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感受书法之旅
  杨斌庆
  一、书法泰山
  我们登上泰山,一幅幅巨大的碑碣、摩崖石刻映入眼帘,琳琅满目,蔚为壮观。早就听说泰山是文化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书法山,书法石刻把泰山装点得庄严典雅、瑰丽多姿,泰山简直是规模宏大的天然书法展览馆。
  在攀登高山欣赏石刻的过程中,我逐步加深了对泰山的认识。
  我明白了为什么泰山是“五岳之尊”。泰山在五岳中按海拔高度仅居第三位,并不是五岳之首。但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却是五岳之最,泰山“尊”在历史文化,“尊”在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书法石刻。在古代,泰山是“天”的象征,号称“天子”的历代帝王为了答谢“受命于天”之恩,就登封泰山,在泰山留下了大量的封禅祭祀碑。《庄子》曾说上古七十二君登封泰山留石刻一千八百余处。上古的石刻已无处可寻,但现有石刻恰恰有一千八百余处。
  我明白了为什么泰山如此壮美。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雄踞于华北平原的东部,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形成了“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这本来就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人们在对泰山的崇拜中,产生了“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泰山压顶”等名言。更可贵的是在这优美的自然景观之中装点着壮观秀美的摩崖石刻,使泰山“雄中藏秀”、“壮中寓雅”。而且这些石刻的内容都体现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许多人在一通巨大的直书“置身霄汉”石刻前争相拍照,许多人在郭沫若诗前吟诵留连。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伴,书法美与泰山美相映。这就是人们在泰山所追寻的大美。
  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人想借用泰山名扬天下、流芳百世,但功利的效果毕竟是短暂的,艺术的价值却是永恒的。帝王将相的名字终将被历史的烟云逐渐湮没,艺术的光芒却与日月同辉、永照人间。
  二、王铎故乡行
  我们到河南洛阳去,突然从路标上发现了“孟津”。这不正是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的故乡吗?
  王铎纪念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我们一进馆就立即被王铎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王铎书法第一印象是“野”得很,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长卷巨幅、直抒胸臆。许多条幅立轴作品都在两米五到三米以上,悬挂起来从屋檐到墙脚,我真佩服王铎的家乡找到了这么长大的石条,雕刻成这么多书法作品。我一看到这样的长篇巨制,心情就十分激动,因为它使书法家的情绪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获得一种恣意、畅达、痛快的满足,也给人一种潇洒率真的美感。这正好反映了明末之际人们对伦理旧秩序的一种叛逆和冲击,对保守靡弱书风的一种反动和突破。王铎成了书法改革和创新的先锋和闯将。
  王铎书法“野”得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谋篇布局变化多端,摇曳多姿。按王铎的话说,就是“挥斥八极之势”,就是“似散不散、似乱不乱、左之右之、颠之倒之”。字在行间里不停地倚侧、震荡、摇曳、颠倒,都在向“八极”冲突。显然,这是对当时“中和”章法的大胆突破。显示出风神潇洒、纵横驰骋的气势。讲解员说,王铎的书法变化虽大,但是他“不管东南西北风,抓住重心不放松”。这说明基本法度没变,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顺序没变。因为古人最早书写的材料是狭长的甲骨和后来的竹简,竖写比横写方便。而且古人尚右,右比左尊贵,因此,书写之“首”置于右而“尾”置于左了。王铎对书法大胆改革,又不脱离传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一笔书”是王铎书法的又一特点,醮墨以后,一气写得不能再写了,再醮墨写,浓淡枯湿混杂其间,不同墨色对比强烈,乍一看,野得很;仔细品味,恰似满纸云烟,韵味无穷。
  王铎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的书法充满了改革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他的书法富有个人性格,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许多人追慕王铎的变革精神,学习王铎的清新书风,可以说学习王铎之风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影响还到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可以说王铎是现代流行书风的奠基人。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发表五十周年纪念
  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发表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日前,在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城市内蒙古通辽市举行。
  《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是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成名之作。1951年春,年仅二十岁的玛拉沁夫在科尔沁草原深入生活时,以牧民女青年塔姆的英雄事迹作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作品“写了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和新的精神教育人民”,在《人民文学》1952年1月号上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研讨会是由通辽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玛拉沁夫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半个世纪以来,他遵循党的文艺方向,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创作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小说《茫茫的草原》、《花的草原》、《活佛的故事》,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祖国啊,母亲》等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品。他为我国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通宣文)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生命之湖
梅洁
一片豪华的澄澈明净,荡漾在4月的阳光下,我真的无法确定我是到了太湖还是置身洞庭?!一片浩渺,一片无涯,一片深邃神秘的粼粼波光!
