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南京外地车可以上牌照了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日前,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同志向记者证实,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即将允许在南京上牌了!这个消息令相关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颇为激动。
  曾几何时,南京市规定:只有当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上牌照。
  杜慧是南京的一位批发外地品牌电动自行车的大户。谈起个中滋味,她欲哭无泪。杜慧说,她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把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全部砸到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上去了。她一天一天地熬,一天一天地盼,希望南京尽快出台允许外地电动自行车上牌的政策。她说:再拖,自己就坚持不住了。杜慧几年前开始经营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为了促销,她专门制作了承诺卡:凡是她经销的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若在路上被警察罚款,经销商负责报销。杜慧说,截至目前,她已经为几十位用户报销过警察的罚款。
  南京的不少消费者表示,很想买电动自行车,但是,没有道理让自己必须购买当地生产的仅有的两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
  南京为什么禁止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上牌?有关部门认为,是出于这样一些考虑:南京市在回答苏州“小羚羊”等厂家提出上牌的请求时,强调电动车技术尚不成熟,此外,南京的交通已经很拥挤,如全面放开电动自行车,将会出现加大交通负荷、对骑自行车的人构成安全隐患等问题。
  对南京的这种回答,一些消费者不以为然:既然不成熟,那么本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为什么可以上牌照?再说电动自行车已有国家标准,说电动车技术不成熟等于否定国家标准;满街的燃油助力车,速度每小时30—40公里,而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0公里,因此,说电动车速度快危及安全不能服人……不管怎么说,南京市政府现在已决定,将放开外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在南京上牌的限制,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热点感言

  给些“免疫力”
  王慧敏
  地方保护,实际上是饮鸩止渴!蜀主刘禅被后人讥为“扶不起的阿斗”,史家论其“扶不起”的原因时认为他“幽闭宫闱,不识盈虚之数”,以故“心力黯淡”。
  同样,地方产品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产品不经过市场风雨洗礼,只在本地打转转,能不变得娇弱不堪?这样的产品,一旦投入大的市场格局中去竞争,走不了几个回合定会被斩于马下。
  眼下,国际经济趋于全球化,偏安“西蜀”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
  作为地方政府,正确的方法是拆除藩篱,营造一个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你的产品去市场中摸爬滚打。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免疫力”。
  南京,外地电动自行车终于可以上牌照了。此举,无疑会为南京电动车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为南京的做法叫好!
  认识分割市场的危害,纠正地方保护行为,是适应市场开放的明智之举。早主动、早受益。如果坚持错误行为,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吃苦头。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连续报道

  对舆论监督置若罔闻!还有人找上门对记者恶语威胁——
黄河边依然只卖黄河啤酒
本报记者 王方杰
  4月15日,本报刊发了《黄河边只准卖黄河啤酒》的报道。16日上午,记者来到黄河风情办。风情办主任徐秉义非常恼火地问记者:“我看了你们的报道。我感到很奇怪,这么小的一个事情为何炒成这样子?对这么个小事情扯来扯去,究竟要干什么?你们掺和什么?”
  记者问:“为何风情线上只能卖黄河啤酒?”徐答:“我们没做任何口头或文字上的承诺,说在风情线上只能卖黄河啤酒。如果你们发现我们有这样的承诺,我们愿意负完全责任。如果黄河集团的营销手段不合理,依照工商法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再说一遍,我们只是风情线的管理部门。摊贩和黄河集团之间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离开风情办,记者再次来到兰州黄河风情线调查。在访问的10多个摊点中,记者发现除了黄河啤酒外,仍然不见其它任何啤酒。
  记者问:“风情办说,他们没有不让卖其它啤酒啊。”摊贩回答:“哪有这样的事!前一阵子,有个摊贩卖其它牌子的啤酒,当场就被人砸碎了。”
  记者问:“到底是风情办的人不让卖其它啤酒,还是黄河集团的人不让卖其它啤酒?”
  摊贩们说:“我们是向政府、不是向黄河集团竞标买下的经营权,为此每个摊贩都花了1万元上下。如果光是黄河啤酒集团让卖黄河啤酒,我们怎么可能听他的?关键是风情办跟他们搅在一起了,不好分。那些人来查时,车上挂着风情办的牌子。刚开始查时,也是风情办领导和他们一起来的。再说,如果没有风情办的同意或默许,黄河集团的人怎么可能来检查?”
