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特稿

与时俱进砺雄师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新华社记者 黄国柱 贾永 曹智
  在人民军队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值得浓墨重彩来描绘的一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人民军队继往开来13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着这样8个大字——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
  与时俱进的精神,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军队,青春永驻。
  1989年11月12日,江泽民在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后召开的第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指出,我们这支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培育下,经过几十年的斗争考验,战胜了千难万险,已经发展成为今天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党信赖这支军队,人民热爱这支军队。我们要继承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奋发图强,扎实工作,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进,把军队的建设和改革搞得更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初见端倪。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洞察我军建设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精心谋划强军方略。
  我军能否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我军能否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这是江泽民同志一直关注的两个历史性重大课题。
  1990年12月,江泽民依据邓小平提出的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高度概括地提出了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强调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五句话”总要求的提出,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993年初,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江泽民主持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变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也明确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
  针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加紧争夺质量优势的新趋势,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加强质量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提高军队建设各方面的科技含量。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2000年12月,江泽民在军队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信息化正在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要在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军事领域是更需要创新的领域。
  江泽民指出,军队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都要坚持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
  13年来,我军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在80年代裁军百万的基础上,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998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正式组建,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同年7月,党中央决定,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一切经商活动。
  还是在这一年,三军联勤保障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后勤保障社会化逐步推开。
  兵役制度改革、军官服役制度改革、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军人保险制度改革、军队院校体制改革、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等陆续出台……我军朝着建立科学的领导、指挥、管理、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未来战场上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较量。我军要跻身于世界强师劲旅之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提高官兵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军事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江泽民提出,全军官兵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军事知识,还要学一点哲学、政治、经济、科学、法律、历史、文学艺术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
  在1996年12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要求在全军官兵中迅速掀起并形成一个广泛、深入、持久地学习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技术知识的热潮。1999年4月,他提出,要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尽快走出军队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
  近年来,一大批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专业技术又懂指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目前,全军已有博士、硕士2.6万多名,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班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88%、90%、75%。
  如同万里长城要有坚实的基座,军队建设必须夯实基础。13年间,江泽民心系百万兵,行程数万里,看望了近200个基层连队。基于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建设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他提出要把全面加强基层建设作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并赋予基层建设以新的内涵。
  1993年底,军委重新修订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颁发全军试行。1995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沈阳军区部队时指出,“抓基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军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签署正式颁发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军认真学习贯彻《纲要》,蕴藏在部队基层的巨大创造力,空前地迸发出来,先后涌现出先进连队6万多个(次)、优秀士兵360多万人(次)。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行则军治军兴。江泽民指出,要在坚持我军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军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从严治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军的方针。
  1990年4月,江泽民签署命令,正式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立法程序的法规。
  随着《国防法》、《兵役法》、《现役军官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10多部军事法律,《司令部条例》、《政治工作条例》、《后勤条例》、《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和新的三大共同条令等100多件军事法规的相继制定或修改颁布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基本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法规体系。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江泽民领导人民军队继往开来的岁月里。
  (二)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前进。江泽民强调指出,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大变动的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能抓紧而不能放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他指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是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1995年春,正值赣江两岸杜鹃花红的时节,江泽民沿着毛泽东创建人民军队的足迹,一路风尘从湖南来到江西。走过这片浸透着先辈鲜血的土地,江泽民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使我们这支军队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听党的话。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这是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极为重要的思想。
  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并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党的十四大之后的一次军队重要会议上,江泽民把这些优良传统高度概括为10个方面。他要求全军部队加强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使之代代相传。
  江泽民反复强调,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全军各级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重要位置,做了大量工作。据总政治部提供的材料,党的十四大以来,全军举办理论轮训班近万期,每年接受轮训的团以上干部超过85%。
  全军广泛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四个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使广大官兵坚定了革命理想信念,增强了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深入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
  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规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颁布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1999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2000年10月,总政治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系列重要文件,集中体现了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新鲜经验。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全军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
