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厄瓜多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
  新华社基多7月23日电 (记者金沈俭)厄瓜多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23日在厄首都基多正式成立。
  旅居厄瓜多尔的华侨华人代表欢聚在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庆祝促进会成立。厄瓜多尔华侨联谊会会长沈达演在成立大会上指出,促进会的成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只有统一,才能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分裂就意味着战争,意味着衰退。
  他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代表了大多数华夏子孙的心愿,“我们真诚地希望台湾领导人审时度势,尽早作出明智的决策,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岸问题,做统一的功臣,不要做分裂祖国的罪人”。
  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刘峻岫在讲话中首先对促进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这次大会是厄瓜多尔侨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一次盛会,标志着旅居厄瓜多尔的华侨、华人反独促统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岸和平统一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他希望台湾当局以祖国统一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切勿制造统一的障碍,积极推动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谈判,为中华民族最终统一和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许多侨胞在会上踊跃发言,他们一致表示,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
  华侨青年还进行了欢快的舞狮表演,热烈庆祝促进会成立。
  中国驻厄使馆官员、中资公司代表、华侨华人代表以及厄瓜多尔友人共20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越南领导人会见姜春云
  新华社河内7月24日电 (记者张加祥、黄海敏)新当选的越南第十一届国会主席阮文安、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24日在河内分别会见了由姜春云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和两国议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亲切会谈。
  姜春云副委员长分别转达了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对阮文安主席、潘文凯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贺。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势头很好。在两党总书记确定的“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指引下,双方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友谊加深,就双边关系、地区与国际事务进行磋商,达成了共识。民间友好往来也日益增多,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扩大,成效显著。特别是经贸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双方对友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并且认为,进入新的世纪,双方要共同努力,把两国的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不断推向新的水平。
  双方一致认为,中国全国人大和越南国会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越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人大与越南国会交往日益增多,积极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双方共同认为,应当在立法、监督、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并进行务实性探讨,把两国议会之间的交往合作搞得更好。
  姜春云还向越方介绍了中国政治、经济和全国人大工作情况,越方也介绍了当前国内革新开放、经济发展以及正在召开的第十一届国会会议的有关情况。
  姜春云一行是应越南国会的邀请,于7月20日开始访问越南的。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胡志明市和广宁省,24日上午在河内向胡志明主席陵墓献了花圈,参观了胡志明主席故居。越南国会副主席阮文窈与姜春云副委员长举行了工作会谈。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纷纷发表声明和讲话
  强烈谴责以野蛮行径
  综合本报及新华社电 近两天,联合国、欧盟、丹麦、美国、英国、法国、挪威、俄罗斯、阿拉伯国家联盟、埃及、约旦、阿联酋和摩洛哥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发表声明和讲话,谴责以色列战斗机22日午夜空袭巴勒斯坦自治区加沙居民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居民区,并要求以色列政府停止袭击行动。安南说,“以色列负有采取一切措施、避免造成无辜生命丧失的法律和道义责任,但使用导弹攻击公寓楼说明它显然没有这样做”。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的发言人冈纳·威甘德表示,欧盟强烈谴责22日晚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的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袭击行为。
  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事件,并对死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丹麦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使用导弹攻击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居民区。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说,美国总统布什对以色列的空袭行动表示批评,并认为这种行动无助于实现和平。
  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对巴勒斯坦死难者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声明说,以色列的理由是保护自己免受恐怖袭击,但这种针对平民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只能适得其反”。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强烈谴责以色列22日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这位发言人认为,几个星期以来正当中东问题出现缓解迹象的时候,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有可能引发新的暴力循环。
