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继承借鉴的目的在于创新
——李可染艺术的当代意义
邵大箴
  在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李可染先生(1907—1989)在水墨山水画领域承前启后,在优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吸纳西画经验,创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新风格,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李可染的一生,和20世纪中国人民遭受苦难以及觉醒和奋斗的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出生在徐州贫苦的市民家庭,从小经受生活的磨砺,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养成了勤俭朴素和好学上进的传统美德。青少年时代,他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立志要为民族和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最早在徐州学习清代“四王”的画法,受到传统文人画的训练,后考入上海艺专学习。对李可染未来起重要作用的,是他作为研究生在杭州国立艺专的一段学历(1929—1931)。在那里,他接触了林风眠先生建立起来的新型美术教育体系,跟随法国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认真研究了西画素描、写生和创作的方法。在那里,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进步活动,是先进学生社团《一八艺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在那里,他确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志向。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武汉、重庆用自己的画笔参加战斗,创作了不少抗战题材的作品。从40年代初起,他决心献身民族传统艺术的创造,在水墨领域作深入钻研。他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给自己提出了“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目标。所谓“打进去”,就是钻进传统里把古人的经验和技巧学到手。他尤其喜欢龚贤、董源、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作品,在精心临摹前人的作品时,认真揣摩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格调与笔墨情趣。之后,李可染又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从他们的艺术实践中认真体悟中国画创作体系与方法特别是笔墨的奥秘。所谓“打出来”,就是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做适应时代和发挥个性的创造。
  50年代中期是李可染艺术变革的重要转折期,他在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文人画的创作技巧之后,一方面敬佩前人创造成果的丰富与伟大,另一方面认识到中国文人画之所以逐渐走向衰落,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外,也有它自身疏离现实的主观原因。他深感现代中国画只有面对现实、面向生活,恢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才有发展前途。50—60年代,李可染多次外出写生,行程数万里,遍历祖国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并直接对景创作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墨画稿,在此基础上构思了许多有现代感、有个性风格的山水画。他成功地把西画的素描造型技巧和光影效果融合在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中,使画面浑厚和富有生活气息。但是,他对此并不满足,他继续进行艰苦的探索。70—80年代,他探索的重点是如何把带有写生特点的山水画和更为提炼的传统表现程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创作更有民族气派。他晚期的山水画语言精练、概括,风格恢宏、雄浑,具有山水画纪念碑的气势,开启了一代新画风。
  李可染正确解决了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传统中国画的人来说,临摹是重要的,而且应该从临摹入手,因为只有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才能培养起对传统中国画独特美学品格和艺术语言的认识。但又不能止步于临摹,不能沉湎于古人的感情与趣味,而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有新的创造。因此必须重视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写生。李可染借鉴了西画的写生方法,但没有机械照搬,他在写生中更加注意对客观物象的意领神会,而不是机械地对景描绘,他的许多写生画稿带有创作的性质。临摹和写生对画家来说,都是手段和方法。画家的目的全在于创造。李可染之所以成为创造大家,不仅是因为他勤奋好学和有深厚的生活功底与广博的艺术修养,而且还因为他有过人的胆识,敢于与前人、与别人的创造拉开距离,敢于与客观物象拉开距离。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始终既尊重客观自然之美,又忠实于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祖国山河之美和写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统一,是李可染创作最鲜明的特色。
