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出版金正日文献集
  本报平壤4月11日电 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劳动党出版社近日出版了金正日同志的文献集《关于继承和完成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伟业》。
  据朝中社今天报道,文献集收录了金正日同志在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期间发表的谈话、论著等12篇文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是科学》、《彻底贯彻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祖国统一遗训》等。朝中社的报道说,该文献集收录的金正日同志的文献都是在朝鲜人民失去金日成主席并经受连年自然灾害和面临严峻国际形势的最近几年里发表的,这些文献的发表有力地推动和鼓舞了朝鲜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事业。


第3版(国际)
专栏:

  4月10日,美国一些民间组织及部分参议员在华盛顿国会内举行记者会,强烈要求国会通过禁止人类克隆研究的法案。近来一些有关克隆人的研究被公布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该尽快出台禁止克隆人的法案。
  新华社记者 王岩摄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东危机冲击法国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两周以来,中东冲突波及法国。3月30日至31日,在马赛、图卢兹、波尔多等城市,出现了烧毁犹太教堂的暴力破坏活动。本月7日,由法国犹太人机构代表委员会出面组织,5.3万人从共和国广场步行至巴士底广场,愤怒抗议反犹暴行;而一支反对沙龙倒行逆施、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也于同日出现在巴黎。在西欧国家中,法国移民人口比例较高,6000万人口中,移民总数400万,其中多数来自阿拉伯国家。每当中东和平进程出现逆转,中东的暴力冲突加剧,法国就会出现移民族群之间的冲突。
  马赛的犹太教堂被烧之时,希拉克正在勒阿弗尔进行竞选活动。他得知消息后,义正辞严地谴责道:“一座犹太教堂被焚烧,就意味着法国蒙受羞辱;一个犹太人被袭击,就意味着法国遭受袭击。我决不允许外部冲突转移到法国,也决不容许一部分法国人因其种族、宗教信仰而感到恐惧。”总理若斯潘立即指示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调查,表示政府对暴力犯罪分子决不姑息。政府已增派1100名警员,分布在教堂、学校等易受袭击的场所。4月9日,希拉克又来到巴黎大清真寺,会见该寺阿訇,再次申明“不允许把境外之火烧到境内,不允许一部分法国人反对另外一部分法国人”。他还说,“为了向中东传达和平信息,我们首先应保持团结”。据报道,希拉克此行是一个历史性举动。建成于1926年的大清真寺,除了当时的法国总统前往参加过揭幕式外,再也没有一位在任总统去过。
  这场冲击波发生在总统选举前夕,不排除总统候选人的有关表态含有竞选的考虑。特别是在舆论认为希拉克亲阿拉伯人,若斯潘亲犹太人的时候,两位候选人必须向两个族群的选民表示亲和,以赢得选票。但实际上,无论是不是选举年,法国总是关注中东,因为它对中东危机有着切肤之痛。
  首先这关系到国内局势的稳定。领导人小心翼翼地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寻求平衡,急切地想要筑起一道防火墙,防止把种族和宗教仇恨之火烧到法国境内。近日的法国舆论也反映了这种深切的担忧。80多位原籍阿拉伯的法国科研、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联合署名发表文章,呼吁法国人不要搞错了目标和方向。文章说,沙龙的罪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也不可以成为袭击犹太人的借口,法国人不应掉进沙龙设下的陷阱,因为法国犹太人不等于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也不是利库德集团,不等于沙龙。还有评论文章说,法国不是一个反犹太人国家,也不是一个有种族歧视传统的国家。对一个犹太人或一个阿拉伯人的袭击和侮辱,都违背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原则,只能被极端的法西斯主义者利用。
  法国认为它能在中东担负起平衡的角色,寻求在中东奉行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政策,一以贯之地推动和平进程。法国卫生部长、前联合国驻科索沃最高行政长官库什内认为,美国应该在欧洲的帮助下,直接同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对话,敦促立即停火。他说,我们不愿看到阿拉法特成为殉难者,我们只盼望和平尽早回来!应该使用一切手段,可能包括在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军事干预的手段,把对峙和冲突的双方分隔开来,这或许是实现和平的第一步。前外交部秘书长古特曼在文章中说,比不安全更可怕的是丧失灵魂,以色列正在丧失灵魂。沙龙把动武当作政治行为的惟一手段。而美国总统布什只关心垄断所谓的普世道德价值,一味谴责阿拉法特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可他想过没有,极度失望的巴勒斯坦青年正是在看不到前途、备受侮辱的情势下,采取自杀性爆炸行为的。
  处于选举前夕的法国,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内政,外交问题的争论暂时搁置。但是,中东冲突例外,选举并没有妨碍法国朝野在中东问题上表达明确的、基本一致的、富有勇气的看法和建议。
  (本报巴黎4月1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美钢铁贸易谈判未果
  新华社东京4月11日电 据此间媒体报道,日本和美国11日上午在东京举行钢铁贸易谈判,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为此,日本警告说,日方将可能采取提高进口关税对美国进行报复。
  这是美国政府3月20日采取紧急限制钢铁产品进口措施后,日美两国间进行的首次谈判。
  日方出席谈判的经济产业相平沼赳夫指出,美国的钢铁进口出现了减少的趋势,日本希望美国收回违反世贸组织协定的决定。
  美方出席谈判的贸易代表佐利克则表示,紧急限制对日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美方不能收回决定。
  此外,日方提出,美国应降低进口日本制造的摄像机等8种产品的关税,以补偿美国限制进口日本钢铁给日本造成的损失,但美方未置可否。


