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春风满海天 赤诚铸劲旅
——江泽民主席关心海军航空兵现代化建设纪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徐锋 沙志亮 新华社记者 陈万军
灿烂的阳光洒满航线,威武的战鹰翱翔海天。海军航空兵从创建到今天,已经飞过了半个世纪的辉煌航程。
  50年间,作为人民军队的一个重要兵种,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这些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引领海军航空兵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铸就了一支捍卫祖国万里海疆的海空劲旅。
  江主席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把海军航空兵建设摆到重要战略位置,海军航空兵现代化建设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1989年10月2日,北京中南海,掌声如潮。江泽民同志在这里亲切会见参加国庆观礼的全军基层先进个人代表。当他走到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海军航空兵某侦察机团副大队长隋洪地面前时,满面笑容地说:“哟,还有一位小海军哪!”一句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话,顿时拉近了共和国领袖和一名普通军人之间的距离。当他知道隋洪地是海军航空兵的功勋飞行员时,特意和他握了握手,会心地笑了。
  海军航空兵是现代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今的高科技战争,海军航空兵都是海上战争乃至陆上作战的重要突击和支援力量。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中国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永远结束帝国主义任意从海上侵略的历史,就不能没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海军航空兵。因此,海军航空兵的建设,始终得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新中国诞生不久,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批准建立海军航空兵。1952年9月6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组建海军航
  空兵的命令。海军航空兵一边战斗一边建设,1954年3月18日便第一次参加国土防空作战,打响了“海天第一炮”。为了抗击敌人的空中袭扰,毛泽东主席3次亲自点将,命令海军航空兵出征参战。年轻的海空雄鹰不畏强敌,在保卫祖国领海领空的战斗中屡建功勋,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59架的骄人战绩,涌现出了“海空雄鹰团”等先进战斗集体和舒积成等一批著名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曾先后25次接见“海空雄鹰团”的战斗英雄代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军航空兵官兵。
  邓小平同志同样十分关心海军航空兵建设。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国外访问期间,听说有几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在这个国家学习舰载机飞行技术,特意抽出时间专程前去看望。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克服困难,把现代化技术学到手,努力为国争光!”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来到海军航空兵水上飞机部队视察,他听取了部队建设的情况汇报,观看了飞行表演,勉励官兵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守卫好祖国的海空。
  江泽民主席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领导制定了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海军航空兵现代化建设扬起了新的风帆。
  1990年5月17日,凤凰花火红的时节,担任军委主席不久
  的江泽民同志来到海军航空兵驻海南某部视察。他瞩目世界风云,语重心长地告诫官兵: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部队要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牢记使命,常备不懈,筑牢海空长城。
  江主席日理万机,心中仍然牵挂着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与发展。他每次到海军部队视察,都要安排会见海航部队的领导和飞行人员,关切地询问海航部队的装备发展、战备训练等情况,勉励大家爱军习武,献身海军航空兵建设事业。1995年11月29日,为祝贺“海空雄鹰团”命名30周年,江主席挥笔题词:“建设强大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保卫祖国领海安全”。
  江主席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给了海军航空兵全体官兵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海军航空兵牢记江主席的嘱托,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狠抓以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的各项政治教育以及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战备形势教育,努力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江主席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十分关注海军航空兵装备建设,海军航空兵初步形成了多机种合成的现代化新阵容
  2000年岁末,南方某机场,阳光明媚,椰树摇风。江主席又一次来到海军航空兵部队视察,看望了刚刚圆满完成重大演习任务的部队指战员后,兴致勃勃地走向排列整齐、振翅欲飞的海空鹰阵,检阅海军航空兵的新型武器装备。
  江主席登上某新型飞机,从前机舱到后机舱,详细询问了武器装备的战斗性能和官兵对武器装备的掌握情况。那一天气温很高,机舱内异常闷热,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裳。当他听到这种型号的飞机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和改装的介绍时,不时颔首微笑。他嘱咐身旁的海军、海航领导说:你们要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各种先进技术,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快新装备研制开发,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
  预定视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江主席意犹未尽,他不顾连日来视察部队的劳累,又健步向新型舰载反潜直升机群走去。江主席跨进飞机座舱,坐在驾驶座上,详细询问飞行员掌握使用新装备的情况,某舰载机团副参谋长孙自武一一向江主席作了汇报。江主席得知有多名飞行员曾经在国外留学深造,十分高兴,立即用外语与他们交谈:这是什么机件?有什么用途?性能如何?飞行员们也用外语做了流利的回答。江主席听后非常满意,鼓励飞行员们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努力提高驾驭新装备的能力。
  江主席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海军航空兵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他多次亲自过问海军航空兵新型装备的研制、使用情况,审定新装备发展规划。在江主席的直接关心下,海军航空兵通过自行研制、引进吸收、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渠道,不断改善武器装备质量,促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逐步实现了从落后机型向先进机型转型,从单一机种向多机种合成跨越。今天,海军航空兵已拥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水上飞机、舰载直升机、警戒巡逻机、电子侦察机等多机种、多用途的海军专用新型飞机。一批以“飞豹”战机为代表的航程远、攻击力强的特种飞机装备部队,翱翔碧海蓝天,加入战备值班行列。
  南中国海某海域。人民海军一次蔚为壮观的海上阅兵式开始了。战舰驰骋海面,战鹰列阵长空。海军航空兵以强大的阵容,依次通过江主席乘坐的指挥舰前方,庄严地接受共和国三军统帅的检阅。只见新型战斗机组成箭形编队,呼啸而至;舰载反潜直升机风驰电掣;空中加受油机阵形严整……面对海军航空兵装备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江主席十分高兴,一次次鼓掌称赞。
  江主席提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的重要思想,为新形势下海军航空兵建设指明了方向,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登上新台阶
  1995年10月,一场大规模海上实兵演习前夕,江主席乘坐的专机降落在海军航空兵北方某机场。他走下舷梯时,天还在下雨。江主席冒雨来到飞行员中间,热情地与他们一一握手。他充满深情地说:“你们人被雨淋湿了,但精神很好,士气很高,看得出你们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
  江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海军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人民海军成立50周年之际,他写下“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的题词。
