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万年在陕西驻军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是全军当前第一政治任务
  新华社西安7月7日电(记者蔡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近日在陕西驻军考察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是当前思想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是全军第一位的重要政治任务。全军官兵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的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维护核心,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江主席的指挥。
  张万年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贯彻“5·31”讲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真正把全军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旗帜下。他说,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
  张万年指出,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事关新时期军队建设方向和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根本政治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到军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确立“三个代表”在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一是要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关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军队实际大胆进行理论、体制、科技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军队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二是要紧紧把握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在各项建设和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和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三是要紧紧把握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各级领导和机关要铭记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士兵的方向,努力为部队排忧解难,把部队建设的基础打牢。
  张万年强调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一定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精心做好维护大局、维护团结、维护稳定的工作,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江主席的指挥。在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务必特别清醒、特别坚定、特别过硬,决不允许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确保部队的纯洁和巩固,以做好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曹刚川、李继耐、石云生、乔清晨、李乾元、刘冬冬、李安东、谭悦新等陪同考察。


第4版(要闻)
专栏:

  辽宁省鞍山市有一支由143名离休干部自发组成的老年环保志愿队。自2002年初成立以来,这支老年环保志愿队在社区内共安装自制废旧电池回收箱74个,回收各种废旧电池1950余斤。这是7岁的祁英涵和妈妈主动将废旧电池投入回收箱内。 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历史不能忘记
——台北纪念七七事变65周年
本报记者 孙立极 姚小敏
  7月6日,一位台湾抗日英烈的名字从历史深处走来。这一天,是“七七事变”65周年前夕。英烈的名字叫李友邦,当年第一位台籍抗日将领。上午9时,台北县芦州李宅,雄壮激昂的抗日乐曲声中,李友邦将军纪念大会开幕。10多位曾随李友邦抗日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成员,在现场话当年。他们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随后,李将军妻子严秀峰为“李友邦将军与严秀峰女士抗日史料展”揭幕。
  李友邦,生于1906年,早年即怀报国之志。因不满日本统治,成年后奔赴大陆投考黄埔军校,是黄埔二期毕业生。抗战爆发后,他在闽浙一带,发动台籍青年,组织“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口号,成为台湾同胞有组织参加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台湾光复后,李友邦和结识于义勇队的妻子严秀峰自大陆返台。在战后白色恐怖气氛下,李友邦竟因“通匪”罪于1951年遭国民党当局逮捕,翌年被判死刑,时年仅46岁。
  此次史料展由财团法人芦州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和广东省档案学会主办。展出的史料包括当年的珍贵公文、书信、照片等,以及当年李将军等人使用的器物。“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在抗日期间进行的医疗、生产事业所留下的记录,更见证了先辈无比爱国之心。
  配合此次展览,李宅首次对外开放。占地1800余坪的李宅,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台湾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闽南建筑。这座宅院当年由大陆建筑师设计,采用上等泉州石、福州杉建成。院子呈三落四合院形态,共有9厅60房、120门窗。据介绍,这座古宅如用来开发可值60亿新台币,李氏宗孙300余人甘愿放弃,申请列为古迹。
  “古宅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严秀峰女士对记者说,“保存古宅,实质是保存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延续历史的长远生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根。”来自台北市区的张荣寿先生特地冒雨前来观展。张先生说:“还历史本来面目,不是清算,是要告诉后代子孙:永远不可忘记历史!”
  (本报台北7月7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汪道涵会见台湾客人
  新华社上海7月7日电(记者厉正宏)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汪道涵,今天上午在此间会见了由台湾知名人士“山盟”总干事长许信良率领的促进两岸“三通”访问团一行。汪道涵对访问团来祖国大陆推动“三通”表示欢迎,并向客人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汪道涵说,最近以来岛内民众要求“三通”的呼声很高,组团来大陆共议“三通”的团组络绎不断,这充分反映尽早实现直接“三通”,已成为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流往来的客观需要,也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所在。台湾当局必须把握这个时机。
  汪道涵指出: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当前只要把两岸“三通”视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只要台湾有关民间行业组织得到委托,两岸“三通”协商就可以进行,这是真正为台湾同胞的福祉所考虑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宿灿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第二炮兵原副政治委员宿灿同志,因病于6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宿灿同志是山东莱州人,1939年参加当地青年训练班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选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三校司令部书记,三校五队、一队副政治指导员,山东军区教导第二团干事、参谋,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政治处干事等职,先后参加了掖北突击战、胶东牙山反扫荡反袭击战、胶东反顽连续攻击战等战役战斗,为建立和巩固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东北军区三纵队二支队股长,牡丹江军区政治部副科长、教导营政治委员、巡视团主任,师政治部科长,科长兼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公安中央纵队团代理政治委员等职,随部队历尽艰险转战东北,参加了白旗屯攻击战、朝阳镇攻击战、穆陵八面通反伏击战等多次战斗,后南下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和长春、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公安一师三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一师一团政治委员,公安军司令部副处长,总参警备部副处长,公安部处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处长,公安部队司令部部长等职,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活动的安全警卫任务,维护了首都的安全稳定。到第二炮兵部队工作后,他历任某部参谋长、某部政治委员、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政治委员、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等职,为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是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组部等四部门表彰先进
 五十人荣获“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宣传当代专业技术人员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作出决定,授予李桓英等50名同志“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决定指出,长期以来,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次受表彰的50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是全国4100万专业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他们中,有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出卓越成果的科学家;有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的人民教师;有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奋发进取,锐意创新,为发展我国农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农艺师以及工作在其他领域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决定指出,全国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要向受到表彰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学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拼搏、创新、攀登、奉献”精神,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获“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人员名单
