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名人生活

  “脱口秀女王”
  吴敏苏
  下午4时并非黄金收视时间,但每天的这一刻,美国有900万电视观众准时收看
  MSNBC电视台的奥普拉·温芙蕾脱口秀节目
  (OprahWinfreyShow)。该节目自1986创办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这要归功于它的女主持人———有“脱口秀女王”之称的奥普拉·温芙蕾。
  饱尝磨难和痛苦的童年
  奥普拉1954年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是个私生女。父亲当时在服兵役,母亲以喂猪等杂活为生。在奥普拉还是个婴儿时,母亲就把她交给了祖母,独自去了威斯康星州。她的童年是在又脏又偏僻的农场里度过的。她9岁时就遭人强奸,14岁时曾生过一个孩子,孩子生出来就死了。那年,她永远离开了那个给她留下太多痛苦记忆的地方。
  祖母没受过多少教育,但她经常在教堂背诵圣经。也许受祖母的影响,奥普拉从小就爱说话也爱读书,据她自己说她6岁时就是一个很好的读者了。奥普拉16岁时,曾到洛杉矶游览好莱坞,看到了明星们的手印,从此她下决心要出人头地,让自己的手印出现在好莱坞。经过许多磨难和努力,奥普拉19岁时被选为田纳西黑人小姐,也成为纳什维尔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位黑人主持。上高中的最后一年,她应邀参加了“白宫青年代表大会”,见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后又因几次演讲和竞赛的胜利,她获得了田纳西州立大学四年的奖学金。但她放弃了上大学,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电视事业中。
  1983年,奥普拉与WJZ—TV电视台的合
  同到期后,来到当时美国第三大电视市场芝加哥。她想要超越自己,在节目中选择了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如人格的完善和如何处理好家庭与孩子的关系等节目。3个月后,奥普拉节目的收视率在当地达到25万户,大大超过了全国明星唐纳休的15万户。此后,她迅速上升为全国脱口秀的顶尖人物。
  “利用电视,而不是出现在电视上”
  奥普拉不算美女,也早过了妙龄。她打动观众的力量在于对观众推心置腹、愿意与之分享一切隐秘的真诚。比如说她少女时受过性骚扰和虐待,被强奸过,怀过孕也打过胎,在二十来岁时受男朋友的诱惑吸食过可卡因……这些她都毫无隐瞒地告诉了观众。乔治·麦尔在他的《奥普拉·温芙蕾:真实的故事》里写道:“观众们信任奥普拉,是由于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经常会提一些惊人的问题或暴露自己的隐私……反应是惊人的。”
  奥普拉有时与寻常百姓谈论真实生活经验,把节目办得像一次集体心理诊疗。例如,她经常邀请心理专家作为她的联合主持人,让嘉宾在节目中公开他们个人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在他的《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和影响》一书中这样写道:“嘉宾们谈论性、乱伦、虐待儿童、娼妓、暴虐的上司、减肥的困难、自我评价问题和缺乏自信心等问题。这是全国性的发泄,让参加者和许多收视者能分享或是关注这些特殊问题或社会现象。”
  在奥普拉主持的脱口秀节目里,有一个“每周一书俱乐部”栏目。她带领广大电视观众阅读她喜欢的书。凡经过她推荐的书,就能跃上超级畅销书的行列。有人说:近年来对出版业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奥普拉。
  自1995年起,奥普拉将自己的节目定位于更有鼓舞意义、更注重高尚精神,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跨越人生阴影、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她力求节目不仅是无害的,而且是真正有益的。“利用电视,而不是出现在电视上”。奥普拉的这句话道出了她的使命感:不仅仅是出现在镜头前,而是要利用电视的影响力,来给广大观众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改变了世界的黑人妇女”
