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热点话题

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本报记者彭嘉陵
  河南团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提出,出了重大安全事故,追究当地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虽然是必要的,有惩前毖后的效果,但这只是一种治标的办法,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其实,出了事故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已经为时晚矣,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已无法挽回。与其事后监督,不如事前防范,改“灭火”为“防火”。
  赵铁锤认为,要做到预防为主,就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负责人真正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真正认识到没有安全的生产是无效甚至负效的。人们总讲发展是硬道理,而安全是更硬的道理。预防的重要一环是要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于今年6月推出“安全生产万里行”大型宣传月活动,让每一个人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形成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既珍视自己的生命,也保护他人的生命。
  对此,黑龙江团代表金克宁十分赞同。他说,每个人都对安全生产有责任,各行各业,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涉及安全问题。每个人重视了自己生产生活环节的安全问题,其实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保护。大家都重视,就相当于形成了一道安全网。比如,有了安全意识,对有安全隐患如超载、违章、超速的车辆就会拒绝乘坐,并积极举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对没有基本安全保障条件的矿井,就不会去开采,并督促矿主完善设施,等等。因此,安全生产是全民的大事,不是领导可管可不管、民众可问可不问的小事。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来自江苏的人大代表管晓虹(中)是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提出,对女性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和任用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热点话题

安全生产
  事前把关
本报记者武卫政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生产,可重大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问题出在哪里?”会议间隙,记者请国家煤炭局特邀巡视员徐冀代表就此谈谈看法。徐代表在矿山干了40年,有发言权。
  “首先是观念问题。观念上不重视安全生产,就不会在加强安全管理上下功夫,是最大的隐患。其次是安全责任不明确,企业的行政部门与技术部门各负什么责任,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各负什么责任,没有明确规定,结果谁也不负责。三是经常性的监督不够得力,缺乏权威。现在往往是出了事才追究责任,这是事故后的监督,而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事前严格把关,就是预防为主。四是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不达标,不更新。”徐冀一口气说了几条原因。
  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徐冀代表也说了几条。一是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明确责任。要求企业装备达标,管理到位,经常培训,三者缺一不可。二是全面强化企业生产安全的管理监督。严格审批企业应该具备的各种生产许可证,审批时要集体讨论,增加透明度,谁签字谁负责。同时,监管要有权威,在建议处分、要求整顿时说话要管用。三是认真分析事故,依法查处事故责任者;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能放过,责任不明不能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能放过。除了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连带责任。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校园安全不可忽视
  本报记者万秀斌
  “学校安全是天大的事,历来是我们最重视也最让人担心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运城市副市长吴菊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母把学生送到学校,就认为把孩子送到了‘保险柜’,如果我们不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出了事故,我们怎么向孩子家长交待?”
  作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吴菊仙谈起学校安全工作兴致很浓:消除学校安全隐患涉及方方面面,食堂、宿舍、楼道、实验室、电教室、校园周边环境等不能有一丝马虎。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人民负责,从小的方面说,是替学生父母操心,关爱生命的健康成长。”吴菊仙快人快语,“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简单,一是意识,二是责任,三是爱心。”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采编手记

