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三个代表”:党性的根本要求
王振升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合格的领导干部。“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最根本的党性要求。因此,增强党性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
  党性要求,与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联。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的深邃眼光,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总结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党应对各种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要求。
  共产党人要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实践者。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这里的一个“坚持”,一个“纠正”,都是从党性的高度要求共产党员永远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支持者、实践者。
  共产党人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也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发扬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努力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人民群众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
  共产党人要坚持“三个一致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三个一致性”,是衡量共产党员宗旨观念强弱的一把标尺。在实际工作中,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持“三个一致性”,落实“三个一致性”。
  共产党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根本的党性问题。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共产党人增强党性、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在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社会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止境,理论创新、理论发展也没有止境。因此,坚持党性,就要紧密结合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准确、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三个代表”实践好、落实好。


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以体制创新应对加入世贸的新挑战
李统书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为我们指出了推动经济发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种挑战的根本途径。
  体制创新:应对加入世贸新挑战的根本途径
  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挑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根本之策。
  加入世贸组织使体制创新更为紧迫。“落后必然挨打”,这是历史的经验。物质、技术和军事上的落后是国家落后的直接表现,而制度落后则是落后的深层次根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各地区为了在竞争中把握主动,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关键性因素来认真谋划,下功夫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因。只有制度问题解决了,才能一变百变、一通百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的真正强大才有可靠的保证。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这就对加快体制创新,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体系、管理模式和运作规则提出了紧迫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但也必须看到,深层次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政府职能与世贸组织规则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监督与约束,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还较为普遍;二是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壁垒、职能重叠现象还比较突出;三是政府、企业、公民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四是政企不分,企业运营过分依赖政府保护等问题还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五是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度不高,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较突出,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等等。差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看到差距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把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到新境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特区推进体制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动力。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创特区发展新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加入世贸组织,既是对特区先发优势的冲击,也是对特区体制创新的砥砺。从根本上讲,特区的优势和发展在于创新。特区要继续发挥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带动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真正“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就必须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汕头经济特区以往依靠中央的优惠政策,发挥侨乡优势、商贸优势、民资民力优势,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政府职能及行政执法尚不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体制和机制上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在体制创新上下更大的气力,努力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整体推进:体制创新的重要原则
  体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方向,通盘考虑,配套联动,整体推进。
  处理好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的关系涵盖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关系。特区拥有立法权和改革试验权,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实践证明,坚持“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脱政府、政府解放企业、企业发展生产”的改革思路,推动政府、市场、企业的改革同步进行,就能把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培育市场(含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商会等)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阳光政府”的有效措施;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和解决问题,让市场解脱政府,使政府能集中精力去管好该管的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和发展的大环境;通过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引导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有助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促进改革内容和领域的平衡发展。要进一步促进各主要经济领域之间,经济体制改革与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之间的平衡发展,整体推进改革创新。一是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民营企业改革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应着力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二是把推进工业改革与推进其他行业的改革结合起来。在继续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加大商贸、外经贸、农业、建筑、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企业改革力度,避免单门独户、零敲碎打,或者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某个部门单兵作战。同时,大力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三是全面推进,系统治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坚决取消繁琐的报批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探索普遍适用各类企业的“一揽子”改革办法,力争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能一步到位。
  实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特区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艰巨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就是把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使体制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保障,使科技创新成为体制创新的动力,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为此,一方面,要克服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重点突破:体制创新的有效方法
  在改革中,由点到面、重点突破,是推进改革深化和体制创新的有效方法。
  力争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上有实质性突破。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入手,大刀阔斧地改革一切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制定政策、实施监督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政府从大包大揽、无所不管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将可以由市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交还给它们。二是降低政府的行政和服务成本。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制度,降低政府行政运作成本,逐步加大运用市场机制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比重。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事时限,推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化。四是建立制度化的政府协调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要建立议事制度、协调制度和磋商机制,坚决克服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力争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上有实质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事关增创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的全局。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发挥传统优势行业、优势企业的龙头作用,努力实现规模经营。对主业突出、技术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企业集团。二是对一批资产质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授权经营。三是围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改革与重组。支持企业打破部门、所有制、行业、区域界限,实施兼并、收购、资产重组,通过改革创新,带动企业机制的转换,在较短时间内推动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提高汕头经济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力争在资源市场化配置上有实质性突破。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改革。目前,汕头经济特区有些经济增长点不能被有效培育和利用,与部分资源如土地、工程招投标、产权、重要生产要素等尚未完全市场化密切相关。要通过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进程,引导企业要人上人才市场,要工程上有形建筑市场,要土地上土地批租市场,要低成本扩张上产权交易市场。资源市场化配置不仅是拉动投资、创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而且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同时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重要措施。