  挪威外交大臣彼得森发表讲话,对以色列22日发动的造成巴勒斯坦儿童和无辜平民死亡的空袭行动“深感遗憾”。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以“消灭有搞恐怖活动嫌疑的巴勒斯坦人”为借口而采取这种“不合法”的行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雅科文科也发表讲话,对以色列空军炸死15名巴勒斯坦平民的行为表示谴责。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穆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22日晚空袭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居民区。穆萨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打击行动清楚表明,以色列顽固奉行侵略和暴力政策,阻止中东地区实现稳定,这种政策必然导致严重后果。他指出,以色列的空袭行动是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对由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组成的“四方委员会”以及阿拉伯国家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做的努力的公然挑衅。
  埃及外长马希尔发表声明指出,以色列空袭巴勒斯坦居民区,造成妇女和儿童在内的许多无辜平民伤亡,这是一种“战争罪行”,再次暴露了以色列侵略政策的凶残本质。
  约旦新闻大臣兼内阁发言人阿德万指出,约旦政府强烈谴责以色列屡次袭击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并动用战斗机空袭加沙民宅,伤害无辜的行径。
  阿联酋外交部23日晚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出动战机轰炸加沙地带一居民区,造成包括8名儿童在内的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和150人受伤。声明说,以色列的这一侵略行径使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局势更加恶化和复杂,使恢复中东和平进程的一切努力“走进了死胡同”,是对解决巴以冲突的四方会谈的公然挑战。
  摩洛哥外交与合作部23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出动战机轰炸巴勒斯坦平民住宅,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的“丑恶罪行”。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传统与现代的磨合
  ——伊朗印象之一
  本报记者 黄晴 谢湘
  去伊朗采访之前,多少怀有几分神秘之感。伊朗位于中东地区,南北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东西连接中亚、南亚和阿拉伯地区,是世界东西文化的交汇点。这里是亚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变迁和文明演变。近年来,伊朗发生的伊斯兰革命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伊朗采访的几天中,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许多特征在这里共存和磨合。
  在德黑兰街头,身着黑色长袍、头戴黑色头巾的妇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但也有不少女性穿戴浅色的风衣和头巾;清真寺是人们虔诚礼拜的地方,但在那里也可以看到举办文化艺术培训活动的告示;在德黑兰,人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堂和犹太教堂……从这一切可以看到伊朗文化内在的一种宽容和简约。
  此次访伊的中国记者中女性居多,伊朗妇女问题便成为一个突出话题。赴伊之前,伊朗驻华大使韦尔迪内贾德曾开玩笑说,在伊朗家庭中,“妻管严”的现象比较普遍,他的话在伊朗得到了某种验证。陪同记者的穆萨维曾在北京大学读过书,中国话很流利,他的一句常用语就是:“这个问题需要回家请示。”
  虽然在服饰上特色明显,但伊朗妇女的神情却相当开朗,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在各行各业均可看到职业妇女的活跃身影。在德黑兰的文化中心,在各种博物馆中,从事文化学习和进修的女性似乎大大超过男性。据说在大学中,女性的比例也很高,在不少高校中要占到70%。
  伊朗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统玛苏梅·埃卜特卡尔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妇女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变化是实际的,是随处可见的。在伊朗,6—11岁的儿童受教育率为97%,女高中生中的60%多可以上大学。在政府部门中,1/4的部中有女性副部长,在议会中有13名女性议员。她认为,伊朗政府重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促进妇女事业,保护妇女权益,形成了自己的妇女发展模式,但西方国家并不了解这些。
  埃卜特卡尔副总统本人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生于1960年,1979年伊斯兰革命发生时,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当时伊朗初期革命的象征和主要发言人之一。此后,她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教育,获免疫学博士学位,在专业上著述颇丰。她曾当过一家重要妇女杂志的总编辑。1979年,她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内阁成员,最近又被哈塔米总统任命为副总统。埃卜特卡尔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记者,当她面临从政选择时,曾和丈夫、孩子商议,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现在,她主管伊朗环境保护局,公务繁忙之中,她仍努力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她的孩子也极为关心环保问题,这是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之一。埃卜特卡尔可以说是伊朗妇女成功的象征。
  在伊朗,记者采访了德黑兰市市长、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副部长、外交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等政府官员。许多官员不仅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很强,而且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或专业水准,视野颇为开阔,谈吐风趣诙谐。例如,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副部长曾是大学教授,同记者谈起了老子的“法自然”之道。这位副部长在谈到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时说,伊朗对美国也采取和平政策,但美国要改变对伊朗敌视和干涉的政策,言谈之中全无“邪恶”之类恶语。在伊斯兰教义和法律的框架内,一些现代观念,如社会公正、平等人权、环保等均已为社会接受,纳入主流的观念体系。
  据我驻伊朗使馆的一位官员说,伊朗政治体制中的共和特征相当明显,民选制度已开始确立。诚然,一个变革中的社会肯定存在许多不同意见和观点,贫困、经济腐败、就业是伊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但从报纸上看,维护稳定已成共识,通过公开讨论和民主程序,社会已能对不同意见进行有效整合。
  伊朗社会似乎较为和谐,人们相处颇为谦让、礼貌,未见公众场合中有争吵现象。伊朗社会的诚信度也较高,据一位做摩托车和自行车部件生意的中国商人说,他采取了先付货后付款的方式,伊朗客户从未失信。
  在伊朗采访不足一周时间,走马看花,浮光掠影,对伊朗只能做粗浅的观察,但所见所闻仍给人以深刻印象。“百闻不如一见”,确是接近事实的不二之途。(附图片)
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家传统茶室中的说书人。 本报记者 谢 湘摄


