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播撒美丽与文明
——记上海长宁区青少年道德评议活动  
本报记者 吕网大
  “现在是孩子们在给我们上道德教育课了。”在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的道德评议栏前,一位居民感慨地说道。在道德评议栏上,一边表扬的是居民助人为乐的好事,并配上了可爱的小白鸽图案,而另一边则在标有小乌鸦的图案下,批评遛狗破坏绿化等不道德行为。
  记者近日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虹桥、天山等社区采访,耳闻目睹各种形式的青少年道德评议活动,感受着清新、浓郁的文明新风。
  一年多以前,长宁区华一居民区的部分青少年,针对少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组织起一支“七不”啄木鸟小队,专“啄”社区内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在社区道德评议栏公布并加以评论,此举得到许多居民的好评和支持,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目前,长宁区已建立了16个社区青少年道德评议栏。在80多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小区文化园和青少年文明楼组中,又出现了120多个以青少年为主角、各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的楼组道德评议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已有6000多人次的青少年担任了“小小评议家”,长宁区的青少年道德评议活动,成为上海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和社区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长宁区团委在区委的领导下,根据团中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开展“上海市社区青少年道德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他们组织引导青少年,针对身边的人和事开展道德评议,通过“小手牵大手,文明路上大家走”活动,促进青少年自身和居民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活动形式上,经楼组居民大会推举,由5至7名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和学龄期青少年、在职青年组成楼组道德评议委员会,再由他们在社区、楼组居民内征集、筛选、确定每月一个评议主题。一些社区的评议公示栏有个形象的名字:“群众的眼睛”,设有“道德烛光”、“道德天平”、“道德红绿灯”等栏目,对居民区发生的事进行褒贬分明的评议。小小评议栏,成了提高楼组居民素质、促进楼组文明建设的阵地。
  在虹桥街道虹储小区,活跃着一支由小区青少年组成的道德评议小组,居民们称赞孩子们“管”的事还真宽:从针砭小区乃至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到弘扬社区新风的实践活动。有一次,小朋友们在讨论中提到,要关心生活在小区的孤寡老人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倡议发出后,自愿报名的青少年络绎不绝,许多家长也主动要求自己的孩子参加到帮老慰老的行列中。“孩子空闲在家时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家务活一点不会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得到锻炼,也能使他们懂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位家长在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活动时感慨地说。如今,敬老服务在虹储小区已蔚然成风。
  新泾镇双泾村地处长宁区西郊,人称“都市里的村庄”。几年前,村镇行政上虽划归城里,但对世代务农的村民来说,多少年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要让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必须首先提高村民文明意识。于是,全村开展了一场“与不文明行为决裂”的讨论,农家娃比长辈们接触现代文明的机会多,涉及这些话题更来劲。他们在村党、团支部的带领下,讨论汇集了20多种村民不讲文明和不道德的行为,诸如随地乱倒垃圾粪便、邻里纠纷指桑骂槐、出门衣冠不整、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等。青少年道德评议小组将这些整理成文,并配上漫画,在村里科普画廊张贴,在全村形成了“做新时代农民”的舆论氛围。村民陈某回忆说,我平时是邋遢惯的,那段日子我被孩子管头管脚,开始是不习惯,但孩子讲的有道理,我们农民现在也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从楼组到社区,从城区到郊区,再发展到电脑网络,上海长宁区青少年道德评议活动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信息化凝聚青少年,信息化促进道德建设”,这是江苏路街道青少年“电子社区”提出的口号。青少年“电子社区”开通以来,深受青少年和家长们的欢迎,被誉为“绿色网站”。“电子社区”论坛也是青少年进行道德点评、思想交流的新天地,青少年利用这块没有时空限制的阵地,在“道德火花”论坛上,对一些社会现象和行为习惯进行点评。在“小区故事”里,针对小区中有个别住在楼上的居民往下扔垃圾的不道德行为,青少年们纷纷进行评议和谴责,一位网名叫“小米”的青少年建议居委会干部出面进行教育。网站的法律志愿者提出,有人从高空扔下的杂物一旦伤了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经过大家的评议和随后采取的宣传教育等措施,现在再也没人从楼上乱扔垃圾了,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南汪居委会的道德评议栏——“有话大家说”设立以来,许多居民纷纷在评议栏上对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小徐同学也在评议栏上向青少年们发出了“响应团中央号召,做‘五小’好公民”(即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的倡议,希望小伙伴们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实践道德规范,弘扬社会道德新风。在她的倡议下,小区的青少年们开展了各种活动。135号的同学们在自己楼里成立了“书报传情角”,把各自家中订阅的报刊挂出来,让楼里的居民们“资源共享”;487号的同学们把自己的美术作品张贴出来,把自己的大楼布置成了“书画楼”;110号的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办起了科普栏;小徐还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成立了助老志愿服务组,定期到96岁的孤老庄老太家中,为老人打扫卫生,读书念报,帮老人排遣寂寞。如今,小区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三代领袖像上唐卡
  本报记者 刘亮明 
  西藏日喀则地区又出新鲜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袖画像上了藏族人家的唐卡(藏式布面卷轴画)。
  7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奴堆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幢幢崭新的房屋宽敞明亮,一座座塑料大棚里葱茏滴翠,全村人喜上眉梢。走进藏族农民普次家,一眼就看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彩色画像唐卡被挂在正壁最醒目的地方。“三代领袖可真是咱的救星、福星、最亲的人。”普次一家人的眼里闪着崇敬。
  普次一家8口人,种着26亩地。从前由于孩子多,生产方式原始,生活十分困难。近几年,托党的富民政策的福,日子逐渐好起来。特别是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驻乡工作组和乡村干部一心一意帮乡亲们出主意、想办法,调整种植结构,寻找致富门路。普次家建起了两座塑料大棚,收入年年增加,生活眼看着就富裕起来了,去年又建起了新房。一家人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党和国家的三代领袖。
  去年,西藏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带来了三代领袖的画像。普次心里一下有了主张:把三代领袖画像制作成唐卡挂在家中,表达全家人崇敬感激的心情,激励全家人时时不忘党和领袖的恩情,搞好生产,致富奔小康。主意一定,普次赶忙买回了最好的唐卡材料,并从县城请了最有名的师傅,为他们家精心制作了饱含深情的三代领袖唐卡。完工那天,一家人摆酒欢歌,好一番庆贺。闻讯赶来的乡亲们纷纷称赞普次的点子好,是表达大家感激崇敬心情最好的办法。“咱也要赶紧让三代领袖画像上唐卡。”人们激动地说。
  领袖爱人民,人民爱领袖。普次由衷地说:“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一个心眼为咱老百姓好,给咱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我们西藏各族人民最崇敬、最热爱的人。”


