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聚焦

  加入世贸:政府如何管经济
  本报记者刘霄田俊荣孟扬裴智勇
  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如何管理经济?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如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特别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代表、委员就此问题纷纷发表看法。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加入WTO,首先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全国政协常委桂世镛说,政府和企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的两大主体,履行承诺的主体是政府而非企业。在WTO的23个协议、492页纸中,只有两项条款涉及企业,其余均与政府有关,尤其是政府的立法与决策。
  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进行管理创新。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委员说,政府的管理要从过去的无限权力转向有限权力,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管理允许性规定转向管理禁止性规定,这样才能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环境。
  广东的一些代表说,政府适应加入世贸的新形势,关键就是更新观念,转变职能,这不啻于政府的一场自我改革。可以说,企业面对的是市场竞争,而政府则迫切需要转变职能。
  政府应该管什么
  加入世贸后,政府管理经济的内容要“有退有进”。
  代表、委员纷纷坦言,政府不该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应当让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厉以宁代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沙子、石块和水泥投入搅拌机中,开动机器,运转的时间越长,就掺和得越均匀。市场就是一个大搅拌机,投入其中的资源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趋向均衡、合理的配置。搅拌机也需要管理者,其作用是负责维护,有时还要加以微调,但不能替代搅拌机去工作。同样,政府也不能替代市场去直接配置资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审批制度。当前政府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退出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领域正逢其时。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当转变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徐更生委员说,加入世贸后,政府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三个:其一,制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并利用经济杠杆促使各种规划的实施;其二,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其三,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并维护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
  事实上,加入WTO后,政府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重了。浙江湖州市委书记杨仁争代表说,一方面,政府虽然不直接管理企业,但对企业的服务要求更加细化、到位。另一方面,加入世贸后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当更有艺术性。加入世贸后贸易摩擦、贸易争端将有所增加,政府要按照WTO规则进行协调管理,要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该怎么管
  加入世贸后,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要按WTO的有关原则进行调整。
  比如,要按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和我国的承诺,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和修改,并依法行政。再如,政府应当遵循透明度原则,公开政务信息;应当遵循非歧视原则,对内资和外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浙江温州市市长钱兴中代表对此感触颇深。他说,温州将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对政府办事机构的管理权限、管理依据、办事条件等内容,通过政府公报、政务信息网等形式予以公开。温州还将对各种经济成分实行国民待遇,实现“六个平等”:企业登记平等、税收负担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和部门服务平等。
  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的新形势,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学习世贸组织有关知识和规则。茂名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何德先代表建议,除了在媒体上宣传普及世贸知识和一般规则外,有关部门还应当将其列入中学的常识课、大学经济专业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和各类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培训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抓住加入世贸契机
田俊荣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提出一系列工作部署。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统一思想十分重要。许多代表、委员说,中央作出加入世贸组织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有的代表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产业将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础,参与世界产业分工与合作,企业将以世界市场为舞台参与竞争,政府的职能和管理经济的方式将面貌一新。15年的谈判,几番波折,但中国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证明了自己理应是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大步走向世界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当然我们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也要有充分的估计。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行业会受到冲击,还可能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应对挑战,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好工作。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有的代表说,中国是一个守信用、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践行自己的诺言。目前,全国性的相关法律、规章的清理已基本完成,废止和修改、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总水平已从15.3%下降到12%,涉及5300多个税目。同时,我们也应当运用世贸组织规则赋予的权利和各种有利条件,实施多元战略,扩大出口;继续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应对工作既要积极又要沉着,这是不少代表的共识。有报道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地纷纷派遣人员到外经贸部,邀请了解世贸规则的同志去讲学。这说明各地学习世贸知识的热情很高,也表明一些地方对世贸组织的规则还不是很清楚。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切实转变职能,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把管理经济的重心放到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上来。浙江有的人大代表说,政府和企业不是“婆婆和媳妇”式的关系,而应当是“你申请,我登记;你发展,我高兴;你交税,我鼓励;你倒闭,我同情”。对企业来说,应当把3至5年的过渡期看成是加紧练兵的“热身期”,而不是得过且过的“保险期”。要加紧培育“一大一小”两种企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
  加入世贸组织,是代表、委员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可贵的紧迫感和进取心。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更上一层楼。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代表团之声

