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农村土地承包法》座谈会认为
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本报讯 记者夏珺报道:农业部9月10日在京召开《农村土地承包法》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制定和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部法律把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明确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并具体化为国家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流转权利、收益权利和获取补偿权利等,使农村土地承包有了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质就是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核心;要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条文宣传到千家万户。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准确理解和领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精神,要着重把握稳定、规范、维权、发展四个重点。把土地承包期设定为30年以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多种方式依法流转,赋予其它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充分体现了发展的要求。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气象局推进局校合作
  本报讯 记者董建勤报道: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大学双边全面合作协议9月10日在京签署。双方负责人秦大河和许智宏分别在协议上签字。按照协议,双方将在地球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近10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中国气象局将提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北京大学将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河北涉县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调查
  本报记者 冉永平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最大的风险也是难点有三个,一是国有资产流失,二是银行债权悬空,三是职工下岗。
  河北省涉县从1998年起,采用股份制改造、租赁、联营、破产、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对全县56家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改革。据河北省日前在涉县召开的“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的资料显示,改革4年来,涉县国有资产不仅没有流失,还比改革前增值2%;银行债务不仅没有逃废,全县6家银行的经营效益还提高了9%;职工不仅没有下岗,改革前的下岗职工还有90%以上重新上了岗。
  涉县为什么能既推进改革,又能破解三个难题?县委书记王社群认为,关键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让受益方合理分担改革成本。
市场化操作
改革的目的是让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活力,但是我们过去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是,仍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这样肯定会出问题。王社群首先讲了这个观点。国有资产在中小企业改革中流失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事前低估,二是交易中暗箱操作导致贱卖。只有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才能避免问题的发生。比如对国有资产评估是政府做还是企业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都不行,只有第三方做才公正。所以,涉县改革企业的资产评估全部交给中介组织做。这样从第一个环节上就确保了国有资产不会因为低估而流失。
  在资产交易中,是否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公平、公正、公开交易,更是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关键。涉县对所出售的19家企业全部采取公开竞买的方式,杜绝了暗箱操作。而且全部交易采取现场交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款项马上进入国库,避免了套购现象发生。
  涉县体改委主任申海宽回忆说:“当时的交易场面非常热烈。一些竞标者带着成袋的现金到现场。钱不够马上打电话让家里继续送钱。通过竞标,使得不少企业卖出了很好的价钱。如碳酸钙厂,净资产为负27万元,以5万底价出售,经过117轮竞价,最终以95万成交。”
  由于坚持了市场化原则,19家采取出售方式改革的小、微、亏企业,净资产为负925万元,却卖出了466.7万元。仅此一项,国有资产就增值1391.6万元。
改革不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改革仅仅是卖几个企业那就偏了。改革的目的是让企业有活力,只有企业活了,职工才能有活干,银行债务才能有着落。王社群说:“我们把承接职工、承接银行债务,作为企业改制的前提,做不到的免谈。但是仅仅靠这个前提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改制后的企业仍发展不起来,他即便当时答应你承接,今后也做不到。因此,企业完成改制后,并非就完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对新的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王社群说的关注包括两层意思:“看(监管)和扶(扶植)”。王社群认为,看和扶同样要一改过去的行政手段,而要采取市场手段。比如监管,过去政府可以任命厂长,因此他听你的。现在厂长是董事会任命,人家可以不听你的。如果他当初答应你承接职工,过后随便解雇,或者降低职工工资怎么办?新的企业经营者损害职工利益怎么办?政府的职责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护,单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更要靠法制手段来实现。涉县根据《公司法》,细化出一个100条的《公司制企业运营管理办法》,让经营者和生产者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100条在改制后对企业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有一家企业,改制后经营仍然不好。董事长为逃避经营责任,不按《公司法》召开股东大会。“100条”出台后,职工拿着“100条”迫使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结果职工罢免了不称职的董事长。
  对新企业的扶植就更不能以过去行政的方式。王社群说:“过去企业发不了工资、技改没钱都找你,政府成为企业的保姆。改制前,我们水泥厂要停产,县里马上从财政拿出200万元救火。可两三个月后,又转不动了。事实证明,政府这样扶企业是无效的。更何况,现在的企业产权明晰了,和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因此,新的形势下,扶植企业也必须用市场的原则。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又融资困难,我们成立了会员制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同时成立了涉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拿出部分国有资产对企业进行风险投资。这些行为和过去的本质区别就是,它是市场化的。”
  王社群说:“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公司制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和扶植,使企业真正步入正轨并健康发展了,才能使职工不下岗、银行债务不悬空的改革目标实现。”
  企业机制变了
  虽然只有四年,但涉县中小企业改革的效果已经显现。据介绍,改革前,56家工业企业负债率达到86%,仅有5家企业能维持正常运转,40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而现在,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到72%,开工率达到95%,经济效益增长10%以上。
  涉县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65%,因此企业好了财政的日子也就好了。2001年县财政收入比改革前的1997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又比去年增长20%多,财政收入增加40%多。
  涉县经贸委主任刘建华说:“企业的好转是机制转换的结果。过去我们学邯钢,怎么也推动不了,企业成本根本无法控制。比如我们一个企业,一次进的一种原材料,20年都用不完。什么原因?拿回扣。现在企业是大家的,就是买把笤帚都要掂量一下。再比如技改,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4年累计已经投入了6亿元,是过去的6—7倍。企业的实力当然增强了。”
  刘主任不无感触地说:“过去,企业没原材料了,欠电费停电了,发不出工资了,什么事都找经贸委。现在企业几乎不找政府了,即使找也是有了什么投资合作项目,让你去介绍政策。”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改革后的企业,基本都印证了上述情况。如资产重组企业崇利制钢公司,改制后产量增长了1倍,固定资产增加200多万元,利润更是大幅度增长。1500名职工不仅没有下岗,年工资还增长了1000多元。再比如,过去净资产负5万元的罐头厂以128万元出售,现改制为富华食品公司,不仅原62名职工全部上岗,而且还新招收了23名职工。过去欠职工一年半工资,现在一天都不欠。企业的生产能力也翻了1倍。由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去年给县里交税80多万元,一下子从过去的包袱变为纳税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