  法律“两会”高频词
  徐运平
  今年采访“两会”,听到许多代表、委员说,无论是报告文件、审议发言,还是议案建议,接触最多的是“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法制经济”、“法治”……“法律”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使用与‘法律’相关的概念有40多处。”河南李学斌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用红笔在上面认认真真作了许多圈点。他说,与往年比,今年的报告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法治精神,把立法、执法、守法、依法行政、法律监督摆上重要位置。
  关注立法。代表们所提出的1194件议案,绝大多数与法有关:建议制定反垄断法、安全生产法,出台反腐败法、法律援助法、社会保障法……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立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实现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立法工作仍是一项繁重任务,代表们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关注执法监督。代表们呼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将国家权力纳入依法规范的轨道;强化法治,严惩徇私枉法……“法律”成为高频词,体现了代表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依法履职水平的显著提高;“法律”成为高频词,表明了国家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使人们倾听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实足音。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要我们真正成为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的强有力的“奉法者”,就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两会剪影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这是少数民族代表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为引进人才“开绿灯”
  本报记者王君超
  “国家应集中力量,做好在海外工作多年的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为国服务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这些人才是当前最急需的!”在参加讨论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侨联界的王钦敏委员如是说。作为20世纪90年代留学归国的王钦敏委员,现为福州大学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表示十分赞同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但是,他同时认为:“如何‘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为此,他作为第一提案人,与侨联界的李欲晞、谢文霖、吴承业、周秉德委员联合提交了《关于吸引和使用留学人员措施的建议》。5位委员在这份提案中提出,吸引人才千万不要片面地追求数目,搞“数字竞赛”,而要分清留学人员中人才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吸引和使用措施。例如,那些在国外工作多年,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复合型人才,是最急需引进的。引进回国后,应为他们创造真正的“来去自由”条件,让他们与海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在每年出国次数、每次出国时间和审批手续上,应当制定出一些更具体的措施,为他们出国参加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开绿灯。他们认为,应支持刚毕业的留学人员在国外工作,以便他们多了解、接触先进国家的专业实际、行业动态和管理机制。吸引这部分人才的关键措施和力量,应放在重点鼓励他们与国内相关机构建立业务联系上。建议在国家地方基金、国家863、973计划中开辟合作的申报专项,在网上开放申请,通过合作项目搭造回国的桥梁。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不负重托
  ——访全国人大代表梁建国
  本报记者罗春华
  在湖北代表团里,59岁的梁建国代表是出了名的建议“大王”。今年,他向大会提交了近30件议案和建议,“加上前几年‘两会’期间我向大会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在内,算起来一共有150件了”,梁建国边整理材料边对记者说。
  他的这些建议和议案中,有不少关于修改法规的议案和建议被采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议案”被写进了新修订的宪法,“制订农民权益保护法”的建议被列入立法规划正在起草中……梁建国是一名地道的农民代表,用他的话来说,每一件建议和议案,汇集的都是民声。
  梁建国没有公职,他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代表的工作中。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两会”期间,他忙着建言献策,闭会的时候,他比开会的时候更忙。有时累得病倒了,还一边打着吊针,一边接待来访的群众。记者手头有一份梁建国代表的工作清单,如实记载了他4年多的代表生涯:参加社会活动1013天;闭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建议80多件次;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等有关部门提建议意见议案计500余次,持证视察20余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民和人民群众共4300人;做报告198场……为了方便群众反映情况,他还自费专门开设了一间“人大代表接待室”。他担任了51个社会兼职,却不拿分文固定的收入。为此,他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将近4万元的债。
  梁建国说:我是最基层的农民,了解老百姓的辛酸苦辣。我当人大代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行使好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跳出农业话增收
  ——访安阳市委书记方晓宇代表
  本报记者陈一鸣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可见中央对农村群众增收减负工作的重视。”河南省安阳市委书记方晓宇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题始终围绕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太少,土地给农民的收益太低,这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本原因。”方晓宇认为,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结构调整,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必须跳出农业来观察和思考。他说,“首先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吸纳富余的农业劳动力。在一些大中城市,农业劳动力进城后应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待遇。”
  方晓宇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土地升值,但由于目前土地补偿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出让土地的农民无法从土地增值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收。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保护祁连山冰川
  本报记者王方杰
  来自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代表安永红呼吁:“保护祁连山冰川,就是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他说,河西走廊不仅有着古丝绸之路的神秘和辉煌,也是今日甘肃的“米袋子”、“菜篮子”。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祁连山冰川一年融化的72.6亿立方米水,汇成了河西走廊的生命线。
  可是,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水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祁连山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上升,因为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安永红认为,保护祁连山冰川,其意义不亚于保护长江上游地区。他建议,把祁连山涵养林的保护列入全国天然林保护工作项目,享受“天保工程”的各项优惠政策;设立祁连山涵养林保护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培育和扩大森林。
  其次,要尽快制定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对减少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的目标、时限、步骤、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要建立各级行政首长环境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奖惩制度,以确保防沙治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
  本报记者吴坤胜陈晨曦
  对于目前西部一些地方对民族文化进行不加保护地“开发热”,朝克代表颇有微词。“如果仅仅去开发而不加以保护,俨如杀鸡取卵。”朝克代表对此忧心忡忡。
  来自内蒙古的朝克代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比较语言的研究。他认为,在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最聚集的地方。像在内蒙古境内,就有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用共同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人类群体中显示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我们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中开发出她的价值。”朝克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外像芬兰、荷兰、瑞典、法国、埃及等旅游大国,就是靠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吸引游客的,但他们的保护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我们在西部开发中,利用这些独有的民族文化创造经济价值无可厚非,但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时必须以保护为主。”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会内会外