  构筑优势经济新格局
  ——访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代表
  本报记者董伟夏珺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进一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深有体会地说,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黑龙江要立足于现有经济条件和经济基础,在战略上致力于构筑优势经济新格局,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谈到如何利用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徐有芳代表说:“黑龙江要把以绿色、特色食品为主的优势农业尽快发展起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在,省里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规范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在整合品牌、壮大名牌、开拓市场上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的战略转移,尽快使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关于工业方面,徐有芳代表说,黑龙江省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推动省内企业与国外跨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合作,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具有黑龙江省优势的现代装备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徐有芳代表说,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立足地缘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构筑优势经济的主要条件。黑龙江省组织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的侧重点是:做好俄罗斯技术和智力的引进工作;尽快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合作成果;在对俄出口电机、轻纺产品等方面有明显进展。
  “优势经济的基础是人才和高新技术。”徐有芳代表说,黑龙江省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争取在“十五”期间,把黑龙江省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医药药材基地和软件大省、生态大省和沿边开放大省。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转变作风加快发展步伐
  ——访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代表
  本报记者罗春华
  “发展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我到湖北刚3个月,就已经切实感受到湖北的干部群众要求发展的愿望。”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记者坦言。
  他说,湖北和全国一样,去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企业利润增长了38%,财政收入增长了9%,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湖北的发展势头很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其中一个是如何加快发展,另一个就是转变作风。
  “加快发展不能用搞计划经济的办法,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通过市场的手段加快发展。”俞正声说,加快湖北的发展,一方面要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采取切实的措施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在引进国外、省外投资的同时,注重培育省内的企业。
  谈到加入世贸组织给湖北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俞正声说,不同的地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同。对湖北来说,挑战要大于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后,湖北的汽车和钢铁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挑战是坏事也是好事,战胜了挑战就拥有了国际竞争力。湖北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入WTO这一机遇,依靠本省的优势,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把外省和沿海地区的出口工业吸引到湖北来,同时对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项目审批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优先“松绑”和“卸载”。
  俞正声强调,各级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没有强烈的群众感情,很难把工作做好。我们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努力促进湖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靠创新推进结构调整
——访河北省委书记王旭东代表
本报记者武卫政
“结构调整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后劲。突出发展的主题,必须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王旭东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河北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竞争优势不明显。从这一实际出发,河北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紧紧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壮大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传统工业的群体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强势。
  体制创新是经济发展和推进结构调整的动力。王旭东代表认为,针对当前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是推进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改组步伐,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王旭东代表说,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直接表现在产品的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上,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经济结构的内在影响上。围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支持企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王旭东代表认为,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主体意识,把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认真抓紧抓好。在目前市场体制、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调控引导作用很重要。我们将进一步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认真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谋划和宏观指导,切实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访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代表
本报记者严冰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立昌代表深有感触地说,报告通篇体现了创新改革的精神。回顾天津这些年的工作,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张立昌代表说,天津市国民经济已经连续10年快速增长,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在高台阶上运行,全年的增幅达到12%,财政收入增长24.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4%,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可喜态势。
  张立昌代表告诉记者,这些年,天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抓住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不放,推动跨越式发展。天津市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业已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农业在调整中得到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达到
  46.9%。天津市还坚持走科技路,
  吃科技饭,着眼于通过技术的跨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狠抓落后工艺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开发三个层面的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9%,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天津市还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对外商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三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利税和出口,都在全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张立昌代表说,加入世贸组织,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关键看我们如何把握和应对。一定要坚持看长远、算大账,趋利避害,积极抢占对外开放的先机,采取灵活政策,在利用外资上有一个大的突破,把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吸引进来。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剪影

  审议与讨论
图①:辽宁团周银校代表(左)就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产业转型问题与吕新久代表(中)等交谈。本报记者李舸摄
图②:连日来,参加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边长泰委员(左)建议,在青少年中要加强道德教育。
本报记者徐烨摄


返回顶部