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爱国主义与公民道德建设论坛

  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李文海
主要观点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新时期的宏伟奋斗目标,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真正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大业。
  ●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祖国”放在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首位,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深刻理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纵观历史,可以说,没有一个对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展开自己的历史活动的。
  正是出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深切热爱,使得人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东方以至全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通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肆意践踏中国的主权,横行霸道,巧取豪夺,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把中国拖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封建统治者则昏庸腐朽,丧权辱国,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榨中国人民。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振兴,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与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进行了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经过百余年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应该指出,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拿近代社会来说,革命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因为,在近代历史上,民族独立地位的丧失,国家主权的备受凌辱,是阻碍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最大障碍。要想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打开社会前进的通道,就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但是,也有一些人,如近代那些主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人们,虽然并未参加甚至并不赞同革命运动,却同样抱着一腔爱国热情,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地振兴教育事业,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对于他们,同样应该给予积极的历史评价。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中国人民逐步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不仅已成为中国人民判断是非的政治原则,成为分清善恶的道德标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主题。
  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时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尖锐阶级对抗的社会,所以,那时的爱国主义又总是同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分裂、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败和封建专制的斗争相联系的。当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批坚决抵御外侮、维护祖国安全统一的有识之士和主张改革弊政的变法志士,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者。
  在近代社会,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捍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反对依附于帝国主义并出卖国家主权的反动统治阶级,要求改变亡国灭种的悲惨命运,推翻造成祖国贫弱、阻碍祖国振兴的封建专制制度。
  新中国建立以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被推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为掌握国家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靠的保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正式宣布,到21世纪的中叶,也就是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这个历史阶段的宏伟奋斗目标,也是这个阶段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它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内容,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虽然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斗争,并未有须臾的止息。邓小平特别强调,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中国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倡导和弘扬民族气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邓小平说,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上个世纪末,香港、澳门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这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但是,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海峡两岸仍然被人为地分割着。这种状况严重违背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中国人民懂得,只有祖国的完全统一才有民族的全面振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人们对于祖国的挚爱,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及共同富裕的殷切期望上。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和贡献,在于真正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大业。这是因为,经济不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人民的幸福,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民族的独立也是不巩固的。中国共产党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制订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现这个基本纲领,也就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其艰巨、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事业。这就更加需要全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爱国抱负。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不仅同爱国主义不相矛盾,恰恰相反,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正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爱国主义者来说,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同坚持改革开放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强调爱国主义。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某些国家凭借他们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行经济霸权主义,危及我们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决不能削弱,而应该大大加强。
  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根本上来讲,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这是因为,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句话深刻揭示出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拓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
——读《实践“三个代表”,巩固执政地位》
包心鉴
  20世纪最后10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继东欧剧变之后,苏联共产党丧失了长达74年的执政地位。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对我们党自身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包含着对苏东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的总结。如何以更深沉的历史思维和更宽广的世界眼光,从历史事件的深入比较中,认识和拓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是一个重大课题。刘战主编的《实践“三个代表”,巩固执政地位——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与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可贵探索。
  一是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深入总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该书以“三个代表”为主线,对苏共丧失执政地位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苏共未能从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解决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一教训启示我们: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从历史经验的正反对比中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既是对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而这样一种理性化的总结和规律性的揭示,又深深地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中。该书把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与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巩固执政地位的经验加以深入比较,由此深化了对“三个代表”科学内涵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三是从时代层面探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途径。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党,切实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该书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时代层面,对在新的世纪如何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索。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郭丛斌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重在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是不是集中精力抓工作、求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反映着党的作风建设的状况,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这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提醒。
现在,确有少数干部没有把主要心思用在工作上。有的热衷于跑官,挖空心思地接近领导、讨好上级,想方设法地疏通关节、打通门子,没有时间忙工作;有的醉心于敛财,搞权钱交易,为亲属造伞,捞灰色收入,没有兴趣想公事;有的沉湎于玩乐,不论节假日,不分忙闲时,搓麻将,打扑克,乐此不疲,上瘾成性;有的偏爱于吃喝,工作马大哈,饭局记得清,吃山珍,尝野味,吃得头晕,喝得脑胀,没有精力理政务;有的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割不断的离别情长,灭不尽的后院之火,没有心思干实事。以上情况,尽管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对工作和事业不利,使党的形象受损。
“一心不可二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其他事忙多了,用在工作上的心思就必然会减少。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拿国家俸禄,代人民掌权,替百姓办事,没有理由不用全心、尽全力干好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多、困难大,更应当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用心,才能精通政务,掌握规律,干好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的是新辙,缺的是经验,少的是借鉴。特别是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更需要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有一个由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必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用心,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如果把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为构筑一座宏伟的大厦,那么,它的一砖一瓦都需要在困难中定型,一梁一柱都需要在探索中完成,一墨一线都需要在创新中规范。贪图省事,不费心思,建不成大厦,出不了精品。只有用心,才能干出实绩,造福百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积累。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要做出一定实绩,没有心血、精力和智慧的持续投入是不行的。有多少投入才能有多少产出,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虚不得,假不得。虚心假意、三心二意,不但干不好工作,也做不成任何事情。
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本来不应当成为一个问题。但用心与不用心相比,终究是件苦事、难事。因此,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虚实并用、标本兼治,需要对症下药、持之以恒。一是用人上引导。干部导向很重要。只有坚持以工作论奖罚、凭实绩定取舍、按勤政分优劣的用人导向,重用那些工作上用心、尽力的干部,重用那些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广大干部才能真正做到靠工作来立身、以贡献求进步,把主要心思用在工作上,把聪明才智放在事业上。二是行为上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对干部有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只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来约束干部,敢于动真的、碰硬的,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三是思想上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广大干部进行党的宗旨教育,进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我们的干部才会有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有为民造福的紧迫感,有尽心竭力的使命感。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宣传“三个代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张进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搞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方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努力做到三个“一致性”。
  宣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努力营造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舆论氛围的一致性。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正像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宣传部门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敏锐地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努力营造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舆论氛围。比如,在宣传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人事与用工制度、利益分配等方面改革的同时,还要宣传好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的改革,为国企改革的深化创造良好环境;在宣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宣传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建立和完善上下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机遇和条件,等等。
  宣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努力营造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舆论氛围的一致性。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两个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反映。我们在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大力宣传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要下功夫挖掘、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展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与时俱进的崭新风貌和拼搏奉献的崇高境界,宣传那些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给人以启迪和鼓舞的先进典型,宣传培养和造就“四有”公民这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宣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致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新闻舆论部门必须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工作,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把相信党、相信群众这个基本点把握好,善于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多做解疑释惑工作,尤其在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改革措施的宣传上,要慎之又慎,顾全大局,严守宣传纪律。


