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公民道德建设典型报道

  锦州有个八老兵放映队
  本报记者郑有义
  在辽沈战役的主战场锦州,八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远近闻名。“八老兵”是:刘成金,义务放映队队长;张显龙,副队长,厂长;韩彦斌,国税稽查分局人事科长;朱中文,安全局干警;彭玉德,高速公路办公室副主任;赵云吉,公安局干警;陈风久,公安局行政处干部;韩国玺,原市人武部干部,已因心脏病去世。6年来,“八老兵”坚持义务送电影下乡,行程4万余公里,放电影280多场,观众达60多万人次。
  刘老兵“论钱”
  1996年,刘成金从沈阳军区转业两年,经营的小厂刚开始见“回头钱”。他看农村文化活动少,自己在部队又放过电影,就想建一支电影放映队,义务为农民放电影100场。他的想法得到了7位“老兵”的支持,爱人却火了,“现在都在想捞钱,你却拿钱打‘水漂儿’,吃饱了撑的!”老刘只好先背着爱人悄悄地把家里的5000元钱拿出来,先买了电影机。以后又做通爱人的工作,用多年积蓄买了一套当时国内最先进的35毫米电影机及进口音响,花钱制作了队旗、队服。6年来,刘成金购买、更新设备,租车、购放映用车,为农民送科教片、光盘、致富信息资料,支付员工餐、设备维修等费用,总计投入达30余万元!而他的小厂6年来的全部利润也不过近40万元。有人说刘成金“有病”,老刘说,人的眼睛里要是除了钱还是钱,钱再多,活得也没滋味。
  记者小议:赚了钱,怎么花?有人追逐享乐、纸醉金迷,有人想为社会做点什么,这里确有个公民素质与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具有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教育,要与时俱进、扎实有效。
  为别人“挨累遭罪”的感觉
  “老兵”们送电影,真挨累也真遭罪。盛夏,烈日烤得身上要冒油,还要忍受蚊虫叮咬;严冬,在凛冽的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手和脚都冻坏了。有时到大山里的村子放电影,还要冒生命危险。一次,老兵们驱车近百公里去地处深山的凌海市温家沟村放电影,离村很远,汽车就陷进冰河里。老兵们挽起裤腿跳进冰河推车,锋利的冰碴划得腿直流血。过了河,山路陡,车开不上去,他们只好把近一吨重的设备背驮肩扛运进村。深夜11点多,老兵们又累又饿,可打开饭盒一看,8盒饭冻成了8个冰坨!这次放映,8个老兵病倒了4个,韩国玺因劳累过度住院,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他们也曾翻山越岭,为仅有4名学生和1位教师的村希望小学师生放映过专场。老兵们平静地告诉记者,这样的苦、累、险他们经历得太多了,习惯了。而现在,他们放电影真有了“瘾”,两天没出去,就得互相打电话约“是不是该走了”。连张显龙的两个孩子都模仿他们打电话:“老刘啊,该走了。”“去哪啊?”“义县吧,那儿旱得苞米苗火一点就着啊。”“好啊,这次就不带张显龙了吧,让他给孩子做饭。”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八老兵”建队之初就有“约法四章”: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群众一餐一饭,不拿群众一分钱报酬。6年来,老兵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送电影2400多个小时,相当于300多个工作日,他们没吃农民一顿饭,没收一分钱。记者在义县的兴隆村采访时看到,做好放映准备的老兵们正在老乡的院子里吃方便面和面包。
  记者小议:道德不是法律。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提高道德水准,增强社会责任感。像“八老兵”一样,进入道德自律的自由王国,进入以苦累为乐,以为别人、为社会做事为荣的道德境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爱好”与“情趣”的折射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八老兵的个人“爱好”都很有情趣。刘成金,喜欢篮球、无线电,酷爱放电影;韩彦斌,喜欢文学、写作,以在税务杂志发点小文章为乐;赵云吉,喜欢射击与体育;张显龙,愿意摆弄技术,对机械有瘾;陈风久,画画写写是其嗜好;彭玉德,喜欢“鼓捣”汽车,爱车如命;朱中文,钻研无线电、小电器,乐此不疲。老兵们说,我们对打麻将、唱歌、喝酒,都不在行。
  八老兵,在部队无一不是功臣,8人共获28枚军功章!转业后,又无一不是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在一次报告会上,刘成金刚上台,热烈的声浪戛然而止:人们惊讶地看见,刘成金的胸前一片灿烂!2枚二等功、10枚三等功的军功章静静地向人们展示着这位身处和平年代、年仅40多岁的转业干部军旅的辉煌。人们一下子悟到了什么,潮水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刘成金说,现在没多少人看重这些了,可我们很珍惜。
  记者小议:个人爱好、生活情趣既反映个人素质,更折射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公民的道德水准。沉溺于“搓麻”、泡吧、喝大酒的人,肯定不会有嚼着干面包爬山涉水送电影的“爱好”和情趣。倡导健康“爱好”,提升“情趣”品位,远离恶俗恶习,是公民道德建设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从“目标100场”到“永不停机”