  我乘坐的小木舟是漂浮在华北黄土地如此博大悄静的水面!身前身后,水天一线,苍茫辽远;湖波涟漪,锡箔般从天际潋滟而来,逶迤而去;久违的蛙鼓,在芦苇丛中此起彼伏,鸣得嘹亮而豪迈;繁复的水草,在水下茁壮,深深浅浅,枝枝蔓蔓;成群的鸥鸭鹞雁在水面嬉戏,千百只灰椋鸟贴水而翔然后腾空而去……许多年,许多年我感慨不尽的生命在水的清丽澄澈中向我淋漓而来,啼鸣而去。
  衡水湖是公元前602年黄河从河南杞县决口,流成了这一片大泽。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曾数千年在这里流淌。古河千年摆荡迁徙,湖水宽了窄了,深了浅了,最终留下了这一片大水。
  衡水湖湿地大面积的沼泽草甸、成片的柽柳、万亩的森林植被、满湖的鱼、虾、螺、蛙、水生昆虫,为鸟类提供了安静、隐蔽、食物丰富的筑巢栖息、孵化繁殖的场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繁殖的夏候鸟多达数万只,在这里越冬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有一千多只,占中国灰鹤种数的百分之十。
  数千米长的中隔堤将衡水湖分为东西两域,中隔堤两岸,茂密的刺槐、火炬、旱柳、杨榆群落般生长,苍郁下孕育着大大小小的绿色生命:车前草、狗尾草、虎尾草、野蒿、香艾……我看到了湖边不同国籍的绿色志愿者种植不久的千米林带。
  我突然想种树,想在衡水湖种树。我想在湖中的哪个岛上,和我的丈夫、儿子、儿媳一起种树。我们种梅树。我们一年一年地来岛上种,等种满了,我们给岛起个名字,叫“梅花岛”……我想得很强烈。我想这愿望是很美的,这不是附庸,也不是矫情,更无强迫——像城里人那样年年春天组织去种树,年年敷衍年年没有结果。这愿望质朴而刚健,像树一样在我心里突兀地挺立,像花一样在我心里哗然盛开,像儿时的梦一样纯稚温馨起来。儿时,我吃完杏子总是喜欢把杏核用土埋起来,然后把埋核的地方用石块垒个小圈,然后天天去那里看有没有杏树长出来……那是生命原初的创造啊!长大了,我们泯灭了这种创造。很久很久地泯灭了。
  在隔堤西边沼泽地里,七八只苍鹭在远处湿地边上悠闲自在地晒着太阳,一派丰衣足食的安逸。它们体态肥硕、羽毛滑腻而洁净,它们的脑袋转来转去,它们把头勾回来啄着羽毛,它们有的嘴碰着嘴发出悄语。它们的悄语里充满平安和幸福。对这块土地的依赖和信任啊!
