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人文社科)
专栏:

记录百年历史 见证时代风云
  ——写在《大公报》创刊百年之际
大公报社长 王国华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百年华诞。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说:“《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这是说,《大公报》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国现代史。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大公报》在记录了中国现代史的同时,也参与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百年中,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大公报》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言论主张,瑕瑜互见,有功有过。过失和错误,可稽可考,但重要的是她能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知错能改,抛弃旧污,与时并进。
  记录历史 见证时代
  《大公报》所经历的这100年,是国际、国内风云激荡的100年,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独立与解放的100年。一家报社,在历史大事件来临时能做出快速、准确而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报道与评论,是很不容易的。回顾《大公报》100年来,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新闻处理,基本上是能做到这一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清醒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然也有迷惑和犯错误的时候。现在回过头来分析,我们不得不十分敬佩先辈们的远见卓识和高超智慧。
  《大公报》百年所经历的历史性重大事件中,以抗日期间的表现最为突出。为了共赴国难,《大公报》5次迁馆,辗转于津、沪、汉、桂、渝、港等地,所有资财,荡然无存,所有人员全部撤退回后方,不曾在敌人统治下出版一天。1937年《大公报》上海版因拒绝日军的新闻检查,自动停刊。停刊社论称:“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还说:“我们是中华子孙,服膺祖宗明训,我们的报及我们的人义不受辱。”为铭记“九一八”这个悲惨的日子,《大公报》汉口版于1937年9月18日创刊;为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香港《大公报》于1938年8月13日创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港版停刊,当时社长胡政之说:“我们吃下砒霜,毒死老虎,以报国仇。”表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也得到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新闻界的尊重。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学府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于1941年授予《大公报》“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
  《大公报》见证时代,记录历史,在各个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影响。1919年巴黎和会时期,派往法国采访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是《大公报》的胡政之。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驻守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是《大公报》记者萧乾。在东京湾米苏里号战舰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上,《大公报》派驻太平洋地区的战地记者朱启平,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名篇《落日》,传诵一时,并被编入中国大学新闻系教材。在波茨坦会议的现场,在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的现场,在联合国成立大会的会场,都有《大公报》的记者。第一个派记者到苏联采访,报道中苏建交情况的是《大公报》;第一个深入西部边区,向全国大众报道红军长征情况的是《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报道邓小平南巡谈话的香港报纸是《大公报》。正因为大公报能把握时代脉搏,每临大事反应快速,并能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作出准确报道,才赢得了舆论重镇的称号。
  克尽言责 敢讲真话
  100年中,由于《大公报》不畏强权,敢于讲出人民的心声,曾5次被查禁、被勒令停刊。
  第一次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被袁世凯查禁的。当时慈禧太后听政,袁世凯坐镇天津,由于《大公报》积极支持废除虐待华工条约和抵制美货运动,触怒袁世凯。《大公报》当时的社址在天津法租界,袁世凯无法禁止出版,便下令在租界外禁售、禁邮、禁阅。《大公报》为此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刊登评论指出:“为十几万在美受苦的中国人说话,是《大公报》的天职”,“一息尚存,勉尽天职,志不容懈。”
  第二次是1935年。当年日军侵占东北后,进迫华北,国民政府军队奉命采取不抵抗政策,撤出平津,《大公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发表《勿自促国家之分裂》社评,予以抨击。社论发表之日,国民党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下令对《大公报》实行禁止邮递处分。在宁、沪各报支持下,经过抗争,禁邮处分执行了8天后停止。
  第三次被禁是1943年,《大公报》重庆版刊登《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实地采访通讯《豫灾实录》,真实地描写了河南灾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并配发社评《看重庆念中原》,揭露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花天酒地,河南饿殍遍野而政府却无动于衷的事实。社评触怒蒋介石,限令《大公报》停刊3天,记者张高峰被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
  第四次被禁是1952年。当时香港九龙城东头村木屋区大火,灾民1万多人,广东省民间团体组慰问团来港,港英当局拒绝其入境,引发警民冲突,港英开枪镇压,青年工人陈达仪身中6弹死亡。《大公报》转发北京《人民日报》短评,强烈谴责港英暴行。港英控告《大公报》“刊印一页煽动性的文字”,判罚《大公报》停刊6个月。《大公报》在祖国人民的支持下,奋力抗争,停刊12天后恢复出版。
  第五次是1966年,当时“文革”进入高潮,“四人帮”唆使红卫兵进驻北京《大公报》,1966年12月30日,“红卫兵孙大圣战斗队”发表判决书,勒令《大公报》停刊。
  《大公报》这100年,历经三个不同的时代(清王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5次被禁。这说明,虽然朝代在更迭,时代在变迁,但《大公报》不畏强权,为人民克尽言责、敢讲真话的报格没变,这是《大公报》历经百年不衰的重要原因。
  是非功过 历史检验
  但是,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局限,《大公报》也有过迷惘和错误,尤其是20世纪30至40年代,对一些历史大事件的言论主张,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就是一例。《大公报》有时片面报道国民党方面的消息,指责张、杨,为营救蒋介石呼号,并于12月14日发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的社评。国民党政府加印几万份,派飞机到西安上空散发。