  刘成金对记者说:“看起来是我们为农民服务,实际上我们也在受教育,在不断地净化和提高自己。”他们到一个山村放电影,却找不到村委会主任。放映结束,却见年迈的村委会主任汗流浃背地追过来,“我一直躲着,这年头,秧歌高跷都要钱,没想到你们大老远的真不要钱。村里穷,这是我家的梨……”这些流血流汗从不流泪的老兵们,却一下子控制不住泪水的闸门了。老兵们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冬夜,车坏了,修理部的人怕冷不修。当听说是老兵义务放映队的车,立刻从热被窝里爬出来,“你们义务放电影,我为你们义务修车。”副队长张显龙到个体商店买放映机零件,被小老板认了出来,说:“你们放电影不要钱,我也不要钱,送你们10个。”开始租片要花钱,文化部门得知他们义务放映,无偿提供片源。这一切,无不激励着老兵们。
  100场、200场过去了,没有谁提出停下来。科技、法制宣传,有他们;文化广场演出,有他们;香港、澳门回归,他们一演就是8场;驻锦部队野营,他们送去《大决战》;抵制“法轮功”,他们放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电影宣传片。6年来,他们仅为农民购买科技光盘、致富资料就花了3万余元。
  刘成金说:“开始我们的目标是放映100场,现在已经放映了280多场。我们的目标是:只要群众需要,永不停机!”
  记者小议: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从“目标100场”到“群众需要,永不停机”,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思想的升华,是老兵们在服务、报效社会,完善、提高自己,形成全社会文明风气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完成的。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大力建设和培育这个促进“升华”的机制,形成浓重的氛围。(附图片)
图为放映队队员们在整理电影胶片。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十万干部访百万农户四级领导进八方村落
四川扎实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
本报成都3月3日电记者郑德刚报道:四川全省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以来,从省委书记到乡镇干部,全身心投入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实践中,全省先后有10多万名各级领导干部走进百万农户,倾听意见和建议,诚心诚意为老百姓谋利益、办实事,全省城乡到处洋溢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气氛。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政协、人大的26位省级领导先后实地走访了30多个乡镇和几十个村落,并与500多位基层村干部和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写出了26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带动下,全省各市、州、县近500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广大基层党政干部先后深入到全省近5万个村,走访农户达130多万人,征求农民意见和建议60多万条,并制定了整改方案1.6万多个,建立了4万多个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制度。
  为使全省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真正落在实处,省委书记周永康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注意、督促学教活动,严禁形式主义。在省委的要求下,全省先后有115万多名各级干部参加了有关培训,县以上领导进一步坚持和深化了学教联系点制度,共建立村级联系点6400多个。今年1月份以来,全省县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各个联系点工作累计已近2.6万天。村级学教活动开展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各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干部为群众解决“老大难”问题近3万件,为群众办实事7万多件,帮助贫困户近20万家。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四等小站:
  这个冬天不太冷
  张帆岳建中
  正月十一,一场纷飞的大雪将滇黔交界的金鸡峰染白了,大山深处,一条蜿蜒的铁轨在雪花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不时通过的列车发出的阵响扰动着大山的寂静。
  南昆线上的小得江站就坐落在半山腰上,为了缓解运力的不足,小得江和其他4个四等小站于半个月前才开通。开通后就赶上春运,4名职工从早到晚都在岗位上奔忙,平均每天接发