  摊贩们还告诉记者:“风情办和销售黄河啤酒的天马公司的牌子就挂在一块(见压题照片)。我们卖的饮料,只能从黄河风情办的办公楼下批发。我们也搞不清楚,那儿到底是风情办的还是天马公司的销售点。那里的东西有的价格还高,但我们只能从那里批发。”
  16日中午,一位自称是天马公司经理刘国志的人来到记者办公室,希望记者和他一起出去坐坐,说黄河集团的老总想和记者交个朋友。记者请他有话直说。他说:“黄河集团赞助了风情线,就有权要求摊贩卖黄河啤酒。”他甚至对记者说:“谁再搞这样的报道,不会有好结果的。”
  16日下午,兰州市副市长马琦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入WTO之后,政府部门一定要转变职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决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15日他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后,就约见黄河风情办主任徐秉义了解情况。根据徐谈的情况,风情办并没做过专门指定或强制性规定,非让商户专销黄河啤酒。
  黄河风情线会不会放宽啤酒销售?摊贩们对此疑虑重重:风情办连事实都不承认,怎么可能会改变做法?(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 陈永杰
  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跨国公司大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其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我国的大型垄断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保护下形成的规模较大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因此,对其进行适当拆分是完全必要的。
观点
  近几年,我国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采取政企分开、改进政府监管和企业重组等措施,行业垄断局面有所改变,有的已经初步形成多家竞争格局。但是,行业垄断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是有的行业仍是政企不分、独家垄断,有的行业虽然引入多家竞争,但在主要业务领域仍是一家独大,真正的竞争尚未形成,同时,社会对垄断行业的价格、服务和高收入状况仍有很大意见。人们普遍期待着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
  为什么要打破行业垄断
  经济学认为,在自然垄断行业,由一个厂商生产全行业产品的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的总成本低,因此,独家生产比多家竞争更有效率。由于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同,一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如铁路、电力、电信和供水等。既然自然垄断行业独家经营比多家竞争更有效率,为何还去打破这些行业的垄断?实际上,自然垄断本身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有的过去是自然垄断的,后来变为可竞争的,如煤矿、石油等。有的过去是全行业自然垄断的,后来变为部分环节是自然垄断的,其它环节是可竞争的,如铁路路网、航空航线、电力电网、固定电话网络等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但铁路和航空的运输、电力的发电和售电、电信的非固定电话部分,已变为可竞争的。即使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网络环节,如果网络连接不是全国性,而是分属于各地区的,地区网络之间没有连接或只有弱连接的情况,由一家企业垄断全行业市场,也不是最有效率的。因此,在已经变为竞争行业的原自然垄断行业,在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的可竞争环节,在只具有分区域性而不具有全国性的自然垄断行业,都应引入竞争。即使是仍保持自然垄断性质的环节,也应将垄断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让其扩大范围。目前的状况离此尚有很大差距,因此,进一步打破垄断实属必要。
  打破垄断是否影响行业内部稳定
  我国垄断行业企业规模大,地域广,人数多,有人担心改革步伐过快,特别是引入竞争过度、拆分企业过细过频繁,将导致行业内部利益关系变化太大,分流分离人员过多,人才大量流失,进而会影响内部稳定。可以肯定,改革将触动旧的生产关系,影响部分人的权力与利益,特别是垄断行业,还将影响其垄断性特殊利益,必然带来一定冲击。但这是正常的,是改革的必要代价,许多行业的改革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但从实际情况看,改革给其它行业的冲击远大于垄断行业。这些年垄断行业下岗、分流人员的比例是最低的(有的基本不搞下岗分流),行业内职工收入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其它行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必须冲破垄断权力及其带来的不正当的特殊利益。
  规模是否越大越好
  我国的几个主要垄断行业,具有跨地域的网络结构特点,并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必须具备相当规模才是有效率的,但规模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否则就是低效率的。现在,由于资本、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变化,规模经济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产生了一些超规模的巨型企业,有的企业甚至垄断了国际市场。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论说,比起跨国公司,我国垄断行业的企业规模还小,应保持甚至扩大其经济规模,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实际上,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跨国公司大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其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我国的大型垄断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保护下形成的规模较大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因此,对其进行适当拆分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为了使其符合规模经济要求。再则,判断打破垄断的一个关键,是看其产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要舞台还是以国际市场为主要舞台,若是前者,垄断需要打破。而我国的情况大多属于前者。
  打破行业垄断时机已成熟
  西方国家打破行业垄断,多是在行业供过于求、行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从准备到进行再到基本完成,往往要经历10年以至更长时间。据此,有的人认为,我国一些垄断行业目前还谈不上是供过于求,目前的有些改革是否有点超前;并且,垄断行业改革步伐过快,一项改革接着一项,在不到3—5年的时间里就走完了西方国家10多年的改革进程。实际上,从国际看,打破行业垄断已是世界趋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少数西方国家在打破行业垄断上经历了较长时间,但到90年代下半期以来,其它一些国家的改革进程在明显加快。我们要研究这一历史变化趋势,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经验。从国内看,这几年打破行业垄断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垄断行业发展迅速,产品和服务供应“瓶颈”问题基本缓和;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总之,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打破垄断对行业发展有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我国垄断行业发展很快,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有的同志认为,为保持垄断行业的发展势头,不宜对垄断行业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该垄断的还是要继续垄断,太多的竞争不利于行业发展。