  2001年8月20日至9月3日,来自全军的几十位高级将领聚集在北京西郊的国防大学,参加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理论研讨班。这是中央军委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8月31日上午,江泽民来到将军们中间,与他们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这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共同努力把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全军要高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保持一致。这是党对军队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根本体现。
  把握时代特征,贴近部队建设和官兵思想实际,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巨大活力。
  唱一首歌,就像上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课;唱一首歌,就像读一本高尚的道德情操书。2000年夏季,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军人道德组歌》一经推出,便在全军广为传唱。
  这一年的建军节前夕,驻京部队2000名官兵在中国剧院演唱《军人道德组歌》,台上台下,歌声嘹亮,激昂的旋律抒发人民军队意气风发奔向新世纪的豪情。当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乐曲奏响的时候,江泽民与全场将士放声高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祖国利益重于山,为民甘洒血和汗。”这句《军人道德组歌》歌词,诠释了人民军队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在新疆,在西藏,在江泽民考察过的每一个地方,他都号召广大官兵自觉在大局下行动,积极参加驻地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军政军民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关系。
  1999年春节来临之际,江泽民冒着严寒,看望常年在大漠戈壁打井找水的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为他们挥笔题词:“科技强军创新业,开出甘泉为人民。”
  全军将士始终牢记江主席的嘱托,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全军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扶贫攻坚和“希望工程”建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人民军队又积极投身其中,为人民立了新功。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全军官兵参加抢险救灾6万多次,出动兵力1300多万人次,抢救遇险群众1000多万人。在伟大的’98抗洪斗争中,26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3年来,全军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和各种复杂斗争的考验,经受住了“酒绿灯红”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考验,经受住了军事斗争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三)
13年来,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防卫作战能力日益提高。
  1995年下半年至1996年3月期间,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方向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充分显示了高技术条件下整体作战的能力,也充分显示了我们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强决心。
  2000年10月13日,全军科技练兵成果演示在四地同时展开。这是1964年“大比武”以来,我军演练层次最高、运用技术最新、涉及范围最广的联合演兵行动。
  8时45分,江泽民登上位于燕山脚下主演兵场的参观台,视察汇报演示。
  1991年的秋天,也是在这里,江泽民检阅北京军区军事训练成果汇报表演,要求全军以军事训练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军政素质,实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
  燕山山脉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火红柿子树宣告着又一个丰硕的秋季。此时此刻,一支支精锐之师向三军统帅展示他们在科技练兵中所驾驭和创造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地上浓烟滚滚,高空战机盘旋,冲击与反冲击,空降与反空降,干扰与反干扰,高技术条件下的立体演兵高潮迭起。
  江泽民对全军科技练兵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指出,科技练兵是提高我军打赢高技术战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领导要正确把握科技练兵的方向和规律,不断把科技练兵引向深入。
  13年来,我军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强军战略,大力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
  陆军基本形成立体机动作战的装备体系和比较配套的支援保障体系,为遂行联合作战任务奠定了基础;
  海军初步形成海上机动作战、基地防御作战和海基自卫核反击作战的装备体系,海上机动编队的防空、反潜、反舰和电子对抗能力有所增强;
  空军按照攻防兼备的要求,基本形成歼击机、对地攻击机、运输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结合的装备体系,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地面防空火力配系和覆盖全国的地面情报雷达网;
  第二炮兵基本形成了近中远程齐全、核常兼备的武器系列,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军种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常规打击;
  电子信息装备的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和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利用、控制电磁频谱和及时准确地遂行各种电子信息支援保障任务的能力得到提高;
  各军兵种各级各类后勤保障装备和手段逐步改进和更新,联合战役后勤保障能力有了很大增强;
  国防科研战线捷报频传: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次次发射升空,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遨游太空,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进入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序列……
  2002年3月25日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旷的戈壁上空,星光灿烂,航天发射场,灯火辉煌。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三号试验飞船将从这里飞向太空。
  江泽民来到航天城,观看“神舟”三号飞船发射。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前,他亲笔题写了“神舟”二字。现在,他又来到科研人员中间,勉励他们不怕困难、开拓创新,为他们鼓劲扬帆。
  22时15分,随着一阵震天巨响,托举着“神舟”三号飞船的火箭喷射出一团长长的烈焰,在夜空中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
  就像这道汇入浩瀚太空中的彩虹一样,我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也清晰地印在人民军队75年的辉煌历程中。(附图片)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亲切会见出席全军第九届青年工作会议的先进代表。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半年城市居民收支明显增长
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7元  
  本报北京7月30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4.5万户城市居民家庭的调查,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都明显增长。上半年,城市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7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同比增长1..5%;城市居民月人均消费性支出494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同比增长13.3%。
  今年上半年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有两个原因。第一,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在上半年居民月人均收入中,来自工薪收入491元,同比增长21.1%,其中,人均工资及补贴收入476元,同比增长23%。这个高增幅主要受去年工资提高的翘尾影响,以及实行年底双薪制度的影响。第二,转移性收入显著增长。上半年居民月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69元,同比增长25.9%。其主要原因,一是受2月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补发去年调整的离退休金的差额,以及增发春节节日补贴的影响,月人均离退休金同比增长了23.2%;二是捐赠和赡养收入明显增长,同比增长29.2%;三是居民人均其他转移性收入也有较大的增长,如,城市居民家庭得到的辞退金收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
  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较快,但消费倾向下降。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衣着、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食品、杂项商品和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均显上升态势。交通和通讯月人均支出增幅最大,为24.3%。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3%,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相对收入增长而言,仍然偏淡,而且消费支出呈现明显的节假日效应。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澳大利亚客人
希望把两国全面合作关系推向更高的水平
  新华社北戴河7月30日电(记者钱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高夫·惠特拉姆,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李鹏首先对惠特拉姆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30周年之际再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高度赞赏惠特拉姆30年前在就任澳大利亚总理后不久即作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决策,并感谢他过去30年来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李鹏说,惠特拉姆先生致力于中澳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胆略,对此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希望中澳双方抓住建交30周年的机遇,在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把中澳两国的全面合作关系推向更高的水平。
  李鹏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惠特拉姆深情地回忆了他同中国的友谊。他说,自从1971年夏季作为工党领袖和1973年作为总理访华之后,他又多次以不同身份来华。这次他是怀着怀旧的心情,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再次来访,一是为了看看中国的新变化;二是为了再次表达他对发展澳中关系的信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吕聪敏等会见时在座。
  惠特拉姆是应对外友协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职业教育要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
李岚清吴邦国出席
  本报北京7月30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上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他强调,要加快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面向社会需求,合理配置结构,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主持。