  建设一支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海军航空兵任重道远。海军航空兵坚决贯彻江主席指示,深入开展科技练兵,坚持把综合作战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各个领域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新装备相继形成战斗力。海航某新型歼击机团率先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飞豹”部队从接装、改装到全武器系统训练,战斗力生长周期得到缩短;新型反潜机当年接装,当年形成战斗力,担负起战备值班任务。
  战法训法研究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了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相适应的海军航空兵战法体系,使军事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制定新一代训练法规体系,走出一条按课题、分层次训练的改革路子,正规化训练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新格局。海航部队飞行人员和专业技术干部超过半数拥有学士以上学位,一大批指技合一、军政合一的复合型指挥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院校、基地、飞行团三级培训机制。
  近年来,海军航空兵以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在科技强军中求突破,在质量建设上谋发展,部队的应急机动、舰机协同、空中格斗、低空突防、远程攻击、精确打击能力显著提高。部队能随时遂行作战任务的甲类飞行团数量逐年增加,所有战斗团队全部能担当跨区机动作战任务;许多飞行员能飞四种气象,担负战备值班的飞行员全部进行过导弹实射训练,各部队涌现出了一大批功勋飞行员和特级飞行员。所有这些,标志着海军航空兵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黄海某海域,云飞浪卷。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编队和航空兵机群在海上演兵布阵。江主席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同志集体乘舰观看海军舰机协同演习。演习一开始,蓝方侦察机就对红方舰艇编队实施空中侦察和电子干扰,红方舰艇编队立即进行反侦察和抗干扰部署;红蓝双方战斗机俯冲翻腾,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格斗。
  演习中,舰机协同对空防御、协同反潜、多机种协同、登陆兵实施抢滩登陆,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尽显神通。江主席兴奋地说:“看了演习非常高兴,我们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新的世纪,共和国和人民军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海军航空兵披着新世纪的霞光,飞翔在共和国的万里海天。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附图片)
江泽民主席视察海军部队。龙运河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全国增收节支工作会议上强调
大力加强增收节支工作
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
李岚清主持会议
本报北京9月16日讯 记者王彦田报道:全国增收节支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加强增收节支工作,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对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方面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大力增加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主持会议。
  朱镕基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指出,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明显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平稳运行,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总的看,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比预期的好,有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说,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好,主要是中央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对今年面临的困难做出了足够的估计,采取了相应的正确对策。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动。
  朱镕基指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尽管前两个月收入增长减缓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目前财政形势仍很严峻。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不突破预算赤字,对于巩固和发展经济运行的好形势,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明年经济工作打好基础,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不只是考虑当前,而且是着眼长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加强增收节支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刻不容缓地抓紧抓好。
  朱镕基强调,必须千方百计做好财政增收工作。这几年依法治税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绩,但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目前流失仍相当严重,增收潜力很大。有些个体私营企业偷漏税十分严重,有的外资企业偷逃税款,各类商贸城和集贸市场随意“包税”、以费代税现象相当普遍,一些重点行业和国有企业逃税、欠税也比较突出,不法分子通过走私和价格瞒骗大量偷逃税款。造成税收流失的因素很多,有管理体制不健全、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征管手段落后、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等原因,但征管工作力度不够、对偷税漏税惩治不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朱镕基指出,增加收入要标本兼治,当务之急是要强化税收征管,堵塞各种“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尤其是要抓好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征管。深入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站税收的专项整治。严格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监督,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假账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各类商贸城、集市贸易、个体私营企业要实行严格的建账制度,强化发票管理和税收征缴。严格税务登记管理,清理各种漏征漏管户。大力清缴企业欠税,特别要做好重点税源行业的清欠工作,任何企业都不能无故拖欠税款。进一步加强海关税收征管。二是必须坚决维护税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近年来,一些地方随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侵蚀国家税收。有的滥开减免税口子,有的采取“先征后返”、卖税买税、异地交税等方式偷逃税款。这些现象危害很大。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收制度的立法权集中于中央,任何地方和部门都不能越权制定税收政策,破坏国家的税收秩序。要抓紧清理现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违反税法统一规定的,要立即纠正和废止。三是必须坚持依法征税,敢于碰硬。不管是谁,只要触犯税法,偷逃税收,都要依法严加惩治。执法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观念,增强依法征税的责任感,讲法不讲情,恪尽职守,执法如山。要抓紧依法审判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四是必须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要完善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堵塞税制不健全的漏洞。要抓紧对某些影响征管工作执行的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五是要尽快完善“金税工程”,形成税收征管的天罗地网。六是加强税法教育,增强依法纳税观念。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符合应税条件的,都要自觉依法缴纳税收。公民在享有正当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纳税即是重要义务之一,是不能讲任何条件的。要形成一种舆论,在全社会营造“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氛围,努力培育公民良好的纳税意识,使依法纳税深入人心。