  在弘扬包括山水画在内的传统中国画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中西融合的问题。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中国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西学东渐和西画的广泛传播,面对西画的写实造型,写意的中国画又遇到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画要获得发展,只有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并适当吸收西画的观念和技巧,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语言。经过艰苦探索,李可染出色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巧妙地把包括关注形、光、色在内的西画的创作方法,有机地融在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之中,也就是说,他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做以中为主的融合,目的是为写意的中国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的表现力。在这一点上,李可染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既反对虚无,又反对保守。他的思想和行动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一是因为他对本民族传统有深刻的研究,懂得怎样弘扬它的长处,怎样避免和克服它的不足和弱点;二是因为他对西洋绘画语言有所研究,懂得它里面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哪些则不值得。更重要的是,李可染扎根传统和吸收西画经验的目的,是在于创新。他作画时,善于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修养与艺术修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追求画面意境完美的表达。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他善于用墨,在“黑”上苦下功夫。他在黑中既求实体感,又创造虚拟美;用黑衬托白、衬托亮,用黑统一画面,用黑来创造意境。他是20世纪最懂得用墨的艺术大师之一。(附图片)
  孺子牛(中国画1984年) 李可染
  鲁迅故乡绍兴城(中国画1962年) 李可染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感受阳光
——读丛如日水彩画《阳光下》
鲁东
  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为美术家提供了宽广的创造空间。从艺术家个体来说,既可以全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也可以涉猎各种技艺来充实自我,一旦确定了创作题材和主题,各种艺术形式都会作为表现手段供艺术家选择。从社会整体来看,当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对艺术需求多样,艺术家就应以不同品种样式的作品应对,单一化的创作模式受到了挑战。所以,很多美术家除了发展本专业技艺,也会在其他专业方面一显身手,丛如日就是这样的画家。
  作为版画家,丛如日兼作油画、水彩画,并为他所在的城市烟台海岸路上创作过不少现代雕塑,近年来又在探索传统水墨画。这种在艺术上广为涉猎的状态,促使其创造意识得到提升,也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更为全面的艺术家。
  他创作的水彩画《阳光下》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素养的体现。作品表现的是烟台沿海渔村的常见景观——晒鱼干。从画面上的几块鱼干,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鱼的捕捞、腌制、晾晒的生产过程,进而想到渔民的劳动、鱼干的销售等等。画面上部大胆地安排了一条不稳定的斜线把画面带活,将鱼的形象塑造得像鸟的形状给观赏者一种错觉,以丰富的逆光折射出的色彩使画面更为响亮、凝重和成熟,把人们引入一种抒情境界。这件作品,一是讲求精致醇厚的艺术语言,作者长于彩色丝网版画创作,其色彩功力在这幅水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是在写实手法中糅进一些抽象表现的理念,使作品产生一种超现实的神秘感;三是着重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使作品进入精神层面,让人们同去感受阳光。
  丛如日是烟台画院副院长,他要求自己的创作与社会需求相对应;能够把握自己的艺术追求,让艺术形式与题材结合得完美;重视欣赏受众对艺术的要求。作品《阳光下》也体现了这些方面的内涵。(附图片)
  阳光下(水彩画) 丛如日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走笔

环境与前提
张立国
  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它还是生产力物化后的形态和外在方面设计的依据。在未来,艺术将会最大限度地成为生活本身,艺术的社会化将是21世纪必然的趋势。尽管在新世纪艺术将扮演着同科学技术同样重要的角色,但要认识到这一点则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哪座建筑设计的不好,哪个雕塑、哪个环境设计的不行。这根本不是几个建筑几个景观的问题。这是长久无视文化艺术的结果。轻视文化艺术必将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建筑师、艺术家、设计艺术家,不论是民族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表现出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未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
  当代社会文化内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的环境中缺少深刻的文化,一切都是快餐式的粗俗,没有品位。另一方面,我们又直觉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将发生震撼人心的重大变革,将延伸到人类精神领域深层次的文化正在形成。新的“时代感”将促成对艺术与科学的全新判断。在我看来,时代感无论对科学还是艺术都是一个标准。
  当我得知奥本海默说,“爱因斯坦的工作无可救药地落在时代后面”,我心中十分难过,对这个我从青少年时代就喜欢的人物任何批评都使我感到难过,因为他的深刻的洞察力、创造力和简捷的语言是无与伦比的,他对统一的自然律的伟大的追求令人赞叹!然而在这个无限的宇宙中,任何事物、理论都不是永恒的,这是宇宙的本质决定的。当代艺术家放弃了经典式的美与和谐,是有其理由的。近百年来的大量的艺术杰作证实了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宇宙、自然、人类都在经历着“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发展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使我们感到表现人类的艺术手段还相当贫乏。在我们认定的种种艺术方式之外,还有许多方式和可能。在放弃我们头脑中已成系统的种种关于艺术的观念时,我们会发现比原来的现实真实得多的情境更需要我们去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将有利于调理人类文明,以利于人类健康的发展。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同近代科学相抵触的因素,在接受新的观念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惊异地发现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中新的价值,才能对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人类进入21世纪时,中国传统文化又将要现辉煌,我们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自然观将对当代科学、当化文化起着不容忽视的深远的影响。它将把人类文明从席卷全球的单一的模式趋向中调理出来,同时也调理了自己,使自己融合到人类新的文明中。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风为西部来
