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随笔集《流浪世界的方式》出版
作家张辛欣的随笔集《流浪世界的方式》,日前由沈阳出版社出版。随笔集收录了作家旅居海外十几年间的四十二篇感怀文字,内容包括作家对人事风物的观察体悟,以及作者在网络时代对世界文化敏感地带的碰触与把握,为读者打开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世界风情画”。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更是文化上的内省。(田莉)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追求学养与人格的统一
谢冕
  闻一多先生遇难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少年。但他的牺牲给我的心灵以震撼。我来不及理解他的博大精深的学说,也来不及理解他的丰富伟美的人生。但我能够理解他对邪恶和强权的抗争,因为我和他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大地上,共同体验着濒临绝望的感受。他的那篇最后的讲演,是一篇向着黑暗宣战的檄文。闻一多的死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少年的心。在我有限的知识中,知道岳飞,知道文天祥,知道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为国家、为民众、为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赴死的英烈,我认定闻一多就是他们中毫无愧色的一位。
  那时闻一多先生给予我的启发还不是诗和学术,而是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精神———他认定了一个真理,明知前面是火海刀山,他也毫不犹豫地向前走去。他就是这样在黎明到来前的最黑暗的时刻,把鲜血洒在了昆明街头。他的献身精神感动了我,使我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庄严的和崇高的。后来我年龄渐长,懂得东西也多了,才知道作为诗人、艺术家和学者的闻一多,才知道他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和海洋般的渊博。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至多不过百年。但人为着未来的创造却要付出大约人生全过程的1/3的时间做准备,这就是学识与经验的积累和训练。待得拥有创造的可能时,人生的极限也快要到了,这是作为人谁也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闻一多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把生命精练化了,他的勤奋和智慧,使他在刚及中年时,便在所涉及的领域都造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而且都体现为到达极限的状态。更为让人惊奇的是,他涉及的范围竟是那样地广泛!
  最早出现的是诗人的形象。从《红烛》到《死水》,闻一多创造了当时是、现在依然是的新诗创作的经典性的作品。他的建设性的新诗理论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的创作,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创作,特别是建立新诗格律的理论的提出,至今也仍然是未曾过时的理论命题。数十年后的今天,在回望中国文学百年的各种评选中,《死水》始终列名为数不多的得分最多的佳作的行列,这是历史对于闻一多贡献的肯定。
  接着我们看到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易经、诗经、楚辞、庄子、乐府,更有唐诗。古代神话、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从中国文学到中国文化,很少有闻先生未曾涉猎的领域。更让人吃惊的是,闻先生还是一位艺术家。他画过素描,设计过书籍封面,还有戏剧布景。徐志摩描写过的闻先生早年的居室的特殊布置,加金边的纯黑色的四墙,体现了作为诗人的艺术家情怀,更是一段文坛佳话。
  郭沫若曾经这样评价过闻一多:“他的智慧若用在自然科学方面则是爱迪生、牛顿那样的人物。”这是对他的智力所能达到的一种评价。闻先生把他的智力用在艺术、诗和人文科学方面了,他创造了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他完成了一个全面的人:诗人和学者的统一、艺术家和爱国者的统一,质而言之,是学问和做人的统一。
  闻一多做学问到达了一个高境界,做人也到达了一个高境界。他做学问,到底也是为了做人。做学问的最终,也旨在改善人生,改造社会,使人类向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闻一多用生命写就一本大书。我们读这本大书,始终是在仰望一座高峰,这是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无法到达的高峰。