  李桓英 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伯礼 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曹谊林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
  张洪松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
  王顺道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谢克昌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旭日干 内蒙古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
  安静娴 东北制药总厂高级工程师、工程院院士
  杜丽华 吉林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孙海军 黑龙江省伊春市双丰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
  叶宏明 浙江省轻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
  吴华夏 安徽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赖爱光 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江风益 南昌大学教授孙丕恕山东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
  王纪年 河南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
  傅廷栋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
  黄小池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保善 广西大学教授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吴大华 贵州民族学院院长、教授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多吉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工程院院士
  舒德干 西北大学教授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杜德志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何季麟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院院士
  夏训诚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迟福林 海南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陈炳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
  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工程院院士
  肖培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员、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工程院院士
  李小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
  方滨兴 国家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教授
  于魁智 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
  罗京  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
  彭镇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董立清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王天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欧亚科学院院士
  贾承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
  刘蕴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范英俊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康红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
  陈定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员
  石屏  中国第二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朱英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研究员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牢骚有害无益
林治波
  有那么一些同志,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爱发牢骚,往往对什么都不满意,什么时候都不满意,走到哪里都不满意。只要话茬一接,牢骚怪话就像开了闸的自来水,哗啦哗啦,没完没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有之,这不奇怪。对不如意的事,有各种态度,发牢骚则是极不明智的态度,对人有害,对己无益,于事无补。对人有害,是说牢骚涣散人心,影响团结,败坏士气,不利大局。对己无益,是说牢骚不仅把自己搞得无精打采,即使干了工作也会因牢骚太盛而招人厌烦。于事无补,是说牢骚大多是一种消极的发泄,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牢骚源于不满足,但这种不满足不是对自己,而是对别人、对社会。工于论人者,往往疏于察己。遇事爱从别人从社会那里找不足,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社会亏待了自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就是不肯拿镜子照照自己,是这些人的普遍心态。
  常常抱怨他人而不去检讨自己,根子怕是在于一个“私”字。以索取的态度对待社会,把自己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有苛求计较之心,无宽容体谅之意,所以就不满;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喜欢对别人吹毛求疵,只要不是自己干的,就这也不可,那也不行,怎么看都不顺眼,所以就抱怨。
  对生活对工作对同志对社会,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对人对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宽容,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对社会进步也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
  人之所以为人,重要的一点是有理智。对多数人来说,牢骚话一点不说恐怕很难做到,但应该努力做到少说甚至不说。那些很少发牢骚的同志,不是没有困难,不是没有委屈,而是能够正确对待,能从大局出发看自己,能着眼长远看眼前,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可贵的品质。
  体谅来自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人对事就能保持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在责怪、埋怨别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若是换了自己,能否做得更好?从上下级关系来说,领导不妨站在下属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就能理解下属的难处,并从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下属也自当体谅领导的工作,你的牢骚抱怨未必有道理。事情总得来回想想,前后想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样胸怀就开阔了,心里就豁亮了。有了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包容体谅,牢骚怪话也就失去了源头。
  一个人,工作在单位里,应当把自己视为主人翁;生活在社会上,应当把自己看作建设者。
  有了这个态度,自然会扑下身子,苦干实干,而不会站在一旁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少发些牢骚,多提些建议,少说些怪话,多做些实事,这才是主人翁的态度。
  “不谦恭、不和睦的人,不但会遭受物质的损失,且将失去生活的情趣。”莫泊桑的名言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点厚道的言词,一点挚爱的流露,还有一点助人的行为,犹如人生的画笔,会使生命的图画更加动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壮乡喜收早稻
  广西田林县旧州镇种植的优良早稻近日进入收割期,农民们在肥沃的田野上展开了今年第一季收割“大会战”。图为右江河谷金色的原野上,农民们收割稻谷的场面宛如一幅天然画卷。 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都各界纪念“七七事变”六十五周年
  《七七事变图集》首发《华侨与抗日战争》展举行
  本报北京7月7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今天上午,首都学生、军人和各界群众300多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七七事变”65周年纪念活动。有关部门领导、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抗日将领家属代表,部分内地和香港史学界专家及华侨代表出席了纪念活动。
  65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在宛平城蓄意策划“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英勇的29军将士奋起抵抗,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空前广泛的统一战线和民族大团结,动员、组织和领导全国人民与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气吞山河的伟大抗日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陈启刚说:“回首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昭示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今天的纪念仪式上,首都学生和军人代表向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祖国国土的民族英雄,向惨死在侵略者屠刀下的骨肉同胞敬献了鲜花,各界人士发表了纪念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各族群众今天也纷纷自发来到卢沟桥和抗战纪念馆参观,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又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7日举行了《七七事变图集》首发式和《华侨与抗日战争》展览开幕式。
  《七七事变图集》共分五部分:卢沟桥、宛平城;日军在华北驻军的由来;七七事变前的华北布局;七七事变;国共实现合作,全国军民开始团结抗战。《图集》精选了200余幅有关“七七事变”的珍贵历史图片、文物图片和相关资料,并配以中、英、日3种文字说明,再现了“七七事变”前后的历史画面,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肆意侵略中国,制造事端,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进而灭亡中国的罪恶图谋;以真实的史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高举抗日救亡统一战线的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摒弃前嫌,共赴国难的气概。
  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华侨与抗日战争》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华侨爱国的历史渊源;第二单元,华侨的抗日救亡活动;第三单元,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第四单元,参加侨居地反法西斯斗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