应该说,近年垄断行业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主要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迅速进步的结果,是国家对这些行业特别重视、投资支持较多的结果,同时,也是这些行业适当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局部地破除垄断的结果,不是保持部门垄断、维持市场封锁的结果。垄断行业改革必须有大动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体制的弊端,并且,只有进一步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当然,改革必须注意有关行业的特点、网络设施与技术的系统性、垄断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等问题,但这是改革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垄断行业体制的问题。
  统筹考虑全行业资源配置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的垄断行业的资源是以一部门为主、多部门分属的,但部门间同一资源是相互封锁、互不介入的。在打破行业垄断中,存在一种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他们寻找种种借口,一方面坚决反对他人的行业垄断,另一方面又竭力维护本部门所握有的同一垄断资源。这种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必须彻底破除。打破行业垄断一定要从国家利益出发,着眼于全行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充分整合资源,彻底打破同一资源的部门分割和封锁格局。特别是垄断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重组,要将现存于各部门的同一资源统筹考虑、统一部署;资源太集中、不利于竞争的,该拆分的要拆分,而且要拆分到位,以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资源分散的、不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该合并的要合并,以更好地进行全行业资源整合,提高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小煤窑吞噬大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地表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许多地方地下十几米就可发现煤层。由于采煤成本低廉,近年来,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附近的草原上形成了一条小煤窑开挖带。尽管国家已明令禁止非法小煤窑开采,但这里仍有数十家小煤窑不停作业(图一)。滥挖滥采使这片草原地表多处严重塌陷(图二)。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岂能如此歧视民工
  新华社记者 梁思奇
  北海市有个住宅小区,春节后贴出一张告示:“民工逐渐回潮,希望广大居民提高警惕,加强防盗、防火……”这张告示,醒目地在那儿贴了近两个月。
  把民工当作防盗对象,反映出一种歧视民工的心态。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一条更好的生路。他们的出现,为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少亮色。无奈在一些人眼里,民工进城,成了“麻烦制造者”。城市交通堵塞,怪罪民工;城里人下岗找不到工作,归咎于民工抢了饭碗;治安不好,也是民工蜂拥进城所致;甚至对于民工从事危险工作,也认为是“要钱不要命”……当把民工视为“另类”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集体无意识”时,对民工权利的漠视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关心民工这个群体,先从尊重他们开始。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云云就会变成作秀。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通过政企分开和企业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尽快实施电信、电力、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研究制定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摘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你吃好了吗?
金海
  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开一个吃字?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自然也就格外令人挂心。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相互见面的问候已由“吃了吗”变成了“你好”。这种问候习惯的改变,折射出一种文明和进步;由饥饿到吃饱我们付出了几十年的奋斗和艰辛,已自豪地写进共和国辉煌的历史。但是,由吃饱到吃好,也就是说由满足填饱肚子到吃得安全、营养、高质量,往往又被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所忽视,甚至片面地认为让群众吃饱是事关稳定大局的头等大事,而至于吃好则不是什么硬任务,总是排不上议事日程。这样下去,我真担心过不了多久,人们见面的相互问候语会把“吃了吗”和“你好”合并,见面就关切地互问:“你吃好了吗!”
  吃好和吃饱,同等重要,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文明与进步的标志。食不果腹,人不安心;食不安全,人不放心。3·15前夕,看到全国各地接连查处有毒变质大米、农药含量严重超标蔬菜、甲醛浸泡的水产品、瘦肉精和注水肉等,让人无不忧虑,一旦这些有害食品流向百姓千家万户的餐桌,必将极大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当然,这些都是有形的严重伤害,大量的则是一时无形的慢性自杀———长年累月吃着那些没有安全和卫生保证的食品,对身体的持久损伤究竟多大,可想而知。
  笔者几年前曾因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抱怨和无奈,写文出过一个“高招”:人们不可能都一天24小时躲在时髦的氧吧里不出来工作,但不妨像潜水队员、消防队员和宇航员那样,每人自配一个氧气罐,挂在嘴上,形影不离。这当然是馊主意。令人感到奇妙的是,现在面对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人著文提议在房前屋后甚至房顶自己种植绿色食品,有条件的最好再自家养一头“绿色肥猪”。这些突发奇想,终因脱离国情和实际,无法行得通,只能算得上是善良的愿望。可是,透过这些善良的愿望,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渴望改变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困境的急迫心情。
  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不吃不喝、不呼不吸,也不可能单靠自个儿的力量,洁身自好,自给自足,整日背着氧气罐,耕种半亩自留地。解决这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各级政府。以1200多万人口的首都北京为例,目前一方面在加大查处各种有毒食品力度,另一方面也在郊区扩大绿色食品的种植和养殖基地,预计3年之后的2005年,北京绿色食品供应量可达10%。这犹如1998年,当时生活在北京的人们都为一年只能呼吸80多天合格空气而忧心忡忡,3年之后,人们一年可以享受到150多天的好空气。虽然这一时间的煎熬有些悠长,但是,人们毕竟真真切切在感受变化,看到明天有多么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