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

  扩大儿童计划免疫 改善西部饮水条件
我国加大投入预防疾病保健康
  编辑点评
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和要求。近年来,我国卫生工作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用极其有限的卫生资源,承担了占世界22%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五”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众志成城“送瘟神”,带着感情保健康,有效地预防控制了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危害,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着力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保护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向着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本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日前,记者在广西隆安县杨湾乡卫生院采访,正好赶上一位农村妇女临产。婴儿出生后,医生很快给小宝宝注射了第一针乙肝疫苗。据了解,由于政府重视卫生投入,这个并不富裕的小县90%以上的新生儿实现了乙肝疫苗计划免疫。这是我国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一个缩影。“十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绝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世纪中期,电影《枯木逢春》里有一个饱受血吸虫病折磨的“苦妹子”,再现了我国疫病肆虐的历史。当时,我国南方地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的形象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成为真实写照。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众志成城“送瘟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如今,昔日的“苦妹子”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近年来,我国有效控制了霍乱、鼠疫、天花等重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00年,我国实现了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为世界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大骨节病、克山病、氟中毒等地方病病区不断缩小,血吸虫病发病率大幅下降。目前,已有乙肝、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7个病种纳入了国家计划免疫,有效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1岁,翻了一番;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4.8%,人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
  去年以来,我国制定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规划和政策,并大幅增加了疾病预防控制投入。从今年开始,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规划。这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所需的乙肝疫苗由各级政府安排,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不再收取疫苗费。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千百万儿童身上,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600万元,对西部和中部贫困地区所需的乙肝疫苗费用进行补助。同时,国际疫苗联盟每年可为西部和其他贫困地区提供50%的疫苗费用。按照规划,到2005年,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提高到85%以上,全国3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携带率有望降低到2%以下,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我国有可能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十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大对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的投入。其中,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艾滋病防治,4000万元用于结核病防治,2000万元用于计划免疫冷链项目,12.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血站建设。我国还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用于加强中西部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今年,国家还将安排8亿元用于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
  “喝了高氟茶,弯腰又黄牙;吃了高氟饭,长大成瘫痪”。这首民谣道出了地方病的危害。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地方病严重威胁着我国部分地区的百姓健康,许多人贫病交加,生活困难。近年来,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曾多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他强调:“一定要带着感情下病区,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农村改水改厕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绝大多数地区病情呈稳定下降趋势。“十五”期间,我国仍把控制和消除地方病危害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我国再次从国债中安排2亿元用于地方性氟、砷病防治改水工程建设,这笔资金可解决陕西、甘肃、内蒙古近百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去年,我国已投入6.5亿元进行中西部10个省、区的氟、砷病防治改水工程,可改善300万病区群众的饮水卫生条件。许多受益群众说:“吃上低氟水,治好腰和腿,干活有精神,日子过得美。”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罗马尼亚参议长
  表示中国愿与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张勇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罗马尼亚参议长沃克罗尤。
  江主席很高兴能与老朋友见面,对沃克罗尤再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几十年来两国一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罗关系可以用罗马尼亚的一句谚语来形容:“流水逝去,石头永驻。”实践证明,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两国关系就会稳步发展,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江泽民表示相信,罗马尼亚参议长此次访问,将对中罗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相信罗马尼亚总理讷斯塔塞即将对中国的访问,将有力地促进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
  谈到当前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时,江主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愿与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积极努力。
  沃克罗尤参议长首先转达了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对江主席的亲切问候,并转交了罗总统给江主席的亲笔信。沃克罗尤赞扬罗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感谢中国几十年来对罗马尼亚的支持,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沃克罗尤还向江主席介绍了罗马尼亚改革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
  江主席请沃克罗尤转达对伊利埃斯库总统的问候,欢迎他在方便的时候再次访华。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秘书长郑万通、外事委员会主任田曾佩等会见时在座。
  沃克罗尤是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邀请,于4月21日开始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附图片)
  四月二十六日,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罗马尼亚参议长沃克罗尤。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美国总统助理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张勇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总统助理、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马伯格博士一行。
  江泽民主席对马伯格博士来华参加中美科技合作第十次联委会表示欢迎。江主席说,近来,中美关系发展势头总的是好的,双方在经贸、反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并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了磋商。但两国关系也受到了不应有的干扰。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与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江泽民说,中美科技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两国在过去23年里在30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为两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马伯格表示,这次联委会开得很好,美中加强科技合作符合两国利益,美方愿意与中国在双方商定的领域加强合作。
  马伯格是应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邀请,率美国政府科技代表团来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科技合作第十次联委会的。
  徐冠华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肯尼亚的访问
朱镕基离开内罗毕回国
莫伊总统举行隆重送行仪式
本报内罗毕四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圆满结束对肯尼亚的正式访问,今天下午乘专机离开内罗毕回国。肯尼亚总统莫伊在机场为朱镕基总理举行了隆重送行仪式。朱镕基总理是在访问土耳其、埃及之后于四月二十三日抵达肯尼亚访问的。在肯尼亚期间,朱镕基总理与肯尼亚总统莫伊举行了会谈,会见了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卡帕拉,还在联合国内罗毕总部会见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的负责人,参观了内罗毕附近的咖啡园和茶园等。至此,朱镕基总理对亚非三国的访问圆满结束。(附图片)