  30多对列车,南来北往的列车给冷清的小站增添了几分热闹。深山沟里没有电视线路,一到晚上,4个大男人就聚在一起聊天,放眼孤寂的大山,小站就像大海里的一个小小的孤岛。
  今晚,站长高应祥当班。高应祥家在昭通农村,忙春运,也顾不上回家过年,孩子和在家操持的妻子,是他心中最惦记的;今晚风雪这么大,也不知道娘儿俩在家会不会冻着。高应祥一面想着,一面拿着手电走出门;风这会儿更猛了,高应祥发现远处山道上有五六个人顶着风向小站慢慢走来,好像还抬着什么东西。“这么晚了,乡亲们还来办乘车手续?不是老乡,来的又是谁呢?”高应祥心里想着。
  “局里派人来看望我们了!”也不知谁在前面高兴地喊。随着那群人渐渐走近,高应祥认出来了,领头的那不是昆明铁路局工会的老肖吗?“大伙儿辛苦了!”老肖向高应祥高声地打着招呼。说话间,另外两位伙计也从站里出来了,老肖一边和高应祥握手,一边和大伙儿一起将一台29英寸彩电和一套音响搬进了屋。
  小站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屋子里也暖和起来,局里一行人一坐下,就跟高应祥他们拉起话来,一个多星期没下山,话匣子一拉开可就停不住。老肖先询问了小站开通后的生产安全情况,不住嘱咐高应祥,眼下正逢春运回程高峰,千万马虎不得;接着又起身看了看职工们的生活设施,一口水缸、菜板上的几棵青菜、微微透风的木窗……小站的生活还很艰苦。
  “我受局里领导委托来慰问大家,”老肖说,“大家工作、生活在深山沟里,不容易啊,平时连个电视都看不到,对此,局里特别着急,从1997年以来,局里投资534万元,全花在建设闭路电视系统和购买电视机上了,现在咱南昆铁路线上的21个边远小站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贵昆、成昆闭路电视系统也改造完了。今晚,我们几个给大家送来电视机和音响,过几天,线就可以架进来了。”老肖话音刚落,4个大男人像小孩一般欢呼起来。
尽管高应祥执意留客,但一行人还是冒着风雪往下一个小站去了。3天后,闭路电视系统在小得江站开通了,元宵那晚,小站里传来阵阵开怀的笑声,伴着男人们此起彼伏的卡拉OK的歌声,回荡在寂静的山谷里。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掌声中的答案
汪金友
新春伊始,各地相继召开人代会和政协会,不断有“鼓掌”的消息传来。
有这样的消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凡本级财政不能保证工资发放的地方,一律不得用财政资金上项目,不得盖办公大楼、购买小汽车,领导干部不得出国,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政绩工程””,会场上响起热烈掌声。当记者问一些代表为什么会这样鼓掌时,他们说:“掌声就是答案呀!这些话,讲到了点子上,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所以才会产生共鸣。”在北京市的“两会”上,当市政府领导讲到要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头一条时;当云南省政府领导在“两会”上讲到“省政府今年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部解决拖欠教师和政法干警工资”等问题时;当福建省政府领导讲到“为官要知民之痛”时,会场上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者在会议上鼓不鼓掌,鼓多少次掌,取决于他本人对会议讲话的认可态度。如果讲到了心坎上,讲出了积蓄已久想说的话,就会情不自禁地鼓掌。从这个角度来看,掌声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体现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掌声当然使人高兴。因为掌声就是信任,就是支持,就是期望。虽然鼓掌者可能也曾看到过不少的形式主义,看到过许多的推委作风,看到过种种的腐败现象,但他们更看到了社会的进步,看到了生活的变化,看到了各级干部的努力。热烈的掌声,说明他们相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有决心有能力解决不如人意的问题。
另一方面,掌声也使人清醒。从掌声中,我们可以判断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因为掌声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人们平时不大敢说、不太想说或者没机会说的想法。人们为“不拖欠工资”鼓掌,说明拖欠工资的问题依然存在;人们为“杜绝“政绩工程””鼓掌,说明搞“政绩工程”的现象确实造成了困扰;人们为“要知民之痛”鼓掌,说明不“知民之痛”的干部仍有所见;人们为“加大反腐力度”鼓掌,说明仍然有贪官污吏逍遥法外。
掌声是对讲话的肯定,对措施的肯定,对决心的肯定。但要将这些计划和决心变成行动,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与会者鼓掌,只能说明“说出了”、“说对了”、“说准了”,至于做的怎么样,还得看下一步落实情况。鼓掌者恐怕也有忧虑和担心:说的大,做的小;说的多,做的少;会上斩钉截铁,会后成了空炮。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豪迈。我们每个领导者,都应该从掌声中体会民声,从掌声中汲取力量,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样才能无愧掌声,不负众望。


