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走“双赢”发展道路
——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
本报记者 罗春华 李新烽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目前正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同瑞典、挪威、意大利、埃及和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大臣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瑞、中意备忘录等一系列有关双边环境合作的文件。在繁忙的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笑称自己这些天来一直在忙着“务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牵动着世界。解振华认为,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走过的是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他说,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来以年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环境质量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恶化,相反,从1995年到2001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却降低了10%—15%。这得益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更得益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在环境治理方面的高投入。据他透露,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环境保护投资从1981年的2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1年的1106亿元人民币。当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还在800美元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大规模流域性的污染治理和酸雨区的治理,而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达3000美元甚至高达1万美元的时候,才着手治理被片面发展所破坏了的环境。中国的环保投入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即使是发达国家在发展的同期也望尘莫及。
中国在环发领域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样令世界关注。解振华说,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各级政府和人民的环境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这都是历史性的进步。正是由于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来重视,中国的环保产业才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他强调,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必须走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共同参与,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环保产业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创造的产值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十分显著。未来几年内,环保产业的增长预计达到20%。与此同时,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催生了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学科,比如生态经济、过程工程学等。
谈到这次会议,解振华坦言争议很大,分歧较多。他说,从里约热内卢会议10年来的情况来看,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目标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不够的。从总体上看,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是可持续发展不力的原因,应该看到,现在的环境问题是过去100年的发展中造成的,发达国家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高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应回避应负的责任。他说,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朱镕基总理亲自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大会并将发表讲话。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就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这次大会应该在《21世纪议程》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
在采访的最后,话题回到了中国。解振华说,大约在10年前,美国人布朗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谁能养活中国》。10年不到的时间,他又写了另一本书——《生态经济》。他在书的序言中呼吁,所有谋求发展的国家都应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解振华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实现可持续发展还任重道远。但是,中国一些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不对立,中国愿尽自己的努力,让地球上多一片蓝天,让世界多一些繁荣。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朱镕基会见布莱尔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2日电 记者罗春华、李新烽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此间的桑顿国际会议中心会见了英国首相布莱尔(见下图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朱镕基表示,今年是中英关系中重要的一年,是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30周年,又是香港回归中国5周年。30年来,中英关系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推动中英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两国高层接触频繁,经贸合作稳步上升,去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又呈现良好的势头。双方在文化、科技、教育、金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富有成果。我们对此感到高兴。
朱镕基强调,中国重视发展中英关系。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英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就国际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中方愿与英方一道,推动中英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更大的发展。
布莱尔对英中关系得到全面、顺利发展感到高兴。他说,近年来,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希望就全球性问题加强与中国的磋商与合作。
双方还就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有关问题、中东局势等交换了意见。(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基斯坦
严防恐怖袭击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在“9·11”事件1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巴基斯坦军警加强了国内各大城市的戒备,严防恐怖分子或宗教极端分子借机滋事,制造恐怖活动。
8月28日,巴基斯坦军方人士表示,根据情报和安全部门截获的消息,一些恐怖分子正试图借“9·11”事件周年之机在巴进行破坏活动。这位人士表示,恐怖分子目前已经瞄准了巴境内的一些“目标”,试图通过恐怖袭击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不过,巴军警和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动向,目前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据介绍,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是此次防范的重点地区。卡拉奇城市大,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今年在该市先后发生了袭击法国潜艇专家和美国领事馆的恐怖事件。信德省官员介绍,有关方面目前已经向卡拉奇城内的外交使团驻地、教堂与清真寺以及一些重要政府部门增派了军警,加强防卫。另外,首都伊斯兰堡的治安也在加强,使馆区、政府机构以及各大饭店目前也都加强了警戒,以防不测。
