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从试产首辆桑塔纳,到产出100万辆,上海大众花了整整14年;而从100万辆到200万辆,仅用了不到4年半——
上海大众:200万辆的跨越
新华社记者 姜薇 本报记者 戎霄
  2002年6月28日,当一辆簇新的帕萨特轿车驶下上海大众汽车三厂的总装流水线时,共和国轿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纪录诞生了——上海大众第200万辆轿车下线。
  在当今世界汽车竞技场上,200万辆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目,但对上海大众人来说,这一步却非同寻常:从1984年试产首辆普通型桑塔纳,到造出100万辆轿车,上海大众花了整整14年;而由此迈上产量翻番的台阶,企业仅用了不到4年半的时间。800万只车轮滚滚,18年风雨历程,记载了上海大众幼蛹化蝶的艰辛,更见证了中国轿车工业追赶世界的坚实足印。
  成功合作的典范
  18年前的上海大众,“好像在一个破败、无援的孤岛上生产……这将是失败的实验”。这是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在参加了大众的落成典礼后悲观的评价。
  发展,成了上海大众时不我待的追求,催逼着企业在短短十余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注册资本从成立之初的1.6亿元飙升至63亿元,增加了近40倍;年产量从1700辆增至25万余辆;近年来,占全国近40%的国产轿车从这里驶向市场;穿梭在神州大地上的汩汩车流,每4辆轿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上海大众。作为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上海大众已累计创造了2300多亿元的销售额。生产批量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上海大众俨然是我国轿车业当之无愧的时代骄子。
  今日安亭,蓝白相间的连片厂房绿意萦绕,气势恢宏。当年傲慢的《明镜》记者故地重游,通篇以“惊讶”和“不可思议”来描绘现场的感受。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参观上海大众后不吝赞叹,称之为“德中两国成功合作的典范”。第200万辆新车的下线,恰似上海大众的“成人仪式”——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
  从“零”起步到“零距离”
  作为中德两国在改革开放后共育的第一株新苗,最先走上合资道路的上海大众并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它的成功,在于走出了一条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高起点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新路。
  创业伊始,上海大众尴尬地发现:国内竟没有一家零部件厂能与之配套,没有一条生产线不需要改造;在构成汽车的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中,除了轮胎、收音机、喇叭、天线和小标牌“五大件”外,其余悉数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仅..7%。
  肩负着为中国轿车工业拓荒开道的重任,上海大众秉守打“中华牌”、不搞“瓜菜代”的原则,确立了一系列既有利于突破发展“瓶颈”,又切合实际的明智决策——组建专门领导机构,定期研究桑塔纳轿车及其国产化问题;成立全国唯一的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加强与配套厂协同作战的能力。由于始终将整车与零部件同期规划、同比投入、同期发展,上海大众稳步翻越了国产化这座“大山”,国产化率由最初的2.7%升至98.9%。截至目前,上海大众已建立起了国内最好的零部件配套体系,相匹配的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员扩大到近400家,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从‘零’起步到成为中国轿车业的‘排头兵’,上海大众至今没花过国家一分钱”。回眸企业的旷世巨变,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感慨万端。在我国轿车工业开发开放的“试验田”里,上海大众采取边生产、边赚钱、边改造、边扩大的方式寻求发展。一期工程改造,上海大众达到了整车6
  万辆、发动机10万台的生产能力,也取得了最初的资本积累;追逐世界汽车高科技发展趋势的二期工程,又形成16万辆整车生产能力,进而经发动机二厂的建设,形成30万辆的整车目标;而代表世界中级轿车尖端水平的帕萨特轿车和与世界同步开发的POLO轿车,洋洋数十亿元的巨大工程,更是上海大众自力更生的杰作。
  今年4月,上海大众POLO轿车上市,短短2个多月,就取得了销售近9000辆的佳绩。原先,德方计划输出的是适合中方生产技术的第三代POLO,但上海大众偏偏相中了尚在“蓝图”阶段的最新一代POLO。“要引进就要最新最好的,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技术的消化吸收。”多年适应性开发的经验,让上海大众底气十足。从参与开发到试生产,再到正式批量上市,上海大众的技术人员进行了1000多项技术改进,如期将世界级的最新科技呈现给国内消费者,真正实现了产品的“零距离”。
  从普通型桑塔纳的全盘技术引进,到桑塔纳2000型的联合开发,从上海帕萨特B5的引进消化和大胆改进,到第四代POLO轿车的同步开发,上海大众演绎出了一段动人的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轨迹。18年来,站在巨人的肩上,底子薄、技术弱的上海大众一刻也没有忘记,抓住产品开发的源头,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中须臾不离的主题和灵魂。以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在一项项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上海大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日益丰富,正逐步向实现自主技术开发逼近。
  期待第二次跨越
  200万辆轿车呱呱坠地,像一把标尺,铭刻着上海大众不屈不挠的发展历程,也度量出中国轿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上海大众清醒的意识到,在国际轿车市场的大舞台上,我国轿车业批量小、成本高、水平低的痼疾依然存在。在浩浩200万辆上海大众生产的轿车中,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微乎其微。要想在世界轿车业的竞争中真正占据一席之地,上海大众征途漫漫。