第9版(理论)
专栏:

  党风正才能得民心
  杜阿奇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党风建设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为党风好坏决定着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政权兴衰的关键。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目的就是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党风正才能得民心,这是我们党80年奋斗历程得出的重要经验。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以此为纽带,建立起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正是因为顺应了民心,争取了民心,我们党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可以说,赢得民心是我们党经过80年奋斗所得来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的事业的胜利之本。
  赢得民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过80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先进性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奋斗才能获得和保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和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能不能持续赢得民心,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是保持党的生命力和获得力量源泉的关键所在。因此,民心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要“得民心”,就要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就要多听民声,勤察民情,顺应民意,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作风建设。党风正了,自然就能赢得民心,否则就必然失去民心。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的特点决定的。权力是把双刃剑。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权力,既有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更好条件,同时也有了被腐蚀的危险。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权力,不能正确使用权力,就无法处理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势必脱离群众,乃至失去民心。世界上不少长期执政的政党,几乎是一夜之间丧失执政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脱离了人民群众,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决定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然垮台。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这是一条真理。
  赢得民心,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党风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现象,有些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不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听任不良作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和破坏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把党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赢得民心,使我们党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自己的经验自己总结
——读《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王炳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它所涉及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线索,有的刚刚过去,有的仍在进行之中,如欲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的把握,尚待一个足够的沉淀过程。但这并不妨碍史学工作者遵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科学精神和基本结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为对象,进行纵向贯通、横向展开的综合性研究。应该说,庞松主编的《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项研究成果。
  该书比较全面地记叙了共和国在20世纪走过的风雨历程。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看,共和国史固然在一定时期包含有相当突出的政治斗争的内容,但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基本的历史活动。该书在突出历史主线索的同时,对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记叙,特别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迁的有关描述,深化了共和国史研究的内容。
  总结历史经验是开辟新道路的基础,更是历史研究的目的所在。该书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基础上,有质有文,夹叙夹议,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决策的过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同时又不乏鞭辟入里、要言不烦的分析和评论,每个重大转折时期还专设一节,集中总结历史经验,将国史研究的深度展现出来。
  通史性的研究必然遇到分期问题。该书在体例上很有新意。作者将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29年历史归为上编,即“创业篇”,主要反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初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史归为下编,即“创新篇”,主要反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这样划分,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突出出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