在对重要机构进行保护的同时,巴军警还加强了对“人”的保护。上自总统穆沙拉夫,下到一些普通的警官,都有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消息称,一些恐怖分子已经扬言:不惜用自杀性袭击来暗杀一些在“反恐”中表现突出的警官,这其中包括战斗在“反恐”前线的旁遮普省木尔坦市警察总监等人。
与此同时,巴军警目前也在加大对宗教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搜捕力度。8月28日,巴警方在北部城市白沙瓦抓获了13名宗教武装分子,其中有巴基斯坦人,也有阿富汗人。警察从他们的住处搜出了一些爆炸装置和武器,同时还有武装训练的光盘、卫星电话等设备。但警方经过审讯称,这些人只是一些外围的“散兵游勇”,而巴国内的恐怖网络,还没有最终被“摧毁”。
加强省际合作是摧毁恐怖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合作尤为密切。8月中旬,旁遮普省警方在中部的木尔坦市抓获了13名武装分子,他们被怀疑制造了两起袭击基督教机构的恐怖活动。抓获这些武装分子后,旁遮普警方立刻与信德省警方取得联系,请他们联合调查,以确认这些武装分子是否也参与了年初发生在卡拉奇的恐怖袭击。此后,信德省警方派人“常驻”旁遮普省协助工作,目前双方仍在木尔坦布控,搜寻通缉在逃的10名恐怖分子。
巴内政部门最近也表示,要严防恐怖分子在巴的进一步活动,更好地维护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统计表明,自去年“9·11”事件以后,在巴发生的针对西方人和基督教机构的恶性恐怖事件达8起,死伤80余人。巴有关方面强调,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恐怖分子在今年继续搞一些破坏活动,否则,不但会助长恐怖分子的气焰,也会使整个反恐斗争受挫。
(本报伊斯兰堡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朱镕基会见意总理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2日电 记者罗春华、李新烽报道:正在这里出席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桑顿国际会议中心会见了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见下图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朱镕基对中意关系的发展势头表示满意。他说,目前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各部门之间的人员往来频繁,磋商与交流不断加强。去年双边贸易额又创历史新高,意企业对华投资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双方中小企业合作发展迅速。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更趋活跃。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成果,双方在首脑会议期间举办的“中意环保合作项目”就是中意伙伴关系的具体体现。
朱镕基表示,中国重视意大利在欧盟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意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一致的看法和共同的利益。我们愿意继续挖掘双边合作中的巨大潜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贝卢斯科尼同意朱镕基对双边关系的评价,高度赞扬中国近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意政府将继续积极鼓励企业界开展与中方的合作。(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主张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叙伊反对美对伊动武
本报莫斯科9月2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今天在此间表示,俄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对伊拉克动武只能使国际调解复杂化并对海湾及中东局势产生爆炸性影响。
伊万诺夫是在同来访的伊拉克外长萨布里举行会谈后说这番话的。他指出,俄罗斯欢迎伊拉克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继续保持对话,并希望通过这一对话恢复伊拉克同国际社会在裁军领域的合作,为解除国际制裁创造条件。伊万诺夫证实,伊拉克准备邀请联合国核查委员会领导人访问巴格达,并就恢复核查工作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讨论。他强调,近几个月来俄伊两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增强,就调解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磋商。与此同时,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得到发展,俄罗斯希望继续保持这一合作。
伊拉克外长萨布里是今天上午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进行工作访问的。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9月1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总统巴沙尔1日在此间与来访的伊朗副外长萨德尔共同表示,叙伊两国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据报道,巴沙尔说,叙利亚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实施任何军事打击。他说,当前的中东地区局势非常敏感和复杂,因此应当加强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以对付美国的威胁。
萨德尔说,伊朗反对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任何侵略,认为这种侵略行动将会给本地区各国造成严重损失。他呼吁本地区各国加强团结,警告在当前中东地区形势敏感的情况下,制造分歧只能有利于美国实现其在本地区的战略目标。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称切尼指控是谎言
制裁已造成一百七十三万人死亡
新华社巴格达9月1日电(记者顾正龙)伊拉克外交部发言人1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副总统切尼关于伊拉克仍拥有发展和生产核武器计划的指控是不值一驳的谎言,其目的是要欺骗美国人民和误导世界舆论,从而为其对伊动武找借口。
声明指出,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伊拉克履行了所有的承诺并已经销毁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1991年至1998年期间,对伊拉克各地进行了1.13万多次武器核查,美国间谍飞机也进行了442次空中电子侦察,但他们并没有发现能证明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任何证据。
声明还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早在1992年就指出伊拉克已经没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对伊拉克的核查结果与伊拉克所宣布的情况相符,并宣布该机构在伊拉克的核查任务已经完成。
声明指出,伊拉克国民议会不久前向美国国会领导人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派团到伊拉克对被怀疑的场所进行调查,同时也向英国首相布莱尔发出了类似邀请,但遭到他们的拒绝。这表明他们很清楚谎言不可能成为事实。
美国副总统切尼8月29日发表谈话,认定伊拉克有发展核武器的计划,重申美国必须推翻萨达姆政权并称现在是对伊拉克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的时候了。
据新华社巴格达9月2日电(记者顾正龙)伊拉克卫生部2日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自1990年遭受国际制裁以来,已有173.2万伊拉克人因缺医少药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报告说,仅2002年1月至7月,伊拉克死亡的人数就达10.3万,其中4.63万名为不足5周岁的儿童。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泻、呼吸道炎症、肺炎和营养不良。
报告指出,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内的美国和英国代表蓄意搁置伊拉克根据“石油换食品”计划进口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合同,是造成伊拉克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美英两国坚持对伊制裁势必造成更多的伊拉克儿童死亡,它们要对此非人道的行径承担一切责任。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


