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先进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引导力量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要观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任何文化都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高度,创造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既反映经济、政治基本特征,又对经济、政治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先进文化。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提高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保持党的先进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经济是基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社会存在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因此,文化又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任何文化产品都是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一方面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又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程度和精神成果,因而又具有普遍性,如科技文化等。同时,任何文化都是由处于共同地域、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的群体创造的,因而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而显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是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各要素的共同作用,文化在受生产力决定的同时,又能够给生产力发展以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在创造文化时,归根结底是在创造自身。任何一种文化创造都是人的自我创造。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突出。
  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既有先进的文化,又有落后的文化,还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它们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有着根本的区别。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关系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建党之初,党的刊物就开始讨论文化问题。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毛泽东同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科学地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方向,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也要繁荣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吸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些都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并不断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随着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进行了系统论述。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把党的建设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我们党所代表的文化的先进性和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在“5·31”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并明确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对我们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
  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与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关系。当代科学技术越向前发展,人们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关系越密切。人们经济利益的实现是人们文化利益实现的基础;而人们文化利益的实现,又是人们经济利益实现的前提。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把实现经济利益和实现文化利益结合起来,在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正确把握扩大文化交流与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关系。扩大文化交流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都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要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惕,把文化交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正确把握不同文化层面的关系。文化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是分层面的。不同文化层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活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利益要求的主体性文化活动。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关系,对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不断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提出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本身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的反映,也必然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而不断发展。因此,先进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首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决定了文化创新必须在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的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深厚基础。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其次,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必须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敏锐把握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三,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文化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来发展先进文化。
  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造和培育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有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始终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自强不息;始终使中华民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执笔:周锦尉 李明灿 荣跃明)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打破“壅蔽”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五
  郭丛斌
  调查研究,目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促进正确决策,推动解决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往往被一种无形的“壅蔽”包围着、阻隔着,造成调查研究的质量不高,甚至事与愿违。因此,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必须努力打破这种壅蔽。
  壅蔽,意思是堵塞、遮蔽。调查研究中的壅蔽,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指那些影响调查研究者获得真实情况的各种障碍。比如,有的被采访者围着,摄像机林立,闪光灯不断;有的被各级干部层层陪着,前呼后拥,动弹不得;有的被调研对象支配着,想看的地方看不了,想听的话听不到。凡此种种,割断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拉大了领导与实际的距离,调查研究成了雾里看花、蜃楼远眺,其效果可想而知。
  调查研究中的壅蔽害处多多。一是影响正确决策。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只有依据充分,决断才能容易;只有依据准确,决策才能科学。而壅蔽的存在使领导干部听不到真话,查不清实情,看不到原貌,找不到规律,这就使他们很难决策。如果拿着走样的依据硬拍板,凭着虚假的情况强决断,那么十有八九会出现失误,损害事业。二是惊扰百姓生活。调查研究,本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和老百姓院子里盘腿、地头上打坐,说家常、唠闲话,增进感情、密切关系的好机会。而“跟”、“陪”、“随”、“围”等,形成庞大阵势,必然惊扰百姓生活。这不仅与开展调查研究的初衷不符,而且与“三个代表”要求相悖,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百姓反感,疏远干群关系。三是助长弄虚作假。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对基层工作的一次考察。尤其是在认真听、反复问、仔细看、深入想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共性问题,揭示普遍矛盾,发现内在联系,从而提炼总结经验,研究提出对策,借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而壅蔽现象往往使领导干部看的是导演过的场面,听的是推敲过的语言,了解的多是好典型,接触的净是闪光点。自然而然,领导干部产生的是“成绩很大”的印象,得出的是“经验很好”的判断。这无疑会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行为。
  壅蔽有百害而无一利,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当然,造成壅蔽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机制不健全、管理不严格的客观原因,也有作风不端正、认识有误区的主观原因。要打破壅蔽,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整套机制和制度,不仅要对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对象、途径、成果等提出要求,而且要在调查研究的吃住行、接陪送方面,搞一些“约法三章”,做一些奖惩规定,使领导有所约束,基层有所遵循,社会便于监督,从而使壅蔽制造者无计可施。但更为关键的是,作为调查研究的主体,各级领导干部头脑要十分清醒,切实转变作风,不为壅蔽所左右。一方面,从思想认识上严格要求。说到底是要牢记党的宗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增强为民意识。这方面的基础打牢了,责任心就会增强,虚荣心就会减弱,作风就会务实,工作就会扎实。这样,开展调查研究自然也就不会追求讲排场、比阔气,轻车简从、贴近群众就不再是难事了。另一方面,从具体方法上不断改进。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去哪不去哪,看啥不看啥,自己有很大的主动权。如果能经常变点方法,改些策略,完全可以使壅蔽不起作用。如不打招呼,不期而至;临时停车,出其不意;会亲问友,暗查私访;等等。由于壅蔽不起作用,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有人再制造壅蔽了。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调整生产力布局 推动集约化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任亚平
