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
兰州33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本报兰州7月11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今日的兰州市南北两山郁郁葱葱,一片苍翠。历时3年、投资6.6亿元的兰州市南北两山33万亩绿化工程日前正式告竣,两山森林覆盖率达到74.7%,兰州市民50年的梦想在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中终得实现。
  兰州南北两山曾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山川秀美之地,后来因历经战乱和乱砍滥伐,出现严重沙化现象。绿化荒山,再造秀美山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和兰州市民的梦想。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兰州市民就开始在山上植树种草。但直到1999年底,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仅有20%。
  从2000年起,国家投资4.6亿元,甘肃省和兰州市配套2亿元,开始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省、市党政机关、兰州军区、兰空部队等一大批单位率先垂范,投资投力,向荒山开战。300多万兰州市民个个出力,人人流汗。2000多名护林员更像绿色使者一样,常年坚守在荒山,浇水补苗。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两山绿化工程特别强调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过去因为不能保土保墒,年年栽树年年不见绿。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后,这几年栽种的2777万株树苗成活了85%。
  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荒山绿化,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绿化荒山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300多家单位和20多名私营企业主前来投资荒山绿化工程。
  截至今年6月,已实施3年的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新建苗木培育基地5500亩、播种柠条等籽种35万公斤,植树2777万余株,完成造林33万亩,相当于前50年造林绿化面积总和的两倍。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军营巡礼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记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
新华社记者 张东波 李清华 新华社通讯员 李光印 本报记者 贾昭全
  首都北京,十里长安街头,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威武壮观的迎宾场面:由国宾卫士驾驭的11辆乳白色摩托车,呈倒“V”字队形,护卫着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乘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穿城而过。
  这支专门担负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抵、离京和参加欢迎仪式途中护卫任务的队伍——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组建18年来,先后执行迎送任务1600余次,安全护卫489位来华访问的国宾,总行程达188万公里。他们以满腔的热忱和超人的技艺,给五洲宾朋送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此,中队先后10次光荣立功,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誉称号。
  国宾面前 我们代表中国
  摩托护卫是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流动的“仪仗队”。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迎宾礼仪中使用国宾护卫,十年动乱期间曾一度取消。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日益繁荣,我国政府决定恢复在重大迎宾活动中使用摩托车护卫礼仪。1984年7月12日,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正式成立。他们设计的由11辆摩托车组成如利剑、似雁阵的倒“V”字护卫队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东方古国的文明。
  “国宾护卫关系国家的荣誉。因为在国宾面前,我们代表中国。”正因为这样,护卫队员们视形象为生命,着装上从来是“冬不穿棉,夏不穿单”。数九寒冬,紧握驾把的双手常被冻僵。炎炎夏日,头顶又沉又闷的头盔,身穿笔挺的毛料礼服,骑着摩托车在地表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的马路上行驶,一趟下来衣裤全被汗水湿透,从高筒马靴里能倒出半碗汗水。然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始终保持着威风凛凛的军姿。
  1997年8月的一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结束对我国的正式友好访问,前往首都机场乘专机回国。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柏油路上热气蒸腾。透过车窗,穆巴拉克总统看到负责护卫的摩托车队中,11个雕像般的国宾卫士,汗水浸透了厚厚的礼服,但无一人抬手拭汗。登机前,穆巴拉克总统对随行人员说:“我要与中国护卫队员合影留念,他们真是太棒了!”