  奥普拉及其节目在美国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就拿1997年4月6日的一次节目为例,奥普拉在与一位素食主义者讨论牛肉安全问题时随口说了一句:“我已经不再吃牛肉汉堡了。”谁知就这句话引来了一场官司。养牛者称:低迷不振的美国牛肉市场顿时下挫15%,连续两个月处于10年中的最低点。他们指控奥普拉对养牛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求超过1200万美元的赔偿。
  奥普拉在世界上65个国家拥有大量观众。她曾5次获最佳美国电视访谈节目艾美奖;3次得到最佳节目主持人艾美奖。盖洛普机构曾做过民意调查,奥普拉位居美国最受钦佩的女中豪杰第四位。在美国,每月都会有杂志以她为封面,著名黑人刊物把她列为“改变了世界的黑人妇女”中的第一位。1996年《时代》周刊首次评选出美国最有影响的25个人,她当之无愧地入选。《生活》杂志1997年9月号封面上也推选她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1998年,奥普拉的年收入已达到7500万美元,在全球娱乐圈中独占鳌头。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拥有自己的电影电视制片厂的黑人妇女。1985年,她主演了电影《紫色》里的“索菲娅”一角,一个由于率直敢言而受到丈夫虐待的不安分女人,并亲自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法国领来的“螟蛉子”
  ——普鲁士三百周年随感之二
  江建国
1618年到1648年之间,欧洲的心脏地区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接连打了30年的仗,史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在现在的德国。它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地区的破坏程度史无前例,历史学家们甚至认为它堪称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过后,德意志地区“千村薜苈”、“万户萧疏”。尚未正式立国,但雄心勃勃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也未能幸免。据流传下来的记载,柏林以北的鲁平地区人口几乎死绝,只剩下4个村子,每年新出生的婴儿不过四五个而已。本来就没有多大的柏林只剩下7500人,而当时巴黎和伦敦都已经是50万人口的都市,阿姆斯特丹人口早已超过10万,荣登世界贸易之都的宝座。普鲁士要想腾飞,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人。而它的兴起过程最为成功的决定性政策就是敞开大门,广招天下英才。
  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与
  16世纪兴起的新教之间的斗争几起
  几伏。1598年4月,国王亨利四世颁布有名的《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即胡格诺教徒以合法地位。但他死后,胡格诺教徒地位重新恶化。1685年10月15日,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剥夺了胡格诺教徒的最后一点权利,迫使他们开始秘密大批逃亡。普鲁士慧眼识良机。仅仅3个星期之后,普鲁士的统治者、开国国王的父亲———弗里德里希·威廉选帝侯就针锋相对地颁布《波茨坦敕令》,鼓励法国受到迫害的胡格诺教徒移居普鲁士。后世公认这是普鲁士崛起的第一步,也是这位统治者最有远见的决策。这个决策固然同他本人同样信奉新教、天然同情胡格诺教徒的处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留学荷兰,眼界开阔,他深知“人力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据估计,从1685年的《枫丹白露敕令》开始,直到1715年30年间,逃出法国的胡格诺教徒有20万人之多,其中的富裕阶层大多去了瑞士、荷兰和英国。当时的普鲁士可以说一穷二白,没有什么格外吸引人的地方。为了同上述国家争夺人才,弗里德里希·威廉选帝侯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除消费税之外,在5年之内免除一切公共负担(以后又延长到10年),准许他们自由从事