  突然,我们在路边的草地上发现了一只环颈雉在散步,它美丽得如同一位公主,它高昂着头颅,迈着稳健矜持的步子,一派贵族小姐风度。它的羽毛流光溢彩,脖颈的墨绿、尾羽的金红,一起在阳光下发出奇迷的色彩。那高高耸起又垂下的尾羽,如彩虹般曼妙瑰丽。鸿儿说,环颈雉和它的家族就在湖区营巢、繁殖、越冬,这里是它们美丽的家园。
  喜鹊来了。喜鹊最和我们亲近,它们总在我们的路前路后或停或飞。它们的叫声非常喜悦,有“欢迎!欢迎!”的善意;它们落在枝上,犹如穿燕尾服的西乐指挥,潇洒优雅得无与伦比。
  喜鹊的巢在高高远远的枝桠上,黑伞篷一般。枝桠上的鸟巢,我在童年是常见的,那时,我常常为它们风雨飘零的幸福祝祈。
  远处的电线上,散落着数百只斑鸠,犹如五线谱黑色的音符……我突然觉着,大自然在演奏一曲天宇的音乐,旷远而贴近。
  我们听懂了,是我们的造化;人类听懂了,是人类的福气。
  倏忽,我又想到了种树,权当为了鸟儿们。况且种树比赚钱、做官、争名争利要朴素本质得多。大自然和土地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除了种树力所能及外,我们还能给大自然和土地什么呢?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思念恩师瞿维
  王西麟
  前不久,我突然收到来自上海的瞿维先生家人的长途电话,告知我瞿维先生猝然逝世的消息,十分震惊!连日来对瞿维先生的回忆纷至沓来,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我是在1961年秋天“大四”之末,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被分到瞿维先生的作曲班向他学习作曲的,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1959年他由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回国,应上海音乐学院聘请前来兼课。同时向他学习的还有同年级的蔡松琦、陈松龄,连同我共三个学生。当时的学院对留苏归来的艺术家任教十分尊重,而瞿维先生由于威信很高,我们又是正要进入最后一年的毕业班的学习,因此对瞿维先生的教导更是十分珍视。当时连别的教师,如施泳康先生也向我说:“你能在瞿先生的班上学习,多好!”我们那时已听过瞿维先生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交响诗,确实代表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平。他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曾在冼星海的影响下,以音乐创作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又赴延安,在鲁艺任教,与马可、张鲁、向隅、焕之共同写下了歌剧《白毛女》。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他的创作非常广泛,像钢琴曲《蒙古夜曲》、歌曲《工人阶级硬骨头》、大合唱《油田颂》等,流传很广。
  我记得十分清楚,他为了我的毕业作品花费了许多心血。我早就确定要写一部交响曲,我把第一乐章搭好详细的结构布局框架后,他就和我认真讨论,逐一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我重新构思或调整,直到他同意后,才准许我开始写作。如果在某一地方“卡”住了,他总是坐在钢琴前反复替我推敲,寻找不同的和声进行和主题组织的表现方案。我在他的指教中,察觉自己的弱处和不足,一次次跨越难关。我从中懂得了凡是写作中遇到困难之日,就是自我提高、自我超越之时,直到今日我仍是这样告诫自己和告诫来者的。在我后来曾教过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中,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学生。
  瞿先生上课很认真,每次都是很好地备课,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他指出我擅长于交响乐长呼吸思维,结构布局很快,乐思敏捷;有一次谈到理论问题,他又说我对理论也有兴趣。这一切鼓励的意义,在当时年轻的我尚感觉不到多么重要,随着我日后生活道路的曲折坎坷和历经险恶,这些话曾如此重要地支持鼓励了我渡过险境。这样重要而深远的作用,是他自己也不曾想到的吧!