  国宾摩托护卫,不仅是外交礼仪,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国宾车队行驶中的绝对安全。护卫队员们深深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的国际影响,直接损害国家荣誉。因此,执行勤务途中,他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各种艰险的挑战。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危急时刻,哪怕是流血牺牲,也要确保护卫任务的完成。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结束了对我国的正式友好访问准备离京回国。上午7时多,国宾车队从国际饭店出发。一路上,队员们为了不影响视线,全部拉开了头盔挡风板,把面部暴露在风雪中,两眼紧紧盯着前方。行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时,雪越下越大,驾驶前导车的护卫队长吕延伟一面命令队员集中精力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一面采取了减速措施。可是,由于路面太滑,前面的开道警车出现摇摆。紧跟其后的国宾护卫摩托车只要一点刹车,便会与开道警车撞在一起。吕延伟果断调转方向,后卫队员也立即改变队形,引导护卫着主宾车绕开障碍顺利通过。目睹风雪中的这一幕,克雷蒂安总理激动地打开车窗,向护卫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6月25日访华时,从国内带来众多保安人员。为了完成这次特殊的护卫任务,我们的国宾护卫队做了充分的准备。
  晚8时,克林顿乘坐的专机抵达首都机场。就在国宾车队即将出发的前5分钟,美方突然提出要改变我护卫队原定的单线护卫队形为方块护卫队形,即在主宾车两旁各增加一辆他们自己的警卫轿车。这样,将增加我方护卫的难度。
  “重新编队!”护卫队按照上级指示,很快制定出新的护卫方案。几分钟后,在警笛声中,克林顿一行乘坐的专车,在国宾护卫队新的编队阵容护卫下出发了。40分钟后,国宾车队安全抵达国宾馆,美方保安人员对国宾护卫队员们连声说:“OK!OK!”
  迎宾路上一分钟 练兵场上十年功
  培养一名合格的国宾护卫队员,需要经过三至四年的严格训练。护卫队员除具备政治合格、身高在1.75米以上等基本条件外,还要在训练中经过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10多个方面的艰苦磨练,熟练掌握过高架桥、悬轮过独木桥、飞车过断桥、行车交换驾驶员、360度急调头等摩托车驾驶高难动作,练就擒拿格斗、准确射击、快速应变等绝技。为此,这些百里挑一的队员们始终以一流的标准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身上留下了多少疤痕。
  摩托车护卫时速为120至140公里,前后车距保持在1.5米,行驶在公路中心线上的前导车左右偏线不超过5厘米。车队快速起步风驰电掣,紧急制动停车如钉。不管平地陡坡、刮风下雨,护卫队员身体都与车体成90度直角,头正颈直、肩平腰挺。这一切,全是队员们在平时一点一滴地苦练出来的。用他们的话来说:迎宾路上一分钟,练兵场上十年功啊!
  身高1.84米的石建强,刚跨上“宝马”车时,腰总挺不直。他找来两块木板,夹在前胸后背,在摩托车上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从早到晚不“卸甲”。他捆了整整4个月,终于把腰扳直了。
  护卫队员边艳亮有个怪癖,开始练习骑摩托车时头总是向左偏。他采用很多办法纠正,总不见效。情急之下,他在左侧衣领上密密麻麻插上了一排大头针,脖子一歪就被扎出血点子。他就是凭着这股韧劲,硬是把歪脖的毛病彻底纠正,终于走进了令人羡慕的国宾护卫队。
  摩托车队行进中,什么样的复杂情况都可能碰到。为确保国宾安全,护卫队总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设置训练课目,并且专挑雨雾、风雪天训练转“8”字阵、蛇形阵,在冰雪路上练稳定性。他们把砖块、罐头盒等作为假设危险物布设在途经路上,练习在时速120公里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不减速、不下线、不改队形,进行排除。
  提起陈兰星,队员们都忘不了他驾驶摩托车空中旋转360度的惊险“表演”。那是一次雨夜训练,陈兰星与前车保持1.5米的距离高速行进。突然,他发现前面的路上有障碍物。在来不及躲闪的情况下,他加大油门,两手一提,抬起车头,摩托车腾空而起。紧接着,他双手向下压制动器,摩托车在空中旋转360度,落地时人车安然无恙。
  驾驶技能训练中,摔伤、碰伤、被摩托车汽缸烫伤,成了护卫队员的家常便饭。他们说,只要你想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你就注定要在训练中无怨无悔地与“危险”二字相伴。
  护卫队员杜文辉左大腿内侧有一片焦灼的伤疤已无法复原。那是在进行“S”形穿杆训练时,当他向第九个横杆冲去时,由于身体重心倾斜过大,连人带车翻倒在地。摩托车压在他的腿上,发动机汽缸温度高达100摄氏度,烫得他的腿上冒出一股青烟。
  看到杜文辉受了重伤,有人劝他们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再搞这么危险的特技训练。护卫队员说,执行勤务时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不会发生的险情;为了万无一失,我们练得再苦也值得。
  完成特殊使命要做特殊奉献18年来,一代又一代国宾护卫队员,把生命与祖国荣誉融为一体,在通往五大洲四大洋的国门上,用青春热血谱写出一曲曲祖国至上的雄浑乐章。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给护卫队写信,信中说:护卫队经常和外宾打交道,当一名护卫队员既威风又潇洒,太荣耀了,真让人羡慕;护卫队员肯定吃的是国宴,住的是高级宾馆,享受的是优厚的待遇。队员们看过信,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护卫队员的待遇,同其他部队的普通士兵一样,住的是普通营房,拿的是士兵津贴,所不同的是任务特殊、着装特殊、要求特殊。年轻的国宾卫士们为了完成特殊的使命,在特殊的岗位上做出特殊的奉献。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由于经常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执勤训练,不少队员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等职业病,兵龄越长病情越重。今年33岁的士官杨旭,1.8米的个头,人也长得很帅,穿上礼宾服,骑上“宝马”车,就更加威武潇洒。但当记者掀开他的衣服时,心头不由得一紧,只见他的肘部、双腿疤痕累累,有的还发红流脓,这都是他在执行护卫任务和训练中留下的特殊“纪念”。士官苏云海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天下雨,关节疼痛难忍,就是在高温季节也要戴上厚厚的护膝,不管天多热从不敢开电风扇。但是每当出发执勤,他仍然像一只“小老虎”。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事活动越来越频繁。按惯例,每次外宾来访,国宾护卫队一般要出动4次。赶上执勤高峰期,护卫队一天则要出动好几次,一旦任务提前或推迟,队员们就忙得吃不好、睡不安。一个星期天,队员们正准备吃饺子。可饺子刚下到锅里,队里突然接到任务,队员们只好饿着肚子立即出发。
