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代表团之声

  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
——访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代表
本报记者廖文根宣宇才
“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对群众的悲欢冷暖感同身受,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和成效体现在群众的开怀笑声之中。”福建省长习近平在谈到参加此次会议的感受时说。
  “国计在于民生。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仅要衡量其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等指标,更重要的是看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改善程度。”习近平说,“去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0.8%,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263.34亿元。‘十五’期间,福建也要成为群众收入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向记者介绍说,鉴于福建省初步具备了建设生态省的基本条件,今年明确地把生态省建设提升为新世纪发展战略。
  习近平说:“关注群众疾苦,还要善于从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增加放心感、安全感。”福建江河交错,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县市城区没设堤防,或者堤防标准很低,形同虚设,其中30个地方居住在洪峰水位以下,灾害频繁。有人评价说,“江堤”者,“江啼”也。截至去年底,福建省经过四年奋战,千里江堤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建成了“五江一溪”洪水预警系统,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虽然政府投资37亿元,但是保护了全省28%的人口和52%的工农业总产值。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习近平说:“作为人民的政府,消除局部绝对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始终是工作重心所在。”福建实施“造福工程”,老区和少数民族行政村“五通”建设和茅草房改造任务已经先后完成。一些船民上岸定居,告别了千年海上漂泊史。为支持山区发展,去年安排山区一次性转移支付9亿元,发展资金3.5亿元。目前为止,累计搬迁了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贫困山村以及受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民26.6万人,省里决定今年再搬迁1万人。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代表团之声

  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访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代表
本报记者郑少忠武侠
  2002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出要确保困难群众人人无饥寒,绝不留下被遗忘的角落。陕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那里的困难群众生活怎么样?政府做了哪些工作?为此,记者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
  李建国介绍说,这几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格外关注这些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相继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陕西省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的社会化发放。2000年下半年,陕西省从省财政调剂近3亿元的资金,专门用于补发当年拖欠的干部职工工资。同时,陕西省加快落实“低保”措施,把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01年进入“低保”36.7万人,支出的保障金由1998年的800万元增加到1.28亿元。
  在农村贫困地区,近3年来,累计发放
  30多亿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先后将30万
  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移民搬迁,改善了农村特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村灾区,陕西省实行救灾救济、减免税赋,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李建国说:“榆林市连续5年遭受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今年2月4日至6日,我到这个市检查救灾工作时看到,当地党委、政府一方面把重灾区农民的税赋减到最低程度,让农民休养生息。另一方面,实行实物救济,受灾群众凭救济粮本,每月都可以从当地粮站领到口粮。灾区做到了户户有饭吃,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干群关系比较和谐。”
  今年春节期间,许多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坚持到困难地方去,与民同乐。正月初一,省委机关在团拜时增加了向困难群众捐款的活动内容,副厅级以上干部现场捐款达2.3万多元。
  李建国深有感触地说,干部在深入基层、帮助群众克服困难的实际工作中,增强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自觉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转变作风的紧迫性,对在新时期坚持发扬延安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今日两会日程
  人大:
  ●举行预备会议
  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表决大会议程草案。
  ●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推选主席团常务主席;表决会议日程草案;表决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草案;决定大会副秘书长人选;决定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议案办法;决定提议案截止日期。
  政协:
  ●分组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时评

  为“中国年”喝彩
  金采薇
  满怀“十五”计划良好开局的喜悦,“两会”代表、委员汇集京华,共商国是。今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很重,但我们从代表、委员抖擞的精神中看到一种豪迈和自信。
  过去的一年,令人难忘。老百姓说,这是一个“中国年”。“中国年”的提法可能最早见诸于外国记者的报道,意谓2001年的中国大放异彩。首先是北京以很高的得票优势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接着是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随后是一锤敲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期间,中国男足出人意料地提前几轮踢进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变成了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的生动现实。好一个“中国年”,我们当之无愧。
  新世纪第一年,中国喜事频频,绝非偶然,这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追求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艰苦奋斗结出的果实,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振兴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复关”谈判到加入WTO,我们用了15年时间;从首次申办奥运会到终尝胜果,至少用了10年时间。其间,一波三折而又峰回路转。困顿也好,挫折也罢,都没有动摇中国人的斗志,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我们为“中国年”喝彩,不应忘记为了这一刻而默默地付出心血、汗水乃至生命的每一位华夏儿女。这一切来之不易。没有全体人民的团结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光荣。
  “中国年”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20世纪80年代我们打开国门时,在世界上的影响远不如今天。20年后的中国令人刮目相看,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排名世界第七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吸收外资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巨大变化。发展是硬道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我们就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强盛的重要抉择。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仅10年时间,我们就初步完成了这项宏伟的工程,并由此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外电说,“中国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世界工厂”,还说“中国在交易数量、市场成长率、物流的便利性及政府限制较少等综合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成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为“中国年”喝彩的时候,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走向世界的中国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孕育着更大的机遇。我们相信,“两会”一定能就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集思广益,鼓舞士气,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胜利。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聚焦