  瞿维先生曾对我不止一次说过“创作就是要苦思苦想”,我认为这话也可以看成是柴可夫斯基幽默而诙谐的那句“灵感不拜访懒汉”的名言的朴实表述。他待人诚恳热情,我曾在瞿先生家中多次一杯白开水谈至深夜。“文革”后他和李德伦先生一起为了把我调回北京并分配工作,还四方奔走。他曾在马路边站着,为我匆匆忙忙地写了好几个介绍工作的纸条子。这一切恍如昨日。
  我知道瞿维先生毕生的心愿是把歌剧《白毛女》整理加工、配器为管弦乐总谱,此事他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63年出版是经我校对的。他的事业未竟,作为他的学生,我愿继承他的遗志,完成这件工作,并以之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附图片)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小巷足球
许锋
这样一条小巷,年代久远的青石路,坑坑洼洼的路面,两侧的墙壁上挂满青苔,然而没有汽车的噪音,没有市俗的叫嚷,几个孩子穿着短裤,抱着足球,冲进小巷,那球当然不会偏离跑道,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会顽皮地在孩子们的脚下穿梭、滚动,那将是多么动人的情景。
  可是,这样的小巷和这样的孩子不多,城市淹没在一片汪洋的楼群当中,即便仍然有小巷的影子,也被摊贩们肆意地占据了。小巷中也不再飘荡细风带来的米的微香和母亲们的呼唤,城市,在现代的鼓点声中,脱离了质朴和粗陋的本色,有时高雅得让人手足无措。
  听说马拉多纳就是在小巷中踢球然后成为明星的。
  于是,我幻想,在城市小巷中踢球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忘记了母亲的叮咛,忘记了过往的行人,忘记了被磕伤的小胳膊细腿,仁厚的城市小巷让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孩子们让城市小巷见证了关于足球的启蒙。
  足球与孩子本来就是一对小冤家,而小巷,恰恰使孩子们从很小时起便有了与冤家正面交锋的可能,孩子们是快乐的,而足球也像快乐得要死,它们在孩子脚下,不停地翻滚,不停地逃脱,然后,孩子去追逐、去争抢,那么和谐,那么欢快。
  有一首歌唱得好,为什么明明相爱,却最终要分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足球不正是这样吗?多少人爱得发狂,多少人潸然泪下,它承载了太多的重负,太多的等待,太多的期盼,长大的足球远没有小巷中的足球那么轻松快乐,当然,如果小巷中的足球也像长大的足球一样,那孩子们大约都会抛弃它,因为它让孩子们不快乐。
  楼下的几个孩子踢球回来时,本来应该是兴奋的,可他们都耷拉着脑袋,母亲们询问时,他们说,为了庆祝,他们把仅有的零花钱凑起来买了一瓶啤酒,每个人喝了一大口,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你看,孩子们多么快乐,知道庆祝自己,以足球的名义。
  小巷终于在城市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是宽敞的大路,是矗立的楼群,是奔驰的车辆,孩子们不敢在马路上玩耍,甚至不敢在马路上停留,踢球,开始成为一个遥远的梦。
  关于小巷的记忆是久远的,就像你舍不得离开你生活生长的小院,恋旧情结让我们痴迷。但我相信,如果更多的孩子打小就想当一名足球明星的话,那我们的足球一样会爆发动力,后天的培养,只是机械的运动。
  小巷作为一种启蒙,就像一首儿歌,唱熟了就再也忘不掉了,忘记它你觉得痛苦,离开它你寝食难安。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走在堤上
——建军节里的回忆
赵伟
涨洪水的季节
我又来到这里
高高的堤坝上还留着你
那些深深的脚印
堤外的涛声
依旧奔腾不息
一个赶驴的小孩
唱着童谣
从堤上走过
他的曲子在这个傍晚
变成一片夕阳
隆重地覆盖着你那
深深的脚印