  新疆团的大忙人
陈沸宇卡吾力·托乎提
人大会议期间,新疆代表团里有一个为大会新闻宣传工作日夜操劳、辛勤奔波的工作人员,他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处长、新疆代表团负责新闻联络的艾力更·热西提同志。
  会议期间,预约新疆代表团负责人以及各族基层代表的采访申请不断传来,这就使负责新闻联络的艾力更·热西提极其忙碌。他一边接来自媒体记者申请采访的电话或传真,一边将申请采访的内容、对象、时间、采访记者的单位名称一个一个地记入表格。然后与被要求采访的领导或代表联系征得代表们的同意,再通知记者采访的时间,并安排记者与代表们见面。另外,他还负责收送自治区人民政府传给参加人代会自治区领导的急件和信息。于是艾力更·热西提同志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起早贪黑,但毫无怨言。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会内会外

  人手一份《北京旅游一图通》
  本报记者董伟
  为了不给北京市民添“麻烦”,本届“两会”取消了代表、委员的集体购物,赢得了广泛赞誉。但是,对一些不熟悉北京的代表、委员来说,外出购物、游览也成了难事。6日,记者在黑龙江省代表团见一位代表问服务员:“有没有《北京旅游一图通》?”服务员很热情却又为难,找了半天拿来一份大堂里赠阅的《北京观光指南》,内容简单,没有满足代表的愿望。谁料,这件事提醒了五洲大酒店的领导,他们马上布置工作人员出去购买,晚上《北京旅游一图通》就发到了每位代表的手里。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会内会外

  轮椅画家成明星
  本报记者王科
  在辽宁团驻地,一位代表颇引人注目,她就是有“轮椅画家”之称的秦百兰。
  这位女代表平时忙得很,经常应邀为其他代表现场作画,“三八”节时她“跑”前“跑”后张罗节目。她还是众多记者采访的对象,因她去大会堂开会总是坐轮椅走西门,摄影记者就到那儿去堵她。秦百兰也乐意借此机会为弱势群体说说话,故总是满面春风、热情有加。她此次来京准备了10个议案和建议。说到她提出的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议案时,这位曾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被誉为“美与友好使者”的代表说,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像我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图为各族代表步入大会堂参加闭幕大会。
  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提高大学生技能
本报记者李杰
“近几年,有些大学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考研究生、读博士生,太不重视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了。”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崔新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只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将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因此,我在这次人代会上建议,大学应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社会调查或专业课题研究。大学里除了专业课之外,还要通过选修课、必修课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学到多种实用的劳动技术。”崔新芳代表说,她还建议学校让学生在求学期间有更多走出校门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本报记者马国英古亦忠
  广西是西部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广西代表团的代表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十分关心。
  多位代表认为,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很突出,拿广西来说,基础薄弱,规模小,而且由于贫困导致失学、辍学的问题非常严重。“贫困地区人口比较少的民族的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周英明代表恳切地说。“我们广西少数民族多,当中的人数比较少的民族也多,在发展教育方面要多为她们考虑。”周英明代表说,一些人数少的民族,所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差,有的是在深山里,有的是在边境地区,交通不便,而且有的贫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地方初中生辍学率超过10%。这些人口比较少的民族的教育是个大事,关系到培养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她建议国家重视人口较少的民族的教育发展问题,多开办民族班。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立中心学校、寄宿制学校,为贫困地区学生设立助学基金,让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减免书杂费。她还建议在民族地区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内,设立专项资金发展高中教育。


第7版(两会纵横)
专栏:

  发挥人才资源最大效益
——访江西省委组织部长董君舒代表
本报记者余清楚严冰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组织部长董君舒认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如何发挥出这第一资源的最大效益,当务之急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对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的制度,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精通金融、财会、贸易、法律和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董君舒代表说,人才选拔是门艺术,选用了有才无德的人,就会毁坏事业;选用了有德无才的人,就会贻误事业;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会发展事业。选人用人,关键是选拔那些“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突出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不仅要留得住人才,还要善于引进人才。对人才,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