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特稿

积极探索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保障方式
 我军建成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新华社记者胥金章、本报记者苏银成报道:我军积极探索集运输、救护、供应、维修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保障方式,目前已形成以军区为基础,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的新型保障体系。
  总后勤部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党中央、中央军委十分关心基层官兵的疾苦,积极为他们安心服役、献身国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经费使用上坚持向作战部队、边海防部队、基层部队倾斜,全军部队的吃、穿、住、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食——从温饱型到营养型。“九五”期间,全军共产粮食34亿公斤、蔬菜32亿公斤、肉鱼禽蛋13亿公斤,80%以上的连队肉菜自给率达到70%以上,涌现出了一批全年肉菜基本自给的军、师单位。全军先后5次提高了伙食费标准,出台了新的食物定量标准,基层官兵早餐吃上鸡蛋,有条件的还喝上了牛奶。边远地区部队结束了常年吃干菜、冻菜和罐头的历史,内地部队基本改变了冬季副食以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为主的状况,官兵的饮食结构正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
  衣——从单一化到系列化。新式军装、新型棉垫子、毛巾被、体能训练服、99作训鞋、抗菌防臭袜子……这些我军历史上从没使用过的新被装,去冬今夏已经陆续发放到全军基层部队。
  住——从实用型到舒适型。近年来通过新建、翻建和整修营以下部队住房,全军90%以上基层部队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军边海防部队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营房布局合理,坚固适用,水、电、暖设备齐全。多年来未曾解决的营房渗、漏水等问题得到根治;昔日简易木制、铁塔式哨楼,已被永久式砖木、钢筋混凝结构的哨楼所代替。
  行——从骡马队到机械化。全军军交运输部门立足创新求发展,构建起了“铁路、水路、公路、空中衔接,陆、天、邮、通一体”的保障大通道。万里边防都通了公路,数条公路穿越冰峰雪岭通往各个边防哨所,从而结束了许多边防站大雪封山后与后方隔绝的历史。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在京获奖
  据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张东波)第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颁奖大会今天在京举行。
  会上,“中州神勇”卢刚、“光明使者”吴海洋、“津门卫士”王俊刚、“处突先锋”艾合买提·尼亚孜、“育才园丁”马铁军、“爱兵模范”程显峰、“铁血英雄”彭俊杰、“边陲‘猎隼’”张云波、“爱民功臣”邓勇、“江淮勇士”余春坤等10位英模,从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政治委员徐永清等领导手中接过了“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奖章和证书。
  从1998年开始,武警部队广泛开展了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活动,江泽民主席曾为这一活动题词:“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官兵敬业爱岗、争先创优、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积极性,确保了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涌现出大批功勋卓著的英雄模范,今天受表彰的获奖人员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


第4版(要闻)
专栏:

  7月24日,北京市前门街道办事处举行了军警民共建进社区签约活动。北京卫戍区司令部直工处等单位分别与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内的居委会、学校签订了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协议书。签约活动后,街道办事处向共建部队赠送了洗衣机、饮水机和书籍等慰问品。 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观察