我跪下身默默地捧着
那些脚印
迷彩鞋的味道
香飘四溢
红背心和糊满泥浆的脸
在脚印的深处晃动
血肉穿过铁网在木桩上盛开
生命的花朵
轻轻地落在
咆哮的江面上
永不沉溺
沿着堤坝走去
我听见所有的人
都在呼喊
那沿江两岸的喊声
与堤坝和江水一同
伸向遥远的天边
那些名字
默默地藏在
大大小小的脚印里
叠筑起来
堤——变成了碑
水——变成了旗
远方的四合院里
你家的鸡下了一个
双黄蛋
母亲给你留着你
从小吃双黄蛋长大
所以身体才这般结实
所以你才能——
挡住那一泻千里的江水
那只从小和你长大的狗
从早到晚站在村头
等你
如今我再来
你没有与我同行
堤内堤外一片安宁
村庄炊烟四起
赶驴的小孩已经回家
我跪在堤下
跪在夕阳的风里
寻找你的红背心
寻找你糊满泥浆的脸
还有雄性的气息
涨洪水的季节
我又来到这里
堤上堤下一片静谧
那年的喊声歌声号声
由远而近
那年的汗水泪水江水
难解难分
我分明知道
堤——变成了碑
水——变成了旗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西藏新歌
  孙钢
  曲水大桥
碧水粼波映云霞,
刺柴怒放淡紫花。
一桥飞架雅江上,
小康已入藏民家。
  大竹卡渡口
又见雅江水滔滔,
轮渡来往倒影娇。
北上那曲此有路,
唐古拉山雪还飘。
听格桑曲珍唱歌
甜美恰似雅江水,
高亢直欲攀珠峰。
青藏高原听一曲,
美韵长留客心中。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仙人球的刺
  包颖
仙人球是一种并不好养的植物。寝室里的女孩喜欢仙人球,可养来养去,已养死好几盆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然而,仙人球死去时,身体已变得很绵软,那一根根耸立的刺却依然坚挺如初。可真算得上是倔强的死法,大概是大漠时充满阳刚之气的清朗的阳光赋予它如此的秉性吧。花市里,却也见过新异的仙人球品种,刺已变得纤弱而柔软了,并且是一幅怒发冲冠的模样,而氤氲着一团嫩黄的雾气包裹着球体,如雨如烟,那样子真是娇娆极了,仿佛初生的婴儿般嫩弱,简直让人不忍抚摸。这新异的品种,流行如潮,见得多了,让人几乎忘却了仙人球本该长满尖锐的刺了。
然而,终于记得,在我小时候,仙人球是极易生存的物种,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生长着长满刺的仙人掌,棵棵长得高大健硕,连那绿都绿得深沉,显得生命力极强盛的样子。之所以种在墙上,是为了提防墙上君子,可知是非常厉害的植物。
不止是仙人球,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大概无论什么都可以如人所愿地精致起来。事实上,人们的确希望这个世界变得精巧圆润一些,宛如水晶玻璃球,多美丽!怒目圆睁的模样总不会招人爱吧,该慈眉善目一些,边幅修一些,棱角少一些。你看,汽车都是流线型的好看吗!何况人乎?不过,像鹅卵石那样只是圆溜溜的亦是不入品的,会被时人轻蔑地谓之“没个性”,在这个时代,这也是个严重的贬义词了。任何时代都不会真正青睐异端的,却又在煞有介事地鼓吹个性。人们若想焕发异彩,也只有标新立异。至于这新异之处,究竟是前卫先锋,还是倒退复古,并无好事之人穷追不舍,只要能博得一时间的喧哗喝彩也就让人心满意足。
仙人球由沙漠版向现代都市版的嬗变,可谓绝妙,看呐,那丑陋蜇人的刺已幻化成千百只柔嫩的触手,淡绿中蕴着一点黄,并泛着柔和的光泽,犹如美玉般含蓄温润。呵,实在太招人爱怜了,我简直忍不住探出手去,那若有若无的轻刺的感觉麻酥酥的,着实让人心旷神怡。我准备再次探手,忽而瞥见了旁边伫立良久的警告牌:“精品,请勿触摸!”再一看价目,啧啧,触目惊心,实非我辈可以消受。
罢了,我还是种一株有着蛮悍的生命力的野生仙人掌吧!至少,那刺是真实的刺,将尖锐地怒视着芸芸众生的探手。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董子故里问俗
  傅新友
  冀南平原如一页展开的书卷,我踯躅在史称广川郡的“董子故里”的原野,寻觅汉代宿儒董仲舒故迹,体察领略先哲遗风。