四月二十六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结束对肯尼亚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内罗毕回国。肯尼亚总统莫伊到机场为朱镕基总理送行。
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全会
李鹏出席 审议安全生产法草案等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傅旭、石国胜报道:今天上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安全生产法草案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出席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主持了今天上午的会议。
  安全生产法草案、水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伯勇、乔晓阳分别就这两个草案的修改情况作了汇报。
  在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丽兰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的议案的说明,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蒙作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清洁生产促进法草案的议案的说明。这两部法律草案均为首次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澄所作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终止的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审议。
  会议还审议了李鹏委员长访问日本情况的书面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三国情况的书面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团出席各国议会联盟第107届大会情况的书面工作报告,关于承办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和全国人大代表团出席会议情况的书面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姜春云、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何鲁丽、周光召、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和秘书长何椿霖出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列席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本之策 利民之举
  ——一论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本报评论员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提高亿万农村青少年素质,关系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顺利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去年,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这抓住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困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把农村义务教育真正搞好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了,农业才能实现现代化,农村才能繁荣,农民才能富裕。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这种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义务教育的管理权和责任层层下放,“义务教育农民办”。这在当时国家财力紧缺的情况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正如人们所说的,“是农民的脊梁筑起了‘普九’的大厦”。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集中表现为:乡镇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整合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日益突出,致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乡镇财政和农民群众,而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尚不发达,乡镇财力难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民也不堪重负,致使农村中小学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缺乏稳定可靠的保障机制。今年,国家决定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是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原来向农民征收的“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等都将被取消,原来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无法运行。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必然要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变。义务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发展义务教育是一项国际公认的政府责任。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做到“义务教育政府办”,这是健全政府职能,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重要标志。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核心是实现两个重大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通过这两个转变,使政府真正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有能力支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事,各级政府责无旁贷,既必须办,也能够办。
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抓紧进行。国务院作出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决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国务院决定精神,积极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取得了很大成效。到今年初,全国已有2/3以上的县把农村中小学管理上收到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增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有了明显好转,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进展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中央关于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得民心、顺民意。但是,也有些地方的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地方的领导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原因,把农村义务教育当成“包袱”,工作不够积极;一些地方对各级政府的职责界定不明确,难以落实责任,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振兴义务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治本措施要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思想,充分认识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定,加快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年内所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按照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今天上午召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发表讲话强调,各级政府要从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确保年内所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都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
  李岚清指出,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是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去年国务院作出决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认真总结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践,科学分析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定,积极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也有些地方的领导重视不够,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进展缓慢,至今没有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上收到县;各级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职责划分不清,难以落实责任;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李岚清强调,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关键是要实现两个重大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县级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建立规范、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正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所需资金;核定中小学学校的教职工编制,负责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职工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但是,这一管理体制上的调整其他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的责任并没有减轻。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指导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省级政府要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随着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和中央转移支付不断扩大,省级政府统筹发展义务教育的作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省级转移支付力度,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等措施,重点支持财政困难县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地级市政府要统筹协调所辖县(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财力不足、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给予转移支付,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给予补助。