洮儿河大堤安全令人忧
——对吉林大安市违规围垦造田的调查
本报记者 刘莉荔
  流经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三省的洮儿河,在吉林省大安市丰收镇洮儿河村流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这段大堤险情迭出,给沿岸百姓带来很大损失。然而,就在紧靠洮儿河村的河南岸的河道里,如今却被肆意筑坝围垦种树造田,国家二级堤防河道遭受破坏,严重威胁河道两岸堤防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7月2日,记者来到洮儿河村,站在大堤上一眼望去,只见一座非法围建的几千米长的围堤横卧在河道里,围堤内种植着成片的苞米、高粱等高秆农作物和树木,严重阻塞了河道,迫使河水改道。记者沿着大堤从东至西一路走过去,发现河道内非法修建的围堤不止一座,围垦造田植树也不止一处。
  据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2000年秋季由于遭遇大旱,洮儿河断流,变成了湿地。于是,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个别干部忘记了遭受洪水侵袭的教训,带头打起了河道的主意,围垦造田,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而洮儿河村支书李刚和新立堡村主任梁得贵,则动得更早。他们在1998年6月防汛期,就私自在洮儿河堤防河道行洪区内围堤造田,结果围堤不久即被洪水冲毁。二人仍不甘心,2001年9月20日后又围垦造田2250亩,然后以每亩80元承包给村民。
  李、梁等人违反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围垦阻碍行洪,一旦暴发洪水,将直接威胁13个乡镇、20多万人口、60万亩耕地的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当地群众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今年1月20日,大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才对在行洪区内围垦造田做出了处理决定,要求将已修的围堤必须无条件地在今年6月30日前清除,逾期不清除的,按有关法律追究责任。
  然而,大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清障令下达了近半年,这座妨碍行洪的围堤一直岿然不动。直到7月3日,记者到当地有关部门采访的第二天,市水利局和丰收镇匆忙组织人马将围堤的阻水横坝推开了几个豁口,每处只有10米左右,没有将围堤全部推掉。大安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人对此解释说,阻碍行洪主要是与河堤垂直的横坝,竖堤推不推掉是无大碍的。至于违法修建的围堤一直没有清除,一是因为李刚等人坚持要造田不同意推坝;二是推坝清障费用太大,设障人不负担,水利部门也负担不了。
  难道这就是防洪隐患长期无法清除的理由?市政府和市水利部门以及镇里的有关领导对在河道内私自种田的态度更令人吃惊。他们认为,大安市地少,河道和库区地肥,只要不搞工程,种些庄稼或搞别的都不管,他们也不可能把农民的庄稼推掉。
  正是由于市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才导致违法围垦情况越演越烈。洮儿河村一些村民对记者说,4月22日,镇政府不但没有执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清障令,反而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段,把围垦说成是护堤,把造田改成植树,在围堤的范围内种植200余亩“护堤护岸林”。另外,在河道内的其它地方栽树6000亩左右,在新荒泡库区内植树约2200亩。根据国家《河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护堤护岸工程林木,必须由河道主管机关组织营造和管理,这部分林木同属于河道整治工程部分,应实行重点管理。据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人说,丰收镇在河道内种“护堤护岸林”事先市水利局并不知道,丰收镇党委书记孙彬也承认没有经过批准,镇里无权擅自种护堤护岸林。但该负责人又说,事后经调查后认为,镇里的做法是可行的,种树主要为了防止农民违法在河道内种地,还可以减弱风浪对堤防的冲淘,保护国堤和近500米长的陡坎,减少坍塌程度。对违规植树作出这样的辩解,实在令人费解。
  记者返回北京后,就种植“护堤护岸林”的问题专门咨询了水利部的有关专家。专家们的看法是,种植“护堤护岸林”首先对河道要进行正式的行洪论证。可以肯定,在没有经过河道管理部门的论证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河道内种植“护堤护岸林”是不合法的;另外,水利主管部门应及时下发通知,没收已种植的树木。
  编者的话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河道内围堤造田、开荒种树的现象屡屡发生,成为严重威胁防洪国堤安全的重大隐患,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洮儿河河道内违法种植高秆农作物和树木,必然阻塞河道,影响行洪,威胁大堤安全。国堤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大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职尽责,严格执法,加强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干部成了“香饽饽”
江南 陈毛应
  7月22日一早,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的农科站就热闹了起来。马吉村蔬菜种植大户曹叶琴早早赶到镇政府一楼的农科站办公室,请站长蒋森昌去传授夏菜采用防虫网不喷药的栽培新技术。蒋森昌正准备出发,大溪村的白茶种植大户严荣火又风风火火地找上门来,想请老蒋去他承包的50亩白茶园,帮助现场解决无公害生产的难题。
  曹叶琴告诉记者:“我家是个贫困户,以往每年底镇干部才来上门收费,我见了躲着跑。去年与镇农科站老蒋‘结对’后,老蒋帮我建了5个蔬菜大棚,送给我一批种植蔬菜的书,还隔三歇五地来手把手教技术。去年我家种菜收入3万多元,净收益有2万多元。这样的干部,我当然抢着要。”
  在天荒坪镇工作了10年的蒋森昌也深有感触:“过去下村的主要任务是去收费,如今镇上要我们为农民脱贫致富多办实事、好事,出发点不同了,农民当然就欢迎啦!”
  天荒坪镇今年以来实行了“三结三送”制度,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送温暖;与效益农业大户结对,送技术和信息;与企业结对,送资金和服务。镇干部每人都要联系一个贫困户、一个农业大户和一个企业,办实事的多少与镇干部年终考核挂起了钩。与蒋森昌一样,镇里不少干部如今都成了“走在路上有人问,下到田头群众跟,办公室里农民等,家中电话响不停”的“香饽饽”。白水湾村30多岁的谷小庆是个聋哑人,妻子有智力残疾,听说县水利局要在天荒坪镇与贫困户结对,他就托村干部捎话给镇长金亚言,希望“攀”上这门亲。今年初,县水利局让谷小庆试种了4亩超级杂交稻,给种子、给化肥,送资金、送技术,包收购。一件件实事好事,让农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第4版(要闻)
专栏:

学习先进 推进合作
 安徽105名县市区领导结束苏浙鲁挂职
  本报合肥7月24日电 记者蔡小伟报道:为了学习借鉴经济发达省份的经验,推动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目标,安徽省委派出105名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赴江苏、浙江和山东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学习。日前,这些同志满载而归,既带来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又带来了合作成果。在苏浙鲁期间,挂职干部开展经贸活动120次,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420多个。
  挂职期间,县市领导们边学习边思考,每人写了1至2篇学习总结和调研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挂职回来后,各县市加快了发展步伐。各地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把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把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涡阳、霍山、花山、烈山等县区实行集约经营,并从规划、机制、特色、规模、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提升工业经济的档次和水平。宣城、滁州等地的县市区,跳出行政区划,积极融入江浙沪,发展“补缺经济”、“剩余经济”,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外交(二○○二年版)》新书在京发行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中国外交(2002年版)》新书首发式今天在这里举行,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领导和各国驻华使馆新闻官、国内外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应邀出席。
  《中国外交》是中国外交部编辑出版的权威性外交白皮书,准确、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外交政策及中国政府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国外交关系状况。


第4版(要闻)
专栏:

  渔港静悄悄。休渔期伊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街道办事处的渔民“才下船头又上桌头”。在办事处组织下,渔民积极参加培训班学习渔业知识,使原本热闹的渔港变得一片静悄悄。图为休渔期内的薛家岛甘水湾村渔港一角。
  薛修利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揭晓
  本报6篇作品获奖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记者张建玲报道: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今日揭晓,共有210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3件、二等奖69件、三等奖108件。本报6篇作品获奖:社论《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副刊《慎张“排行榜”》获一等奖;消息《广西南丹矿区发生重大灌水事故》、通讯《历史性的一声槌响》、系列报道《知难而上求发展》、摄影《北京7·13激情长安街》获二等奖。
  2001年是新世纪第一年,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庆祝建党80周年,北京申奥成功,上海APEC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入揭批“法轮功”等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报道中,导向正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些获奖作品集中体现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去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第4版(要闻)
专栏:

汪少川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交通部原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汪少川同志(享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胡锦涛、曾庆红、张劲夫、张震、洪学智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汪少川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汪少川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15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家乡的土地革命暴动。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十七军班长、红二十八军皖西便衣队队长、新四军六旅政治部主任、华中军区卫生部政委、华东军区后备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建立后,汪少川历任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一军政委,建筑工程部常务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政协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