  国宾护卫队里,入伍5年以上的老战士占60%,有许多是家在农村且已婚的士官。农忙季节,这些护卫队的骨干们为了执行任务,从来没有一人请假回家帮忙。平日里,家中遇到难事,大家也总以国事为重。每当他们想起这些,心中便对家人平添一份愧疚。
  一次,士官苏立海的母亲遭车祸住进了医院。苏立海接到电话后,急匆匆赶到医院。可是与母亲没说上几句话,他就接到通知,说有迎宾任务,要他立即归队。苏立海只好找值班护士讲明情况,然后辞别病榻上的母亲。医院得知苏立海是国宾护卫队员,破例对他的母亲进行特级护理,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护卫队的一些老兵服役时间长,年龄偏大,身上伤病多,加上由于任务需要,他们当中许多人错过了择业的好时机,退伍还乡后就业困难。尽管这样,他们却少有怨言。他们为自己生命中有一段当国宾护卫队员的历史,而感到无比自豪。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正因为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一批批国宾护卫队员把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神圣的护卫事业,把光荣与梦想留在了无悔的警营。
(附图片)
  国宾护卫队官兵在进行弯道驾驶训练。(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尼泊尔国王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车玉明、罗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
  李鹏表示,昨天两国元首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交谈,两国签署了有关合作协定,他祝贺贾南德拉国王访华获得成功。
  李鹏说,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尼泊尔是中国的邻国,我们愿与尼泊尔巩固和发展世代友好的睦邻伙伴关系。
  李鹏表示,中国一贯认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应一律平等,各国的内政不容干涉。他说,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拓展对外关系,并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和帮助邻国和发展中国家。
  李鹏还表示,议会交往是国与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关系、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全国人大一贯重视同世界各国议会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我们愿意发展同尼泊尔议会的往来,加深两国政治家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李鹏赞赏贾南德拉国王和尼泊尔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给予中国的支持。在听取贾南德拉关于尼泊尔国内局势的通报后,李鹏指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中国正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充分理解和支持贾南德拉国王和尼泊尔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团结和稳定所作出的努力。
  贾南德拉表示,访华期间他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切友好、富有成果的交谈,这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贾南德拉说,中国是尼泊尔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尼泊尔需要的时候,中国总能给予尼泊尔无私的帮助。此次访问使他对此深信不疑。他也愿意在此重申,尼泊尔将坚持对华友好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允许任何集团在尼泊尔领土上从事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不管尼泊尔政府如何更迭,上述立场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贾南德拉表示,尼中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很多相同的看法,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他感谢中国对尼泊尔的支持。他还同意李鹏关于两国议会应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意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尼泊尔国王
  新华社北京七月十一日电(记者车玉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
  朱镕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贾南德拉国王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他访华获得圆满成功。朱镕基说,两国元首进行了友好和富有成果的交谈,就发展中尼关系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中国政府将努力贯彻落实,以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朱镕基表示,贾南德拉国王此次的成功访问必将对两国关系的未来产生十分重要和积极的影响。