  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挑战,早在3年前,上海大众就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轿车专用试车场和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大众已可以实施开发世界最先进的轿车所需要的所有试验。在前些年开展人才“黄金工程”的基础上,上海大众全面启动了针对性更强的“十年人才技术开发计划”,一批批科技人员远赴德国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其中不少骨干已进入德国大众最核心的技术开发部门,与德国大众汽车专家联手设计面向未来的轿车产品。
  不久前,备受中德两国关注的上海大众合资项目,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双方提前续签了协议,将合资合作期限延长了20年,第七次增资将使注册资本达到63亿元,显示了作为世界汽车巨头之一的德国大众对中国轿车工业的信心。(附图片)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日前,上汽与大众续签协议,将合作期限延长二十年,并将注册资本增至六十三亿元——
在碰撞中寻求双赢
本报记者 王政
  如果要研究中外合资企业双方的理念、文化以及控制权之争,在政策上有明确股权界定的汽车行业,可谓再典型不过。而作为最早的、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18年来的合资之路,更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2002年4月13日,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提前续签了协议,将合资合作期限延长20年,同时双方实施第七次增资后,上海大众注册资本将达到63亿元。在旁观者眼中,续约显示了德国大众对中国轿车工业的信心,但是,熟悉内情的上海大众人明白,这一双赢结果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碰撞、交锋甚至冲突。
  最早的碰撞,出现在合资之初,由于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双方人员在合作中火药味十足。一位中方经理有趣地形容了当时碰撞的情况: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比如,在安装轮胎时,德国专家对螺栓的扭距、动平衡校验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但使惯榔头的员工却认为是多此一举。但正是这些与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碰撞,让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第一次感受到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的重要。
  随后的交锋,主要围绕着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1987年,已在中国装配了两年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一直上不去。德方认为中国的相关工业太落后,一切从零开始,要达到质量标准还需要很多时间。中方人员却认为,进展慢是外方有意刁难,中国也有国家标准,为什么要按照外方的一套繁琐要求验收?他们的技术标准有厚厚几本,这是存心想赚取零部件的钱。
  调查、反思、沟通、协商……双方逐渐达成共识:合资企业花了大量外汇引进技术,应加以吸收、消化,但对产品的质量不允许有半点妥协。随后,德方承诺将进一步促进德国大众原装配套厂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并给予中国零部件企业以技术支持。中方也开始筹集专项资金,专门引进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和设备,并借鉴德国大众的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了上海大众“四合一”的质量管理标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迈过国产化门槛的上海大众,车型换代被提上议事日程。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还远不充分,更由于中方在适应性开发、项目管理上与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德双方在引进车型上出现了分歧。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德方似乎保守了一些,但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机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桑塔纳2000的联合开发,没有帕萨特的引进、消化和大胆改进,上海大众就很难争取到与世界同步的PO-LO,也很难与德国大众同步完成POLO轿车的1000多项技术改进。
  就在中德双方合作协议续签不久,上海大众第200万辆轿车驶下总装线,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潜力的逐渐释放,跨国公司相继明确了自己的中国战略。虽然加入WTO后,汽车行业股权比例仍存在政策限制,但是,汽车关税的下调、配额的逐步取消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渐开放,同样加速了外方在合资企业中对控制权的追求。在合作中如何科学地、艺术地面对冲突,如何在冲突中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已成为众多合资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就像生活中的夫妻一样,合资企业中外双方的碰撞与冲突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保持一种沟通的心态。当然,一味地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必须真正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质量高、服务好、成本低、管理科学、创新能力强……毕竟,当对方感觉到只有与你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时,我们的腰板才会真正硬起来。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职工热线

企业被兼并了,我找谁编辑同志:
我原本在一沙发厂当仓库保管员。1998年时,因为账物不符,造成物资流失。仓储科以“严重失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上报厂长要求解除我的劳动合同。后来厂领导考虑我是20多年工龄的老职工,按《劳动法》第24条“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我收下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去了广西。后听别人讲,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拿到一笔经济补偿金,我又回到原单位。回去后才知道,沙发厂已被附近的日化厂兼并了,手续已办清,厂长也换了。我找到原厂长,他说厂子已兼并,自己无权支付。我找新厂长,他说移交名单上没你这个人,新官不理旧账。我的经济补偿金究竟有没有,该找谁要?
  (江西 常玉华)常玉华同志:
你的来信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二是企业被兼并后,应由谁来支付。我们就此咨询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3款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沙发厂考虑到你是老职工,没有按这一条款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那么,按《劳动法》第28条规定,按“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给予经济补偿。具体补偿多少,则按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给予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对企业被兼并后谁是被诉人没有明确规定,而《民法通则》第44条第2款规定了“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所以,企业与其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期间,出现原企业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况应根据上述规定,将合并或分立后形成的企业确定为劳动争议企业一方当事人。——编者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零距离”后有距离
诤言
  坚持对外开放,走合资、合作之路,使上海大众从18年前在长板凳上组装桑塔纳轿车,成长为今天拥有3个平台、10余个车型、总产量200万辆的轿车龙头企业,并在新产品投放上实现了与全球“零距离”。上海大众的业绩,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缩影和见证。
  200万辆如同一座里程碑。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概念,首先是对上海大众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模式的肯定。“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曾是汽车产业政策的明文要求。但是,作为中国最早的、最成功的轿车合资企业之一的上海大众,走的却是一条“小投入、大产出、高起点、滚动发展”的道路。综观国内合资汽车厂商,没有一家能像上海大众一样,没花国家投资,却创造了注册资本增长近40倍、产能扩大10倍、年产量扩大近150倍的业绩。滚动发展模式正焕发出新的辐射力和示范效应。
  其次,200万辆还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通过在引进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如今,上海大众已经拥有了400多家达到德国大众质量标准的零部件供应商。而且几乎所有伴随上海大众成长的零部件伙伴,都在为中国现有的汽车整车厂配套。
  第三,200万辆的背后,还引进、吸收、消化并创造性地形成了一个与德国汽车工业同步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轿车售后服务网络,缩短了与国外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差距,实现了中国轿车工业由当初制造技术引进为主向开发技术引进为主的转变,夯实了与世界先进轿车技术同步发展的基础。
  当然,“零距离”的背后,仍有距离,并且是十分明显的距离。毕竟,与跨国公司数百万辆的年产量相比,我们的生产规模实在太小,即便像上海大众一样拥有了200万辆的辉煌,还是由于无法分摊巨大的开发费用,而不得不在车型开发上依赖外方。此外,虽说我们的零部件工业已经门类齐全,但是规模差距带来的成本过高,技术及管理差距带来的质量不稳定,以及原材料工业落后带来的对特种材料、特种工艺“拿来”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我国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还有,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益的巨大潜力,刚刚起步的营销服务体系,以及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差距……
  200万辆也意味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放眼加入WTO后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有专家预计,国内汽车企业最终存活的将不超过6家。不管怎样,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如何真正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如何致力于品牌、渠道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缩短“零距离”背后的距离,都是摆在上海大众和其他汽车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话题。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动向

春兰推出柜式空调新品
  本报讯 春兰“骑士”柜式空调新品日前面世。该产品综合运用微电脑技术和人体工程技术成果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风道、风场和风扇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平均噪音仅33分贝,制冷速度比同功率普通空调快一倍以上,送风距离远达15米。并采用无氟制冷剂和变频压缩,确保运行无污染,节电35%。
  (孙广明)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动向

空中客车用上中国制造机翼