  朱镕基强调,严格控制支出,大力节省开支,同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财政支出中乱花钱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地方和单位各种会议、节庆、研讨等活动名目繁多,乱开支出口子,滥发补贴、奖金。有的地方大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工业领域重复建设抬头,一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整顿尚未取得明显效果。有些地方房地产、旅游开发也出现过热现象。制止铺张浪费,反对奢糜之风,已经到了非下大决心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大手大脚花钱,不仅会坐吃山空,造成很大浪费,还会滋生腐败,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干群关系。挥霍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敞开口子乱花钱,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们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切实做好财政节支工作。
  朱镕基说,控制财政支出、节省开支,必须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今年,各级财政除对救灾等少数急需的特殊支出外,一律不再追加新的支出项目。同时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凡是有可能完不成收入预算的地区,现在就必须调整支出项目,切实减少支出。二是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制止电解铝、铁合金、玻璃等行业和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的趋势。继续依法整顿关闭小煤矿、小油井、小炼厂、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和小造纸等,不准以任何借口和形式恢复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严格审批加工工业项目贷款。对一些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空置率过高的地区,要从严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停止建设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新开工建设城市广场、行政办公楼、培训中心和内部高档娱乐设施项目。对这类项目,财政不得安排资金,银行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提供土地使用权。三是做好财政资金调度,保证重点支出。各级政府要保证抗灾救灾支出的需要,安排好水毁设施的建设资金,同时要拨专款保证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务必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有关省要加大对困难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一定要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努力尽快解决欠发工资的问题。
  朱镕基最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务必把增收节支工作落到实处。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增收节支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财政、税务、海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严格把关,并要带头执行国家的财经纪律。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税收部门的工作,形成增收节支的合力。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对严重违纪的,要一查到底。各个单位都要加强内部财务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
  李岚清在主持会议时说,朱镕基总理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充分肯定了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明显成绩。讲话从全局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当前加强增收节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大力做好财政增收工作、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贯彻中央关于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增收节支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岚清对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出几点意见。第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朱镕基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正确地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充分认识加强增收节支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第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要在继续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务必把增收节支作为当前的重点任务,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增收节支任务的落实,尽快见到实效。第三,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继续开展发票打假的专项斗争,不断完善“金税工程”,防止和打击网络涉税犯罪,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税收任务。海关要改进和完善关税征管手段,确保完成收入任务。财政部门要开源节流,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严肃财经纪律,查处各种违纪行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司法、审计、工商、银行、外汇和外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财政、税务和海关部门,共同做好增收节支的各项工作。第四,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全面厉行勤俭节约。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庆典、办节、参观等费用支出。坚决杜绝借会议、培训之机搞公款旅游、乱发纪念品、大吃大喝。严格控制各种评级、达标和剪彩活动,更不准乱发财物。凡是违反规定滥发奖金、补贴的,要严肃查处。
  李岚清说,进一步加强增收节支工作,全面完成今年财政预算和经济工作任务,意义重大。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齐心协力,振作精神,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李长春、吴邦国、吴官正、罗干、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吴仪、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等出席了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解放军有关单位、武警部队和有关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与澳大利亚众参两院议长会谈
  本报堪培拉9月16日电 记者蒋安全、李景卫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上午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与澳大利亚众议院议长安德鲁和参议院议长卡尔弗特举行会谈。宾主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和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
  安德鲁和卡尔弗特两位议长分别代表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体议员热烈欢迎李鹏委员长访问澳大利亚。李鹏感谢澳议会的热情邀请与盛情款待。他说:不久前安德鲁议长访华时,我们进行了很好的交谈,今天再次见面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愿再次祝贺卡尔弗特先生不久前当选为参议院议长。
  李鹏说:我此次访问适逢中澳建交30周年。3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1988年我曾作为中国总理访问澳大利亚,14年后的今天再次对澳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感到十分高兴。希望这次访问将对进一步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李鹏说,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一向致力于同澳大利亚发展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中澳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为两国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最近,两国就澳大利亚作为广东液化石油天然气项目资源提供方达成协议,双方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良好合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中澳两国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关于议会交往,李鹏说,中国全国人大和澳大利亚议会虽然制度不同,但在立法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仍有不少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他指出,中国全国人大和澳大利亚议会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双边关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双边友好小组和专门委员会之间卓有成效的交流,就是很好的证明。
