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享乐与忧患
  ——公民道德建设新论之三
  津江
  如何对待享乐与忧患?这是当前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需要正确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时代不同了,中国人民早已站立起来,并且正在富裕起来,多讲点享受也未尝不可,何必老是忧于危难呢?
  当然,我们的奋斗是为了使广大人民过上越来越富裕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自然许可人们得到应有的享受。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也无可厚非。但作为追求进步、志在事业的人,应当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懂得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长期性、艰巨性,应当提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人民的苦乐、国家的安危和发展前途为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精神,不能缺少忧患意识。
  回顾国歌的确定过程,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新政协筹委会讨论是否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时,毛泽东、周恩来针对一些人提出的修改歌词的意见,深谋远虑地指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没有过时,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敌人,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与会同志一致表示,歌词不宜修改。代国歌就是这样定下来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表达了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近些年来,面对风云激荡的世界形势,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蕴涵着不忘过去的告诫、不满现状的警示和面向未来的思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我国从近代以来,一部受辱挨打、不屈抗争、顽强拼搏的历史,铭刻着多少仁人救亡图存、慷慨捐躯的业绩,又谱写了多少志士发愤图强、激流勇进的壮歌!其间闪耀出的因忧患而奋起、历磨难而愈坚的民族之光,自当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前面的路并不平坦。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在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接力奋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我们还将迎接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岂能有丝毫的懈怠?忧患意识反映了历史发展总趋势中包含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说明我们的理想必须经过长期的、需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的奋斗才能最终实现。
  乐与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依一定条件而相互联结,又依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在胜利的时候,在成功的面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如果让骄傲自满、贪图安逸、沉湎享乐的思想滋长起来,神经就会麻木不仁,头脑就会解除武装,从而导致颓废丧志乃至走向灭亡,这正是“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是这样。而乐不忘忧,居安思危,为国家共分忧,与群众同甘苦,就能够戒骄戒躁,磨砺意志,自强不息。这是成才之所需,更是兴国之所望。
  时代发展已将“大任”降于当代中国人的肩上。但能不能担起这个“大任”,还取决于自身的本领和素质。耽于享乐、盲目乐观,显然难以成为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而只有常怀忧患,不懈奋斗,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刻苦的锻炼,不断提高修养,才能成为柱石中坚,不辱使命,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奋斗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当代劳动有哪些新特点
克莎
在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基础。100多年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使当代劳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认识当代劳动的新特点,才能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当代劳动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型劳动的种类多、比重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同时,现代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需要,又导致了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这就使现代服务业部门不断扩张,各种各样的服务型劳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需求结构的变化使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从事服务业的劳动比重大幅度上升,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在社会总劳动中比重越来越大的服务型劳动,已经成为全社会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使生产过程中科技型劳动的比重和作用不断上升。科技型劳动包括科学研究、发明和应用过程的劳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的劳动,以及企业内部的科技劳动和为社会服务的科技劳动等。随着现代生产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的上升,不仅科技人员劳动的比重和作用在迅速增长,而且一般生产者的劳动中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科技型劳动带动或促进了同一生产过程的相关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这些劳动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量。
  管理型劳动在经济运行和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以信用为中心、以金融和信息技术为工具的现代经济运行过程的日益复杂化,大大拓宽了管理型劳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型劳动,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管理型劳动,对于保持企业经济、部门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的管理型劳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社会总劳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型劳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管理型劳动带动其管理下的相关劳动提高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量。
  劳动社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主要是指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有关的劳动,而将家务劳动、自给自足和自我服务的劳动排除在外。但是,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个人和家庭事务的劳动社会化,形成了社会性产业;这些劳动转变为有偿性服务,成为一种商业化行为;同时,作为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劳动,又形成了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了竞争和价格机制,实现了劳动的市场化配置。家政服务、代理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就是个人和家庭劳动社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结果。个人和家庭劳动的社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使这些劳动成为市场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扩大了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社会劳动的范围。
  从事精神产品生产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劳动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使社会需求结构中的物质需求比重不断下降,而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为适应和满足这些需求的增长,当代社会劳动中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发展事业的劳动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些劳动中有一部分直接是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需的,还有一部分则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三个代表”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索延文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理解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并通过制定和贯彻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基本纲领,切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经典作家把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标志,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指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恩格斯也科学地预言,随着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论述都充分表明,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共产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将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史观基础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纲领和目标。最高纲领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精神支柱,规定着我们党的前进方向,激励着全党同志的斗志,凝聚着全党同志的力量。我们党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清醒地认识到,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为前提的,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奋斗历程。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途径,逐步向前推进。党不仅有作为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而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近期目标,提出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纲领。最高纲领以基本纲领为支撑,基本纲领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每一历史时期基本纲领的实现,都是向最高纲领目标的逐步迈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这些基本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共同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的基本纲领同最高纲领的一致性。每个共产党员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项工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是我们党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既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重要途径。我们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就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行动,努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当好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中国,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既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说的“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达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接近我们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因此,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正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党要真正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作出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怎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考虑问题、制定政策和作出决策的重要出发点,并把它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实践中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善于把握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要求,领导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初步实现了国家强盛,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推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了民族的精神素质,也拓展了人们的自由发展空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都把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要正在不断得到满足。
