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村委会直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举措
  多吉才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指出,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是法律赋予村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是基层民主的重要体现。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保证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落到实处,是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的伟大任务。80年代初,广西等地的农民在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以后,创立了村民委员会这种自治组织。党和政府肯定了这一做法,并在1982年颁布实施的新宪法中明确了这种基层自治制度。1987年,又制定了旨在保障亿万农民自治权利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经修订于1998年正式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并完善了直接选举的程序。这种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的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特色。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群众在基层还要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这种代表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重要创造。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步骤。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归宿,直选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党和政府从农村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在农村推行了直选村民委员会的制度,由村民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村委会直选,结束了村干部长期以来由上级任命的历史,把村干部的选举任用权交给了农民群众;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和生产大队体制,改变了村干部只接受来自上面的指令、只对上级负责的状况,使村干部更多地倾听来自农民群众的声音,时刻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主办理,改变了过去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亿万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实践。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是亿万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亿万农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培养他们的民主习惯,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民主素质的提高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只有在民主的实践中才能学会民主,学会如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亿万农民群众开展民主实践活动最切实有效的场所。正如当年彭真同志指出的:把村民委员会搞好,等于办好了八亿农民群众的民主训练班,使人人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村委会选举如同一个民主的大课堂,农民群众亲身参与,自己推选选举委员会,自己提名确定候选人,自己组织竞选演讲,自己参加投票,自己监督评议村干部,对不称职的村干部可以随时予以罢免……农民群众在一次又一次的民主实践中经受民主的锻炼和洗礼,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不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村委会选举的进程,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性。在制度化方面,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一个伟大创造。党和政府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并及时推广农民群众创造的各种经验,不失时机地把这一创造变为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在规范化方面,村委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从委任制到选举制、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在程序化方面,村委会选举实现了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的村民选举委员会来主持选举工作;依法进行选民登记,选民名单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委会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委派候选人,候选人确定后必须张榜公布;有条件的地方,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正式候选人与村民见面,介绍治村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选举时设立秘密写票处,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村民可以依法罢免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直接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保证了选举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保证了村委会选举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发展外向型农业 提高农业竞争力
曹学成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问题。最近中央要求,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安全、卫生和无公害的农畜产品,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贯彻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和中央要求,一些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应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发展成为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则是现实的。如,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关税壁垒有增无减,其中诸如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屡屡成为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口设限的武器。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农业标准化明显滞后,这不仅不利于扩大对外出口,而且不利于合理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因此,我们必须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能够较好地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多变的大市场之间矛盾的经营模式,它必然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内在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创新。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即把产业化与外向型农业结合起来,引导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增加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外向度,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农产品市场由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效益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标准化;农业资本构成由以国内融资为主向国内外融资转变,更加注重利用外资;农业组织方式由“公司加农户”为主向“公司加基地联农户”转变,更加注重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更加注重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的外向型和现代化进程。
  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非常普遍,水平也比较高。在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如禽肉、蔬菜、果品等的出口,多次遭到国外的退货、设限和封关。这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今后,农产品如果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所必须要过的一道重要关口。农业标准化不仅关系到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外延型、数量扩张的发展路子,使农业走上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将跃上新台阶,农产品的品质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山东省潍坊市近几年借鉴国外经验,先后制定了84个农业操作规范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建成了5个市级检测中心、32个县级检测站以及1000多个市场、企业、基地的检测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并发展了20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和5000多处标准化饲养小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这只是初步的,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各地应当立足实际,从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入手,并逐步扩大范围,提高水平。一是增强全民的标准化意识。群众是实行标准化的主体,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标准化工作就会失去基础。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搞好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充分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实践标准化。二是加快制定农业标准。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无论种养业还是加工、流通业,有标准的应严格执行,并参照国际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没有标准的应坚持高起点,抓紧研究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国际上承认,国家认可,便于操作执行。三是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检验检测体系带有公共物品性质,需要一定的投入,可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龙头企业及市场建立检测站点,配齐配强监测人员和设备,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监测。四是实行规模化种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良种、技术、管理难以统一,不利于实施标准化。应在一定层次上适当集中,严格按标准发展种养小区,推行规模化经营。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推广“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在土地、规划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帮助其建立原料基地,加快规模化种养的形成和发展。
  努力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
  农业工业化,实际上就是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发达的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用工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农业工业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和必然结果。综观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现阶段农业工业化应具备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在生产方式上,逐步改变以人的体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采用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经营方式上,逐步实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在农业效益上,逐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农产品要变成工业品,农业要提高比较效益,农民要向非农领域转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龙头企业。潍坊市目前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000多家,其中创汇过千万美元的20多家,70多万农民成为龙头企业的员工。二是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冬暖式大棚种植、室内育苗和小区饲养,实际上就是工厂化农业的雏形,应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另外,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应加大力度,加快研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同时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合伙等多种形式购买使用农业机械,实行机械化生产。三是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成果,是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好办法。应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加快良种推广,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改善农产品品质。四是按照工业化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从宏观上讲,就是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从微观上讲,就是把处在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基地、企业、农户等种养、加工、销售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同车间来对待,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运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地为依托,组建紧密型企业集团,推行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的企业化管理水平。