安德鲁众议长和卡尔弗特参议长赞同并高度评价李鹏委员长关于双边关系和议会交往的看法。他们认为,两国议会交往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交往,不仅可以了解彼此的制度,相互借鉴和学习,而且可以对双边关系和经贸往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
安德鲁对不久前访问中国时李鹏委员长给予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向前推进,民间往来显著增加,尤其是双方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给两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实惠。李鹏委员长此次访澳更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
卡尔弗特参议长强调,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澳参议院愿与众议院一道,为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安德鲁和卡尔弗特两位议长建议扩大澳大利亚与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李鹏委员长表示赞同,他说,也欢迎澳大利亚人到中国旅游,欢迎澳企业家到中国投资。李鹏邀请卡尔弗特参议长方便时访华,卡尔弗特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会谈中,李鹏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运作机制。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等李鹏委员长的全体陪同人员及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艾大伟参加了今天的会谈。
今晚,卡尔弗特参议长和安德鲁众议长在议会大厦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李鹏委员长和夫人朱琳一行。澳大利亚前众议长里德出席宴会。
今天上午,朱琳女士还参观了堪培拉澳华幼儿教育中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报北京9月16日讯 记者吴迎春、罗春华报道:首届国际水稻大会今天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江泽民说,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讨论水稻的研发、推广、生产、贸易、管理和国际合作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说,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人口的增长,世界粮食需求将继续显著增加,而耕地、淡水等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却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在相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口仍有7.9亿。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加强合作,共商解决之计。
  他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国际社会应该珍视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努力推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要深刻认识日益拉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对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江泽民主席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作出的贡献。
  他说,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资源不足是基本国情。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们要下大气力继续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他指出,中国与国际水稻科技界几十年来富有成果的交流和合作证明:不同文化传统、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对合作各方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利。我们主张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积极进行国际合作,鼓励中国科技人员与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研究,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作出贡献。(讲话全文另发)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主持了今天上午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出席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际水稻研究所理事会主席坎巴女士等1200名中外科学家及代表。
  这次为期5天的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主办。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影响、繁荣”,目的是促进亚洲和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水稻生产,提高亿万穷人的生活水平并推动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各国的科学家开展水稻的科技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与机会。(附图片)
  九月十六日,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国际水稻大会上的讲话
(二○○二年九月十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与会各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世界上90%的水稻产自亚洲,养育着25亿人口。水稻在亚洲各国的农业发展和历史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讨论水稻的研发、推广、生产、贸易、管理和国际合作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上个世纪的100年内,科技进步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进步,使人类不断揭开自然界的奥秘,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科学技术新发展孕育的农业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这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改善世界粮食供求格局、缓和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必须看到,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人口的增长,世界粮食需求将继续显著增加,而耕地、淡水等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却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在相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口仍有7.9亿。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加强合作,共商解决之计。
  综观全局,世界农业迫切需要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使人们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能持续提高产量,又能保持资源永续利用,既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又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从而使农业为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大力加强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让各国人民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也是本次大会的宗旨。
  20世纪后期以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这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使农业在概念、结构、功能和体系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加有力地推动农业向现代产业迈进。目前,以水稻为代表的国际植物基因组合作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次国际大合作中,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地完成并率先公布了水稻基因物理图谱和籼稻全基因框架图。这些成果以及正在兴起的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该用来为全人类造福,尤其要保证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平等的机会使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技术。