  新世纪的到来,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发展思路,把表现在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同表现在人民实际生活层面上的对过好日子的向往紧密联系起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了广泛而扎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从根本上是相通的。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长远目标相一致,我们党历来强调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现实的不断努力而逐步实现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努力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克服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规模轻素质的偏向,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三个重要环节——
抓规划 抓建设 抓经营
贾万志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强弱、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资源、新市场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结构、增加就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还存在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应把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事来抓。
抓规划:需要战略眼光
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始于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城市规划,要在统筹兼顾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宽视野,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规划布局要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规划上大气、设计上适当超前、布局上科学合理。此外,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
城市规划要有鲜明的个性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世界上的著名城市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往往是由于其设计者能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来进行城市规划,从而凸显其特色与个性。因此,挖掘、弘扬本地区文化十分重要。山东省济宁市是孔孟之乡,文物古迹众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鉴于此,在城市规划中,济宁市定位于文化旅游城市,重点突出文化旅游特色,努力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城市风貌和风格。
抓建设:需要精品意识
树立精品意识,重点要抓精品工程,坚持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大但求佳的原则。重点工程特别是对城市形象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着重考虑项目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标志性建筑、广场等要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要着重搞好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治污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还历史欠账向适度超前、高水平配套完善转变,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起以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体系,保护好山、水、树木、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加强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搞好大环境绿化。
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应注意发展城市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城市发展应走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产业化的路子,建立与城市性质相适应的产业基地,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并使其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柱。应降低城市门槛,增强城市吸纳能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加快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提高城市经济的市场化水平。
抓经营:需要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逐步从以经营企业为主转向以经营城市为主,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努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土地是城市潜力巨大的资本,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产,建立起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土地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建立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实施竞标出让,真正使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做到以地生财、以地养城。同时,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广辟城建资金来源,逐步建立城市建设项目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其次,转变市政公用事业的经营机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管分开、管养分开的改革思路,逐步实现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建立起统一开放、规范发展的新体制。
再次,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破除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壁垒,按照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此外,应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创建和谐安全、健康向上的城市人居环境;通过强化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广大市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市民的道德水平;通过深入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形成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须有新思路
  梁荣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深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体制改革,是我国农业发挥优势、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
  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完善与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应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首先,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一是优化企业资本构成,如降低企业负债率、增加自有资本等;二是注重人力资源培训,提高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市场经济意识与科技、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员工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三是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提高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能力;四是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能力,使企业向着规模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此外,有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可以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或与农业院校等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企业做大做强,以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发展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如现有的农村经济大户,如果具备条件可以转化为农户公司;各种“农协”、农村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适当扩大经营规模。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是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的关键。当前,可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通过加强零售网点、批发市场以及为市场流通服务的仓储、中转、信息网络的建设,积极培育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村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大中型批发市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零售设施、餐饮服务和集贸市场建设,扩大零售业的覆盖面,提高零售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把开拓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
  深化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制的创新,决定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应通过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和农业科技与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方面的专家,可定点联系农业产业化组织,以技术参股,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此外,应加大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相应基金,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