乡镇政府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今后,要由乡镇长直接负责乡镇教育工作,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条件,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中小学的教学业务管理。李岚清强调,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和有效使用。对挤占、挪用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以及不及时修缮危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领导和直接管理者的责任。三是进行税费改革的地方,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高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努力做到“三个增长”。四是帮助贫困地区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五是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大力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就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问题作了工作部署。河北省省长钮茂生、贵州省省长石秀诗介绍了克服财政困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情况和做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负责同志和各地(市)、各县(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主持。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黎巴嫩共和国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将于4月27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哈里里1944年生于黎巴嫩南方城市赛达,高中毕业后曾就读于贝鲁特阿拉伯大学高级商学院。他是著名的黎巴嫩金融家、实业家。哈里里1992年10月首次就任黎巴嫩共和国总理,此后三次出任总理。
  哈里里总理曾于1996年6月访华。(新华社电)(附图片)
  哈里里总理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职工艺术节即将举办
  尉健行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中国职工艺术节开幕式将于5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担任中国职工艺术节组委会名誉主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职工艺术节组委会主任覃志刚今天说,艺术节开幕式上将推出由千余名职工业余演员和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共同参演的大型合唱音乐会《劳动颂》,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曲目结构成篇。他说,开幕式后,本次艺术节将分别在有关省市和一些工矿企业举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小品、书法、美术、摄影、服装等系列展演展览。12月,将在北京举行闭幕式和颁奖晚会,汇集评选出的部分优秀节目进行汇报演出。
  据介绍,历时8个月的中国职工艺术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职工艺术节,也是全国首次综合性职工文学艺术展演展示活动。本次艺术节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马来西亚之行
胡锦涛抵新加坡正式访问
  同新加坡总统纳丹会见
与吴作栋总理举行会谈
  本报新加坡4月26日电 记者马小宁报道:新加坡总统纳丹今天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双方进行了亲切交谈。
  胡锦涛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纳丹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去年9月纳丹总统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为促进中新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赞赏总统阁下对加强中新合作的积极态度。
  纳丹请胡锦涛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的良好祝愿。纳丹祝贺中国于去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胡锦涛说,我今天上午与吴作栋总理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都认为,中新关系密切,两国领导人经常接触,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两国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两国之间也有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双方更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胡锦涛还向纳丹总统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情况。他说,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纳丹高度评价中国对亚洲发展的贡献。他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东亚国家应抓住机遇,携手应对挑战。新中两国应进一步拓展在各领域的合作,特别应加强两国青年一代的交往。
当天下午,陪同胡锦涛副主席访问的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与新加坡外交部常秘陈振忠签署了两国外交部《关于中国市长研讨班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本报新加坡4月26日电 记者马小宁报道:正在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26日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举行会谈。双方就中新关系和一些重大地区与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多项共识。胡锦涛首先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吴作栋的亲切问候。他说,近年来,中新关系发展顺利。两国各个层次的交往频繁。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海外劳务市场,对华贸易和投资均居东盟国家首位。尤其是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胡锦涛表示,在新形势下,中新合作面临新  的发展机遇。双方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大力培育两国合作新的增长点。他提议双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拓展高科技领域合作。中新双方在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化等方面各具优势,应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微电子等领域的互利合作。第二,加强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新方拥有资金、管理、招商、对华合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和语言上的便利,欢迎新方积极参与中国的西部开发。第三,就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探讨合作。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到新加坡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在这方面得到新方的支持。第四,加强人才领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近
  年来,中新人才交流与培训合作取得很大进展。双方应继续在这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吴作栋高度评价新中关系的发展,完全赞同
  胡锦涛就未来双方合作领域提出的四点主张,并建议双方逐步予以落实。双方还就区域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说,东亚合作发展势头良好,10+3合作已成为东亚合作的一个主渠道。我们主张应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在经贸、金融、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提高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胡锦涛指出,本着对地区经济发展负责任的
  态度,中国提出了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这将会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机制。中方赞赏新方为推动东亚合作所作的积极努力,愿与新方共同推动东亚合作取得更大的发展。吴作栋表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意义重大,必将使东亚各国受益。新加坡愿与东盟其他国家和中国一道逐步加以实现。胡锦涛还对新方多年来坚持一个中国的政
  策表示赞赏。吴作栋表示,新方将继续坚持这一原则。
本报新加坡4月26日电 记者马小宁报道:应新加坡政府总理吴作栋的邀请,国家副主席胡锦涛26日上午乘专机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开始对这个素有“花园国家”美誉的邻邦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机场上举行了欢迎仪式。新加坡陪同部长、
  环境发展部长林瑞生,驻华大使陈燮荣等新方官员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桓等到机场迎接胡锦涛副主席一行。胡锦涛在机场发表的书面讲话中高度评价
  了中新关系。他说,自1990年中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双方在很多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进行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发展同新加坡的友好互利合作,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在新世纪里,面对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加强中新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需要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访问期间,胡锦涛将同新加坡领导人就深化
  两国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副主席是在圆满结束了对马来西亚
  的正式访问后,从槟州飞抵新加坡的。离开时,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和陪同部长等马方官员到机场为胡锦涛副主席送行。(附图片)
  4月26日,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总统府与新加坡总理
  吴作栋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