第3版(国际)
专栏:

  打击向恐怖主义提供财政资助
联合国国际公约生效
  新华社联合国4月10日电 (记者顾震球)联合国新闻部10日宣布,经联大通过的《打击向恐怖主义提供财政资助的国际公约》因得到批准的国家数量超过了规定数目而于当天自动生效。
  联合国新闻部说,迄今已有132个国家签署了《打击向恐怖主义提供财政资助的国际公约》,其中有26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满足了联大有关决议中要求该公约在得到22个国家批准后方可生效的规定。
  联合国新闻部说,去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有20多个国家迅速批准了这一国际公约,显示了国际社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坚定决心。
  1999年12月9日,第五十四届联大未经表决通过《打击向恐怖主义提供财政资助的国际公约》,首次明确地将向恐怖主义提供财政资助定为犯罪活动,并要求签约国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以切断恐怖分子的财政来源。


第3版(国际)
专栏:

  粮农组织一驻阿人员遇害
新华社喀布尔4月11日电 (记者尚绪谦)联合国驻阿富汗机构发言人11日宣布,联合国粮农组织驻阿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10日在阿北部城市马扎里沙里夫自己的家中遭3名持枪歹徒杀害。
  这位发言人介绍说,3名持枪歹徒10日晨冲入粮农组织驻阿机构工作人员沙阿·赛义德的家中,将赛义德从卫生间拖出并将其杀害。
  发言人指出,此事件决非抢劫,因为房子里的其他人没有遭到袭击。
  联合国秘书长驻阿富汗特使卜拉希米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赛义德不幸遇害表示哀悼。卜拉希米将会见阿富汗领导人,敦促其对联合国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据报道,今年以来,阿富汗北部地区已发生了一系列针对阿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刑事案件。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哥拉正式启动停火协议
据新华社罗安达4月11日电 (记者富显成)安哥拉和平监督委员会10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最近签署的停火协议,开始遣返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的武装人员。
  据此间新闻媒体11日报道,和平监督委员会主席、安哥拉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热拉尔多·萨希彭戈在会议结束后宣布,将5万名安盟武装人员安置在全国各地驻扎区的工作已经开始。
  安哥拉和平监督委员会是在停火协议签订后成立的,由安哥拉政府军和安盟武装的高级将领,联合国副秘书长、非洲问题特别顾问易卜拉欣·甘巴里以及安哥拉和平进程观察员成员国俄罗斯、美国和葡萄牙驻安哥拉的大使组成。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要求日修改历史教科书
  新华社汉城4月11日电 (记者高浩荣)韩国国会统一外交通商委员会11日在此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日本修改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这项决议说,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将给韩日友好关系“造成重大的危害”。日本政府“应该深刻认识这一点,尽一切努力修改历史教科书中错误的记述”。
  决议还重申,独岛(日本称竹岛)“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国际法来说,都是韩国固有的领土”。决议要求韩国政府“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日本改正错误的历史认识”,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日本歪曲历史的事实,一起参加要求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动。
  同一天,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崔成泓在国会表示,独岛是事关韩国主权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能成为韩日之间协商的对象,也不是韩日之间存在的悬案”。他说,韩国今后将根据这一立场处理独岛问题。
  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9日审定通过了6种高中历史教科书,其中《最新日本史》称日本对独岛拥有主权,歪曲韩国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独立运动”,并篡改日本侵略军“强征慰安妇”等历史。


第3版(国际)
专栏:

  谢列兹尼奥夫决定留任俄杜马主席
  本报莫斯科4月11日电 记者马剑报道: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是否辞职一事终于有了结果,谢列兹尼奥夫决定继续留任国家杜马主席。
  谢列兹尼奥夫昨晚在俄共全体会议结束后对外宣布了上述决定。10日,俄共中央全会以78票赞同,15票反对,6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建议谢列兹尼奥夫放弃国家杜马主席职位的决议。决议认为,谢列兹尼奥夫作为俄共党员继续担任现职“是不合适的”。谢列兹尼奥夫指出,决议保留了当前情况下他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
  4月3日,在中派和右派的配合下,俄国家杜马通过决议,重新分配了部分委员会的领导职位。俄共失去7个委员会主席职位,在国家杜马的影响力大大削弱。该决议通过后,为表示抗议,俄共立即宣布拒绝担任任何委员会主席职位。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还宣布俄共将转变成“强硬的反对派”,并将组建自己的“影子政府”。