  国际社会应该珍视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努力推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要深刻认识日益拉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对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考古研究表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创造了灿烂的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开启了有史以来可以考证的农业文明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国际上的“绿色革命”平行开展了水稻矮化育种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育成了一大批高产水稻品种。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建立了水稻杂交优势育种理论,发明和完善了杂交稻选育和制种技术,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力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粮食年生产能力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2亿吨提高到目前的5亿吨,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现在,中国12亿多人民温饱无虞,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资源不足是基本国情。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们要下大气力继续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实现各国的普遍发展,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奋斗。中国与国际水稻科技界几十年来富有成果的交流和合作证明:不同文化传统、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对合作各方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利。我们主张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积极进行国际合作,鼓励中国科技人员与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研究,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作出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世界上所有的贫困人口尽快摆脱困境,世界农业生产要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要实现新突破。这需要世界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不懈努力,需要各国予以广泛支持。希望这次国际水稻大会,能为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中国期间愉快!
  谢谢大家。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本报堪培拉9月16日电 记者蒋安全、李景卫报道: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宾主就进一步发展中澳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
  李鹏委员长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对霍华德的亲切问候。他说:今年5月你对中国的访问很成功,你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我应邀来访,使我有机会目睹澳大利亚人民在国家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我这次来访就是为了增进信任,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李鹏说,近年来,双方为落实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达成共识,采取了许多积极步骤,在政治、安全等领域建立了磋商和对话机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李鹏说:我们高兴地看到,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最近,中澳就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资源供应项目达成了协议,这是继恰那铁矿合作项目之后又一个重大合作成果,预示着中澳开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李鹏指出,中澳两国国情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各异,但这并没有影响两国开展互利合作。为增进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了解,北京市与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合作,正在堪培拉举行“北京文化节”。澳方也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周”。这必将对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李鹏强调:中方一贯重视中澳关系。经过30年的努力,两国关系已奠定了良好基础。这说明,只要我们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大局,加强沟通,求同存异,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就能顺利发展。
霍华德说,今年是澳中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此刻你和夫人来访我感到十分高兴。当前,两国关系很好,经贸合作势头强劲,文化教育交流频繁,民间往来增加。最近双方在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资源供应项目达成协议,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件大事,它证明澳中之间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14年前澳中开启的恰那铁矿合作项目,为双方成功进行液化天然气和其他重大项目的合作提供了范例。
霍华德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我相信,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经济将会有更大发展。中国的发展也将使澳大利亚受益。
霍华德请李鹏委员长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亲切问候。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副秘书长吕聪敏、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中国驻澳大使武韬参加了会见。
下午,霍华德总理的夫人珍妮特·霍华德为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举行了茶会。
今晚,李鹏委员长和夫人朱琳出席了中国驻澳大使馆和澳大利亚首都地区联合举办的“北京文化节”的开幕招待会。(附图片)
李鹏委员长会见霍华德总理。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迎接十六大 喜看新成就

  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
  本报北京9月16日讯 记者董建勤报道:国庆、中秋将至,漫步京城大小商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在北京京客隆超市的一家连锁店,记者听到一位中年女顾客向同伴“诉苦”:现在逛商场真让人犯愁,东西多得不知道该买啥才好。
  这位女顾客的“诉苦”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城乡居民餐桌的日渐丰富,折射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主要农产品供求已由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使得普通百姓家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实,越来越丰富。粮食产量:1978年为30477万吨;1989年增加到40755万吨;1996年,突破5万万吨大关,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突破400公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近5年间,我国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8593万吨,高于“八五”时期的平均水平,说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地上升到新水平;棉、油、水产品等供大于求,产量已居全球首位。
  新鲜蔬菜,应时佳果,活鱼活禽,鲜肉鲜奶,这些曾经长期短缺的东西如今已是百姓生活中的平常之物。统计表明,1989年以来,我国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6大鲜活农产品产量以年均7%—13%的速度增长,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年人均消费量大多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近。2001年,全国人均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1公斤、18.8公斤、9公斤。目前,城镇居民蔬菜年人均占有量已达310余公斤,不少大中城市日上市蔬菜品种逾50个。
  (绘图:刘小青)(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