  一切职业,在农村定居者可以获得耕地,穷人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木材取暖。企业家开设工厂可以获得政府的优惠贷款,等等。当时胡格诺教徒中的工厂主总计获得了10万塔勒(当时货币名称),穷人获得了
  7万塔勒的各种帮助。这位统治者派
  出官员在阿姆斯特丹、汉堡、法兰克福等地设立接待站,以德法两种文字印发这份敕令,在法国各地广为散发,政府设立集中管理的“法国事务专员公署”,颇有些类似当今的招商引资机构。
  最后约有2万胡格诺教徒来到勃兰登堡地区,特别是柏林。被“三十年战争”荡平的大地重新具有了人气。胡格诺教徒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法国的技术、文化和处在较高发展水平上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例如,胡格诺教徒所到之处,都建起了羊毛、亚麻等细布纺织厂,仅柏林一地就出现了
  876台纺织机,雇佣了大批工
  人。此后印染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丝绸加工、金银加工、珠宝制造、帽子、手套、刺绣等普鲁士人不懂不会的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普鲁士。几十种新的职业完全是由胡格诺教徒带来的。此前普鲁士人只吃难以消化的黑麦面包,是法国的胡格诺教徒帮助普鲁士人学会烤制香甜可口的小麦粉面包;此前冬季普鲁士人只戴粗笨的毛皮手套,是胡格诺教徒教给他们缝制精美的皮手套。当时柏林有1/3的人口是法国人,法语同德语一样通行。难得的是,“伟大的选帝侯”还知人善任,任命他们之中的优秀分子担任他子女的教师和官员,鼓励他们传播法国的文化。今天柏林中心区的“法国街”和矗立在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广场之一”的宪兵广场的法国教堂,就是胡格诺教徒当年聚居和作礼拜的地方。这些被普鲁士“收养”的来自法国的“螟蛉子”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19世纪的德国著名作家特奥多尔·冯塔纳就是胡格诺教徒的后代。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好望角遐想
  温京平
  有人说南非开普敦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与好望角的大名不无关系。不久前,有幸到那里一游,颇感此言不虚。
  好望角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会合之处,距离开普敦市48公里,从开普敦驱车南行一个小时便进入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宽阔的柏油马路沿着青山脚下蜿蜒伸展,湛蓝的海面波光闪闪。这里的山覆盖着浓郁的林木、茂密的草丛和缠绕的藤葛,呈现出一派原始景象。狒狒、羚羊、野兔等野生动物不时从密林和草丛中跳跃而出。我们尽情地欣赏自然保护区的迷人景色,不知不觉汽车已抵达开普半岛山脚下。
  在开普半岛上,最醒目的建筑是高高耸立山顶的航海灯塔。我们拾级而上,伫立山顶,极目远望,海天一色,辽阔壮观。蔚蓝色的大西洋和碧绿色的印度洋在眼前形成两道迥然不同的景象,让我们精神倍增,疲意顿消。大西洋如雄狮般怒吼着,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向着岸边疾驰而来,猛烈地冲击着海边岩石,发出震耳的轰鸣。印度洋则像少女般温柔恬静,浩瀚的海面宁静得如同光滑的大理石,无数细碎的浪花轻吻着海岸金黄色的沙滩。
  经当地朋友指点,我们从山顶上极目远望,看见一个形同巨大鳄鱼爪般的海角深入两洋之间,那就是好望角。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沿着山间蜿蜒小路来到海岸边,面前出现一块长条形黄色木牌,上面用英文和当地文字写着:“好望角———非洲大陆最西南端”。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情绪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连声高喊“好望角”、“好望角”!就像好望角是我们首次发现似的。