第3版(国际)
专栏:

旅美华人华侨谴责“台独”言论
委华侨华人成立和统促进会
新华社华盛顿9月1日电(记者王发恩、胡晓明)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1日在这里举行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来自华盛顿地区、附近一些州的华侨华人以及芬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的反独促统人士代表200多人出席大会,强烈谴责陈水扁的“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论,希望中国统一大业早日得以实现。
新华社加拉加斯9月1日电 委内瑞拉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1日在委内瑞拉北部城市巴伦西亚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反对“台独”和促进祖国统一宣言。宣言指出,“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委内瑞拉华侨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将团结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谴责以军杀害巴人
以下令调查误炸巴平民事件
新华社加沙9月1日电(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烈谴责以军最近两天相继杀害11名巴勒斯坦人的暴行。
他说,以色列领导人下令屠杀巴勒斯坦平民,其目的是终止和平进程。
巴民族权力机构文化新闻部长拉布同日呼吁巴方停止与以色列的一切接触。
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近日多次扬言要对以军的屠杀行径进行报复,并重申不会停止针对以色列的袭击。
另据报道,以外长佩雷斯1日说,以军没有向巴平民开枪。他承认平民丧生是悲剧性的,并保证以方将尽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日电 以色列国防部长本·埃利泽1日晚下令成立特别调查小组,对以军最近在军事行动中接连误炸导致巴勒斯坦无辜平民伤亡事件进行调查。
以国防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说,本·埃利泽已经同以军总参谋长亚阿隆就最近的这些误炸事件交换了意见。“国防部长下令任命一个由少将领导的特别调查小组审查这些事件,并在本月6日前提出有关建议,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以军最近在针对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军事行动中接连发生误炸事件,导致数十名无辜巴勒斯坦平民死亡。


第3版(国际)
专栏:

苏丹政府宣布停止同加朗集团和谈
据新华社喀土穆9月2日电(记者杨树林)苏丹新闻通讯部长、政府发言人易卜拉欣2日发表声明,宣布政府停止正在同反政府武装加朗集团进行的和平谈判,直至具备恢复和谈的适宜气氛,保证能够实现全面、公正的和平。
易卜拉欣是在加朗集团部队近日向政府武装力量发动袭击后发表上述声明的。8月30日,加朗部队向政府军所在的东赤道州重镇图里塔发动了猛烈进攻,政府军被迫撤出该城。


第3版(国际)
专栏:

  李鹏会见泰国前总理川·立派
本报曼谷9月3日电 记者蒋安全、孙伟报道:正在此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下午在泰国国会大厦会见了泰国下议院反对党领袖、前总理川·立派。
川·立派对李鹏委员长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我们作为各自国家总理时,相互之间有过多次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李鹏委员长高度评价川·立派为中泰友好作出的贡献。他说,“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您在执政期间,重视对华友好关系,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同中国签署了《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在您的任内,江泽民主席对泰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诗丽吉王后代表普密蓬国王陛下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实现了两国最高级别的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中泰友好关系的发展。”李鹏表示相信,川·立派先生作为泰国重要政治家,将继续为促进中泰友好作出贡献。
  川·立派感谢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的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及对泰国的大力帮助。他说,中国政府为了帮助亚洲其他国家走出困境,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言而有信,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川·立派对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
  李鹏说,我们注意到,泰国已逐步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对此表示祝贺。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李鹏介绍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良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获得了很多机遇,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泰国早已是世贸组织成员,对世贸组织比我们更熟悉,你们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泰国前副总理素帕猜博士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这是亚洲人士第一次担任这个职务。
  川·立派说,素帕猜博士担任总干事,不仅代表亚洲国家,也是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这个职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相信中国经过调整有关政策,趋利避害,一定能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等李鹏委员长的陪同人员会见时在座。(附图片)
9月3日,正在曼谷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泰国国会大厦会见泰国下议院反对党领袖、前总理川·立派。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朱镕基会见蒙古国总统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3日电 记者罗春华、李新烽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此间会见了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
  朱镕基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巴嘎班迪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蒙古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方一向重视发展与蒙方的关系。中蒙长期友好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朱镕基说,中蒙地理相邻,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经贸合作方面有很大潜力。我们对蒙古政府在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希望蒙古在巴嘎班迪总统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绩。中国愿为此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巴嘎班迪请朱镕基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良好祝愿。他说,近年来,蒙中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作为友好邻国,蒙中之间既不存在原则分歧,也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蒙古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多年来对蒙古提供的帮助,愿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领域的友好合作。
  双方还就正在此间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朱镕基请巴嘎班迪总统转达他对恩赫巴亚尔总理的问候。(附图片)
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会见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新华社记者 胡海昕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朱镕基宣布中国已核准《京都议定书》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3日电 记者罗春华、李新烽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朱镕基指出,这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姿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已于8月30日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京都议定书》签订于1997年12月11日,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
  中国政府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基本原则,提供了有效框架和规则,应当得到普遍遵守。欧盟各成员国及日本已批准了议定书。中国希望其他发达国家尽快批准或核准议定书,使其能够在今年内生效。
  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极大努力,特别是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对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实现公约的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绩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附图片)
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挪威议长会见何鲁丽
据新华社奥斯陆9月2日电(记者吴平)挪威议会议长科斯莫2日在挪威议会大厦会见了刚刚抵达这里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他说,挪中两国之间合作的潜力很大,世界各国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增进了解,促进合作。
  会见时,科斯莫对何鲁丽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请转达他本人对李鹏委员长的亲切问候。科斯莫说,挪中两国不仅需要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而且还应该加强议会之间的合作。科斯莫还说,两国虽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但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环境的保护,两国可以在环保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何鲁丽转达了李鹏委员长对科斯莫议长的亲切问候。何鲁丽说,中国和挪威建交近半个世纪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特别是近几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成功访问了挪威,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1997年回访了中国,这对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3版(国际)
专栏:

  金永南会见周铁农
本报平壤9月3日电 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今天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周铁农率领的中国全国政协代表团。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发展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金永南首先对中国全国政协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最近两年多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进行了互访,这对发展传统的朝中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这是朝中两国的共同财富,值得两国人民引以自豪。目前朝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继续得到扩大和发展。今后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朝中友好合作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金永南说,中国人民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中国人民正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相信中国人民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周铁农说,中朝两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经过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朝传统友谊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周铁农表示,中国高兴地看到朝鲜最近为恢复朝鲜半岛北南对话和改善朝美、朝日关系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行动,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朝鲜为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朝鲜半岛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作的努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泰国国会大厦会见泰国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院议长玛暖吉·鲁卡宗。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泰国国会大厦会见泰国国会主席兼下议院议长乌泰·屏猜春。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