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教育)
专栏:

为科教兴国奠基
——“211工程”“九五”建设成就综述
国家计委 教育部 财政部
“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自1995年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后开始实施。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九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
作为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建设项目,“211工程”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11工程”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指明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211工程”建设的根本方针。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直接关心“211工程”建设,并多次作了重要批示。李岚清同志直接领导工程建设,确立了“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方针。党和政府对“211工程”建设的关心和指导,为“211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保证了“211工程”建设健康顺利的发展。
国家构筑高等教育发展平台,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11工程”实施五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瞩目。“211工程”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信息资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211工程”学校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
“211工程”实施五年来,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九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明显的投资效益。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曾多次进行过检查和评价活动,对“211工程”的建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关机构在对“211工程”建设学校评审后认为:“211工程”部署安排周密,资金使用合理,项目控制严格,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工程。据统计,经过“211工程”建设,学校在“九五”期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华留学生分别增长61%、108%、101%和45%,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增长109%,留学回国人员增长38%,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增长106%和98%,在SCI、EI、ISTP上发表论文增长94%,获国家级奖增长37%。
“211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了高等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和科研装备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紧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11工程”以其丰富的实践,展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投资建设高等学校的成功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11工程”学校数量占全国高等学校比例虽然不到10%,但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2%、69%、84%,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占全国高校的72%、54%,“211工程”学校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国高校中有博士学位教师的87%,覆盖了全国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85%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为108.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7.55亿元,部门配套资金31.72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4.89亿元,学校自筹资金23.63亿元,其他渠道建设资金1.15亿元。此外,另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经费74.72亿元。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在使用安排上,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为62.11亿元,用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为36.7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为10.06亿元。据对已验收学校的统计,“211工程”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总体上已超额完成资金计划。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优化结构,学科实力显著增强
“211工程”的重要创新和突破点之一是确立了高等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经过建设,已经初步形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我国高等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重点建设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所在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核心,其中部分学科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
学科是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建设,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211工程”建设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实行“宏观调控、理顺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扶持”的建设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不重复设置建设的原则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对每个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专家集中审核。在建设过程中,许多学校在学科建设模式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使重点学科建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并充分显示了“211工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带动效应。如南京大学通过建设一批优势的一流学科和“学科特区”,以确保重点,加快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在“211工程”中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了饲料、玉米改良、转基因植物研究等一批研究中心(基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龙头和示范作用。
针对过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学科口径过窄的传统模式,“211工程”着力推进高等学校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为高等学校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提升整体水平创造了条件。
“211工程”建设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数学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大数学学科“九五”期间在微分动力系统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现有7位中科院院士及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重点学科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的学科。复旦大学“遗传学”学科近三年来克隆到人类新基因250个,90个基因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6个基因申请了国际发明专利(PCT)。
科研装备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211工程”有针对性地为一批重点建设学科配置了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所必需的、水平先进的设备,增强了高等学校科研装备的总体实力,使高等学校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吸引了优秀人才,在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方面成果卓著,其中包括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在科学前沿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为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贡献,有的具有特殊功能和行业特色。这些成果的产生,有些是在以往良好工作基础上,“211工程”经费的投入予以提高和完善,有些则是在“211工程”经费的带动或支持下,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然后进一步从其它渠道争取到更多的经费支持而形成的。其代表性的成果如: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项目“锑、铕、铈的国际原子量新标准”成果;清华大学“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尿激酶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东南大学“高速公路路面新结构、新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吉林大学“原子簇的结构规则和化学键”成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壳幔物质组成、结构、流变状态及壳幔相互作用和深部过程研究”成果等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11工程”建设中十分明确的一条指导思想是:高等学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全国高等学校的一次新的准确的定位。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校都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主动投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介入国家重要建设领域,与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生活融为一体。特别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共建体制的运行,使高等学校更自觉地树立起服从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特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211工程”资金的支持下,实现了由科技攻关项目向产业化的成功转化。现已形成了固定式、组合移动式、车载移动式和铁路列车等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品系列。该系统在海关装备后已查获走私案值超过人民币2亿元,得到了海关的高度评价,并已作为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主导产品装备我国海关。上海交通大学“桑塔纳轿车活塞加工关键专用工艺设备研究开发”项目,为上海市有关企业节约外汇557万马克,节约技改投资2700万元人民币,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00余万元。浙江大学“热能与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资建设0.5MW废弃物流化床焚烧实验台,在废弃物焚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其中洗煤泥流化床焚烧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20多台发电锅炉,已投运的电厂年新增利税4000万元以上……
“211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还充分证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能解决长期困扰高等学校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能产生极为显著的效益,能收到高等学校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丰厚回报。
“九五”期间,“211工程”着力改善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在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实现立足于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211工程”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创造了良好条件。在“211工程”的促进和影响下,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正在顺利进行新老交替、实现平稳过渡,历史原因造成的人才断层问题在部分学校已基本缓解。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地区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使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形成。
编后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各级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211工程”“九五”建设圆满结束。它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并产生了预期效益。“211工程”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上质量、上水平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成为凝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的一面旗帜。“211工程”“九五”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211工程”是高水平的建设工程和高效益的投资工程,是高等学校的凝聚力工程,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乃至国家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10版(教育)
专栏:各家新论