  伟大的作家、学者是社会的脊梁,在他们身上有着时代的巨大担当,学养与人格的完美统一,是历史精神的真、善、美在他们单个人生中的必然和谐,社会将因为这些敢于用生命担当的灵魂而走向更美好的新境,历史将因这些勇猛献身的赤子而充满骄傲。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中西艺术合璧南北名家荟萃
  ——《粤剧交响音乐会》赏析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繁荣先进文化,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政府精心组织了一台充分体现岭南风情和文化底蕴的献礼之作——《粤剧交响音乐会》。音乐会选取了粤剧和广东音乐中脍炙人口的名曲名段,邀请了国内南北音乐名家重新编配,形成这台既体现了粤剧、曲艺艺术精髓,又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包括有红线女艺术大师在内的粤剧名伶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共同演绎的音乐盛会。
  《粤剧交响音乐会》旨在创造粤剧的交响化效果,通过领唱、合唱和交响乐队的立体交织达到交响化的目的,同时力图在音乐编配、演出阵容、舞台美术、文化内涵上有新的突破,这对于我们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之路,展望在世界文化背景中民族艺术的未来前景都很有裨益。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有益的尝试积极的探索
何杰章
《粤剧交响音乐会》为南粤艺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色,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粤剧交响音乐会》试图通过粤剧与交响乐“较之从前更彻底开放性的艺术嫁接和融合,展开一次中西文化之间跨越历史时空和音乐时空的碰撞与交流”,以推动粤剧改革,吸引现代观众,求得新的发展。晚会名家荟萃,阵容鼎盛,有粤剧大师红线女、倪惠英,杰出指挥家胡炳旭,歌唱家罗天婵,高胡演奏家卜灿荣等;参加演出的还有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
  这台音乐会以其高雅、清新的格调,赢得观众的欢迎和赞赏。晚会选取广东音乐《惊涛》、《孔雀开屏》作为开场节目。随着指挥棒的挥动,强烈的乐音迸发而出,如狂澜骤起,春雷震动。继而急管繁弦,强弱起伏,疾徐交错,时而似惊涛拍岸,汹涌澎湃;时而似江潮逐浪,波澜壮阔,激荡而流畅,昂扬而优美。一曲奏罢,掌声四起。紧接着,一段轻柔抒情的旋律,把人们带到另一个境界,眼前仿佛出现五彩的孔雀,昂然挺立,徐徐展翅开屏,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曲的中后段转为明快爽朗,似乎是在为“开屏”而欢欣雀跃。通过交响乐对这两首广东音乐的演绎,表现了两曲壮美、柔美的不同情调,取得了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
  粤剧(粤曲)与交响乐的融合和嫁接,加上大合唱的配和,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有助于烘托气氛,抒发感情,表现人物。如红线女演唱的经典名曲《昭君出塞》,她以真切的感情和高超的技巧,唱出了王昭君别离故土,身临湖边,面对荒烟迷惘,耳闻胡笳声响,痛乡邦不能返,念亲人难相见,手抱琵琶,长歌当哭,悲怀倾诉的凄惶意境和无限哀思;配以交响乐的烘托、渲染,使全曲情绪更加连贯,衔接更加紧密,如波澜起伏,后浪推前浪;如奇峰突出,一峰接一峰,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更具艺术感染力。《易水送荆轲》、《荔枝颂》、《琵琶壮烈歌》、《梦会太湖》、《东方古国步步高》、《广州好》等曲目,都得到了较好的演绎和展现,使整台晚会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应该看到,粤剧与交响乐的结合尚在尝试之中,并不都能做到水乳交融,体现在梆黄粤曲与交响乐结合难度较大。交响乐较难运用和体现梆黄粤曲“随、齐、引、托”的伴奏方法和特点,往往只能在“过门”的伴奏中加些装饰性的衬音或在段落之间进行烘托,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瑕不掩瑜,这台晚会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且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对粤剧艺术改革和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一番相见一番新
  ——有感于红线女演唱新版本《昭君出塞》
  彭寿辉
  新春伊始,一台别具风格、韵致的粤剧交响音乐会在广州友谊剧院响弦。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以其清丽、洒脱的“花腔女高音”——红腔,献唱她的首本名曲《昭君出塞》,向观众端出一个全新、鲜活的艺术形象——手抱琵琶、去国和番的王昭君,令人眼前一亮,浮想联翩。