  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对于地域辽阔、人口相对分散的西部地区来说,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西部大开发,重点是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科技和教育四件大事。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就是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我国生态大屏障的要求出发,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使工商业向城镇园区集中,农牧业向水土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农牧民向小城镇集中,以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心城镇为支撑、两级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牧区发展的新格局。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分散,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化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统筹安排,集中力量搞一批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必将极大地改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强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及对外资的吸引力。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可以遏制土地荒漠化势头,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低,普遍面临环境容量不足的压力,生态环境呈恶化势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解决这一问题最现实、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在局部治理的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对大面积的草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旱地实施围封转移、休牧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把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人口迁出来,对牲畜实施舍饲圈养,可以使草场、荒山恢复林草植被,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将进一步加快迁入地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具有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人口相对集中后,可以通过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改善教育条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劳动者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应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完善措施提高认识,做好规划。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是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休牧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实践中。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规划要先行。要把制定好休牧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在搞清人口、水利、土地、草牧场以及各类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进区”和“退区”,研究和提出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确保生态移民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调整生产力布局,涉及群众的生产生活,涉及各类项目及资金的安排。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国家和各级政府用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牧业综合开发等的各类资金统筹安排,规范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应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草牧场的使用权问题,要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草牧场“双权一制”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和草场合理合法流转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解除迁出农牧民的后顾之忧,使退下来的土地和草牧场切实得到保护和建设。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通过移民扩镇,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努力拓宽农牧民的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调整生产力布局、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有关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密切协作,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第9版(理论)
专栏:

  营造新型的农村干群关系
戴继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的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政权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农村干群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干群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根据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农民在村民自治和发展经济中的知情权、选择权、选举权和发展权没有得到保障,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此,要营造新型的农村干群关系,必须在扩大农民“四权”上下功夫。
扩大知情权,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务直接公之于众,是营造新型农村干群关系的前提。目前,一些地方由于村务不公开,农民群众对有关切身利益的事情知之甚少,由不了解到不理解,由不理解到猜疑和不信任,结果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因此,只有把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直接公之于众,扩大群众知情权,才能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使干部成为“透明官”,群众成为“明白人”,干群之间少一堵“隔心墙”,多一条“连心桥”。扩大知情权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知情内容,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公开。二是拓宽知情渠道,除了利用公开栏外,还要综合运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形式,多渠道向群众公布,扩大知情面。三是加强对公开工作的检查监督,保证知情质量。乡镇应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分季度或半年逐村检查。各村应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议事小组,并赋予其对公开内容的审核权和对村组干部公务行为的评议权。
扩大选择权,做到群众的事群众定,是营造新型农村干群关系的根本。要坚持重大问题实行公决公议制度。凡涉及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都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要妥善处理农村“两委”的关系,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建立村委会报告制度;同时,保障村民自治制度的落实,重视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议事会的决策职能,定期召开民主议政会和民主听证会,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决策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扩大选举权,做到村委会干部村民选,是营造新型农村干群关系的关键。一是强化基础,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建设。目前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大,造成村干部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因此,应树立“大后备”观念,从企业骨干、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等人群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后备干部。二是强化教育,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是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但由于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还相对滞后,有的不知道行使民主权利,有的不会行使民主权利,还有的不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因此,要加强教育,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引导农民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三是严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班子的选举程序,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班子。
扩大发展权,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是营造新型农村干群关系的基础。当前,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问题是农民不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富民的根本之策是紧紧依靠农民,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发展权。要从体制、政策、服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尽快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精简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力度,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可能。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以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通信、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经营条件。要强化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不断提高他们的经济、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使他们有能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大改革力度,消除各种壁垒,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新飞跃·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简评
  徐鸿武
  许耀桐、杨兴林撰著的《新飞跃·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面临的时代任务、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不同时期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等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主要发展阶段。第二篇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结构特点和主要观点,展示了该理论体系不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篇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技文化思想等所作出的一系列创新发展。
  该书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论述有关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的理论,主要表现为“精髓论—实践标准论—经济建设中心论”的结构。第二部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探索社会主义的特征、本质、根本任务、根本目的以及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方位等问题的理论,主要表现为“本质论—初级阶段论—主体论”的结构。第三部分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存在哪些优秀文明成果和根本弊端等问题的理论,主要表现为“借鉴论—批判论”的结构。第四部分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政治保证、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外部条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战略和步骤等问题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保障论—战略论”的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