  朱镕基说,去年我访尼时,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并就一些具体项目达成协议,中方主管部门一直抓紧有关后续工作。中国外经贸部门已专门组织了赴尼采购团,采购了尼泊尔不少商品。双方在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项目也已顺利启动。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公司在尼泊尔的承包劳务业务发展顺利。中国政府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尼泊尔开展经贸合作活动,参与尼泊尔的经济建设进程,为尼泊尔人民谋福利。
  朱镕基还表示,中国政府理解和支持贾南德拉国王及尼政府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贾南德拉国王首先高度评价他此次访问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将坚持他已故的父亲和兄长所制定的对华友好政策。贾南德拉国王重申尼泊尔将不遗余力地维护尼中两国业已建立的相互支持与信任的友好关系,并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贾南德拉国王说,中国是尼泊尔伟大的邻邦,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尼泊尔为此感到高兴并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验。尼泊尔希望更多的中国公民到尼泊尔去旅游,愿意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在尼泊尔发展他们的事业,尼泊尔政府和人民感谢中方理解并支持尼泊尔打击恐怖暴力行径,解决尼泊尔面临的社会经济困难。
  贾南德拉国王还对中方在他访华期间所作的精心安排和盛情款待表示满意和感谢。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尼泊尔国王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车玉明、罗辉)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胡锦涛首先对贾南德拉国王登基后首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尼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15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精心培育下,中尼友好事业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和各自国内形势变化的考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尼时,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建立中尼世代友好的睦邻伙伴关系。昨天,两国元首又就进一步发展新世纪中尼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胡锦涛表示,我们愿以贾南德拉国王此次访华为契机,与尼方一道,按照两国最高领导人确立的方向,为实现中尼世代友好的崇高目标而不断努力。
  胡锦涛说,我们十分感谢尼泊尔政府多年来在西藏问题上一贯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和配合。加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之间的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昨天,中尼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其他有关问题的协定。相信这将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加强合作提供便利条件,从而造福于两国边境地区人民。
  贾南德拉国王表示,此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就广泛问题达成共识,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定,他对访问成果感到满意。他说,尼中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可靠、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尼泊尔感谢中国多年来对尼泊尔的支持和援助。尼泊尔愿加强与中国,特别是西藏自治区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尼中民间交往。希望他此次访问能进一步推动尼中关系向前发展。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从勇,尼泊尔卫生大臣班达里、尼泊尔驻华大使阿查里雅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抵里斯本开始访问葡萄牙
  新华社里斯本7月10日电(记者赵晓钟、钱彤)应葡萄牙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0日抵达里斯本,开始对葡萄牙进行正式访问。
  李岚清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中葡两国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一直相互怀有友好的情谊。自1979年建交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葡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取得进展,经贸合作富有成果,科教、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特别是1999年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掀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中葡关系呈现出更加可喜的发展势头。