  红线女生于1927年,原名邝健廉。1939年到澳门师从何芙莲学艺。抗日战争期间,随马师曾剧团在广西演出。抗战胜利后,舞台活动遍及广州、香港、澳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1951年她凭着一曲独辟蹊径的《一代天娇》主题曲,红腔得到公认;1957年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她又以一曲《昭君出塞》荣获金质奖章,确立了红腔在海内外的地位,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举办独唱会后,红腔更树起了一座艺术丰碑。
  红派艺术代表着现代粤剧的最高成就。红线女在三个不同时期塑造的三个不同的王昭君,以及《搜书院》中的翠莲、《关汉卿》中的朱帘秀、《打神》中的焦桂英、《李香君》中的李香君、《山乡风云》中的刘琴、《白燕迎春》中的沈洁等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
  《昭君出塞》是红线女情有独钟、付诸心魂的看家折子戏,从1953年面世至今,先后三易其稿。红线女深谙无论是演戏或操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她深知戏中有“事”,事里有“意”,这“意”就要凭借自身厚积、感悟生活,悟透曲义、曲情、曲理,叩问角色灵魂,与她同喜、同悲、同愤。历经40多年的细意经营、匠心铺排的《昭君出塞》,红线女在板腔的轻重、徐疾、断连下苦功夫,高亢处如千丈飞瀑,气势万千;低徊处如潺潺清溪,婉转舒徐,令举座在听(视)觉受到感染、冲击。
  首句“我今独抱琵琶望”是近似散板式“滚花”的静唱,要唱好这句没有“丁板”的曲词,殊非易事。红线女自如地驾驭力度、旋律,做到“心里有丁板”,蓄势在“望”字拉长腔,引出王昭君冀盼“寄声入汉邦”,一段“子规啼”小曲,红线女从人物出发,以情带声,腔随情主,吟唱王昭君的心声,在“悲歌一曲”四个字,红线女运用悲咽的装饰滑音,接唱“悲声低诉汉女念汉邦”。在演唱“乙反二王”:“一回头处一心伤……”时,红线女以深沉、细腻声情,唱透王昭君今朝热土难离,日后故国难返的伤怀,感叹“身在胡边心在汉”,皎皎此心,只有彤云、白雪可以作证。在“最是耐人凭吊,就是塞外一抹斜阳”两句唱词,红线女运用特殊装饰滑音,把“斜阳”两字唱得摇曳生姿,让观众与王昭君等同身受,斜阳过后,等待她的将是茫茫黑夜。
  红线女对待戏曲艺术那股韧性、执着,令人起敬。她坚守“无新声不能夺人”的艺术信条,认准粤剧要发展、创新,始能生存。红线女总是面迎难题,义无反顾,奋勇前行:她曾尝试与乐器之王——钢琴结缔演唱现代曲目《豪唱大江东》;她不拘一格,熔粤剧传统程式与电影、话剧于一炉,塑造“祥林嫂”;演罢悲戚戚的“王昭君”,又端出笑盈盈的“王昭君”。在尝试吸纳民乐、西洋管弦乐和八个声部组成百人合唱团共同演绎名曲《昭君出塞》,红线女欣然面迎新挑战,以其过人的乐感、悟性,与“新棚面”磨合,反复琢磨一板一腔的起承转合,力求完美。有些观众是从“棚面”(乐队)的单一“五件头”始识粤剧的,并不认可此种“舍本逐洋”的尝试;有些观众却乐于接受此种嫁接艺术,认为“三者互补、配合,丰富了粤剧曲牌、板式、旋律的表现力,更能渲染衬托场面的气势、意境;有些从未接触过粤剧的青年人则感到新鲜,想不到粤剧如此动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粤剧界太需要有各种声音为植根于岭南民间沃土的粤剧出谋划策,摇旗呐喊了。
  粤剧是极善于兼收并蓄的剧种,早在20世纪初,便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和广东音乐、流行曲引进“棚面”。粤剧音乐改革路在何方,通过时间、舞台、观众检验,成败得失,当自有公论。(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品味粤剧交响音乐会
  陈自强
  《粤剧交响音乐会》的演出,在音乐、唱腔艺术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的节目已达到让人感奋、陶醉的艺术效果。另方面,也达到熔粤剧唱腔音乐雅俗共赏于一炉:既是民间的通俗的,同时又是古典的优雅的,既是传统的、粤味的、地方性的,也是现代的、洋为中用的。括言之,它使古老的粤剧唱腔音乐与外来的交响乐携起艺术之手。她可以“五架头”,也可以面对数十人的管弦乐,可以走进街头陋巷,也可以登大雅之堂,可以下里巴人,也可以阳春白雪。
  我写了数十个粤曲剧目,有时候未免对它产生一股闷沉沉、老是翻来覆去老是原地踏步的无奈情绪。观赏了这台晚会,仿佛在闷奄奄的古老西关大屋里忽地荡来一阵春风,精神为之一振。
  粤剧的伴奏“五架头”、“七架头”,已经伴了将近一个世纪,我们有条件而经济许可的话,举办大型一点的交响乐或大型民乐演奏、伴奏粤剧又有何不可?好让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添些新的色彩,增点时代气息;让它演唱得活一些、美一些、悲壮辉煌一些。总之,让传统的粤剧粤曲焕发青春,我看这就是举办这个音乐会的追求。五七架头自有它的韵味,交响乐、大型民乐自有它的气派,前者是为粤剧的实用,后者是为粤剧所实践与艺术尝试。
  这台晚会,效果最佳的是一首粤曲“易水送荆轲”,此曲目已有20多年的历史,海内外不少名家演唱过它。而在这场音乐会上,通过他们独特的艺术处理,使作品更显得激越悲壮,震撼人心,让人空前地感受到该曲是如此石破天惊,荡魄回肠。