  培育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一味依靠政府扶持、保护的经济是长不大的,具有自主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经济才有竞争力、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从长远看,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向外向型农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着力增强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在实践中,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向外向型的推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逐渐萌生。这些经济组织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专业服务组织,像乡镇的农机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利站等,它们从自身职能出发,为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专业服务;二是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通过与广大农民的利益连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承担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农民经营的任务;三是各类合作组织,像各类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分业,提供产供销服务;四是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它们既是政府联系企业和农民的桥梁与纽带,又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些经济组织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改变了传统农业组织方式,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在潍坊市,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已发展到8000多个,70%以上的农民通过这些经济组织的连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型经营。当然,建立和完善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和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实事求是关键在“求”
  谷正雄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准则。然而,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同样的“实事”、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却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结论。为什么从同样的“实事”中却求出了不同的“是”呢?问题就在于“求”中。
  “实事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对其含义作过如下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句古语进行了新的阐发:“‘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见,“求”是“实事”和“是”之间的桥梁,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
  所谓“求”,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对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求”的过程如果发生了偏差,那么,所“求”到的“是”也就必然出现错误。而“求”的主体是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们要从“实事”中得到“真是”,就要正确地进行“求”,研究“求”的方法,提高“求”的水平。
  “是”作为事物的规律,它隐藏于事物的内部,不是一看就能抓住的,需要人们通过思维从大量而丰富的事实中抽象出来。在“求”的过程中,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而主观随意性的发生,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私”,二是“懒”。“私”就是从个人私欲出发,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造“是”;“懒”就是不愿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图省事、贪安逸。这都是违背认识规律的。对于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不做深入、反复的调查研究,不去收集全面、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不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功夫,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呢?唯有不畏辛劳、勤奋用功,唯有心底无私、尊重事实,才能明察事理,把握真谛。
  从“实事”中求“是”,还有一个“求”的方法和水平问题。有的人在“求”的过程中,材料即“实事”也抓得不少,对事实也很尊重,可就是对事物的本质吃不透,对问题的要害击不中。探其原因,则有诸多方面: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片面性;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性;或只看当前,忽视发展——静止性;或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表面性;或囿于经验,生搬硬套——主观性;等等。这种种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本身就与科学无缘,谈何求得科学真理?因此,正确的“求”应该是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这个科学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观察分析“实事”,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趋势,从而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
  当今社会,知识快速更新,科技突飞猛进,联系更加紧密,各种事物不断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得人们时时刻刻都面临一个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大千世界总是事事相继、物物相随,新陈代谢、永无止境的。因此,实事求是也是永无止境的。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改进作风,积极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如果不走出家门、校门、厂门乃至国门去了解五光十色的世界,从中汲取营养,就将是一个不知所措的聋子和瞎子,根本谈不上从客观事物中找出科学真理来。同样,如果不是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开拓,使自己的头脑时时处于新鲜活泼的状态,使自己的认识时时、事事、处处符合客观实际,而是希图毕其功于一“求”,“求”了一次之后,拿着此时此地的“真是”去套彼时彼地的事物,也只能闹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执政为民:
  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
  刘振起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
  坚持执政为民,就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说到底也是一个感情问题。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共产党员,一个忠实践行“三个代表”要求的共产党员,一定是始终关注民心、民意、民愿的共产党员。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功和胜利,都来自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时刻关注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深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谋人民群众之所需。这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经受住执政考验和改革开放考验的保证。
  坚持执政为民,就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也是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正确地认识群众,由衷地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工作。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者,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坚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坚持团结、教育和带领群众前进,不断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思想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中蕴含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坚持执政为民,就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绝不能以权谋私。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执政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当官做老爷,还是当人民的公仆,这是能否坚持执政为民的试金石。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每个共产党员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正因为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者,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掌权为人民,用权谋事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掌权为自己,用权谋私利,就会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执政为民,勤政为民,才能真正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干部教育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读《当代干部教育思想新发展》
杨春贵
巩联军撰著的《当代干部教育思想新发展》一书,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干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干部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干部教育思想的一个新成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从我们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干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针对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干部队伍的现状,他多次强调:“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深入研究、认真贯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党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书紧紧抓住这一战略问题,全面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干部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干部教育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方针原则等。这对于我们全面领会江泽民同志干部教育思想,提高做好干部教育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很有启发和帮助。
新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作风教育、现代科技教育等。加强干部教育,必须着眼于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这是由我们党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在全面性的要求中,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他反复告诫我们,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干部,是不可能担当起他所面临的各种艰难复杂的任务的;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该书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用较大篇幅阐明了理论教育在干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将理论教育贯穿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作风教育等各章之中。
该书还在绪论中专门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干部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干部教育思想之间的传承关系,用“源头与特色”这一标题,说明其间的相互联系、一脉相承,以及江泽民同志干部教育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而形成的新内容、新特点,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