  其实,“好望角”
  的发现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登基后,希望寻找一条从海上通向印度的航线。1488年2月,著名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会合处遭遇狂风巨浪,汹涌的波涛把船队推至一个从陆地伸向海洋的海角上,他们才幸免于难。于是,迪亚士在那里竖起一块石碑,刻上“风暴角”3个字。当迪亚士回国后向国王报告此次航海经过时,国王认为“风暴角”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只要绕过这个狂风暴雨的海角,就有希望通往富饶的东方世界,于是国王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从此以后,尽管这里一年到头狂风呼啸,怒涛汹涌,但多少年来绕道好望角一直是由欧洲进入亚洲的一条最佳海上航线,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条海上航线。有资料显示,西欧进口石油的2/3、战略物资的
  70%和进口粮食的1/4要经过
  这条航线,因此,西方人称之为“海上生命线”。
  我静静站立在好望角,蓝天下,远去的巨轮翻卷着波浪;山脚下,大西洋的浪涛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回眸身后的开普敦城,幢幢别墅、白云蓝天、银色的沙滩和葱郁的山峦自然组合成巧夺天工的油画……面对这一切,我浮想联翩:1488年以前,生活在好望角这片土地上的是班图、布须曼和霍顿督等土著人。西方殖民者到来后,这里曾经发生血腥战争,白人用暴力征服当地土著黑人。
  19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伴随
  着鸦片和洋枪洋炮,通过好望角由大西洋走向印度洋乃至东南亚一带。1840年,英国人的舰队是在好望角加足燃料后驶进南中国海并炮击虎门炮台的。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尽管推行炮舰政策的老殖民者早已作古,但今日之世界仍然不大安宁。我祈愿“好望角”能够带来“好望”,让我们的地球处处祥和平安。(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朱新民摄)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不诚实罚款”
  赵刚
  我顺利地通过了悉尼国际机场的海关检查,刚准备将行李车推出海关大厅,忽然听到身边一阵喧哗,定睛一看,原来是同行的一位团员,被挡在了海关检查台外。
  “谁是领队?”海关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问。我连忙说自己是这个旅游团的领队。眼前这位澳大利亚小姐,手里攥着申报单,指着我那位团员手里的塑料袋和检查台上打开的箱子,问道:“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位老兄手里的塑料袋中,装着腌制的酸萝卜。那微微发黄的萝卜,从敞开口的袋中,散发着一股酸臭的味道。他的箱子里装满了各种食品,有榨菜、酱瓜,还有花生米、松花蛋、真空包装的酱猪蹄、猪口条和猪尾巴。我有些哭笑不得,悄声对他说:咱们是到澳大利亚旅游,又不是来逃难!
  事已至此,只好向海关小姐解释,这些决非腐烂变质的食品,更不是什么有害物质,不过是一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她将信将疑地查看着那些油光锃亮,熏制得发红的猪舌头、猪蹄子和猪尾巴,有些不可思议。突然,她发现了一盒松花蛋,随手拿起一个问:“这是什么?”我急忙回答:“鸭蛋。”她叫我打开一个看看。我敲开了一个,掰开蛋体,露出了稠糊糊的蓝黑色蛋黄,散发出硫磺味。澳大利亚小姐看见白生生的鸭蛋变成了这般模样,特别是闻到了不曾闻过的怪味儿,立刻花容失色,连声喊:“No,No,”叫我赶紧把破蛋包起来。她立刻抄起对讲机喊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的男士匆匆赶来。小姐神情紧张地向他汇报,并一样一样地将台子上的东西拿给他看。上司愈听愈严肃,眉头愈皱愈紧,不断地点头称是。