  力争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有实质性突破。在经营性领域,应更多地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和外资等进行投资。打破行业垄断,在公用事业等专营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重视发挥股份制在融资转制和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打通民间投融资渠道,创造民间投融资机会。引导和推动企业搞好资本经营,走直接融资道路,拓展融资渠道。大力鼓励和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求“知民”不图“知名”
  朱国良
  人生在世,总要有所追求。对于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事当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社会作贡献,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境界高低,折射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地去追求“知民”,而不图“知名”。
  知名和知民,一字之别,实质迥异,两者出发点不同,手段不同,结果也不同。追求知名者往往是为了树立个人的形象,以达到升迁或谋利的目的。追求知民者必然是着眼于决策正确,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努力地推动工作和事业。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沽名钓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树“形象工程”,结果却是劳民伤财,群众反感。也有许许多多的党员领导干部,撑开是把伞,为人遮风挡雨;俯下是头牛,为民鞠躬尽瘁。他们不靠在报刊上扬名,不愿在电视中亮相,却在百姓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来自知民度,来自对人民的需要有本账、对群众的冷暖最知情。
  毋庸讳言,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现代社会,一个地方要发展,需要借助必要的知名度;一个领导干部要树立威信,也需要适当地提高知名度。但知名度的“名”有美名与恶名、实名与虚名之分。把知名度建立在知民、爱民、为民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美名与实名。真正做到了知民、爱民、为民,自然也就能获得上佳的口碑和名声。
  知民可贵,知民才会爱民。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源泉。党的干部“本色是工农”,切不可忘记宗旨,切不可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贪图虚名,不知民情、不顾民意、不惜民力、不解民难,不但违背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而且会导致决策失误、工作受损,危害党的形象,损害群众利益。而一个知民情、懂民意、惜民力、解民难的领导干部,肯定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他们必然会时刻关注群众的意愿,努力反映群众的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知民不易,关键在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知民无疑是重要的,但民情民意不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而需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去发现、去了解。俗话说:“近山知鸟音,涉水识鱼性。”要知民,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来到百姓中,听听街谈巷议,看看田间地头,扎扎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不图虚名,只求实效,既“身入”,更“心入”,交些布衣朋友,搞点“微服私访”,努力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倘若足不出户,高高在上,何来知民,怎会爱民?或者是“身入”而不“心入”,脚不沾泥,手不带草,又怎么能够了解民情民意,给群众留下好名声?
  官德只在民心里,名声自在百姓中。群众是纯朴的、实在的,他们既看领导干部说得如何,更看领导干部做得怎样。真正地知民、爱民、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样的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才能有影响和威信,才能有感召力和亲和力。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庞仁芝 周国祝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唯物史观在探究历史发展动力时,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入手,把握住生产力这个根本,从而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唯物辩证法同时指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愿望、思想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和调节,在一定条件下,由物质派生的精神可以转化成历史发展的动力。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邓小平同志讲,像我们这样一个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就是要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以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塑造人。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育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是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力量引导、聚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而共同奋斗。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担负起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第9版(理论)
专栏:

  创新国有企业经营者选用机制
  杜金卿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与按市场机制要求选拔任用干部相结合的原则,创建科学灵活的选任机制
首先,更新用人观念。企业是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者是配置企业生产要素、组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挥者。在新形势下,应按照市场经济和不同企业对经营者素质的要求选配国有企业经营者,把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业绩作为选任经营者的主要依据之一。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主要由上级任命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传统方式不仅难以选拔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即便选拔出了优秀人才,也会因缺乏职位风险的压力和在市场竞争中拼搏进取的动力而难以创造突出业绩。因此,应改变单一的组织选配方式,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途径选拔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形成企业经营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收入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应遵循管事与管人相统一和管少管精的原则,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对地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的领导班子,由党委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
  以最大限度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为目的,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经营者创造突出业绩的主要手段。多年来,我们在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对经营者和科技骨干激励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加快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制度,以激发企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效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使其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相吻合,是建立激励机制所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年薪制和股权制是对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办法。以年薪制和股权制为主要手段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投资者与经营者形成更好的利益“捆绑”机制,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制衡关系。但实行这种分配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如较完备的人才市场,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出资人要到位,经营者的薪酬必须由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来决定而不能由经营者自己决定,等等。
  强调物质激励的重要性,并不否定精神激励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物质激励难以“到位”的情况下,精神激励非常必要。应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审计监督和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为主要措施,构筑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
对经营者激励低效和监督乏力,是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机制中并存的两个弊端。监督乏力,一方面是因为国有资产监管主体不确定,监管职责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监督者的利益与监督行为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监督动力不足,形成谁都有权监督,却谁都不真正负责的局面;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权力高度集中于经营者个人,企业内部党委会、职代会、工会以及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制衡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已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监督程序不规范,董事会不决策、监事会不监督、股东会成摆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构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决策系统与执行系统合理分离入手,改变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的状况。要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的职责范围,详细制定工作规章制度。二是加强企业监事会制度建设,实行监事会主席外派制度。应根据企业国有股权比例,由主管部门采取委派、选派、推荐等方式产生监事会主席。设置专门的监事会工作机构,制定监事会基本运行制度,明确监事会职责,切实监督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认真落实企业年度审计制度,对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等企业领导人员严格执行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和重大经济事项的专项审计制度。四是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职工民主评议企业经营者制度,对职工信任票达不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经营者,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