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为了农民的富足和欢笑
  ——广西灵山县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收纪事
  本报记者 郑盛丰 罗昌爱 倪光辉
  新世纪第一年,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创下一个令人振奋的统计数字: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连续多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89元而达到2279元。当年,在广西百万人口的大县中,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便是灵山。
  今年上半年,灵山继续昂扬奋进,与去年同期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又递增了8.28个百分点。
  与农民增收结伴出现的是社会稳定,百业兴旺,民心思进,政通人和。
  那么,灵山是如何破解农民增收这道难题的呢?
  提高认识,为农民增收注入思想动力
  作为农业大县,打好农业基础,一直是灵山工作的重点。灵山近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更是一直奋力走在广西的县市前头。灵山县曾以大力发展岭南名产荔枝而与大力发展柑桔的兴安县并驾齐驱,在广西赢得了“南有灵山,北有兴安”的美誉。灵山面向市场的产业化种养,包括甘蔗、经济林、蔬菜瓜果、水产养殖等,都已形成规模经营,效益日显。到2000年,灵山农民已是连续第八个年头实现增产增收。
  “百加斤易,千加两难”。跨进新世纪,灵山县委、县政府面对着这一现实:经过连续多年的发展后,似乎地里该种的都种了,水里该养的都养了,山上该开发的也开发了,该占据的市场也都进入了。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整,过去热销的一部分农产品如今卖不动了,曾一度售价很高的一些农产品价格一跌再跌,一些农产品出现了“皇帝女愁嫁”的尴尬局面。农民如何实现增收反而心中无谱了。增收“路在何方”?这成为党政领导难以破解又必须千方百计破解的难题。很多次常委会、政府办公会上,大家在苦苦思索:“地里还能种些什么?”“种什么才能多增加点钱?”
  正在这时,触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党中央明确提出: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广大农民得实惠;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
  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心坎上。县委、县政府通过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着眼点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来;只有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群众才会满意,经济才会繁荣,社会才能进步。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分析看到:经多年努力,灵山农村经济确实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不高,农业结构层次还比较粗放,与发达地区相比,灵山加快农村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同时也大有潜力可挖。基于这样的认识,灵山县委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主题,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要任务来抓。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体现在一串数字上:——先后3次共8000多人次走出机关,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找出3582个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各部委办及乡镇主要领导成员带头,在全县219个重点村建立了联系点;——全县有567个县、镇部门与389个村实行“城乡联谊”,3685名县、镇机关干部与8618户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同时,实施县、乡(镇)、村“三级联创”,广泛开展“城乡联谊”,推行乡镇干部驻村与农民选择干部的“双向选择”制,引导广大干部把功夫用到“为了农民的欢迎和满意”上来,干部作风因而明显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组织上的保障。
  抓住了“牛鼻子”,破解难题就有了希望。灵山县因此上下出现了多年没有过的千方百计抓调整、一心一意夺增收的生动局面。各级干部进村入户,一村村、一户户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一条条、一项项地与群众一起确定好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措施。县委向全体干部提出一个形象化的要求:“做农户的‘家长’去操劳年成,做农民的眼睛去寻找市场,做农民的耳朵去获取信息,做农民的双腿去搞好流通”。县委同时给下村干部立了个工作好坏的标准:“不抓调整、农民不增收是失职;抓不好调整、农民增收不快是不称职!”
  构筑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牢靠保障
  农民增收是个系统工程,为使农业结构调整调出特色,调出优势,调出效益,让农民实实在在获得增收,灵山县着力构筑了信息网络、示范基地、市场网络和干部组织保障四大体系,推行“信息+人才+基地+市场”的富民模式,强化服务,为农民调整结构提供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结构调整明辨方向。为解决农村信息不灵、农产品卖难这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难题,灵山县把建立农村信息网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县共筹资260多万元,在县城和19个镇及5个行政村建立了25个乡村电子信息馆,在389个村开辟“信息墙”,聘用了总数达1200多名在种、养、加和流通领域中有一技之长的乡土拔尖人才作为信息员,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信息员把在信息馆下载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商品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同时,还以信息馆为阵地,去年一年全县先后举办了570多期培训班,对近2万名基层干部和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乡村电子信息馆的建立,使全县至少有40万农民从中获取信息、学到科技、找到市场,从而极大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广大基层干部也借此广获信息,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石塘镇苏村村委会主任丁军厚从电子信息馆里获得空心菜和果蔗需求量大且价格高的信息后,立即带领全村发展空心菜30多公顷,果蔗80多公顷,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要想富,快到信息馆找门路”,幽默的语言道出了灵山农民的新共识。