  本报讯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所属沈飞公司和西飞公司生产的A320机翼部件,日前在空中客车公司位于英国的机翼生产基地首次试装并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生产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飞机结构部件和组件的技术能力。据悉,空中客车公司在华零部件采购额已达2亿美元,空客还将逐步把A320机翼的生产和组装能力转让给中国。(顾明)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动向

泰成公司推出电磁波防护产品
  本报讯 泰成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家用电器应用环境率先开发的电磁波防护产品近日面世。这种TC系列切断电磁波装置,通过电子线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磁波污染问题,只要把电脑、电视等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上面,便可过滤掉90%以上电磁波辐射。该产品已获国家专利。(鲁野)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率先垂范
——访BP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对于一个在中国已投资4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至少再投资30亿美元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来说,在中国短暂逗留的两天里,实在有太多的商务活动需要安排。然而,布朗先生还是特别安排了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并且抽出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布朗认为,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它是将人类在各个领域研究的环保科学理论转变为具体经济成果的实践者,企业在环保方面采取预防性措施既必要也能够收到积极的成效。而登上大学讲坛和接受记者采访,都有助于传播这种理念。
  英国BP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日前在京接受采访时,笑着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月里,他已在世界上三所著名大学阐述BP在环保方面的这一观点。
  BP公司去年的总营业额为1742亿美元,年收益80亿美元,居2001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第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油化工集团之一。布朗最感自豪的并不是BP的规模和实力,而是BP在发展观念上的前瞻性。5年前,BP便认为气候变化的危险性已十分严重,在国际石油和石油化工界力排众议,倡导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BP率先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10年,将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
  “我可以十分高兴地说,时间才过去5年,BP已提前7年实现了这个目标。也就是说,BP去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减到8000万吨以内,比1990年减少1000万吨。而如果我们不采取这样的努力,按照BP目前的发展势头,每年都会增长几百万吨的排放,至2012年会从8000万吨升至1.3亿吨。而我们所作的下一个承诺是,到2012年,BP的净排放量也不会超过8000万吨。其中一是靠管理,提高内部能源效率;一是靠大量运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成果。”
  企业界普遍有这样一种担心:采取减排措施投入的成本极高。为此,布朗特别强调:“BP过去5年的实践结果是,达到我们所订立的减排目标并没有花费任何净经济成本,相反,实际上还增加了约6亿美元的收入,因为能源投入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收益抵消了所有的有关费用支出。”
  BP是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企业,目前与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最大的三家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均有密切的合作关系。BP拥有中石油、中石化各2.2%的股权,向香港提供天然气的崖城13-1气田,就是BP和中海油合作的重要成果。已正式成立的上海赛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投资金额达27亿美元。在谈到BP现在和未来在中国的投资时,布朗强调,BP先进的环保理念也将充分体现在这些投资中。
  天然气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能源,BP今后将加大天然气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目前正和中海油在深圳联合建设液化天然气库站;BP已成为华南、华东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商,日销量达3000吨左右。
  “BP不仅投资固定资产,也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环保基础科学、环保意识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布朗告诉记者,BP从1997年起,与中国教育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始实施一项为期6年的环境教育项目,面向中国中小学生,着力提高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BP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将在未来10年投入1000万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究方面的研发中心。这次到清华大学演讲前,又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一个投资50万美元的环保研究课题。
  布朗表示,在致力环保实践方面,BP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需要迈出新的步伐。“只要大家都有率先垂范的勇气,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虽很棘手,但我相信最终是能够解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