  眼瞧着事态愈闹愈大,我赶紧将所有的袋子拆开,当着他们的面进行现场演示:“这个是腌制的蔬菜,是中国人常备的食品。”我一边说,一边把几片榨菜放在嘴里,表示可以食用。两位海关官员的情绪缓解了下来。男士对我说,尽管这些食品在贵国可以食用,但按照澳大利亚政府的规定仍然不可以携带入境,必须全部没收。我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同伴,他连连点头表示“OK”。
  心里的石头刚落地,不料那位受到“松花蛋事件”惊吓的海关小姐扬了扬手中的报关单,向我的同伴发问:“为什么不如实申报这些食品?”我接过单子一看:糟糕!果然在是否携带食品入境一栏中,这位老兄在“NO”处画了一个×,表示自己没有携带任何食品入境。我咬着牙,狠狠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伴哭丧着脸悻悻地说:哪知道会这么倒霉,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申报就不申报,糊弄过去算了,省得找麻烦。
  见我们在一旁嘀嘀咕咕,海关小姐又紧追了一句:“为什么不申报?”她身边那位上司似乎也意识到问题严重,凝神注视着我们。我明白,这回犯了西方人的大忌。其实,只要如实申报,能否带食品入境并不是什么大事,而不讲实话,就会被认为是对海关有意隐瞒,故意欺骗。
  为了解脱困境,我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解释,这位中国团员是第一次到澳大利亚来,对海关的规则不清楚,根本不明白应该在申报单的哪一个栏目上画YES,或是画NO。听了我这番辩白,海关小姐严肃地点点头,又认真地问:“到底谁负责任?”直到我说出是我的过失时,她的脸色才缓和下来。小姐从夹子中抽出罚单,帮助我逐项填写完毕。然后,她将处罚单交给我们并解释说:“食品全部没收,同时罚款110澳元。”对于罚款,她解释说,并非是对携带食品的处罚(没收食品已经算是处罚),而是对不如实申报的处罚。
  办完了罚款手续,她友好地把我们送出了海关大厅,临别还主动伸手与我们握别。她面带微笑地说,非常感谢对她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并预祝我们在澳大利亚旅行愉快。
  同伴又尴尬又疑惑,对我小声地说:“好家伙,看她刚才的那副凶样,非要把咱俩扣下不可。”我望着海关小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没好气地对他说:“这回叫澳大利亚人给咱们上了一课,知道了什么是不诚实的代价,110澳元!那可是500多元人民币呀!”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和平 史宗清摄于比萨斜塔旁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新闻故事

 祖鲁王嫁女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文并图
非洲国王如何嫁公主?去年12月7日,在南非东部农村,记者目睹了祖鲁王嫁女的盛况。
  这是一次特殊的婚礼,新娘是国王的千金;新郎是曼德拉的曾侄孙,还是个酋长。更重要的是,这一联姻意味着南非两大黑人民族祖鲁族与科萨族的友好与和善。隆重壮观的婚礼更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南非黑人民族文化和风俗。
  婚礼持续4天,惊动了全国,上至前总统、现总统,下到当地酋长、长老和黎民百姓。婚礼按照现代西方式、当地民间式和南非民族式等不同方式分别举行。第四天是民族式,是婚礼的高峰日,吸引了方圆近千公里的5000余名群众。婚礼在新郎的家乡、南非最贫困的东开普省的伊马铁嫩吉纳村举行。包括驻南非使团在内的各界来宾的到来,使30公里外的乌姆塔塔市的宾馆一时爆满。当日11时许,记者在宾馆门前偶遇一位名叫布托的王子,问他:国王有多少儿女?这位23岁王子竟抓耳挠腮了一番。祖鲁王有5个妻子国人皆知,到底有多少孩子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不过,这位王子能说明白自己的家庭,即他母亲生的孩子:“我母亲马西是二皇后,共有8个孩子,5男3女,小弟弟13岁,大姐33岁,今天出嫁的是我25岁的二姐南迪,她是祖鲁王嫁出的第一个公主。”
  我们与王子一起驱车来到婚礼现场,蓝天白云下,三个巨型的大帐篷格外引人注目,在两三公里外的2号国道上就能看见。这三个大帐篷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分别是婚礼的三大组成部分———送亲、迎亲和晚宴的举办地。婚礼于中午12时开始,我们抵达时,新房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新房不是一间房,也不是一套房,而是一幢崭新的现代建筑。