  建立示范基地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几年,灵山虽然年年讲调整,可步子迈得不大。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想调不敢调、不会调的主要原因是示范引导和技术服务做得不够。因此,县里把建立示范基地和科技推广相结合,使农民调有样板引路,调有技术保障。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全县依托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围绕荔枝、龙眼等主导产业,大力抓好十大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19个镇也分别建立了25个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3个村建立了1200多个特色经济示范园。与此同时,县里还组建了446个由农业技术干部和乡土拔尖人才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设立“全天候”咨询热线电话随时回答农民的问题,在村头路口为农民设立937个“解难信箱”。还通过信息馆的远程教育系统与外地专家预约开设讲座,解难析疑,推介新品种和新技术。仅是小分队、热线电话和“解难信箱”,去年一年便为农民解决了25万多个种养难题。示范基地、示范园的建设与周到的农技推广应用服务,使广大农民大胆地步入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列中来。目前,全县调减水稻面积用以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总面积已达15367.9公顷,相当于水稻种植面积的54%。
  建立市场网络体系,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调整农业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而建立市场网络则是加快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确保农民增收进程的重要渠道。没有市场的结构调整,就无法实现农民增收。有鉴于此,去年以来,灵山县加大投资力度,构筑与电子信息网络相适应的县、乡(镇)、村三级市场销售网络。一方面,建立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村级市场为基础、推销大户做纽带的集贸市场网络,全县共建立和培育三级市场574个,总面积达87万平方米。同时,还着力组织3万多人的以乡土拔尖人才为骨干的农副产品销售流通大军。通过建立网络市场和发挥信息网络作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众多农民从肩挑手提的集市贸易引导到高速高效的网上贸易上来,使农民“足不出户、肩不用挑”就把农产品销到四面八方。
  建立干部保障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证。农民增收被提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的高度,极大地激发了灵山干部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实现增收而探索出来的“领导干部挂点指导”、“部门包村帮助”、“干部联户带动”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经验,既有益于发展经济也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一年来,全县各级干部共为农民送去信息3万多条,项目2万多个,组织科技下乡1068场次,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2688期,发放技术资料160多万份,帮助农民解决急需解决的水利灌溉、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通电话难等问题20428个。这样,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干部也成了农民最想见到的人。
  四大体系的构筑,使灵山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全县新种优质甘蔗3482.2公顷,荔枝、龙眼、香蕉和西瓜等优质水果6652.1公顷,新发展麻竹、桑蚕945公顷。今年上半年,全县在去年大发展的基础上,又新种优质甘蔗3512公顷,荔枝、龙眼、西瓜等优质水果3991公顷,新发展麻竹、桑蚕1076公顷。放眼灵山大地,山上果树成林,山下蕉蔗如海。农村经济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推进“四化”,为农民增收铺设广阔道路
  灵山县在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中,县委、县政府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有很多制约因素也有很多促进因素;必须环环相扣,整体推进,才能达到理想境界。为此,灵山县委、县政府着力抓紧与此相关的“四化”建设,即自觉推进全县向信息化、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向协调发展。
  ——在县城及19个镇和5个村建立起“电子信息馆”、389个村开辟“信息墙”的基础上,着手增加村一级“电子信息馆”和将“信息墙”延伸至全县1038个自然屯。今年以来,各电子信息馆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以馆养馆”的路子,增强了“电子信息馆”发展的后劲。县委要求进一步把乡村电子信息馆与乡土拔尖人才的管理使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信息+人才+基地+市场”的富民模式,形成规模更大、更普及的电子信息网络,为广大农民插上依靠信息致富的翅膀。
  ——充分发挥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特色经济基地和特色经济园的示范作用,在水果、甘蔗、粮食和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中最先形成集产、供、销为一体的“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向整个农业产业化迈进。目前,全县建立了总面积达93.9万亩的产业化生产基地,19个镇都培植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123个村建立了特色经济园。种植业方面,全县形成了优质稻、甘蔗、荔枝、龙眼、香蕉、西瓜、茶叶、扁柑、冬菜、果苗十大优势产业,新发展的桑蚕、麻竹、果蔗、菠萝等正逐步成为优势产业;养殖方面形成了灵山麻鸡、水奶牛和鱼苗繁殖等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方面形成了罐头、食品、编织等优势产业。
  ——在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带动了与此紧密相连的水泥、编织、运输等工业的长足发展。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9.4%。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7%,创下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6.98%和29%,为4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昔日工业寥寥无几的灵山,如今工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强劲势头。
  ——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产品带来的市场化的出现,促进了人流、物流的高度集中,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001年,全县城镇建设建筑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城镇面积扩大了2.8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增至12.8万人,分别相当于1990年的5倍、3倍和2倍。如今来到灵山,城镇街道宽阔,新楼座座;昔日闭塞的乡村,如今公路纵横,通讯发达,城镇都市化、农村城镇化已现雏形。
  做好农民增收文章,努力推进“四化”建设,正使灵山变得更加“灵”起来,“秀”起来,“富”起来。县委书记杨海空在谈及灵山的未来时充满信心。他说:“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对农民的增收带来很强的后劲,也为提升农民和干部素质创造更佳条件。这样城乡一体、干群一心图发展,‘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就有根本保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