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专页)
专栏:

  机制上突破 载体上创新
——余姚市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子
余纪
近几年来,余姚市委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创新、务实”为主线,着力在增强党建工作的创造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全市机关和干部的面貌焕然一新。
  余姚市委深切感到,在新形势下,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除了要依靠教育引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造好的形式,为干部搭建“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舞台。为此,余姚市委把在机制上突破、载体上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今年以来出台和完善了《市直部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述廉、评廉、考廉制度》、《群众评判部门和干部作风制度》等办法,力求从制度建设上促进机关和干部作风的转变。
  提高知“民”度,与基层单位和群众结对联系,通过这一窗口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余姚市在机制突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开展固本强基活动和结对扶贫送温暖活动外,该市还出台了党员干部《联村、联户、联企业制度》和乡镇干部《“夜学、夜议、夜谈、夜访”制度》,特别是“四夜”制度,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住在乡镇机关,其他干部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住在乡镇机关。“夜学”是组织干部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文化;“夜议”是乡镇班子成员有重点地开展分析民情、剖析问题,进行决策;“夜谈”是乡镇领导邀请镇、村干部谈心,沟通思想;“夜访”是机关干部到各村、企业和农户上门访谈,了解情况。“四夜”活动使夜进农家门,遍解农家忧,成为乡镇干部的新风尚。实施近一年来,乡镇干部中出现了“三多三少”:干部晚上学习理论、钻研知识的多了,打牌、闲聊的少了;干部办实事的多了,工作相互推诿、踢皮球的少了;听群众的意见多了,按主观意志决策的少了。据不完全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000多名乡镇干部累计参加各种夜间学习活动的有3.5万余人次,走访企业或农户4.1万多户;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552件,各类纠纷547件。
  与此同时,余姚市委还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子,出台了《关于加强街居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健全社区党的工作网是社区党建的前提,余姚市社区党建强调要组织创新,建立起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委会党支部为基础、全体党员为主体的“两线三层”组织体系。在机制创新上,他们在每个街道建立了以当地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成员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居民区建立了文明小区共建理事会。同时,他们以党支部为单位大面积开展了“走进家庭”活动,帮助居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市评选出“党员楼”80余幢,文明家庭16364户。
  以新的制度加强干部的考核、评审和管理,是余姚市委管好干部的有效探索。他们制订并落实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即领导干部既要对分管工作负责,也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干部负责。余姚市还坚持和完善《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规定在考察干部时,要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和家属从业等情况,切实做到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不提名,没有组织考察的不上会,集体讨论时多数不赞成的不通过。日前又出台了任免干部票决制,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任用民主化、科学化机制。


第5版(专页)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创新,时代的历史先声
  ——浙江省余姚市深化改革备忘录
  本报记者 何伟
  余姚,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余姚,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骄子,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度消沉又再度崛起。
  企业,事业,政府,市场,余姚用制度创新的“利剑”,破解变革中的难题,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巨篇里留下了精彩的一章。
  你可能知道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就之一的河姆渡遗址,但不一定知道她就在余姚;你可能听说过中国塑料博览会,但不一定知道主办者是不产塑料的县级市余姚。
  对改革有着深刻体悟的余姚市市委书记,如数家珍般介绍这些亮点时,也没忘记讲述经历过的激情岁月和闯关夺隘的历险过程。从国企到行政事业,从城市到乡村,县域全方位改革尽在创新的辉煌之中。
  国有企业改革——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从未遇到过的机遇,改革改制改造,导演出凤凰涅槃的人间喜剧
  历史给余姚公有制经济提出的考题,是极其严肃的:革命战争年代,余姚的仁人志士浴血奋战,创建了我国19个红色根据地之一;新中国建立之后,当家做主的民众为了理想而废寝忘食地奉献;到了20世纪后期,因所有制结构问题使余姚的发展困难重重。国有企业曾是余姚的辉煌,原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规模在浙江省各县市中名列前茅。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些企业的“市场不适应症”逐步显现。余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知难而进,把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作为事关余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打响了没有硝烟的三大攻坚战。
  ——更新思想观念。在全市开展加快经济发展大讨论、思想大解放活动,营造“要发展只有改革,早改革早见效”的舆论氛围,促使职工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形成了万众一心搞改革的可喜局面。
  ——机制转换,资产重组。劳动力市场化的改革需要成本。通过存量盘活一块、行政划拨一块、出让金返还一块、土地增值收益划转一块、住房周转金拨入一块、直管公房转让收入注入一块和政府财政投入一块的办法,筹措了7.5亿多元资金,按照“经营主体重调整、职工身份随着变、双向选择再上岗、养老保险不断线”的原则,以人资分离的办法,通过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和经济补偿,彻底改变了职工观念上存在的固定工身份。同时,把企业资产全面推向市场,通过联合、兼并、出售、破产、债转股和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加快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构筑起一个多元化的资本结构。