  李岚清说,他期待着同葡萄牙领导人共同探讨扩大和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李岚清副总理的主要陪同人员李副总理夫人章素贞、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外经贸部副部长吕福源和外交部部长助理赵进军等同机抵达。
  葡萄牙国务秘书多斯桑托斯和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陆伯源等到机场迎接。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西玉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立两年来,已累计生产出数百吨优质瓜菜和食用菌供应市场,引进培育推广瓜菜等名优新品种五百多个,带动玉林市现代农业发展,也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图为游客们在欣赏示范园的瓜菜新品种。(本报记者 万秀斌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4.1%
 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以上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累计达270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其中出口1420.6亿美元,进口128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和10.4%,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34.1亿美元。
  据统计,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91.2亿美元,增长13.3%;其中出口260.2亿美元,进口231亿美元,分别增长17.8%和8.6%。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9.2亿美元。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累计出口680.7亿美元,增长24%,占我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7.9%。
  今年1—6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155家,合同外资金额43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45.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39%、31.47%和18.69%。
  据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5180家,合同外资金额7892.8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198.02亿美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邪恶驱使下的犯罪升级
新华社记者 王雷鸣 翟伟 本报记者 胡果
  境外“法轮功”邪教组织公然践踏国际准则攻击鑫诺卫星,国际社会对此深感震惊,纷纷予以谴责。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管理局官员罗杰·史密斯指出:“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利用何种技术手段,都不能干扰卫星通信和电视信号。”美国联邦电讯委员会法律专家强调:“攻击卫星的行为在美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判刑等惩处。”澳大利亚环球电视通讯公司电视传播中心经理理查德·多尔表示:“国际上任何国家都应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
  然而,境外“法轮功”组织却公然声称,“这是为维护正义而采取的和平正义之举”,“是对国际公约的维护”。
  “法轮功”的论调为什么与国际社会的共识大相径庭?这不足为奇,正是“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决定的。在“法轮功”的“宇宙大法”里,“常人”的平安、快乐就是“自私”和“邪恶”,人类社会对秩序的维护就要遭到“报应”,杀人害命就是“慈悲度人”,破坏公德、践踏法律就是“弘扬大法”……按照“法轮功”荒唐透顶的逻辑思路,来看看“法轮功”邪教无视法律、危害社会的种种罪行,我们不难发现,攻击鑫诺卫星事件正是“法轮功”邪恶本质驱使下犯罪活动步步升级的必然结果。
  1996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批评“法轮功”。李洪志煽动大批“法轮功”练习者骚扰报社,恐吓工作人员。
  1998年5月,北京电视台报道了一博士生因练“法轮功”走火入魔导致瘫痪的事例,“法轮功”立即组织了1000多名练习者连续数日围攻。在中国政府取缔“法轮功”之前,像这样围攻新闻媒体和政府机关的事件就有300多起。
  2001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法轮功”分子窦振洋、王洪军两次将特制的障碍物设置在铁道上,企图颠覆列车,阴谋制造事端,扩大影响。
  2001年11月,境外“法轮功”组织在不断煽动国内“法轮功”痴迷者到天安门广场非法宣扬邪教的同时,组织35名外籍“法轮功”人员到天安门广场非法聚集闹事。
  近一段时期以来,“法轮功”邪教频频利用科技手段,骚扰人民群众正常生活,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众利益。他们或建立互联网站散布歪理邪说,或利用电话传播谣言,或借助电子信箱散发反动邮件,或群发手机短信息蛊惑人心,或在公共场所利用“小喇叭”等定时播放器播放李洪志“经文”。
  现在“法轮功”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活动能量不断衰减。穷途末路的“法轮功”邪教组织定会垂死挣扎,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更加变本加厉,步步升级。
  今年1月,正当人们阖家团圆、欢度新年的时候,重庆“法轮功”邪教组织切开重庆有线电视传输电缆,非法接入“法轮功”谎话连篇的电视信号。
  今年3月5日,吉林省长春市“法轮功”邪教组织在千家万户收看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的电视新闻之际,剪断有线电视传输线路,非法插播“法轮功”电视信号。