  朱镕基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后,深刻阐述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又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我们不仅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只有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增进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也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转换的要求,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紧迫。这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基础性的工作。完全可以说,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直接关系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朱镕基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教材必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要十分重视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尽快改变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局面。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特别注意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二是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要用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要各有侧重。职业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要把培养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人员和技术交流。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属于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重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考核。要提高工程师和技师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待遇,充分发挥工程师、技师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作用。
  朱镕基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坚持政府统筹、面向社会、地方为主、依靠企业。
  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形成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并与其它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结构,社会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要强化市地级政府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企业具有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要,才能强化企业自主进行职工培训的内在动力。今后,大中型企业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形成职工轮流在岗与离岗培训的制度。这样,既可以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能,又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每个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会高度重视企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朱镕基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要像重视普通教育那样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完善法制,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整顿和规范职业教育办学秩序,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在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各类企业也要按规定提足、用好教育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个方面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
  朱镕基最后强调,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宏伟进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光荣使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天津市、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波市人民政府和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北京海淀走读大学、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烟台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的代表在今天的会议上发了言。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吴黎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维亚康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石东一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参加了会见。
  维亚康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集团,涉足电影、电视、出版及娱乐业,拥有派拉蒙电影公司、MTV全球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子公司。在2001年度《财富》500强排行榜上,该公司名列第八十五位。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军嫂赶“集”
本报记者 江山
  不久前的一天,230多名军嫂笑容满面地来到长春市下岗职工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参加由长春市劳动局和市妇联联合举办的下岗军嫂专场劳务洽谈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政策咨询处,武警部队的一位军官对记者说:“我妻子下岗前在原来的单位从事出纳工作,这几年来,妻子一心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现在孩子逐渐长大了,她也想出来干点事情。这不,部队和地方政府为这些下岗的军嫂提供了这样一个好机会,真是为我们这些军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长春市劳动局负责同志介绍,为做好拥军优属工作,长春市每年都要举办两次这样的军嫂专场洽谈会,专门设立军嫂招聘洽谈窗口。这次活动共有吉林省检察院、市政协等66个用人单位在现场进行招聘,提供了财会、营业员、技工、收银员等近1000个工作岗位供军嫂们挑选。


第1版(要闻)
专栏:

1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
预计总投入近200亿元
  本报北京7月30日讯 科技部今天宣布启动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以集中科技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3到5年内使我国在若干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
  去年科技部经过调查研究论证并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确定了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奶业发展、节水农业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这12个重大科技专项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竞争以及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密切,是“十五”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12个专项中,有些是要解决对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而且必须要由国家给予支持和推动的科技问题,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等专项。有些专项是解决国计民生和人民健康的瓶颈问题,如“主要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等专项,就是为了集中攻克一批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农业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还有些专项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加速提升国家竞争力,如“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专项,旨在建立起我国的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支撑平台,使得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医药产业的发展等,能够在统一、规范、标准与世界接轨的技术平台上进行,推动创新成果迅速形成规模和产业化,提高我国整体的创新水平和综合实力。
  据悉,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将涉及19个部门和22个省市,在“十五”期间预计总投入近200亿元,其中国家财政将拨款60多亿元,部门、地方和企业配套近140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市静安区驻地部队战士18年来坚持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理发等服务,深受当地居民的拥戴。图为建军节前夕,社区居民买了理发工具慰问解放军。 新华社记者 张耀智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厦门零售药店申办解禁
  从8月1日起,厦门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重新受理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的申请。这是该市从1999年3月起停止此项申办后的首次“解禁”。厦门市这次“解禁”将遵循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购药以及“在规定区域范围内不形成独家垄断经营药品”的原则实施。(余继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南宁综合整治市容景观  
  从30日起,南宁市主要街道上的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和影响市容观瞻的设施将得到全面拆除、清理。同时,对沿街招牌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改。这是南宁市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品位、改善市容环境面貌的又一重大举措。
(倪光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万梁高速公路隧道全部贯通
  重庆市重点工程万(州)梁(平)高速公路全线16座隧道日前全部贯通,为确保该路2003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万梁高速公路全长67.28公里,其中隧道总长11.174公里,是“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一段。(崔佳 苏亚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陕西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管理
  从8月1日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申请条件和认定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申请和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郑少忠)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阳城特大型发输电项目建成
  山西阳城电厂6号机组27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标志着阳城特大型发输电项目全面建成。阳城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2100兆瓦,总投资132亿元,所发电量通过总长1840公里的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送往江苏。目前,阳城电厂所供负荷已占江苏全省负荷的10%左右。(刘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