  ——制度创新。先修渠后放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乡25万余人参加了各类社会医疗保险,1.6万余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足额发放。249家国有集体企业4万多职工的身份和10亿元债权债务得到明确。目前,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已有4400家,参加人数6.35万人。为减轻改革震荡,余姚市建立了两个劳动力交流中心,一个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介绍中心,7个劳动用工信息采集点,通过培训、供需洽谈等9种形式,为上万名下岗职工解决了再就业。41063名职工由“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转变为“社会人”,占职工总数的97.5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个重污染的亏损企业关闭,巨额亏损的纸厂、化肥厂顺利破产。舜宇集团、帅康集团等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据统计,余姚249家国有集体企业中,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0家,有限责任公司160家,股份合作制24家,破产19家,兼并、托管、租赁36家。2001年,改制后的余姚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8%。今年头两个月,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销售产值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态势良好。
  事业单位转制——
四个明确,三个落实,改革战船直逼市场经济的“避风港”
  国企改革的成功,增强了一鼓作气搞改革的信心。去年始,余姚趁热打铁,把改革的“利剑”从国企指向国办国养的改革“后花园”———行政事业单位,并把“以事改企”的突破口选在产权制度上。那时,600多个事业单位,上万名从业人员,躲在市场经济的“避风港”里人浮于事。余姚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探索转制路径。如对从事公交、电站、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的事业单位,通过吸收社会资本,改组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对服务类事业单位,采取公开拍卖、部分或全额置换产权后实行民营,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私营企业;对幼儿园等从事教育的事业单位,通过固定资产租赁、动产拍卖等办法转为民营;对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则通过动产协议转让等办法组建成合伙制企业;对名存实亡、主要靠主管部门“输血”的单位,在转变职工身份后,歇业注销或转让给内部职工,成为个体企业。
  操作上,实行4个明确、3个落实。4个明确即明确转制范围,明确资产,明确债权债务,明确人员身份。3个落实即落实人事关系,社会保障和非统筹费用。转变职工身份,是余姚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他们规定,转制时职工在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后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然后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但允许委托市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继续参加事业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退休后仍可享受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这些措施保证了职工顺利地转换了身份。
  目前,余姚一些实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已经改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使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新机制激活了一池春水。由姚剧团、越剧团、龙山剧院合并重组的余姚市艺术剧院,演出场次、演员收入、剧目水平稳步增长,6个精品获省、部级“五个一工程”奖项。余姚市建筑设计院原是城乡建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在改制中组建成一家有30多名职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面貌大变。
  企业经营从单一的建筑设计向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等方向发展,去年产值近千万元,比改制前将近翻一番。
  政府行政创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该补位的快补,该退位的快退,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赢得社会的喝彩
  地方经济列车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效率。在市场经济中,没有无所不能的政府。转换政府职能,才能造就真正的企业。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才有名副其实的政府。基于超前的服务意识,余姚把突破点选在群众呼声最强烈的审批制度上。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00年初,余姚市委、市政府首先要求市级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对各部门的上报方案进行具体审查,敲定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据统计,全市共削减审批项目268项,削减核准事项267项,减幅分别达到61.3%和53.8%。
  审批制度改革,从制度上规范制约了政府权力,简化了办事程序,遏制了腐败。余姚房管局原有审批核准事项40项,这次取消审批核准事项合计22项,其中取消收费115万元。许多部门以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搞好优质服务。余姚土管局抓好“窗口办文”建设,推行用地审批和土地登记“一条龙”服务。余姚农业局、农机局实行审批行为监督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建立健全审批责任制和审批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在总结审批制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去年7月1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专门成立政府行政审批的“政务超市”,把全市与政府行政审批有关的事项和22个窗口单位全部纳入审批服务中心大厅,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凡是涉及基建、技改、工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等需多个部门现场踏勘的审批项目,由牵头单位负责统一组织,一次性进行,真正做到既把好关,又方便群众。当地一个乡镇的幼儿园需迁建,办事人员上午来到审批中心计委窗口,递交了基建项目书,下午涉及这一项目的计委、建委、土管3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基建工地,经过现场查看和资料审查,3个部门形成了统一意见,第二天计委就发出了立项文件。如此快的工作效率,令办事人员无比激动。他们说,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审批联办得民心。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群众对审批中心22个窗口单位的满意率超过99.6%。正如群众所说的,过去办事是群众跑腿,现在是机关干部跑腿。这种角色的转换,不单是主客的换位,而是制度创新的深刻变革。