第3版(国际)
专栏:短评

应珍惜和平机会
海林
  以色列战机于22日晚再次对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进行空袭,造成包括8名儿童在内的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和150人受伤。这一悍然摧毁民居、滥杀无辜的行径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然而,以色列总理沙龙却置百余平民的死伤于不顾,声称空袭炸死了一名哈马斯的主要军事领导人,认为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由此可见,以色列当局迷信武力的强硬立场与有关各方的和平努力形成了极不相称的反差。
  就在空袭行动的前两天,巴以之间已经在耶路撒冷恢复了部长级谈判。尽管谈判没有触及实质性问题。但双方都表示将继续磋商。在国际方面,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就中东问题举行了四方会谈,就一些重大问题达成共识。甚至连一直对以色列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派别,也曾表示将“积极考虑”停止对以进行自杀性袭击。
  这些拯救中东和谈的积极态势来之不易,它为中东和平进程摆脱危机带来了希望。以色列作为中东和谈和阿以争端的主要方面,理应珍惜和平机会,改弦易张。这起不该发生的惨剧导致巴以谈判将行又止,巴各派别亦扬言报复。从各方的反应中可以看出,空袭加沙有可能使巴以陷入新一轮暴力循环,甚至导致严重而危险的后果。以色列如果继续一意孤行,坚持以暴易暴,中东的和平和以色列的安全都将更加渺茫。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领导人会见戴秉国
  据新华社巴格达7月24日电 (记者顾正龙)伊拉克副总统、执政的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成员塔哈·亚辛·拉马丹24日上午在总统府会见了来访的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戴秉国一行。双方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拉马丹在会见中表示,伊拉克一向重视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把伊中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伊拉克复兴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开展往来、交流和对话有助于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戴秉国一行是应伊拉克复兴党的邀请22日抵达巴格达的。23日上午,伊拉克副总理、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成员塔里克·阿齐兹在总理府会见了戴部长一行。
  阿齐兹说,伊中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之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阿齐兹还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表示良好的期待,认为中国党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开好新世纪的这一重要会议,并预祝中共十六大取得巨大成功。


第3版(国际)
专栏:

陈德良连任越国家主席
  据新华社河内7月24日电 (记者张加祥、黄海敏)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一次会议24日选举陈德良连任越南国家主席。
  陈德良在当选后发表讲话说,越南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要充分利用内部力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适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需求。他说,他将与国会和政府密切配合,努力使国家内政外交取得成功。他同时指出,经济增长必须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确保实现社会公平,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陈德良1937年出生在越南广义省,1959年加入越南共产党。1982年3月当选为越共中央候补委员,1986年12月越共六大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1996年6月越共八大和2001年4月越共九大均当选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德良1987年至1992年10月任越南部长会议副主席,1992年10月1日起任政府副总理。1997年9月在越南第十届国会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第3版(国际)
专栏:

遇炸伤重不治 不幸客死异国
 我又一同胞身亡
  中方死伤人员将获以方赔偿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4日电 (记者明大军、聂晓阳)据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官员说,在本月17日特拉维夫爆炸事件中头部受伤的中国工人李斌因抢救无效于24日早上在特拉维夫医院死亡。
  至此,在这次自杀性爆炸事件中已有两名中国工人不幸遇难,另有4名中国工人受伤,其中一人现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参赞张清洋再次提醒在以色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中国人注意安全。他表示,大使馆将尽全力保护和维护中国人的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4日电(记者明大军、蒋国鹏)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言人卢坤24日说,以色列国民保险公司已初步确认,在本月17日特拉维夫爆炸案中死伤的中国工人将获得医疗保险和以色列国家抚恤金。他说,在中国使馆与以色列国民保险公司的交涉中,以色列保险公司表示,由于这些中国劳工是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以色列的,保险公司将为他们支付医疗费用并偿付国家抚恤金。
  耶路撒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有关方面根据遇难及受伤中国工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负担、受伤程度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等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抚恤金偿付金额。
  在今年发生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中,共有4名中国劳工死亡,6人受伤,其中3人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秘鲁
签署国家治理协议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刘宏
  7月22日,以托莱多总统为首的秘鲁政府与国内14个政党、社团和民间组织一起签署了旨在加强民主制度的国家治理协议。该协议共有29项条款,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国家治理协议规定要达到的目标有四个:加强民主与权利、维护公平与社会公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建成一个有效、透明与地方分权的国家。
  国家治理协议的最初设想于2001年4月由托莱多提出,当时他还在角逐秘鲁总统大选。同年11月,在就任总统4个月后,托莱多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国家治理协议的谈判工作。官方的统计显示,为了达成所有协议条款,政府与各政党和民间组织的各类聚会达45次,工作会谈时间超过180个小时。
  国家治理协议的签署不仅是秘鲁,同时也是整个拉美地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拉美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军政府统治,目前虽然都恢复了民主体制,但政变和专制的阴影仍不时笼罩这片大陆。如今通过谈判与对话,秘鲁政府与在野势力就治国之道达成了共识,说明民主的观念已在这里深入人心。
  鉴于这一协议的重要意义,拉美绝大部分国家以及西班牙和美国等都派出了代表出席协议的签字仪式。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加维利亚表示:“这是秘鲁人民政治成熟的结果,体现了政府善于利用对话和民主机制来制定国家政策。由于拉美地区‘民主的脆弱性’,秘鲁国家治理协议的签署引起了国际间广泛的关注。”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原本计划赴秘出席该协议的签字仪式,但由于要接待来访的哥伦比亚当选总统乌里韦,因此派出副总统兰赫尔代表自己出席。兰赫尔副总统对秘鲁国家治理协议表示了赞赏,并表示十分希望委国内严重对立的朝野双方能够像秘鲁那样通过谈判与对话来解决国家面临的社会危机。
  国家治理协议在秘鲁国内也遭到一些组织和人士的批评。有些人指出,这一国家的长远计划解决不了秘鲁人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失业问题。还有人说这一协议就像是一群脱离实际的诗人和幻想家聚在一起后创造出来的,中看不中用。
  但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治理协议体现了秘鲁本届政府与社会各界希望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良好意愿,这对国家和所有秘鲁人的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加拉加斯7月2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巴西
  正在进行环球航行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九天的横跨大西洋之旅后,于当地时间二十三日上午抵达巴西东北部福塔莱萨市的姆里库皮港,开始对巴西进行为期四天的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访问巴西。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部非洲严重缺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詹姆斯·莫里斯二十三日说,由于受旱灾和水灾的影响,南部非洲目前有一千二百八十万人严重缺粮。他说,世界粮食计划署希望国际社会提供五亿美元的资金,并能在今年十月雨季来临之前,将食品等救援物资送到这些挨饿的人手中。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非三国举行首脑会议
  刚果(布)、加蓬和安哥拉三国总统二十二日在刚果(布)经济首都黑角举行了小型首脑会议,会议讨论了中部非洲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一体化等问题。据悉,加蓬总统邦戈和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在会上表示,支持刚果(布)总统萨苏继续推进该国的和平与民族和解的进程。三国首脑决定今后定期举行此类磋商。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英轰炸伊南部
  伊拉克军方发言人二十三日晚宣布,美国和英国的战机当天清晨轰炸了伊南部瓦西特省和卡迪西亚省境内的民用和服务设施,炸死一名平民,炸伤二十二人。


第3版(国际)
专栏:

戊型肝炎肆虐日本
  一向被认为只在卫生条件恶劣的发展中国家流行的戊型肝炎如今在日本已经开始肆虐。最近日本国立感染研究所的全国调查表明,日本国民每二十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而全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能达到六百五十万人。 (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