  粤剧过去没有合唱,只有伴唱,因为粤剧演员的发声方法“百花齐放”,并没有科学地划分声部演唱,所以很难协调,效果自然不好。音乐会运用合唱、伴唱、和唱、轮唱等多种歌唱形式,且和交响结合起来,是一次全能的艺术尝试,用和唱衬托气氛,用轮唱推进情绪节奏,用合唱抒发曲中人的内心情感,起到戏剧中类似内心独白的作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20多年来以交响乐演奏粤剧作品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音乐编配上做成来自西洋的交响乐与民族传统的粤曲不协调甚而削弱了优美的粤味。听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说这次比以往有所突破,如“梦会太湖”一曲,在板腔的编配上,梆黄的粤味与该曲的哀婉、抒情韵味也颇动人。我以为,这该是一个可喜的突破与收获。
  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种交流融合的解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离理想的境地仍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它却反映了策划者与创作者在戏曲艺术创作上“求新、求深、求精”的可贵追求与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回音壁

一杯爽心的龙井
  李尔重
  看到2月3日人民日报8版刊登的郑伯农同志的《振兴戏曲:重视剧作与音乐》一文,深感作者对中国戏剧的关切与研究。文章论述了不注意编剧与戏剧音乐之大弊,批评了捧角与媚俗与流俗的陋习。这些论述,不但提出了编写好剧本与谱写好乐曲对于弘扬戏剧艺术的重要性,实际上启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应有的更深入的认识。
  随便捧角、喝彩,反映了当前舞台艺术鉴赏的低级趣味。近些年振兴京剧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出类拔萃的新秀尚不多,剧目建设也难以让人乐观。打开电视机,外国的剧目和格调不甚高的娱乐节目很多,这只能表示西方文化冲击的猛烈,正侵蚀着民族文化的情趣,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忧患意识。
  研究中国戏剧,研究中华文化典籍和历史,要下大功夫。我们后代中的“漂一族”不但不了解我们的祖宗,连许多新的文化成果也不清楚。但他们对星类、模特类却熟得如数家珍,不让人叹气,该怎着。
  盖好大剧场、大戏院,我完全赞成。但场租太贵、票价太贵,穷户看不起,大款嫌“不够刺激”不愿看,有钱宁可去看“三点一身”
  的靓女舞,结果剧团演不起戏,一般人看不起戏,戏也就休息了。有点好苗子也去做广告去赚钱了。
  戏剧令人忧虑,其他方面如何?打开一些小报的版面看一看,不但错字很多,抢劫杀人、奇婚异恋连篇累牍。这与戏剧中的问题,我想是一脉相通的。
  难得看到这么一篇好文章,对我个人来说,是难得的一杯爽心龙井。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反腐倡廉的激情礼赞
  ——评刘平的“档案”系列长篇小说
  严昭柱
  近些年来,文学界在认识和表现反腐败斗争方面不断取得实绩。继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之后,刘平的系列长篇小说《廉署档案》、《走私档案》和《内部档案》,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刘平的“档案”系列长篇小说所叙述的故事,颇有些远华大案的影子。破获远华大案,是党和人民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同时,远华大案触目惊心的案情和侦破过程惊心动魄的斗争,又给人们带来震惊和思考。人们争相阅读刘平的“档案”系列长篇小说,正是被作品的典型化创造所打动,体认着胜利后的振奋,满足着理性的思考欲求。
  刘平的小说可读性很强,情节丰富曲折、起伏跌宕,故事悬念迭出、扣人心弦。小说描写了丁吾法万利集团猖獗的大规模走私活动和腐蚀党政领导干部的罪恶勾当,以及丁吾法操纵黑白两道与党和人民进行的殊死搏斗,其狡诈和残忍、神通广大和穷凶极恶,远远超出了善良人们的想象,省检察长郑路镓在斗争中被丁吾法阴谋暗算,省反贪局长袁可、海门海关处长楚峰和记者胡欣红等为了揭露丁吾法的罪行历尽艰险,上百人的中央清查组坐镇海门也屡遭挫折,不但丁吾法成功外逃,而且袁可壮烈牺牲。小说以斗垮丁吾法“难就难在我们内部,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哪些人被他拉下了水”这个特殊案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成了气候的经济犯罪活动必定与腐败紧密相连。没有腐败,经济犯罪活动成不了规模”这个深刻的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正义性、紧迫性、艰巨性,由此得到了深刻有力的体现。