实践“三个代表”创建一流大学
闵维方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不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又对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与功能。
“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江泽民同志这一伟大号召的鼓舞下,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开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推动着高等教育领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北京大学而言,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实践“三个代表”,首先要着眼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并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注意到,生产力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和应用的过程。随着这种积累和应用以加速度的形式发展,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将不在于简单的资本增加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依赖于一个国家在知识信息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能力。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正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和充分发挥而把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整合起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从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和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对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单纯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认识,而是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必然要求的高度去认识。
实践“三个代表”,还必须着眼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要通过一流大学的建设来推动我国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这本身就是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大学,曾经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曾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使之成为新时期国家先进文化的标志之一,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而且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实践“三个代表”最根本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学不仅仅是通过其提供的受教育机会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求学愿望,更是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一流大学的建设促进国家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进步和创新又完全靠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加快培养优秀人才,加速科技创新、加速国家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不仅如此,一流大学还可以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是加快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我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使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得我们在新的高度上认识到,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学就应当高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重视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使大学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基地;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就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努力建设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学就应当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更快发展。
我深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将迈开更大的步伐。


第10版(教育)
专栏:

以人文精神办教育
刘彭芝
人文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
基础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问题。把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意义的人,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以人文精神办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4月28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要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志不强者,智不立,情不溢者,根不深”。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立志、培智、陶情”的关键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从这层意义上讲,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牞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发展和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灾难。所以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
呼唤人文精神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社会上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浙江中学生杀母事件和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都是有力的印证。
德育为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多年来坚持以人文精神办教育,对基础教育不断进行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仔细分析了新时期学生的个性心理,觉得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正面的时代精神气息。学生普遍具有自主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度不断拓展,知识层面日趋丰富。二是负面的时代病。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致使少数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潜滋暗长,传统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漠,耐挫能力下降等。在摸清时代脉络,把握学生思想特征基础上,我们对德育内容、德育目标进行优化整合,力求向深层次开掘,向高品位攀升。我们将“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作为校训,以规范育人、活动育人和机制育人为内容,以向社会输送各种优秀人才为目标,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胸襟开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济天下”。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人文教育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一是优化教学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删减过时旧知,增加前沿新知;删减记忆性知识的比率,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和创造发明活动;同时删减一些必修课,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继开设了计算机、数学建模等80多门选修课和日语、法语等8门第二外语。
二是增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增设了理化、生物的自主实验、计算机网页制作、陶艺等课程;设立了开放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如组织优秀学生到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参与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实践;到北大、清华、北师大、中科院参与科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撰写的论文在全国青年科技论文竞赛中连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第10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教育的奥秘:尊重个性
郝鹏
对个人而言,教育是立身之本。离开教育,人生就是一片荒漠。教育如果不是爱护和发展人的个性,而是束缚人的思想,也就成了人的精神枷锁。
笔者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在生活和职业上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选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事实证明,要让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应该从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创造教学相长的氛围和环境,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双方都能有所收获。
不久前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其中一点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积极鼓励其发展,认识到学生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思想是多么可贵。遗憾的是,在我们现在具体的教育实际中,存在不少“一刀切”的情况,孩子创新思维往往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这实在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
现在我国正面临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广大的教育者更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引导,悉心关爱,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发展。
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赏识是个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它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幸福。教育学生和谐地与他人、与大自然相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力、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建设人才的事业。培养并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人才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个共同的战略性选择。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适应这一挑战,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个人素质,努力创造我国各类教育人才“春色满园”的可喜局面。


第10版(教育)
专栏:

女童重返校园
新学年的开学前夕,记者走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了解儿童入学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1994年开始实施“春蕾计划”,倾力救助失学女童,目前已在西海固地区8县办起了96个“春蕾”女童班,使7000多名失学、辍学的回族女童重返校园。左图:西海固地区泾源县香水镇的失学回族女童马海霞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将重返阔别一年的校园。右图:曾经失学的回族女童沙洋女,正在自家门前为开学作准备。
新华社记者 王广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