年”“彩虹当空”“仙女下凡”等7个精彩夺目的表演绝技,令在场的观众击掌叫绝,欢呼雀跃。
  进行飞行和跳伞表演的分别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跳伞运动大队。作为我国唯一的飞行表演队,“八一”飞行表演队有着中国“蓝天仪仗队”的美誉。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在国际大赛中共夺得188项冠军、444枚金牌,其定点跳伞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表演结束后,罗干等领导同志会见了表演人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据了解,为纪念100年前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向蓝天的壮举,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中国空军除了在全国4个城市分别组织飞行、跳伞表演外,还将举行一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推进空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解放军四总部、驻京部队各大单位、军委办公厅和北京市的领导同志,部分国家的驻华武官、驻京部队官兵和首都各界群众约1.1万余人观看了精彩的表演。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又成功发射一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世界首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卫星测试发射工位启用
  据新华社酒泉11月3日电(记者奚启新)北京时间11月3日15时2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这是我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第三次航天发射。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这样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从未有过,这表明我国航天发射水平与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研制能力日益增强。
  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十八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卫星将在太空轨道运行18天,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等试验。卫星获取的信息和试验结果,对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报告,卫星准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运行情况良好,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这个中心将继续对卫星实施跟踪、测控和轨道控制,按计划组织回收。
  据新华社酒泉11月3日电(奚启新、梁生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卫星测试发射工位,11月3日首次顺利完成了一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任务。
  由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这座卫星测试发射工位,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工位。新工位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充分进行了防火焰烧蚀、气流冲击、抗振动研究。与钢架结构的发射塔架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美观实用,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


第1版(要闻)
专栏: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湖南3年新增耕地10万亩
  本报长沙11月3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耕地,2000年至2002年的3年中,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还新增耕地10万亩,有效地稳定了粮食生产,全省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50亿公斤以上。
  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实行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市、州政府与所属县(市)政府也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湖南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40万亩。省政府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没有用地计划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或审批;坚持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制;盘活存量土地,尽量减少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审核审批制度。近两年来,全省审核、审批8000余宗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0万亩,其中,核减占用耕地近6000亩。同时,全省建立和逐步稳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为主体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全省每年用于开发整理耕地的资金在3亿元以上。2000年至2002年,全省补充耕地27.8万亩,比前3年增加了18.8万亩,增幅达210%,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还新增加耕地10万亩。


第1版(要闻)
专栏: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山西推进节水农业
  本报太原11月3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山西全面推进节水农业工程,年可节水约8亿立方米,增产粮食约10亿公斤,自实施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来,全省粮食总产量已超过100亿公斤。
  节水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实惠。首先是节地。长治县南呈节水增效园区的同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节约账:地下输水管道取代土渠后,每亩可节约耕地0.02亩,全园区2973亩灌溉面积可节省耕地面积59.5亩。其次是提高了产量。闻喜县节水灌溉园区的2000亩大棚改用滴灌后,平均每亩增产600公斤,按每公斤蔬菜1元计算,亩增收600元,总计增收120万元。在全省实施旱作节水的农业区内,平均每毫米降水量就可生产粮食0.55公斤,相当于每亩节约用水21立方米,农民靠此每人每年可增加纯收入140余元。


第1版(要闻)
专栏: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我对种田有信心
  刘成友 陈龙
  杜光华是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老屋村农民。11月2日,是他极为喜悦、忙碌的一天。
  当天中午,我们见到杜光华的时候,他正专注地数着一沓崭新的人民币。他刚在家门口售完15000公斤粮食,得到了19200元钱。“今年的粮食每公斤比去年高出四角多!”杜光华一脸笑容。他匆匆扒拉了几口饭,说要赶到地里去栽油菜。
  “去年搞税费改革,今年负担降到一亩地80元钱。油菜籽价格也高了,去年八角,今年九角八。去年只栽种了16亩,我准备今年多种30亩油菜。”杜光华走得很快,我们随他来到油菜地里。
  收割后的稻田没有闲着,而是被精细地耕整过,排灌沟里蓄满了水,田畴上随处可见忙碌的农民。“我对种油菜种水稻有信心,油菜没下地,是因为村里统一排灌,如今旱情已经缓解。”顺着杜光华指的方向,我们看到排灌沟的蓄水直接流入田地,以改善墒情。而往年,杜光华需要从一公里远的湖汊里挑水浇苗。
  去年,杜光华种植的油菜患了“菌核病”,一片一片地倒伏。“多亏了镇里的农技人员,药到病除。今年,他们又下乡送农技资料,我心里有了谱。”杜光华边栽苗边快活地说。
  优质才能优价,杜光华对此有亲身体验,他选用的湖北省“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中油2号”,使亩产从60公斤增加到130公斤,每公斤还比普通品种高出四角钱。他计划一星期内栽完46亩油菜,期待明年卖个好价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