  刘平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野心勃勃、阴险狡诈的恶魔丁吾法是一个文学新形象。他善于发现和利用任何欲望和嗜好,千方百计腐蚀我党政领导干部,疯狂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建立了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庞大集团。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有思想艺术价值的,是小说对领导干部的描写。海门海关关长严宏星、省委副书记秦建忠和副部长谈惠山等人都曾是自律甚严、相当优秀的干部。但是,严宏星贪恋权欲,秦建忠为儿子所累,谈惠山则溺于享乐和女色,都终于被丁吾法拉下水,成了人民的罪人。作品对他们堕落过程的描写没有简单化,更没有漫画化,而是入情入理地刻画了他们灵魂畸变、终而破碎的历程,把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的严峻性表现得入木三分,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敲响了反腐倡廉的长鸣警钟。同时作品又以同样有力的笔触描写了郑路镓、袁可和中央清查组组长包瑞明等领导干部在种种考验面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英雄形象。他们和干部群众血肉相连,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与走私集团和腐败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使作品始终激荡着一股浩然正气,鼓舞着人们战胜一切艰险、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这是对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动表现和热情歌颂,是作品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丁玲全集》出版发行
《丁玲全集》十二卷,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杂文、评论、讲演、书信等共四百三十余万字。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五年,湖南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十卷《丁玲文集》。《全集》以《文集》为基础,增加了丁玲遗稿中的未刊稿和亲友处收藏的未刊书信。有些文稿过去虽然公开发表过,但未收入《文集》,此次《全集》悉数收入。《全集》对内容进行了重新注释,集末附有“丁玲创作年表”。丁玲母亲余曼贞的回忆录和旧体诗词也作为附录收入《全集》。这是目前为止展示丁玲创作的一部最完备的集子。(林研慧)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弘扬京昆、书法艺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大艺术学系的建设步伐,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日前在北大举办了“弘扬京昆、书法艺术研讨会”。著名书法家沈鹏、欧阳中石、金开诚,著名京昆艺术家耿其昌、李维康、刘长瑜、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著名学者、北大艺术学系系主任叶朗教授主持。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大力加强京昆、书法等传统艺术的研究,创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尤其应当大力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目标,也有利于促进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与会者建议北京大学设立专门的京昆艺术、书法艺术研究机构。(陈旭光)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刘焕鲁随笔作品研讨会”在济举行
“刘焕鲁随笔作品研讨会”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北京和山东的七十余名评论家、学者、作家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认真分析了刘焕鲁的随笔作品,对他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他以犀利的文笔对各种丑恶现象给予有力的鞭挞,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正义感。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关怀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在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道德情操的呼唤,对生活哲理的探究。作者还能够对古代典籍、诗词、科技、环境、艺术、伦理等各类知识信手拈来,自如运用,显示出了厚实的文化底蕴。(晓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