  龙头市场培育——
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模具城、浙江远东工业城,三城联动推进跨越发展“三级跳”
  位于浙东的余姚并无区位优势,也缺乏原料,何以成为市场大市,崛起一座影响全国塑料市场价格的大市场?答曰:政府培育。
  依托产业办市场,办好市场促产业,是余姚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的直接结果就是实施“三城联动兴塑业”的发展战略。“三城”是指余姚的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模具城、浙江远东工业城。它们分别是余姚塑料原料交易、塑料模具和塑料制品生产中的龙头企业,三城联动,使余姚的塑料产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从地方小打小闹成长为全国之最。
  早在1994年,余姚市委、市政府就投资
  5000多万元,建成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中
  国塑料城。由于塑料城充分依托了当地的产业优势,投产第一年成交额就近40亿元,成为全国塑料原料的主要集散地和浙江省内最大的生产资料市场。经过7年开发建设,目前中国塑料城已成为总投资1亿多元、占地近30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塑料交易中心。
  中国塑料城的崛起刺激了余姚塑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这又对被称为“生产母机”的模具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余姚市同中国轻工总会合作,于1995年兴办了总投资超过4亿元的中国轻工模具城,引进模具加工、生产企业115家,模具材料经营企业45家。
  先进模具的大量生产,又促进了余姚塑料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余姚趁热打铁,精心培育起一个行业龙头企业:浙江远东工业城。目前远东工业城已完成首期1300亩工业用地的开发,道路、绿化、通讯、供电等配套设施一次性完成,其花园式的园区规划设计曾获得浙江省建设规划评比第一名。如今,远东工业城已引进来自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企业50多家,总投资额5000多万美元,成为全市最重要的外商投资园区和塑料制品加工园区。
  市场促模具,模具促加工,使余姚的塑料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兴旺。目前,“三城”已确定了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国塑料城在“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四大中心,即交易中心、会展中心、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和以信息、管理为主的服务中心,占地面积将扩大到1.5平方公里。中国轻工模具城的发展规划是:“十五”期间开发土地2200亩,引进企业200家。浙江远东工业城也计划在近几年内再引进外资企业50家,年产值达到2亿美元。
  市场化推进城市化,启动了余姚房地产市场。目前,城区商贸、金融、商住三种性质的建设用地全部招标出让或拍卖,标志房地产市场完全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轨道和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全市共有50幅国有土地进行了招标和拍卖,总面积1306亩,总成交额达12.16亿元。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也刺激了房产市场的升温,到去年底,商品房开发建设面积近90万平方米,其中已经开发完成的达27.5万平方米。这种产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有机互动,把古城余姚推向时代发展的潮头。
  采访车从余姚口驶上沪杭甬高速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牌匾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赫然入目。这是余姚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余姚七千年文化底蕴的结晶,更是这方热土上的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富于创造和创新的生动见证。


第5版(专页)
专栏:

  余姚—东南名邑
  丁志明 龚宁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叫辛苦上层楼。”这个古代诗人赞美的地方,正是余姚。
  余姚位于长江三角洲著名的杭州湾畔,枕山傍海,南部为山水资源丰富的四明山脉,中部为颇具江南特色的平原,北部为4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全市面积1346平方公里,人口85万。
  余姚秦时置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具有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中国十大思想家中的两位:王阳明和黄宗羲都是余姚人,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抗日文化,这里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渔各业齐全、物产丰富的余姚相继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等名牌农产品。
  工业经济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形成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以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体系,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等行业为主的块状经济也遍及全市各地。近年来,余姚名牌产品迭出,涌现了帅康、玉立抽油烟机,富达吸尘器等中国名牌产品。
  余姚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市之一。依托全国最大的塑料交易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这里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中国塑料城全国塑料博览会、2000年余姚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余姚经济的发展。
  去年,全市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40亿元,财政收入13.8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百强县市前50位,浙江省十强县市。余姚还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模范(县)市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而今,以“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外向强市”为发展战略的滨海明珠——余姚,正以雄壮的步伐,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等城市的目标迈进。(附图片)
  余姚市远东工业城
龙泉山王阳明讲学处——中天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