第3版(国际)
专栏:

  突尼斯热情期待江主席访问
  新华社突尼斯4月10日电 (记者张有浩)突尼斯总理加努希10日在此间会见中国驻突尼斯大使朱邦造时表示,突尼斯正热情期待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对突尼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希望这一访问能够促进突中友好合作关系迅速向前发展。
  朱邦造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加努希总理的问候,加努希对此表示感谢并请朱邦造转达他对朱总理的亲切问候。加努希说,突中之间十分友好和真诚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对许多国际问题观点一致的基础之上的。突尼斯感谢中国对突尼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无私援助,中国援建的麦—崩水渠、青年之家以及中国医疗队在突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突中友谊的象征。
  加努希表示,突尼斯赞赏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对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突尼斯还十分赞赏中国为维护世界力量均衡与世界和平而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加努希认为,突中两国应建立长期友好的战略性伙伴关系,使突中关系成为国与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典范。加努希说,突中两国经贸关系在不断加强,但还有较大潜力可挖。他表示,突尼斯欢迎中国工商界人士来突从事贸易和投资,特别是利用合资的形式,共同开发突所在的地区及欧洲市场。加努希还欢迎中国公民到突旅游,并希望两国加强在文化、青年和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建立国际促和有效机制
王芳
连日来,随着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国际社会正不断加大在中东的斡旋力度。其间,欧洲方面的外交努力尤其令人关注。
  本月初,欧盟派出高层代表团赴中东调解,试图促使巴以双方重返谈判桌旁。与此同时,欧盟成员国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双边或多边磋商,寻求建立有效的处理中东危机的国际机制。8日,英国表示要派观察员监督停火,德国则提出中东和平七点计划,主张立即隔离冲突双方,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共同担保中东和平进程。10日,欧盟同美、俄、联合国在马德里发表联合声明,决定采取统一行动,迫使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从巴勒斯坦全面撤军。就在这一天,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制裁决议,呼吁欧盟采取武器禁运措施,暂停实施欧以经贸合作协议,并敦促由联合国授权向中东地区派遣维和部队。欧盟及其成员国所作的和平努力,既符合其中东利益,有助于扩大其国际影响,又有利于巴以尽早走出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怪圈,恢复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巴以冲突发展到如此棘手的地步,美国不无直接责任。一个时期来,布什政府纵容了沙龙政权的“黩武主义”,坐视中东局势走向恶化。正如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所说:“武力可以造成单边占领,但从来没有什么单边和平。”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的大量介入必不可少,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应成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个月内,联合国安理会围绕中东局势先后通过了3项决议,均未能得以执行。尽管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但在这次巴以冲突中,联合国仍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令人深感不安。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但这不排除局部地区冲突不断,一些地区甚至有冲突扩大的趋势。巴以冲突的事实再次证明,凭军事高压求和平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中东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中东和平进程也从来就不缺建议与方案。时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和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促和机制,以防止因极端行为破坏早日恢复巴勒斯坦人民一切合法权利的努力,推动冲突双方切实履行有关的国际协议和准则,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


第3版(国际)
专栏:

  石广生与德经济部长会谈
  新华社柏林4月10日电 陪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长石广生10日与德联邦经济与技术部长米勒在柏林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德和中欧经贸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会谈中,双方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并一致认为,当前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很好,双边经贸合作中不存在任何重大问题。
  在谈到欧盟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产品问题时,石广生表示,欧盟单方面作出的调查报告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中方不能接受欧方强加给中方的调查结果。他指出,欧盟以仅涉及某一种产品的问题为借口,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产品,而不限制其它国家有同样问题的产品,这是对中方的歧视性做法。为此,中方要求尽快组成中欧联合调查组并展开有关调查,中方将尊重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此外,如欧方发现已运抵欧盟港口的产品不符合欧盟的标准,则应将其退还中方,而无权将其销毁。石广生希望德方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成中欧双方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米勒对中方立场表示理解。
  关于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和欧盟临时保障措施问题,石广生表示,在美国实行201钢铁保障措施后,欧盟也采取了临时保障措施。中方注意到,欧盟在这一问题上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对绝大部分钢铁产品予以排除。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告诫以必须同巴谈判
  新华社马德里4月11日电 (记者刘瑞常)正在西班牙访问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1日在这里说,以色列只有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领导人阿拉法特进行谈判,才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鲍威尔是在同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鲍威尔说,他当天上午同以色列总理沙龙通了电话,沙龙向他通报了以色列目前在巴勒斯坦军事行动的情况。鲍威尔表示,他将继续其中东和平斡旋,并将在巴勒斯坦同阿拉法特举行会谈。
  鲍威尔强调指出,以色列只要不同巴勒斯坦进行和平谈判,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事件就会继续发生。他说,以色列只有与巴勒斯坦进行谈判,双方建立了信任关系,巴勒斯坦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双方才能和平相处。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将向朝提供化肥
新华社汉城4月11日电 (记者高浩荣)韩国政府11日决定向朝鲜提供20万吨化肥,并从本月底开始将化肥运往朝鲜。
  据此间媒体报道,韩国是在当天举行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常任委员会会议上作出这一决定的。统一部人道支援局局长洪在亨当天说,政府希望这次化肥援助有助于韩朝关系的改善。此外,韩国还计划以贷款方式向朝鲜提供30万吨粮食援助。这将于5月7日在汉城举行的南北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协商决定。同一天,韩国红十字会总裁徐英勋通知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张载言,建议双方联络官12日在板门店进行接触,协商第四次离散家属访问团会面的具体事宜。
  第四次离散家属访问团28日将在朝鲜的金刚山地区会面。这是韩国总统特使、总统外交安保统一特别助理林东源不久前访问平壤时达成的协议事项之一。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上院通过与海牙法庭合作法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11日电 记者谢戎彬报道:南斯拉夫联盟议会共和国院(上院)10日通过了与海牙法庭合作法草案,从而使南朝着与海牙联合国前南战犯国际法庭进行全面合作又迈了一大步。
  此项草案是由南联盟政府提交共和国院讨论的。在10日的表决中,共有25名共和国院议员投票赞成该草案,7人反对。大多数议员认为,与海牙法庭进行充分合作可以使南联盟避免再次受到国际制裁和孤立。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军攻占杰宁
欧盟主张制裁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以色列国防军经过持续8天的军事行动,10日下午已攻占约旦河西岸巴控城市杰宁。联合国、欧盟、美国、俄罗斯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敦促以色列立即从巴控城市撤军。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以军10日下午攻占杰宁时,约200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缴械投降。以军在杰宁俘虏了近400名巴武装人员,并摧毁了数十个武器生产加工作坊。同时,以军坦克、装甲车及部分军队已在城市外围完成重新部署,继续对杰宁实施围困。
  以色列军队10日晚间已从卡巴提亚等24个约旦河西岸巴控村镇撤出,目前正在约旦河西岸地区重新进行兵力部署。此次撤军决定是由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国防部长本·埃利泽于10日晚间作出的。选择撤出的村镇主要分布在约旦河西岸重镇杰宁、纳布卢斯和希伯伦周边地区,多为战略意义相对较轻的小镇。目前,以军仍然对拉马拉、伯利恒、杰宁和纳布卢斯4个主要巴勒斯坦城市实施围困占领。据悉,以军将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1日抵达以色列之前从“被认为已实现军事行动目标”的部分巴控城镇撤出,但仍将在这些城镇周边地带部署重兵,以防止激进分子进入以境内实施袭击行动。
  从9日夜间到10日上午,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向以色列北部哨所发射了4枚“喀秋莎”火箭,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此后,以军出动战机进行报复还击。这是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连续第十一天对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发动攻击。
  10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呼吁欧盟对中东冲突地区采取武器禁运措施,暂停实施同以色列签署的旨在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的有关协议,通过制裁迫使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决议呼吁以色列立即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要求以色列按照国际社会的意志,立即无条件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决议还谴责了中东地区各种形式的暴力行径,并请求国际社会考虑由联合国授权向中东冲突地区派遣国际维和部队。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10日表示,美国不会像欧洲议会那样考虑以制裁来迫使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领土,因为美国与以色列的对话是建立在“友谊和互相尊重”基础之上的。弗莱舍同时还否认了美国将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每年30亿美元的援助来迫使以色列撤军。
  英国首相布莱尔10日表示,英国准备向中东地区派出观察员,确保巴勒斯坦政府限制所有激进组织的活动,并监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实现停火。
  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同日发表声明,敦促以色列政府重视国际社会发出的尽快实现停火的呼吁。欧盟委员会同时决定,向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价值500万欧元的粮食援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当日也表示,立即拨款1000万欧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埃及、智利、几内亚、法国、瑞士、葡萄牙等国政府10日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巴以冲突。埃及、新西兰等国的民众当日也以不同形式抗议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第3版(国际)
专栏:

  4月1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罗德里格斯在维也纳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欧佩克决定保持目前2170万桶的原油日开采量不变。 新华社记者 林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