闻等
  北京王府井这条中外闻名的商业街,近日变成了雕塑的长廊,“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在这里首展。美丽的步行街道两侧,竖立起一尊尊雕塑作品。有的是少数民族少女、老人或儿童形象;有的是透露着西部风情的牛、羊、马的变形;有的是“西部籍”的伟人名士。不少雕塑还以奇特的构思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令观众驻足沉思,如反映失学儿童渴望上学的作品,反映对西部水、土壤、森林保护的许多作品则把充满西部魅力的风情人物作了艺术的再现。从王府井的南头到北头,人们仿佛置身于西部的环境之中,真真切切体会着西部文化、西部精神和西部气氛。
  让人们通过雕塑艺术作品加强对西部的印象和了解,是这个名为“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的主要动机。据这次巡回展活动组织委员会介绍,“中国西部风”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和北京环宇经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展览策划一年之久,动员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雕塑家,旨在借助雕塑艺术表现西部、赞美西部,配合西部大开发。
  王府井首展是整个巡回展的序幕。北京展之后,巡回展将奔赴西安、成都、重庆、深圳、广州、青岛、杭州、上海等10个城市,历时近半年,行程超过两万公里,被认为是一次雕塑的长征。展览在各城市举办期间,将由数辆大型货柜车,将作品进行接力似的传递。在半年时间里,展览无论是处于展出状态,还是在途状态,都始终致力于体现大范围的宣传职能,艺术地配合中国西部大开发。预计本次展览如圆满巡回10个城市后,现场观众的数量将高达500万。主办单位希望借助此项活动,加强对学术性雕塑的引导和推动。展览时值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这次主题严肃,学术水准较高,能代表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当代创作成果的活动,可以说是美术界对十六大的一份献礼。有评论家指出,本次展览主题鲜明、策展思路严谨、展览作品风格多样、公共艺术精神高扬、紧贴时代、亲近大众、展期长、扩散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雕塑大展。它标志着在城市建设大兴时期,雕塑活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雕塑家们仍苦心孤诣追求学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趋势,以及艺术家们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广阔胸怀。(附图片)
  学堂(雕塑)(田世信)
  西部印象(雕塑)(高蒙 高山)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长城铸风流
——读张龙新画作有感
刘大为
  长城目睹了历代战场风云,铸塑了无数英雄志士,也写下了各族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诗篇……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赋诗讴歌,挥毫泼墨。军人出身的山水画家张龙新把他对长城的崇敬与依恋之情融入笔墨,长期以长城作为创作母题。十几年来,他数十次翻山越岭,登临关隘,写生体悟,创作了若干长城题材的山水系列作品。龙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实践。他的长城长卷(高2米、宽138米,被中国长城博物馆收藏),灵活地采用了山水画的传统技法,通过对长城及地域环境的写生提炼,再现了长城沿线的山川地貌特征和长城雄姿。近几年,他的作品又有长足的进步、提高,已不是单纯运用传统,而是为笔下的长城新作注入新的观念,缜密充实的构成布满画面,各种不同视角描绘出峰岭山岩气势磅礴、高不可攀的壮美,浓重纯厚的色彩将长城博大恢宏的气势以及悠远的历史内涵与北方坚实的高山大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长城千古雄姿和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龙新在他近30年的艺术道路上,走过了从人物素描、色彩训练到熟悉与掌握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技法,继而博采众家之长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附图片)
  慕田峪秀松图(中国画) 张龙新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溪涧岂能留得住
直归大海作波涛(书法)
方胜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三立杯”中国书画大展举行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山西三立期货公司联合主办的“三立杯”中国书画大展八月二十二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此次共征到中国书画作品三千余件,特邀将军及书画家的作品两百多件。参展作品以歌颂党、歌颂人民军队为主题。经评比,共选出金奖十二名,银奖、铜奖若干名。(彭利铭)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北戴河筹建大型雕塑工程
  日前,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邀请一批雕塑家、批评家与建筑、园林等方面的设计家,考察了正在筹备中的“北戴河奥林匹克大道雕塑工程”及其环境建设。大家希望,雕塑工程一定要精益求精,一定要和当地独特而又优越的自然环境相和谐,并进而促进其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施奥)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龙虎书画会会员作品展举行
  北京龙虎书画会会员作品展,八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北京西站艺展厅举行。该书画会多是由德艺双馨的专业书画家组成,成立八年来,多次在全国各地进行艺术交流,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本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都出自该会会员之手。(文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