  世纪之初的坚实步伐
——二○○一年全国政协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袁建达
  3月的北京,温暖的春天,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一年前,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完成了各项任务的委员们,带着激情,带着目标,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一年的忙碌。现在,他们再聚京城,商议国是,检阅一年的成绩,共绘崭新的蓝图。人们发现,一年来,在国家改革、建设不断前进的形势下,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令人欢欣鼓舞。
  大江南北作调研国计民生装心中
  去年一年,全国政协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制定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召开了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隆重举行了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活动;就国家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组织了27个视察团、提出了22份视察报告;开展了37项重要课题的深入调研,提交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提出并已立案的提案3566件,春节前已基本办理完毕。此外,政协在整理文史资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开展对外交往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调查研究是政协工作的一大特点。去年,政协委员的视察脚步遍及大江南北。杨汝岱、任建新、张思卿等11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分别16次率团视察。视察的内容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视察成果十分丰富,在形成的22份视察报告中,有些得到了中央的重视,有些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关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是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经过认真调研后提出的报告。这个报告就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的以地计费、计税价格、取消“两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
  国家经济运行态势,是政协关注的重点。2001年,全国政协确定了四个重点调研专题:积极财政政策问题,县乡干部工资拖欠问题,社会信用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并做了扎扎实实的调查和研究。其中关于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问题的建议,已引起中央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关于解决县乡干部工资拖欠问题的建议,受到朱镕基总理的重视。
  全国政协对关于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也做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工作主题,政协的专门委员会一年中专题调研7项共19次,召开专题研讨会6次,组织参观考察5次,举办报告会等14次,形成报告和建议9份。
  建言献策吐诤言维护稳定尽全力
  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他们与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注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体,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过去一年全国政协的工作重点。
  政协常委视察团关于改进农村税费改革的10点建议,关于从财政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和工作作风方面解决欠发基层干部工资的建议,关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的建议,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领导同志极为重视,有些已被有关部门采纳。
  去年3月至9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了“城市贫困群体问题”调研组,先后邀请了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介绍情况,并赴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调查。他们深入到困难企业、街道社区和贫困家庭,了解具体情况,听取群众意见,还与当地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社会科学专家等方面的人士座谈讨论,形成了《关于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调查报告》。
  去年,政协委员就我国打击走私情况到广西、吉林和新疆等省区考察,并向有关部门报送了反映边境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海关打击走私方面一些具体问题的信息。在全国“扫黄打非”行动中,政协委员多次考察研究,向中央提交了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议。去年8月,全国开展“严打”,全国政协组织委员赴湖北考察。此项考察形成了一份有理有据的报告,为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社情民意勤反映履行职能讲认真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的特长和优势。人民政协30多个界别,每一界别都有自己联系的一部分群众,可以帮助党和政府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情况。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一次会上指出:“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状况极其复杂,由于当今世界发展很快、新情况不断发生,特别是由于当前弄虚作假的现象十分严重,给我们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增加了很大困难,我们必须下大力量,切实加强、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去年,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政协委员们在反映社情民意过程中,求真务实,不回避问题,切实做到既报喜又报忧。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反映的“城市居民‘低保’制度尚未真正起到作用”、“省官保乌纱百姓遭了罪”等情况,切中时弊,一针见血,防止了问题的发展和蔓延。
  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不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也普遍关注。从社会表层上看是技术问题,但实质上是体制问题。全国政协特地举办了“三网融合与电信体制研讨会”,100多位领导同志、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27位专家就4个专题发言。各界人士的意见被充分反映出来,社会各方对在三网融合和电信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的看法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沟通,也为各方面达成共识、制定解决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体制改革。
  一年一度春风吹,千军万马奔未来。人民政协的新进步、新成绩,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添浓墨重彩。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剪影

  开幕式上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图①:开幕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图②:政协委员、外文出版社专家陈必娣(右一)在听报告。
图③: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副主任牟本理(右一)在听报告。本报记者裴智勇宋丽云摄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三月三日下午,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图为会议开幕前政协委员们意气风发地步入人民大会堂。
本报记者陶渊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