  今年6月23日至30日,境外“法轮功”邪教组织发射非法信号,攻击鑫诺卫星,破坏国际准则和公共规则,公然挑战人类社会文明,侵害公众利益。
  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无法抹煞铁的事实,多么温柔的面纱都遮挡不住狰狞的嘴脸:“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决定了从它滋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与这些侵犯公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相伴为伍。在“法轮功”劣迹斑斑的罪恶道路上,触犯法律,违背公德,挑衅规则,对抗社会,是醒目的路标。
  不容忽视的是,这一系列不断升级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李洪志歪理邪说毒汁浇灌出的罪恶之果。李洪志大肆散布谬论,对“法轮功”练习者实行残酷的精神控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出“经文”,煽动“法轮功”练习者放下“世间情”,“放下生死就是神”,“勇敢地走出来证实大法”;在其最近炮制的《北美巡回讲法》中,李洪志更是赤裸裸地怂恿痴迷者,要在全世界清除控制人思想的“邪恶”因素。正如参与破坏吉林省长春市有线电视电缆的“法轮功”分子梁振兴供认,他们进行破坏活动的具体技术、操作方法,都是直接从“明慧网”上学到的。
  “法轮功”邪教组织不断升级的犯罪活动,使全世界人民愈发认清了“法轮功”“真善忍”外衣下的丑恶面目。对“法轮功”来说,只有它宣扬邪教、传播歪理邪说的自由,只有它残害生命、危害社会、实施犯罪的自由,只有它撒谎造谣攻击中国的自由,却没有别人拒绝接受的自由,没有别人陈述事实的自由,没有别人维护公德和合法生存的自由,这纯粹是强盗逻辑。
  无视法律,侵害公众利益,是世界上一切邪教的共同特征。这次攻击卫星事件,再次说明了“法轮功”邪教组织不仅是祸害中国人民的毒瘤,更是人类社会与现代文明的公敌。邪教本质决定了“法轮功”必然走向灭绝的命运,但垂死挣扎的“法轮功”还可能实施更加极端的犯罪活动,危害人类,以延缓其走向灭亡的过程。“法轮功”攻击鑫诺卫星事件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邪恶不除,世无宁日。全世界应携起手来,坚决遏制“法轮功”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升级的势头,彻底铲除邪教“法轮功”。


第1版(要闻)
专栏:

纪念第十三个世界人口日
 我国步入低生育国家行列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今天在首都各界群众纪念第十三个世界人口日大会上,国家计生委负责人说,近30年来,由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已转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类型,开始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贫困人口也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9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
  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今年人口日围绕联合国确定的“贫困,人口与发展”主题,开展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男女平等和生殖健康等宣传教育活动。全国各省会城市也举办了类似纪念活动。
  (杨学聪)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山东机电产品出口逾20亿美元
  今年1至6月,山东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在全省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达24.2%。其中,6月当月出口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杨讴)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内蒙古上半年经济快速增长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上半年总体经济形势较好。1至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截至6月20日,全区国税、地税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15.07%和18.26%。
  (郅振璞)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厦门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长快
  今年上半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60.9亿元。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50.44亿元,同比增长26.2%,累计工业产销率达97.7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整体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
  (余继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大连启动社区数字呼叫系统
  辽宁省首家数字呼叫系统日前在大连西岗区北京街道投入使用。这一数字化综合电子服务网络系统由终端服务器、电子地图和居民家庭呼叫器组成。当居民有服务需求时,只要按下家中呼叫器上的按钮,就会自动与服务中心连接,使各中心能够准确及时地为用户提供快速服务。(王科)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京城铁主体工程全线完工
  北京城铁东直门车站于日前封顶,标志着北京城铁主体工程已全线完工,为确保按期铺轨、年底达到通车条件奠定了基础。北京城铁全长40.8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铁路线。(高进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