第4版(要闻)
专栏: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特稿

我国军事立法成绩辉煌
 “九五”以来制定两千多件军事法规  
  本报北京7月26日讯 新华社记者陈辉、本报记者贾昭全报道:据中央军委法制局介绍,我国新时期的军事立法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九五”以来共制定军事法律、法规、规章2170多件,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
  我国从1982年开始在国家立法体制中逐步健全了军事立法体制,确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由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或者与国务院联合制定军事行政法规;各总部、军兵种、大军区制定军事规章,或者各总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军事行政规章,从而实现了军事立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九五”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等15件直接调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了《国防交通条例》、《征兵工作条例》、《民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等近40件军事行政法规。中央军委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等120多件军事法规。各总部、军兵种和军区制定的军事规章有2000多件。
  日益完善的军事法体系,为我军依法治军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防法》明确了我国国防的性质、任务、建设目标及其一系列国防原则,为开展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预备役军官法》实施第一年,全国就有几万名预备役军官参加了预备役部队组织的训练和演习,是多年来参训率最高的一年。《人民防空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共查处损坏人民防空设施等各种违法案件900余起,追缴补偿费、赔偿费1.6亿元。《刑法》增设“危害国防利益罪”一章后,全国各地依法查处一批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分子,仅军队有关部门就查获假冒军人犯罪团伙94个、假冒军人4800余名、假冒军车近万台。


第4版(要闻)
专栏: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即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唐家璇与斯里兰卡总理特使会谈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外交部长唐家璇今天与来访的斯里兰卡总理特使卡鲁·贾亚苏里亚举行了会谈。
  唐家璇表示,中斯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建交45年来,双方始终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彼此理解。中斯友好合作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良好范例。
  贾亚苏里亚表示,斯里兰卡人民始终对中国人民抱有友好感情,斯里兰卡政府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斯里兰卡人民表现出的善意和友好。中国政府同斯里兰卡两个主要政党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成熟和稳定的。
  贾亚苏里亚通报了斯里兰卡当前形势。他说,斯里兰卡如能尽快恢复和平,将掀开斯里兰卡历史新的一页,迎来更为美好的未来。
  唐家璇表示中方坚决支持斯里兰卡政府为推进民族和解,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所做的不懈努力,相信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中方希望看到斯里兰卡的和平进程能够继续下去,国家保持稳定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不仅符合斯里兰卡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愿望,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贾亚苏里亚特使是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于7月25日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7月26日,京郊最大城市碧水生态公园——妫水公园举行了落成仪式,使首都西部绿色屏障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妫水公园位于延庆县西部,公园面积6000亩,其中水面面积达5000多亩,开阔的水面、成片的芦苇、茂盛的森木,令人心旷神怡。 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说
  任何外国都无权对香港事务妄加评论  
  新华社香港七月二十六日电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发言人今天表示,香港已回归祖国,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部事务,任何外国都无权对此说三道四,妄加评论。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番话的。
  当有记者问,对英国外交部关于香港问题的报告有何评论时,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说,香港回归五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成功落实,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港人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发言人说,香港已回归祖国,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部事务,任何外国都无权对此说三道四,妄加评论。


第4版(要闻)
专栏:

老艺术家举行建军七十五周年朗诵会  
  本报北京7月26日讯 记者刘琼报道: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由总政话剧团编排的老艺术家艺术朗诵会《长缨之歌》,近日在北京八一剧场举行。
  朗诵会以我国历代优秀军事题材名篇佳作为主线,以颂扬我军穿越历史空间,跨过万水千山,经过雪山草地,最终解放全中国的光辉历程为主题,讴歌了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不朽军魂。朗诵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散文和诗歌,也摘选了经典戏剧作品的片断。
  林中华、张梦棣、狄凤荣等老艺术家均在晚会上展风采。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冲不垮的坚强堡垒
本报记者 孟西安
  特大暴雨洪水袭击陕南,许多受灾乡镇、村庄在与外界失去联系,党的基层组织在抗洪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6月9日上午,在特大洪峰威逼陕西省柞水县石瓮镇的危急关头,镇党委书记李高义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他号召:“我以党委书记的名义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后,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兵分几路,冲向受灾第一线。李高义带领30多名青年组成抢险突击队一直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
  石泉县两河镇,曾是“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试点镇。当洪水袭来之际,镇党委紧急召开两分钟的会议,急速组成了一支由7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抗洪救灾突击小分队,毫不畏惧地跳进激流,抢救出6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老人和儿童,紧急疏散镇街群众500多人,无一人伤亡。
  6月9日凌晨2时,在瓢泼大雨中,宁陕县简车湾镇党委28名领导聚集在一起开会,决定兵分3路,将容易滑坡地段的群众疏散,向7个危险村立即打电话,组织群众撤离。由于行动及时,在凌晨4时30分第一次洪峰到达之前,已将镇上及附近村组300多名群众撤离。当第二次洪峰在早晨7时30分到达时,又有160多名群众撤离。洪水中,镇上共有150多间房屋倒塌,而无一人伤亡。
  防洪电话打到这个镇的桅杆坝村,村党支部书记在雨中召集村干部开会,他说:“我们村是‘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试点村。现在,洪水灾难临头,是考验我们是否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时候了!”当即组织18人的抢险队,立即赶到五龙河河滩上,将19户78人全部劝撤到安全地带,这些农户刚刚撤离,大水奔涌而来……
  灾民们都说,在惊涛骇浪中,党组织是冲不垮、摧不倒的
  6月9日凌晨2时,铺天盖地的洪水冲向四亩地镇四亩地村。大部分群众被撤离转移到全镇最高处的卫生院二楼和三楼上。在暴雨和黑暗中,随着一声伴着闪电的炸雷,有人喊:“是共产党员站出来!”这是镇地税商贸粮食系统联合党支部书记陈国祥的声音。只见6位共产党员齐刷刷地站了出来,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推选刚刚救人回来的刘怀平当临时党支部书记。新支部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支委会只用5分钟就做出了以下决定:在支委的带领下,一组人立即设法与镇党委联系;一组人组织突击队,搜救医院病人,转移处于“孤岛”上的群众;一组人安抚惊慌的群众,保障后勤供应。同时临时支部还严格规定了撤离险境的秩序:先老人、儿童、妇女和病残人,再青壮年、共青团员,后共产党员,最后是党支部委员。在临时党支部的指挥下,党员和干部奋战10多个小时,搜救出97名被困群众,把困在卫生院楼顶的237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基层组织在抗洪中更加牢记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
6月9日凌晨,佛坪县重大汛情传来,汉中市委书记胡悦、市长田杰立即赶到防汛办公室了解情况,并对全市防汛抢险工作进行快速部署并启动抢险救灾预案。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从不同方向向佛坪突进,要求爬也要爬到佛坪。
  6月9日上午9时,安康市委书记宋洪武和市长黄玮听到汛情报告后,立即中断会议,兵分几路向重灾区宁陕县和洋县进发。在路毁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宋洪武带领干部和武警战士,肩扛救灾工具和物资,步行30多公里赶往四亩地镇。面对桥断水急,宋洪武下了强行渡河的命令。他率先跳下透心凉的河水,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硬是手拉钢缆踏着齐胸的洪水过了河,与先期到达的黄玮市长会合,迅速投入抗洪救灾指挥。
  大风浪中显本色。正在广东考察的佛坪县委书记鲁锋和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的宁陕县县委副书记汪时政,得知县里受灾,立即中断考察和学习,匆匆往回赶。他们分别跋山涉水步行50公里山路,一拐一拐地赶到灾区,投入抗洪救灾战斗。共产党员、四亩地镇信用社主任罗兴田,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和等待救援的妻子、儿子,他首先想到的是信用社的账本和现金。他在水中奋勇拼搏,当与其他同志一起把信用社存款、贷款各300万元的账本和18万多元的现金抢运到楼顶的时候,他的妻子和3岁的儿子却不幸被洪水吞没。


第4版(要闻)
专栏:

  “八一”前夕,河北香河县在全县开展为烈军属排忧解难活动,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图为县委书记石锡贵(右三)带领县武装部、民政局的领导,看望老革命军人王永禄(左一)时的情景。 刘振江 张国华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