  数百名强壮剽勇的祖鲁男子和袒胸露背的祖鲁少女不远千里,把壮观的送亲场面带到新郎家乡。古德·兹韦利蒂尼祖鲁王下车后加入送亲的行列。祖鲁勇士们在身为内政部长的王叔布特莱齐的领唱下,高唱颂扬祖鲁王的赞歌,徐徐前进。行至第一个帐篷前,一辆汽车抵达,几名壮士抬下公主的嫁妆走在队伍前面。按当地风俗,嫁妆包括被褥与日用品。
  祖鲁人能歌善舞。先是勇士和少女集体表演。接着出场的是皇家舞蹈队,两排妙龄少女踏着曲子的节奏依次出场,后面是新娘和她的亲姐妹们。她们每人一手握矛一手持盾,英姿飒爽,展示了游牧民族的鲜明特色。按照民族风俗习惯,未婚少女袒露双乳,已婚女子则不然。作为新娘的南迪今天是半遮半露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佩戴白色网状面罩,胸前用豹子皮做的围巾遮盖着,幸福之中带着几分羞涩。
  作为婆家人的曼德拉来了。他身着民族服饰———长达膝盖的白色短束身外衣,先是坐在帐篷下,后与他的曾侄孙新郎恩富多坐在人群中一起观看祖鲁歌舞。筹办婚礼的长老拉加告诉记者:“这是曼德拉40多年来第一次与家乡人民这样长时间在一起,他将出席整个婚礼,仅露天活动就长达5个小时。曼德拉今天身着传统服饰出席婚礼,充分显示了他对新娘新郎的尊重之意。”
  按照民族风俗,新娘须向婆家的长老请安。
  只见新娘跳着舞,从两个姐妹伴娘的中间走出来,探着腰儿,低着头儿,跳到曼德拉对面,向他鞠躬敬礼,然后退下。她刚退了几步,新郎便跳起来,直奔新娘而去,用自己的矛去打新娘的盾,引得人群中爆发出欢快的笑声。新郎是在运用这一特殊的方式向新娘致意。接着,送亲队伍的即兴表演开始了,忽而是勇士高歌,忽而是少女舞蹈,你唱罢来我登场。演出后,送亲仪式就此戛然而止。
  按照传统风俗,该是新娘乘坐牛车在家人的护送下走在新郎的迎亲队伍中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祖鲁公主不是坐牛马而是乘轿车,她的父王、4位王后妈妈和一位姨妈以及姐妹们分别乘车跟着她前往第二个帐篷——300米开外的迎亲仪式地点。根据祖鲁风俗,女儿出嫁之日亲生母亲不能为其送行,南迪的王后妈妈今天就留在千里之外的农故马王宫默默为女儿祝福。
  迎亲仪式开始了,包括曼德拉夫妇在内的婆家人在烈日下团团围坐在牛圈旁边。新娘走到大家中间,在婆家人科萨族长老的指导下,开始“入门”前的受训。只见几名长老用语言加手势进行指导,南迪频频点头。约10分钟后,南迪右手持一根利矛走到牛圈门口,猛地向下用力,将矛直扎在牛圈门口的正中央。她的精彩表演赢得一阵热烈掌声。这一动作非同小可,表示着新娘今天已正式成为“婆家主人”,宰杀自己牛圈中的肥牛以款待四方宾客。对作为游牧民族的南非黑人而言,牛是财富的象征,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是以牛的数量多少来表示轻重薄厚的。按照传统习惯,男方的彩礼应为13头牛,公主则另当别论,这次,新郎家为国王送去了120头牛和2匹马。国王今天也带来了一群牛作为女儿的嫁妆,以显示国王的富有与慷慨。对于国王的这番美意,男方的少女舞队翩翩起舞,以示谢意。随后,曼德拉代表婆家人走上前去与笑迎上来的祖鲁王亲切握手,互致问候(见上图),并向祖鲁王赠送了两头白色公牛。
  迎亲仪式的最后,婆家的老妇人将新娘接回新房,关起门来进行传统的妇道教育。与此同时,宾客们纷纷沿着红地毯步入晚宴帐篷。宴会开始前,新娘新郎(见下图)在主席台上入座。欢乐、逗趣的科萨族舞蹈拉开晚宴的序曲,音乐一停,贵宾致词开始,莱索托国王齐莱耶三世今天以双重身份出席婚礼,他既是男女双方邀请的贵宾,又是南非科萨族的女婿,送来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礼品。中国驻德班总领事于泽民也以外交官和祖鲁王贵宾的双重身份出席婚礼,在晚宴前向新娘赠送了包括海信DVD机在内的中国礼品。
  曼德拉在致词时语重心长地说:“在未向一对新人表示祝福之前,我要提醒你们,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矛盾的婚姻,不要一遇到矛盾就认为世界末日到了。我坚信你们能够战胜婚姻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祝你们幸福!”(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