  时值深秋,收获迄尽的田野,旷远坦荡,却不苍凉。落叶归根的钻天杨,如直竖的笔,描写着云和霞。霜染的薯田叶紫蔓红,掩映不住拱裂地皮的硕腴果实。刨薯的农夫赤裸着古铜色背,抡舞镐头,塑一幅辛勤劳作的生动形象,真切地影拓在夕照泼金的原野上。
  这一方水土果然人杰地灵,土眉厚唇的刨薯农夫出口成章——俺这厢(一带)“西有董子独尊儒,东有贾岛细推敲”。西指董仲舒出生地董故庄,父老乡亲对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博士、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尊奉如孔子,敬称为“董子”。童叟妇孺都知道“三年不窥园”的典故,说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书房后虽有花园,但他三年时间未曾进园观赏一眼。古往今来的庠学塾师每每用此典故,训诫学子,倡树严谨治学之风。农夫如数家珍介述本村出过多少大学生、中专生。还说某年一中专生的父亲久病未愈,谢世前遗嘱,千万别将其病故的消息告知在衡水师范读书的儿子,唯恐耽误其学业。虽然衡水市距此不过数十华里。
  “东有贾岛细推敲”,指董故庄东的前贾岛、后贾岛两个村子。掌故说,唐代诗人贾岛曾云游两村间的云盖寺(今唤瓦碴儿岗),留下“僧敲(推)月下门”的绝句,前后贾岛村因此得名。我哑然失笑,莫不是“扁担钩儿挂犁铧”的牵强附凿吧?但是信不信由你,前、后贾岛村确确实实自明清时就载入景县县志和版图。农夫又引以自豪地说,老一辈革命家、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就是距广川不远的王瞳乡人氏。
  董故庄东南的董学村和梧茂村(属故城县),是董仲舒下帷讲学的地方。乡谚云,“董学,董学,越懂越学”。梧茂村流传着“摸笔帽儿”的故事,董仲舒讲学晚归,褡裢里的毛笔帽掉了,天黑得伸手不见掌,他便蹲下四处乱摸。路人问他摸什么,答曰“无帽也,无帽也”。后人谐音将村名唤为“梧茂”。这一带尊师重教,蔚成风气。乡亲们生活俭朴,一个钢币恨不能掰两半花,但是一提捐资兴学,都异乎寻常地慷慨解囊,愣怔都不打,就甩出百八十元,甚至成千上万。
  现存的董仲舒石像,坐落在董故庄西三里的后旧县村(属枣强)西。像体四米高矮,整身坐踞,峨冠阔袍、宽袖端笏,虽已古石嶙峋,但仪态轩昂、气宇儒雅,令观者景仰。可是人们又纳闷,董仲舒石像缘何不在其出生地景县董故庄,也不在其讲学处故城县董学、梧茂村,偏偏在枣强县后旧县村呢?——传说明朝万历年间,这一带父老乡亲自愿凑钱出力为董仲舒塑像。千里迢迢从西山采买一方巨石,连抬带拖,一步一挪往回运。当运到后旧县村西,天降倾盆大雨,土路泞如粘泥粥,巨石一步也挪不动了。大伙儿急得仰天长叹,议论纷纭。有的说,董子生前以学为业,四海为家,从不留恋田园产业,过世后当然不愿回老家塑像。还有的说,运石塑像的工匠中,旧县村人居多,愿子孙后代效学董子,多出些博学多识之人,故托词运不动,遂将石像塑在这里。
  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党委书记援古论今感慨地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融会贯通,文明建村,科技兴农,已成为董子故里的崭新人文景象和壮丽自然景观。乡亲们除陋习,树新风,自行车拴朵彩绸便能把新娘娶进家,吊祭亡亲也甭摆大供,蒸八只麦面素馍,竹篮一装就得。大棚菜四季常青,寒冬腊月,眉豆嫁接的嫩黄瓜顶花带刺儿,一嘟噜一串像香蕉。皮棉超百(斤)粮过千(亩产),小康之家人均万元,在董子故里已不罕见。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庄稼人对其无可厚非,亦未究其真谛。但是他们尊重和感知天的规律,顺应和掌握天的规律,通过主观意志与客观实践相结合的努力与天奋争,使天为人服务。天道酬勤遂人愿,夺取丰收不靠天——这不是当代人新的“天人感应”观吗?天时、地利、人和,这不是为人乐道的世风新俗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