第4版(要闻)
专栏:科教法律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播洒文明

  漯河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李杰
今年春节,河南省漯河市的许多居民群众感受到过节方式与往年大不相同。市里开展的社区文化集中活动使节日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金沙滩游园成了全市居民欢乐的海洋,沉浸在新春佳节喜悦之中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观看各种文艺演出。豫剧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盘鼓队激越的鼓点、健康向上的青春韵律健美操博得阵阵喝彩和掌声。
金沙滩游园只是漯河市文化进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漯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委主任田国华告诉记者,为了倡导新风尚,引导群众热爱新生活,今年春节市里组织了“送精神年货,过文明春节”活动,35支社区文艺队在70多个社区和市区的繁华地段为群众服务,写春联,送年画,奉献文艺表演。共为群众写春联2000多副,进行文艺演出100多场。
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广大群众。在漯河,记者所到之处,都能深切感受到浓郁的文明之风、文化之韵。双汇广场、烟厂花园、柳江小区等16个群众休闲场所,几乎每天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参演的既有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又有专业剧团、民间团体。目前,在全市80多个居委会中,已成立了老年艺术团、轻音乐团、少儿演唱队22个,人员1200多人,活动主要有戏剧、演唱、腰鼓、迪斯科、太极拳、门球等。他们把来源于社区、来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作为文艺演出的主要内容。
说起社区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家住漯河市海河小区的王大妈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要说这文化进社区,就是好啊!不光俺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高兴,大家伙儿也都感觉这业余生活可充实哩。”


第4版(要闻)
专栏:

  武汉文化建设再上台阶
本报武汉3月3日电记者罗盘报道:武汉市委、市政府近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化建设,决定继续在全市开展“树新风、育新人、办实事”的活动,促进武汉文化建设再上台阶。
目前,投资8亿元兴建的武汉广播电视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5亿元兴建的武汉图书馆已在春节前接待读者;总造价6600万元的武汉博物馆、武汉电影城、曲艺中心、市儿艺综合楼等拔地而起,开门迎宾。武汉杂技厅、武汉剧院等稍早建设的一批文化设施,正装修改造。
武汉市的10个区、76个街道(乡、镇、场)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425个基层社区建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小组,初步形成了市、区、街道和基层社区的四级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系统。全市有50%的社区成为文明社区。区级“广场文化”、街道“特色文化”和门栋“家庭文化”相互延伸、交叉发展,形成辐射全市的社区文化网络。“武汉之夏”、“金桥书评”、“春节梅展”等汇成全市文化盛事“四季歌”,常年吸引数百万市民参与。


第4版(要闻)
专栏:

  龙清秀事迹报告会在南宁举行
本报南宁3月3日电记者罗昌爱报道: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湖南省委联合主办的龙清秀先进事迹报告团今天在南宁给各级干部和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课。
报告会在自治区党委礼堂举行,来自自治区、南宁市和南宁地区直属单位的上千名干部聆听了湖南省计委以工代赈办公室副主任李学斌、湖南省桑植县县长何其雄、新华社记者易红、龙清秀的儿子陈云龙分别介绍的龙清秀先进事迹。龙清秀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地打动了壮乡儿女的心。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说,龙清秀不愧为国家公务员的出色代表,不愧为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广西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龙清秀事迹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把学习活动同正在开展的扶贫济困工作结合起来,以龙清秀同志为榜样,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作出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报告会结束后,自治区计委等有关部门的干部心情激动,与报告团成员热烈地交谈,大家联系自己深入基层开展以工代赈、扶贫攻坚的体会,深有感触地说,龙清秀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们一定要以龙清秀为榜样,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群众中去。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于3月3日在北京召开。
①政协委员兴致勃勃地步入会场。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②采访开幕式的中外记者。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③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李炎唐。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