  当时《大公报》比较认同“国家中心论”,由“国家中心论”出发,后来报道的几宗事件的言论就失去了公正。如:1941年5月,日军进攻中条山地区,国民党军队溃败,但散布谣言,指“八路军不愿与中央军配合作战”。《大公报》5月21日发表社论参与这些宣传。周恩来阅后,写信给张季鸾、王芸生,指出中条山其实并无十八集团军一兵一卒。《大公报》于5月23日发表《读周恩来先生的信》,说“必然拥护国家中心的国民政府……这是唯一的路,此外无路。”《大公报》报道1941年“皖南事变”的立场,以及有关社评,都是这个根源。在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上,《大公报》在受“国家中心论”影响的同时,更强烈希望中国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抱开明态度,以开阔视野,探索中国的出路,敦促蒋介石落实“西安事变”中的承诺,建立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2月16日《大公报》发表范长江《动荡中之西北大局》隐约透露内情,使读者知道国家局势面临重大变化。蒋介石大为光火,并为此责骂张季鸾。2月22日,国民党三中全会作出某种程度的回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进步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对于抗日战争中《大公报》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报道,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指出《大公报》某些错误主张的同时,充分肯定其爱国抗日的大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方汉奇在《〈大公报〉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周恩来总理1958年和费彝民谈旧《大公报》的历史贡献时,曾经肯定了三点,即第一,她是爱国的;第二,她是坚持抗日的;第三,她为中国的新闻界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忘己无私 服务社会
  一家百年老店,能薪火相传,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大风浪中,100年基本不迷航,靠的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办报宗旨不动摇,这就是创刊时对“大公”二字的阐释:“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这是《大公报》一脉相传的办报宗旨,也是《大公报》的企业文化,更是《大公报》迈向未来,再创新世纪辉煌的传家宝。《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说过:“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万不得已时,可以不写,不能打诳。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正因为《大公报》有像朱启平这样一批把自己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并将这种敬业精神代代相传,才使几代人共同铸造了《大公报》这块金字招牌。
  忘己无私的企业文化,工作第一的敬业精神,是大公精神的集中体现。百年来,就是用这种大公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献身中国新闻事业的杰出人才,被誉为“新闻界黄埔军校”。《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108位杰出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了13条(包括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杨刚、徐铸成、费彝民、范长江、萧乾、蒋荫恩、孟秋江、陆诒、彭子冈),占1/9强。名列《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界名人简介”栏的《大公报》编辑记者有50名之多,是所有中文报纸中最多的,像著名政论家梁厚甫、著名报刊活动家及武侠小说家金庸、梁羽生等,不仅蜚声于时,在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贴近读者,服务社会,热心公益,为灾区募捐,是《大公报》体现办报宗旨的另一优良传统。1907年2月江南水灾,天津《大公报》发起募捐,报社创始人英敛之天天为募捐登台演讲,“丹心一片,热泪两行”,募得赈灾银11400多两。87年后,1994年华南水灾,香港《大公报》又发起募捐,港人“心系同胞,血浓于水”,募集灾款2400多万元,发往华南灾区。
  弘扬正气 与时并进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个愚昧落后被世界列强欺辱的国家。如何在这样一个东方古国中以新闻事业为国民服务,确是一大难题。《大公报》不断开拓,探索出了一条从“文人论政,文章报国”的办报方针,到“贴近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这是几代大公报人的心血结晶。
  清封建王朝时代,《大公报》提出了“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这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反映。他们以“文人论政”的形式,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文人论政”的思想,进而以“文章报国”,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对全国上下团结抗日,起到了重要的舆论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公报》热情支持新生的中国,以新闻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香港《大公报》则利用地处香港的优势,向全世界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为在国际上正确树立中国的形象,为中国冲破国际反华舆论的包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舆论桥梁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公报》又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大公报》在海外影响,在坚持办好海外航空版的同时,1993年创办了《大公报》菲律宾版,该报是目前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1995年《大公报》创立电子版,是香港少数几家率先登上国际互联网的报章之一,随后成立大公网,是目前香港拥有最多海外读者的网络媒体。
  香港回归后,大公报不断探索如何在“一国两制”下进一步办好《大公报》,努力为《大公报》的下一个百年打好基础。为宣传祖国的西部开发,《大公报》创办了《大公报西部专刊》,有关新闻荣获2000年香港新闻奖全年大奖及写作与版面设计冠军奖。为推动中国民营企业家走向国际市场,大公报率先创办了《中国民企专刊》,并在香港举办了颇具规模的“首届中国民营企业论坛”。从办报方针到版面内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弘扬正气,敢为人先,这是《大公报》百年常新的重要原因。
  贯穿《大公报》100年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贴近读者,贴近时代,不断探索,与时并进。
  百年《大公报》的坚定信念是:一笔在手,克尽言责,忘己无私,永志不谖!
  《大公报》在下一个百年,将再创辉煌!(附图片)
  天津大公报馆
  上图依次为重庆大公报馆、大公报创刊号及香港回归专版。
  1941年,大公报荣获米苏里奖,总编辑张季鸾(左五)、于右任(左三)在庆祝会上。
  台儿庄战役中,范长江(右一)、陆诒(右四)与关麟征军长(右二)合影。
  邓小平会见费彝民夫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